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借调认证鉴定办 2

郑玲芳在任用干部时,对年龄大有经验的老同志比较偏爱,给年轻人的机会自然就不多,基本上没有提拔过年轻干部。而汪力勤则准备从选拔使用年轻干部下手,来激发华达通信的活力。

“作为领导干部,不但要做一匹千里马,而且还要做一个伯乐。为我们的事业,为组织选拔出一大批的千里马来。”汪力勤今天的话中有话,暗示干部们,我汪力勤可不是郑玲芳,不但只想自己升官,而且还要做大家的伯乐,让大家也一起升官。

其实,这种背景下的表扬,并不能给黄云逸带来什么好处。表扬本身是件好事情,但有扬必有抑。一旦表扬的落脚点是抑,那被表扬的人,就有被架到火堆上烤的危险了。更何况汪力勤这次抑的人,是书记大人,黄云逸已经被他架到了火堆上。

不过对于这事情,章行武倒觉得没什么,一个人如果没有利用价值,虽然没有被架在火堆上烤的危险,但却有可能被当做柴火,默默的将光和热贡献出来,而还不被人知晓。

“小黄,最近这段时间表现不错,要继续努力。”章行武鼓励黄云逸。

在汪力勤的关心下,认证鉴定办在华达通信内部破例增加了几台电脑和激光打印机,并且还开通了因特网。那时候,电脑在中国并没非常普及,即使是在华达通信这样的大国企里面,日常工作也很少用到电脑。

认证鉴定办的电脑一到,章主席就将电脑交给黄云逸管理,并且交代黄云逸让他多学点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知识。黄云逸很感激章主席这样重视自己,自己早就想学习网络知识,这下机会来了。

权利与责任总是同行的,黄云逸在拥有了电脑管理权的同时,也多了一项工作,就是帮助章主席录入文章,打印文件。

给章主席打文章,这是一件高技术的活。黄云逸吃了不少苦头,因为章主席平时写字龙飞凤舞,一般人很难认出来,而且还美其名曰“章书”。

不过一段日子下来,黄云逸从开始认识不了几个字,到现在70%的字都认识了,已经成为了“章书”识别中的高手之一。

这天下午,章主席正在改写工会办送来报告,这是一个关于华达通信为车间设立职工休息室的总结报告,用来申报华云集团公司2001年度为职工办实事的申报材料。

本来这事情应该是工会办负责将报告写好,章主席过过目审核审核就可以了。但林建国写的材料章主席不满意,时间紧急来不及让工会办重写,所以章主席决定自己动手写,并让黄云逸往电脑里录入。录入之后,用打印机打印出来,黄云逸就赶紧交给了汪总。

过了几分钟,汪总让人将报告拿了过来,黄云逸见上面用粗粗的笔签了个“同意”,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连忙去总经办盖了章,就将报告发传真至集团公司综合部。

黄云逸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份文件竟然出了问题。

一个星期后,出差刚回来的汪力勤,到办公室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电话给黄云逸。

“小黄,你到我这里来一趟。”汪力勤语气中透露着不耐烦。年轻人就是年轻人,总有不让人省心的地方。一份文件都打不好,弄出个这么大的错误。

在电话里听出了汪总语气很严厉,黄云逸赶紧一路小跑地赶到汪总办公室。

“你这报告是怎么写的?20万、200万也分不清楚?一个休息室配上空调、电视这些东西,就不止两万块钱,10个休息室的改造费用20万就够了?用脑子想想,就不会出这样的错,小同志,有点责任心好不好,以公司名义报出去的材料,来不得半点马虎!”

黄云逸被汪总这连珠发问给吓着了,还好汪总发完脾气后,将报告丢给他说:“赶紧修改好,重新送到集团公司去。”

最要命的犯错是不承认错误

黄云逸诚恐诚惶地退出了汪总的办公室,回到认证鉴定办。章主席的原稿的确是20万,黄云逸在录入的时候也觉得这个数字有些不对,但一想到这是章主席把关的文件,当时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他就没有找章主席确认。没想到还真出问题了。

这下可冤枉死了。不过黄云逸并没有急着喊冤,因为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将文件中的错误尽量找出来。

“小同志,有点责任心好不好……”黄云逸修改完报告后,老是想起汪总这句话。心想这下可好,在汪总面前落下了个不负责任的印象。早知道这样,还不如那天多个心眼,问问章主席这个数字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琢磨着,见章主席开完会回来了,黄云逸连忙将报告出错的事情和他汇报了一遍。

“错了?哪里错了?我看看。”章行武看着满头大汗的黄云逸疑惑地问。拿过原稿来看,章行武笑着说:“是我错了,让你挨领导的骂了啊。”黄云逸拿着修改的文件又一次来到汪总办公室。

“送出之前,让章主席再把把关,明天上午10点前送到集团公司综合管理部。”汪总把报告递给他严肃地说,“报送出去的东西,无论报到什么地方,都代表公司的形象,一定要认真核对,切不可马虎大意!”

“是,我以后一定注意。”黄云逸连连应了几声。本来黄云逸期望章主席能够替自己跟汪总解释一下,但是章主席好像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那么,自己要不要辩解一句,说这次的错误是出在章主席身上,从而挽回自己在汪总心里不负责任的印象?

