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吸引章主席的关注 3

黄云逸左思右想,他记起这一个多月来,唯一碰到过章主席的那次是在宣传栏前,不知道章主席看宣传栏的内容是习惯还是一时兴起,但是这也使他高兴起来。

黄云逸开始了守株待兔,有事没事就会到宣传栏那转一圈。

正好今天宣传栏的内容刚换,从赵小晴那里得知章主席今天下午没有什么安排,黄云逸估计章主席应该会抽空去看看,所以他在下班之前找了个借口,又提前去宣传栏前转悠,希望今天能够“偶遇”章主席。

在宣传栏前看了半个小时,来来往往的人也不少,但却一直没等到章主席。下班后又等了半个小时,还是没等到,几许惆怅萦绕黄云逸心头。

难道自己真的终究得选择跳槽这条路?

但章主席的车还在,应该还没有走,自己还是再坚持一下吧!黄云逸心想。

“员工天地”里面贴满了书法作品,这是工会办负责更换的,每个月更换一次。这些书法作品黄云逸以前就看过,除了章主席写的几幅字,其他的书画他并未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今天看起来却觉得格外亲切,看到精彩处,他甚至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划起来。

“好兴致啊,小伙子。”一个人站在黄云逸旁边和他说。

黄云逸听到这个声音几乎要流泪了,感谢苍天还记得他这个倒霉蛋。

“章主席,您好!”黄云逸是见过章主席的,语气中带着惊讶和惊喜,虽然预想过也预演过“偶遇”章主席的场景,但是当章主席真正出现时,黄云逸还是吓了一跳。想到自己这些日子“处心积虑”地制造和章主席偶遇的机会,黄云逸的脸不自然地红了起来。

“这些字怎么样?”

黄云逸略微愣了愣,没想到章主席直接问他宣传栏里的书法作品。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迅速调整好有些激动的情绪,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这大大小小十五幅字,水平都蛮高的,总的来说是各有千秋。”黄云逸简单的评述了宣传栏中两幅有一定水平的字画,最终直接跳到最后一栏里面的一幅字,也就是章主席写的一幅书法作品前说,“不过,这幅字的水平最高,苍劲有力洒脱奔放,行云流水而不着痕迹,可见书法之人风骨,真是好字!从这幅横幅的风骨来看,这位行之先生应该当过兵,您看这几个字,有一种铁马金戈的感觉……”

“小伙子你叫什么,是华达的员工吗?”

“章主席,我叫黄云逸,现在在政治部。”

原来他就是黄云逸,章行武沉思了一下,然后说:“我看你说得头头是道嘛,应该对书法有比较深的研究吧,我们探讨探讨?”

“谈不上研究,只是我爷爷比较喜欢书法,他老人家从小就督促我每天写几笔,也算是略有涉及。”黄云逸谦虚地说。

黄云逸没想到,一聊到书法,两人之间的话题就多了起来。自己原本设计的那些话题,根本就没有派上用场。章行武指着宣传栏里的书法作品,一幅幅和黄云逸讨论起其中谋篇布局的得失,单个字处理的妙处这些话题来。

黄云逸也忘记了自己原本的目的,而是带着有点痴迷的神情,继续倾听章主席讲述他在书法上的心得,当然碰到自己不赞同的论断,他也会据理力争,一点一点地举证来说服章主席。

两个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尤其是章行武,他可以称得上书法家,不过在华达通信却找不到什么知音。林建国之类的老油条学了点理论就半瓶子晃悠的主儿,他可看不上,不想今天在华达通信还能找出个有意思的小伙子,他当然不会放过。

路灯亮了,两人这才发觉已经畅聊了很久。章行武又拉着黄云逸进入自己的办公室。

章主席的办公室约莫20平方米,办公室布置得古色古香,古典式桌椅上除了放着一堆文件,还放着一方砚台,桌上有两个笔筒,一个放的是平时使用的签字笔,还有一个精致的木质笔筒中放着几杆毛笔,大小粗细的都有。西墙角落里有一个书架,里面满满的书籍。黄云逸扫了一眼,全是文史类书籍,当然书法居多。黄云逸心中对章主席又多了几分崇拜。

“小黄,我这里有笔墨。”章行武将黄云逸带到一张大桌子前,指着桌上的宣纸和笔墨说,“你也写几个字,让我见识见识。”

准备了这么久,就看今天这一刻了。黄逸云内心狂喜,但不免有些紧张。他感觉心脏嗵嗵地跳,好像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了。他偷偷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激动的情绪。

见黄云逸有些紧张,章行武不免又鼓励了他一下。

听了章主席的鼓励,黄云逸的紧张情绪有了缓解,他提起笔架上的狼毫,一气呵成写了一幅的《沁园春》。

“好!”

章主席看黄云逸写完,抚掌叫好,还没等墨迹干透,就将字拿着细看起来。黄云逸这幅行楷,可以说是章行武最近五六年来,见到的最好的行楷作品,他一边看还一边与黄云逸交流这字哪里处理得漂亮,哪里处理得有些勉强……

聊了好一会儿书法,当两人意犹未尽相约下次再聊时,黄云逸无意中发现章主席办公桌上有一叠叠的卡片。他假装好奇地问道:“章主席,这些都要填?”

“是啊,换发工会证,林建国他们忙得没时间填,再说了他们那几个狗爬字……”章主席笑着拿过一个工会证递给黄云逸说,“你们每个人也会发一个。”

“这么多,要不我也练练字?”黄云逸没说要帮章主席填这些工会证,而是说要练字,这话听起来还是蛮舒服的,或者说这马屁拍的还是有一定水平。

“行,八分公司这一包你来填。”

“站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我就看死他了,这辈子就到此为止!”

