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小成2

沈海下一步想着进一步扩大学校的规模,陈立功主持的四个乡校作为试点,效果还是不错的,教室、物资、学生、师资解决得都十分完美,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在全县推广的价值,在不远的将来,卢氏势必弄成一个义务教育的体系。

像修河一样,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是必要的,其中最关键的是银子,就是办学经费。

有了铁矿的先例,决定多弄几个可以抵押的产业,沈海将搞钱的目标弄到了工坊。

他先去董家河,请了贺正与柯远山兄弟三人,给他们画了一张大饼,就是董家河的前景,如何发展才能日进斗金,三人的日子过得不要太好,整个董家河就他们三家最有钱,毕竟手下的雇工多,每天出去的货量也大。

沈海说到这个份上,三人也知道,要出点血了,也表示愿意听沈海的建议,若是县学钱不够,他们也愿意捐些。

沈海表示感谢之余,也承诺,不用一年,三人的买**现在十倍大还不止。

“本官说话算数,去年承诺不用县里一文钱,就修好河堤,沈海也是做得到的。”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接着,沈海讲了自己的计划,在东城墙外搞了几个官办工坊,归营造所所有,这里离董家河比较近,董家河到了冬季也是了不得,到县城的路已经拓宽了,路边的田地,大都易主,工坊一个接一个地被弄了起来,李家的木匠们会盖屋,差不多是县城里最忙碌的人。

营造所下属工坊,就像前世的国有企业,收取一定的利润分成,其它的都归坊主和工匠们所有。

说实话,这有些抢劫的味道,倒不是抢工坊里的钱。现在卢氏稍微能独当一面的铁匠,基本上都在贺柯两家,这些工坊的成立,必然要从两家分出一部分工匠,让他们单干,削弱了两家的实力。

还好贺柯两家家主也是通达之人,不仅没有反对,反而对沈海的这一举动很是赞同,毕竟他们现在的日子太好过了。

尤其那个贺正,性子大咧咧,“县尊讲了这么多,无非就是要从我和柯叔家中挑些匠人么,都是小事,直接说就行,不用拐这么多弯。”贺正作为李二姐的表哥,把沈海看作是他贺家庄的恩人,贺家庄有今天,完全是沈海的恩情,川里的几千人在一年的时间里衣食无忧,只有沈海帮他们做到了。

“铁匠,卢氏有的是,不过能拿出来建工坊的,就在你们三家,从你们工坊抽人,也是断你们的财路。”

柯远山摇摇头,“县尊言重了,说道财路,这一年,贺柯两家别的不说,单凭家资,在这卢氏,四大家也敢比一比,咱们都是知恩的人,县尊摆个章程,我与贺正跟着就行了。”

贺正当即表示,愿意协助康泽将这些工坊建好。当下四人商定,由贺正和柯南山两人出来建工坊,老大柯远山在董家河打理学校和作坊。

贺正借这个机会,每隔三五日就会来县衙与沈海喝上一小杯,当然每次都会带点贺家庄那边的野味和山珍,也是美了青延和后宅诸人。

贺正的儿子贺朴与邵明理都在城里就读,他俩算是县学学子中,除了举业班,学业最好的两人。沈海一般把贺正请到中堂聚餐,也会把这些孩子都喊来,也算是其乐融融。

中堂也特意加了两张桌子,供吃饭用,还将中堂前的一出屋子改造成了厨房,周师爷对面的押房也改造成了餐厅,供女眷吃饭用。

沈海宴请别人时,安青延也不像往常那样躲着了,而是很豪放地出现在餐桌上。

沈海的规矩,不要人侍候,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都要上桌吃饭,包括厨子,不需要下人侍候着。

沈海不怎么会交际,饭桌上的气氛需要他人调动,安青延的加入,吃饭就变得热闹了,安青延就像主持人,拿出各种赏格,让孩子们对对子、作诗、弹曲。

贺正也是热心,贺家庄那边的山民经常到大型猎物,如野猪山羊,一般都送到县衙里来,给县学的学子们打牙祭,沈海也会作价买下,不能亏了山民,学子们聚餐地方也是多变,先是胡修老祖的厨房,再到蒙学的大厨房,每到这个时候,就是衙内最热闹的时刻,反而沈海凑堆儿的机会少了。

说到官办工坊,暂时,都归营造所管理,主要任务就是研发,有新的发明就通过营造所推广,当然,大部分产品还是沈海画图、确定工艺,卢氏工匠暂时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这些工坊也要生存,他们的产品都是以成品组装为主,如农具坊、木工工具坊、钢艺坊,后面两个主要是一些专业工具,如锯条、凿子、刨子,这些需求量大,而且价钱高。

营造所工坊的日常就是给下面乡民办的工坊下派订单,然后收货、组装,再统一发往陕府渡口。这样以来,对李家的买卖有了巨大的促进,也算是有了一个统一的出口,李家也受益颇丰。

这样,就保证了一个分生机制,官办工坊的规模故意控制住,只是负责研发,并不去扩大生产规模,所里的学徒们在掌握手艺后,就会被鼓励自己建个工坊,为营造所供货,最重要的钢艺坊分生的速度最快。

慢慢地,钢艺坊承担的任务除了打造不同的机械,还有一个示范的作用,如何做生意。总之,营造所的职能就成了一个平台,乡民们可以依附的,有创造力的平台。

钢艺坊就成了董家河坊主心中的圣地,最优秀的手艺人都是钢艺坊这里出来的。

有了这个平台,整个秋天,沈海一大部分时间都与钢艺坊的工匠们一起,打造他心心念的缝纫机,这个麻烦,麻烦的不是原理,而是零件的加工如何标准化,手动的车床就上了日程,这也是他的活儿。