最终黄云逸还是没有为自己辩解。他想,说来还是自己也不够认真,汪总批评得对。而且现在自己要是辩解,那就变成了自己说章主席的不是。

“对不起,汪总。”等汪力勤说完,挥手让他出去时,黄云逸满脸通红地朝汪力勤说,“给您添麻烦了,我以后一定注意。”

汪力勤愣了愣,原本满是阴云的脸上,突然绽开了一丝笑容。

黄云逸这句给您添麻烦了,让汪力勤觉得新鲜,自己当领导这么多年,听到最多的就是抱怨和辩解,最好的态度也就是表示一定会改正。

知道自己做错了,是给领导添麻烦了,说明这小子真正认识到了错误,这种态度不错,这个小伙子有些意思,自己刚才太严厉了。等黄云逸出去后,汪力勤想。

快下班时,章行武才开完会,回到认证鉴定办,见黄云逸还在忙乎,他说:“今天让你受委屈、挨批评了,走,吃饭去,我请客。”

公司对面就有一家西州农家菜的餐馆,餐馆不大,不过装修还算有品位。章行武让黄云逸坐下,记得黄云逸是湖南人,他特意交代服务员要加辣。

章行武说:“我在湖南当了几年兵,和你也算半个老乡了。今天我们吃辣。”说完又要了四瓶啤酒。

两人开始随意地聊着天,慢慢地,聊到了下午出错的事情。

章行武打着哈哈说:“这个事情倒是我错了,冤枉你了,来我敬你一杯。”

“是我责任心不够。”黄云逸虚心承认错误,“我当时其实已经有些怀疑,但并没有当回事……”

“嗯,有这个态度就不错。”章行武笑了笑,本以为黄云逸会发一些小牢骚,看黄云逸这样的态度,章行武知道自己当初没有看错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除了那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外,做错了事情,首要的不是追究谁的责任,也不是改正错误解决问题,而是当事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态度不好会错上加错,端正的态度很有可能将错事变成没事,甚至变成好事。”

虽然听说过态度决定一切的话,但黄云逸听了章主席这番话后,还是有些惊愕。一是惊愕章主席能和自己讲这种话,二是惊愕办错事情后,首要的居然是认识错误的态度,而不是马上改正错误。

“改正错误,不一定就是态度端正。”章主席看出黄云逸在琢磨这事情,就轻轻地抿了一口啤酒笑呵呵地说。

“态度的‘态’字,重点在那个‘心’字。”章主席开始和黄云逸说文解字了,“重要的是你心理接受领导的程度。”

这话,就不仅仅是关于对办错事情的认识了。

“在公司做事,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国企,态度要摆在第一个位置。比如写报告,一定要对里面的数据、错别字、语句等进行全面的检查。”章主席意味深长笑着说,“绝对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出现像今天一样数据常识性的错误。”

“犯这样的错误,是态度问题。”黄云逸表示赞同,用自己理解的话说。

“孺子可教也!”章行武端起酒杯和他碰了碰,“对工作态度不端正,就是对领导不尊重和不重视,这样的罪名可是很重的啊!”

“至于报告写得好不好,那是工作能力问题,每个人的能力都有限,能力不够还可以培养。”章主席最后一挥手说,“态度不端正,这样的人还能用?”

“所以你啊,以后要注意,做人也好,做事也好,一定要让人觉得你的态度是诚恳的,是端正的,这样工作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黄云逸一边听章主席说话,一边想着今天汪总批评自己时,自己应对的应该还算可以,态度应该算是很诚恳。

黄云逸想起前几天杨雄也挨技术部部长牛大力批评了。起因是集团技术部通知各分公司技术部,要在限定的时间内,上报今年先进评比的材料。当时是杨雄接的电话,牛部长不在办公室,杨雄就向负责此事的陈科长汇报了集团公司的通知。

本来这事情,杨雄也并没错,没想到陈科长却把这件事忘记。等到集团技术部打电话过来,询问牛大力部长,为什么今年华达通信不报先进时,牛大力才知道是因为没按时上交材料,今年华达通信算是放弃了参与集团公司技术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比。

这事情让牛大力大为恼火,挂了集团公司的电话就开始问情况,当得知是杨雄接的电话后,噼里啪啦就开始责骂杨雄。

“这不关我事,我和陈科长说过了……”

“你还嘴硬!你这是什么态度!”牛部长一听马上火冒三丈。

“什么叫不关你事?”牛部长火大了,反而忘记了责怪陈科长,转而将矛头对向了他,狠狠地将他训斥了一顿,“你这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

晚上回来,杨雄到黄云逸的宿舍,愤愤不平地向他诉苦。“妈的,又挨骂了。”

“怎么又被骂了?”黄云逸奇怪,杨雄整天无所事事,怎么会老挨骂呢?“还不是那帮鸟人,成天到晚没事找茬!”杨雄恨恨地说。

“老子不就是实话实说嘛,就说老子态度不端正,真他妈的活见鬼了……”杨雄愤愤不平地向黄云逸诉苦,“陈科长也说过,他和牛魔王汇报过了,是他自己忘记交代人送汇报材料,现在却怪到老子头上了……”

“态度!”

黄云逸想着章主席那番话,仔细分析了那天杨雄挨骂的原因:他没等牛部长说完就争辩,这就是态度不诚恳的问题,特别是他那句“这不关我事”,这可是最大的态度问题。想想这次自己没争辩是章主席原稿写错还是对的,特别是后来自己那句“给您添麻烦了”,也应该算是诚恳地承认了错误,说明了自己态度端正。

一眼望穿

第二天,黄云逸到网吧上网,刚登录上QQ,就遇到了网友一眼望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