章行武将黄云逸的简历找了出来,看着看着脑中就响起了三年前,集团公司准备提拔自己时,郑玲芳曾经私下里和别人说过他的话,想着想着,章行武就将黄云逸当成了以前的自己——当年,因为没按照郑玲芳的指示办事,在推荐他为副总经理人选的党委会上,郑玲芳极力反对,事后自己果然没能获得提拔。

在郑玲芳被集团公司指定主持华达通信行政工作后的一次饭局上,郑玲芳故意冷落章行武,而且还打着哈哈和刚被她提拔为副总的人说:“老娘要用的人,就得用,老娘不用的人,谁要敢用就是和老娘作对,什么下场你们都看到了!”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当人们遇到和自己有相同经历的人时,就会有一种亲近感,甚至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而当自己处于高位,对方处于弱者的位置上时,就免不了要产生恻隐之心,有伸手去拉他一把的想法。

这小伙子,不错,在书法上很有灵性,如果真的是偶遇,证明他俩有缘分;如果不是偶遇,那也证明这个小伙子不仅仅只是在书法上灵透。

带着这种认知,章行武之后又找黄云逸聊了好几次书法。几次下来,黄云逸机灵却不过分显摆,态度好却不谄媚,让章行武对他更多了几分好感。

和章主席的“偶遇”完全超出了黄云逸的预期,但是他不敢掉以轻心。他总是私下里完成章主席交给自己的小事情,并没有四处张扬自己与章主席的关系。那三百多个工会证,也是他利用下班时间,花了三个晚上一丝不苟地填完的。

黄云逸只是将自己和章主席“偶遇”的事情告诉了伊晓颖,说不上为什么,他已经将伊晓颖当作自己在公司最信任的人。

“章主席最近很少和你聊书法了吧?”其实不用黄云逸说,伊晓颖已经知道他的“进展”了,因为章主席也和她聊起过黄云逸,不过看黄云逸对自己这么信任,伊晓颖十分欣慰。

“是啊,章主席最近好像很忙。”黄云逸也正奇怪,他最近想趁热打铁去向章主席请教书法的艺术,但找了几次都没能找到他。

“他啊,不但是工会主席,而且还是公司认证鉴定办的主任。最近认证鉴定办很忙,他都忙不过来,昨天还说要借两个人去他那帮忙呢。”伊主任看了一眼黄云逸,一边收拾桌上的东西,一边说,“认证鉴定办虽然是个临时机构,但汪总很重视,最近工作很多,听章主席说可能会长期借调一个人去帮忙。”

伊主任这话刚说完,黄云逸心动了一下,或许伊主任一开始让自己接近章主席,就是要暗示他有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而认证鉴定办要借人,直觉告诉他,这应该就是他的那个机会。

这个认证鉴定办,也是汪力勤到华达通信后才成立的一个临时虚设机构,主任由工会主席章行武兼任,办公地点在一个小会议室。除了章主席外,还从企管部、计财部、技术部、研发部和八分公司等抽调过来几个人,组成这个所谓的认证鉴定办,负责公司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MM认证和新产品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的工作。

黄云逸想,如果能想办法去认证鉴定办帮忙,也许就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了。

经过深思熟虑,黄云逸觉得这的确是改变自己状况的好机会,而且很可能是自己唯一的机会,于是他告诉自己,这个机会他必须抓住。

既然决定去争取,黄云逸就开始沉下心来做准备了,这是他做事情的一贯原则——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周六,他到江南省图书馆借了一些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MM认证有关的书,还找了一些通信行业设备通过国家有关部委鉴定的相关材料认真研读。

前后准备了几天,感觉到胸有成竹后,黄云逸这才找了个机会去找章主席,请他看看自己的见习小结。

黄云逸这个见习小结,实际上和要交给秋部长的小结不一样,他在这个小结里,提了一些建议,比如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等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等。

章主席放下手中的文件,将黄云逸的见习报告翻开看了起来。他本没想到过黄云逸会打认证鉴定办的主意,但拿到这篇见习小结后,他开始有点欣赏这小子了,嘴角浮现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一个年轻人,在这样的状况下,能豁出去想其他办法,真是一个很有勇气,敢作敢为的小伙子,这样的小伙子让他很是喜欢。

章行武回想起前天的饭局,那次饭局只有他和汪力勤两个人,那可不是一般的饭局。他想,战斗既然开始了,那么现在就得开始招兵买马了。他笑了笑,心里有了决断。

过了一个星期,秋部长要求所有大学生都交见习小结了,黄云逸借故来到章主席办公室。

“我正要找你呢。”刚到章主席办公室门口,黄云逸还没张口,章主席就朝他招手说,“公司的一款手机,要通过信息产业部进行鉴定,同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全面推广,我这里工作忙不过来,你来我这里帮帮忙?”

“好,好啊……”了了心愿后的黄云逸,反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黄云逸实际上是在无意识中,做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次站队。站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也是一门高技术的活。一旦没能获得章主席的赏识,或者说章主席不敢拉黄云逸一把,那他在华达通信的前途,就算是彻底断送了,摆在他面前的就只有跳槽这一条道路了。

而他这声“好啊”,标志着他自此在华达通信,开始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次站队,决定了他在华达通信职业生涯的初步轨迹。自此以后,在华达通信,在华云集团,无论他愿意还是不愿意,无论是祸是福,在他重新选择站队和被新的队伍接纳前,他的身上都会打上章行武,也就是汪力勤的烙印。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会那么快就又面临了站队的选择。

后来有人总结黄云逸在华达通信升迁快的原因,认为主要是他跟对了人、站准了队。纵观官场职场,仕途通达、升迁顺利的人,都是因为跟对了人、站准了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