第12章 借调认证鉴定办 1

1998年12月31日,信息产业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是通信行业内大名鼎鼎的“五号文件”。

五号文件规定,从1999年起,信息产业部将停止外资手机生产牌照的发放,严格控制移动通信产品生产项目的立项、审批,这便是日后影响深远的“牌照制”的开始。从此以后,中国的手机制造业蹒跚起步。

“借调”是个敏感的话题

此时国内根本没有什么自主研发的手机技术,华达通信在这方面有超前的嗅觉,完全是汪力勤的功劳。汪力勤担任华达通信总经理后,果断决定从法国引入WAVECOM模块。实际上,WAVECOM模块已经将射频和电流处理完毕,华达通信只需将模块组装到自己研发的手机上即可,而且组装时只要做一些简单的外围电路的连接,然后装上外壳就生产出了一台国产品牌手机。郑玲芳一直阻碍汪力勤在这方面的改革,极力反对华达通信涉及不熟悉的高新技术领域,因此汪力勤的工作很难开展。

不过经过上次“神仙打架”,汪力勤试探到了一些什么,他觉得现在是反击和掌握主动权的时候了,手机认证鉴定工作开始展开,认证鉴定办终于开始正式运转起来。

得知章主席要借用黄云逸,秋部长是有些惊讶的,黄云逸怎么会跟章主席联系上?不过她只想着把黄云逸这尊瘟神送走,所以并没有多想。

黄云逸到认证鉴定办报到后,章行武先是向黄云逸强调了认证鉴定办工作的重要性,又给黄云逸讲了许多注意事项,最后从会议室的柜子里,给黄云逸搬来了足足一尺多高的文件、资料和书籍,临走时指着这对东西说:“这段时间你先熟悉熟悉什么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什么是CMM认证,以及信息产业部有关设备鉴定的一些文件法规,这是最基础的东西……”

章主席指了指他草拟的一个工作计划说:“我们还有时间,预计两三个月后认证机构才来审核。工作要做扎实,但也要慢慢来,别急,有什么问题就来问我。”

“好!”黄云逸回答的语气非常坚定,和他在政治部的精神面貌完全两样。

就这样黄云逸在认证鉴定办的工作正式开始了。

黄云逸来报到前,章行武就曾找人专门负责过这件事情,但那人辛苦了一个月,最终整理出一批单子,却没能通过汪力勤的认可,后来因为郑玲芳并不赞同搞认证,临时又有其他事情,这事情就暂时放了下来。

现在认证鉴定工作重新启动,上个星期章行武曾将这任务布置给另外一名员工。那人还没听他说完这些要求,脸当场就黑了下来,眉头皱得比黄土高原的沟渠还要深,到后来章行武看着他那脸,就没有说下去的兴趣了。

当黄云逸花了几天时间熟悉相关知识,了解有关规定,并通过考核后,章行武就让黄云逸开始正式接手认证鉴定办的工作。

最初的工作主要是按认证文件的要求,将华达通信三年来内外部业务往来单据,比如进货单、出货单以及工作联系单等这些单据进行整理,并分类装订成册。

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三年来公司积累下的单据,将会议室十多个柜子堆得满满的。做这项工作可能不难,但按照认证的要求一张一张整理出来并分门别类制成一套系统文件,将工作真正做好,那负责整理的人非得具有很强的分析归类和组织协调能力才行。

黄云逸想,整理资料的工作这么繁杂,量大而且也比较枯燥,稍一倦怠,就有可能出错。如果不讲求方法,自己很容易陷入崩溃的状态。

于是,他将小会议室柜子里的单据粗略的翻看了一番,又到各个部门现场去看了一遍,记录一些数据后,又专门去图书馆借了《统筹学》、《统计学》等书,花了几个晚上将一些章节浏览了一遍,然后又根据公司业务流程和自己的理解,将华达通信各种业务往来单据进行了分类,熬了两个通宵,终于做出一个计划表。

“不错啊,小黄。”章行武拿着黄云逸手上的工作计划进程表,很满意地点头说,“考虑得很周到,不过这里,你看,得这样分才行……”

黄云逸到底是才到华达通信几个月,对公司的整个业务流程并不熟悉,章行武就帮黄云逸将工作计划和进程表重新整理了一番。两人在办公室琢磨了一个下午,总算将计划表制定出来,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后,章行武这才将计划进程表拿去向汪总汇报。

计划表得到汪总的认可后,认证鉴定工作就正式开始推进。

在正式开始工作前,章主席让黄云逸从有关部门、分公司再借调一些人手来帮忙。

借调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在国有企业里,除了提拔外,借调几乎成了基层工人进入机关坐办公室的唯一方式,能够被借调到上级有关部门帮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政治部的老吴、工会办主任林建国,也都是以这种方式,从工人身份转变为干部身份。借调也让黄云逸暂时找到了一棵大树。

同样,在国有企事业单位,许多人的命运,正是通过借调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甚至有些人还因此走上了从政之路。

借调令下发后,在章主席的协调下,大家都迅速到认证鉴定办来报到了。在开始工作前,章主席给大家开了一次会,作了动员讲话,宣布了工作纪律,下达了工作任务,并当场宣布认证鉴定办这段时间整理单据的工作,由黄云逸负责协调,让大家配合黄云逸将工作做好。