沈海前世见过简单车床,动力自然是电机,卢氏没有这个玩意,一开始只能使用人力或畜力驱动,后期也加了水力。用大的转轮,只是一个单轴,卡在铁墩上,饶是如此,也设计出来磨床、铣床、钻床,加工一个三尺长的熟铁管,也只要半天的时间。

有了这个基础,竖床卧床也在钢艺坊迅速成型。

沈海不怕花钱,给钢艺坊工匠们的工资高高的,工坊的收入,六成都投了进去,为了缓解支付压力,他还创造性地给工匠们发白条,拿着白条就可以在县内买东西,买主最后拿着白条到衙内结算。

这样,钢艺坊每完成一次技术的升级,就会促发进一步地分化。

现在,坊内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只是初步阶段,师傅也在学习过程中,沈海只能自己作为主导者,估计一年半的工夫,就可以成型了。

董家河学校的教学也在紧锣密鼓中展开,

最重要的是几何学和力学的教学,是作图的基础,工匠和矿工强制性入学校学习,看图画图,再根据材料的力学特征进行计算。柯远山被正式任命为学校学监,他也是十分乐意这个职位,也算是营造所的书吏了。

那些矿工的劳动强度不大,本身铁矿都在地表,加上董家河这边出的铁量不大,有了滚轴轴承,矿石和铁料的运输也都是采用轨道斗车,唯一有危险的就是炸山,不过这些都有老师傅在一旁监督,至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比周边县的矿工来讲,卢氏矿工真的是幸福了许多。

矿工大比例是朱阳关过来的难民,卢氏这边人力确实有限。矿工轮班到董家河学校学习,算是一种强制措施,很多人最后也是转行做钢艺去了,毕竟矿上真的不需要这么多矿工。

话说回来,朱阳关难民人数太多了,青壮就有四五千人,不能都让他们做矿工吧?卢氏消化的压力很大,矿工转型技工也是一种策略,这也是贺柯两家支持的原因,他们也需要大量的工匠,工匠需要培养,培养的地方只能在营造所内,这就是官办工坊存在的意义。

缝纫机的样机,初冬季节在董家河就被敲出来六台,下一步就是将零件标准化。隋家庄的妇人们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也是小白鼠,她们用着还挺好,缺点就是很容易坏,零件的标准度不高,坏了就要重新打造,但起码缝制衣服的效率提高了许多。

她们的试用,也作为重要数据,反馈到董家河,有利于钢艺坊的改进。

###

话说,今年秋天,卢氏内有工坊的众家族经过协商,都派人进驻李家货栈。相应地,李家货栈的规模也开始迅猛地扩大,从去年至今,就一直在买地建仓,把卢氏的钱财耗去了许多,目前来看,差不多是产供销一体了,造血能力已经有了。

于是,乡民和难民开始走出卢氏,当然,他们也会在县学这边进修些时间,毕竟要识几个字,会算数,还要会记账,县学也开辟了这样一个专门的班,还从陈家请了一个掌柜,单独教这些学生。

所有课程必须经沈海的审核。

秋收结束,大卢手中又有了许多进项,除了保证县学开销,剩下的部分就不要留着了,分别在县衙东广场的边上,还有城外东南方向,建了两座学校,让医官和农官从营造所这边分了出去,加上董家河,卢氏已经有三处专门的学校了。

大卢分别命名医校与农校,架构就很简单了,具体教学也是由医官与农官负责,农官也从衙内搬了出去,到了农校。

胡修暂时释放了天性,变得喜欢与沈海夫妇的胡吹乱扯,就留在了衙内,也方便照顾他的外孙女们。

总之,在大小卢的影响下,卢氏县喜欢上了建校,盖个房子,弄快黑板,找个先生,就是学校。

农校在城外,紧靠着隋家庄,有个一百多亩的实验田,除了领头培育种子之外,还有就是各种经济作物的人工种植。

农闲时分,征发乡民到农校来短期进修,当然,很受限制的是,这些农夫基本上不识字,农官和他的手下,都是手把手教,这也是一种宣传,教导乡民们识字的意义,在于交流,否则,人只能囿于自己的那点经验。

诱之以利,乡民们自然是乐意的,毕竟来营造所一趟,回去就会有个搞副业的手艺,甚至有可能养家糊口。

例如,农官搞了个香菇的种植,受到草药人工种植的启发,也看到了香菇的高价格,加上农官以前接触过香菇种植,就尝试着搞了起来。

传统的香菇种植都是采集山野里的第一批野香菇,直接弄到死木头上,然后就能生长出来。

条件好的,会将野香菇的孢子收集保存好,留待春天发芽。

此时的卢氏技术还不成熟,农官自己琢磨,如何模仿香菇的野生环境,在山头上种植。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真的跟种树种花差不多,很快就种出来了,不过,粗放式的生长模式,质量肯定是参差不齐的。

但是至少对山民来讲,是一个额外的收入。山里的木材不要太多,随处可见种香菇的场所。

香菇焙干之后,在大城市甚是畅销,随着车队不断地走了出去,一年几千斤还是有的,这是后话。

这就体现了陕府渡口的优势,就类似于后世的大物流中心,也是大商贸中心,晋商豫商以及关中商人云集之地,只要你有货,怎么也能卖得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