这样的协调工作,对于黄云逸来说是一个挑战,要指挥近十个工作时间比他长、资格比他老的人,多少还是有些吃力。

还好这支以技校生为主的借调人员队伍,思想比较单纯,首先对“神仙打架”这事情没什么了解,其次因黄云逸的学历比他们高,也基本听黄云逸的指挥。当然,在工作中黄云逸也很注意分寸,刚开始推进工作时都请章主席出马,和大家熟悉了之后,他才会借章主席的口气安排工作。

“小路,你唱个歌吧,听着你百灵鸟般的歌声,我们干活都快一些。”每天重复着整理单据这样的工作是枯燥无味的,甚至说是无聊的。和大家熟悉了之后,黄云逸也经常和大家娱乐一下,算是调动气氛,当然这种调动一般从他自己讲笑话开始。

小路是八分公司借调过来的技校生,人长得一般,但唱歌非常好,尤其擅长飙高音,让听着的人都非常过瘾。

“是啊,小路,来一个……”大家手上的活没放下,嘴里也哄笑起来。

就这样,虽然大家每天都要忙到晚上9点多,人很累、工作也很烦,但大家精神都不错。章主席偶尔还会找机会,让大家聚聚餐喝喝酒。认证鉴定办的工作氛围非常融洽,大家也愿意听黄云逸安排工作,后来连章主席都愿意待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乐呵。

就这样,黄云逸很快就上手了。

有些事情,谁也不知道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就在黄云逸埋头在会议室整理资料的这段时间,华达通信的风向开始慢慢有所改变。汪力勤和郑玲芳的较量,前者渐渐的占了上风,虽然还不至于东风压倒西风,但他这个一把手也基本上能掌控大局了。当然对于认证鉴定办的工作,各部门、各分公司的态度也逐渐从无所谓到默认,从默许到配合,从被动配合到积极主动参与,认证办的工作进展因此很顺利,汪力勤对此很满意。

“神仙”驾到

“你,你有女朋友,漂,漂亮不?”

李琳有些吃惊地问道。

黄云逸见李琳这样的神情,心中明白了几分,难道李琳对自己有点意思?早上李琳约自己逛街他就觉得有点奇怪。虽然两个人同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相处也不错,但是黄云逸从来没有想过和李琳会发生点什么。

“当然有女朋友,我这么一个大帅哥怎么可能在这方面落后?”黄云逸对李琳开玩笑地说。

即使知道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知道自己与李娜不一定能够走到最后,但是黄云逸清楚地知道自己对李琳的感觉。在他心中,李琳就是自己的同事、朋友或者说妹妹。他知道李琳是一个认真的好女孩,自己不能给予就一定不要让她空惦记,因此他给了李琳很肯定的答案,然后就很快地转移了话题。

黄云逸是李琳喜欢的那种类型,阳光帅气又不失沉稳。对于黄云逸在华达通信的冷遇,李琳比任何人看得都清楚,而他的种种表现更是让她倾心。听到黄云逸这样说,李琳的心情明显低落了下来,她知道自己肯定会难过一段时间了。

陪李琳逛街,只是黄云逸周六的一个插曲。这些日子来,由于要整理的东西非常多,他周末没事就会去加班。

“小黄,周末还加班,章主席呢?”下午,正当黄云逸置身于一大堆单据中,满脸灰尘地整理粘贴单据时,华达通信的“大神”汪力勤进来了。

“章主席今天没来……”黄云逸搓搓手上粘住的糨糊,看着汪力勤说。

“那你怎么也不休息一天啊?”汪力勤一边说一边翻看黄云逸整理的单据。

“马上就要认证审核了,这么多单据都要整理出来,反正我周末没有事情,就过来做做。”黄云逸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刚到华州,人生地不熟也没啥朋友,想想还是,还是……”

汪力勤笑了笑,黄云逸这个理由说得很朴实,也很契合黄云逸目前的状况,他就喜欢这种诚实的人。这些日子,汪力勤也一直在加班,下午有些累,他就到四处转转,他看到黄云逸在加班,觉得这小伙子还真是努力。

“不错,这个是你做的?整理得非常好嘛,比我上次参观的那家中美合资企业做得还好。”放下手里的单据本子,汪力勤打量着会议室,对会议室堆放整齐的资料赶到满意。

“这些都是我按照章主席的要求做的。”黄云逸看汪力勤点头,又拿起一本装订好的单据本说。

“嗯,好,不错,做得不错,工作慢慢地来,不要急。章主席可是公司的大才子,你是小才子,要多向他学习,不懂的多问。”汪力勤看了一眼正垂手站在身边满脸笑容的黄云逸,慢慢地走出了办公室,走到门口回过头说,“时间不早了,今天是周末就早点回去休息吧,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黄云逸送走汪总,看到他又往别的部室去了,这才意识到总经理是在视察呢!他没想到自己没事来加班,却让领导看见了。他想,这应该能够加分吧!

星期一上班,黄云逸把汪总来办公室的事情向章主席简单汇报了一遍,章主席没有说什么,就是看着他笑着说:“好啊,受领导表扬了吧?”

过了几天,章主席开会回来,一进办公室就说:“小黄,汪总在班子会上又表扬你了。汪总首先表扬了我们认证鉴定办,说我们工作认真,工作做得仔细做得到位啊,然后说你这个小伙子不错啊……”

其实汪总表扬黄云逸的关键原因还是“神仙打架”!会上,郑玲芳批评几名大学生素质较差,话音未落,汪力勤就大大地表扬了黄云逸一番并引出了提拔任命的话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