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打铁知县上

确定重启县学之后,第二天下午,陈立功大步迈进中堂,拱手行礼,说明来意,让沈海为县学题写匾额,沈海就模仿着原主的笔迹,写下了卢氏县学四个大字。

之前他仔细看过县学的结构,也就装个七八十名学生的样子,本来就不是大班教学。

文教与地方经济有巨大的正相关,松江府那边,遍地的学塾,几乎每个乡所都有公办的学堂,也只有柳家这种垃圾家族很少派子弟入学,大凡家中有点余钱的都会让孩子去启蒙。

卢氏的情况,沈海不了解,看县学的情况,好不到哪里,应该是遍地文盲。

既然如此,本官也就做个开天辟地的事业吧,先为每一个建筑起个名字,正堂为德风堂,取君子德风之义;自修室为自强阁;图书馆为厚德阁等等,大约十几处建筑,除了县学教谕的住宅,其它的用各种笔法书写,什么颜体、石压蛤蟆体,当然都是正书。

顺便也问了问陈立功,“陈兄,这卢氏县里,识字的人有几成?”

陈立功默念之后,回答,“大人,谈不上几成,能看懂文书的人,数得过来。”

“不好,很不好,看来本官任内有事可做了。”沈海拍了陈立功的肩膀,“立功兄,你好好打理县衙,本官就用心来做这学校。”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陈立功觉得这个县尊比较务实,也是表态,“大人放心,陈某定全力辅佐。”

“等我离任之时,别的不敢说,年幼之人,无论男女,都有学堂可上。”

此时,陈立功眼中看得见的光芒,过了一会儿,却想,这县令还是年小啊,吹牛也不看风向。

####

本来,按照之前与安青延的商议,沈海到卢氏县来,就是充当吉祥物。

沈海也一直是严以律己,县衙内,绝不干吉祥物之外的活儿。

可惜的是,凡事就怕迈出第一步,有了这个前提,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第二步必须跟上。

这是让人很不爽的地方。

无论什么事,都是如此,一旦开始,就必须有个结尾。

沈海为了面子,要强行开这县学,人家也是很支持,很自然地,他就进入了这个事所引起的圈子里。

县学总归需要招牌,单独的一个匾额是不够的。

在陈立功的陪同下,沈海从县衙仓库里弄了好多木板,取了那些木质比较紧密的,准备做些牌匾。

是困难也是机遇,

陈立功问了一圈,卢氏这边能做牌匾的木匠一个没有,也就是说,雕花工艺在这里是没有的。

于是沈海意味深长地看了看陈立功,问他那个牢房还有用吗?陈立功回答道,“这牢房,也是原来的廪仓,临时改建,近一年无人入内了。”补充道,“廪仓移到东边靠城墙的位置了,那里的地方大些,有六个大仓,均能装千石。”

“我看牢房既然无用,还是拆了吧,三班都没有,要啥牢狱。”

“县尊的意思是?”

“我要找几位木匠,刻些牌匾,衙内总归不是地方,衙外也就这大牢了,能挡风遮雨。”沈海给了个合理的解释。

陈立功很是赞同,“好,陈某马上找人。”

第二天一大早,薛照的父亲领着一群人在大牢忙活,能拆的都拆了,连地面也铺上方砖。

收拾完毕后,沈海进去一看,好家伙,因为是廪仓,院门都是大块头,厢房更是大梁头的廊房,正合沈海的心意。

关键是,这廪仓不是一个,是两个,很好的匠作坊。

####

沈海第三把火,就要烧起来了。

会雕花的木匠招不到,那就亲自培养,延月居的牌子,沈海自己就雕出来了,这个技能他还是有的。

以打制刻匾额工具的名义,陈立功征召了几个铁匠,铁匠很好找,卢氏县不下百人。大集时,在南门外打铁的就有三家,不过县里铁匠可不仅仅是这三家,各乡都有,这三家不过是在县城这个区域而已。

为了不耽误他们的生意,给全县各家铁匠派了时间,确保每五天都有十人在大牢这里,生火打造雕工所需的刀。

这种类似工具刀的刀具最难打,需要极高的硬度,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韧性,现在都是将铁反复折叠锻打去除杂质,然后再渗碳。

工时比较长,效率也很低,更为关键的是,工匠们掌握的技巧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熟练些,大部分都是二把刀,技巧也仅限于将铁块烧红,然后锻打;在县城的几家还好点,知道用焦炭能烧出铁水,也懂点铸造的本事,乡下的就差了许多。

铁匠们每家都有自己的不传之秘,抡锤都是会的,无非就是一些加料的不同,火候的把控,淬火的方式与时机。

来自后世的沈海,自然对打铁的基础知识很是了解,也见过很多炼铁炼钢的现场,倒是难不倒他,他的方法也多。

可以讲,沈海的知识体系已经覆盖了铁匠们的认知。

####

县城南门这边有三家铁匠,其实也就是两姓,贺家与柯家,柯家兄弟二人分家后,自立门户。

柯家的打铁手艺是祖传的,三代人都是在这里打铁,主要是农具为主,也做一些翻砂铸造的活儿,这也是本县铁器最大的市场。

贺家的活儿比较杂,也主要是以刀具为主,例如菜刀,砍刀等。据薛照介绍,陈立功不让贺家掺和柯家的活儿,也就是说,柯家打的物件,贺家不能打。毕竟贺家来县城的时间晚,只有个三四年。

最先征召的是这三家的铁匠,贺家这里人多,一个铁匠铺养了小三十号人,这还不算女眷,不过,这些铁匠也不是常住县城,平日里,没有活的时候,也会去别的地方找零工。

薛照介绍,他们是山里人,山里地少,只好出来做工。贺家铁匠铺的铺主是这些人的领头的。

虽然是征召,还管一顿饭,这些人也是不愿意来的,毕竟县里在这个时节征发徭役是没有先例的。

贺老大与陈立功也是讨价还价,最终陈立功也只能从贺家讨了六人,柯家讨了四人。

贺老大与三家的家主,在来之前也是喝了一顿,柯家是陈家的老亲,柯家兄弟的姑奶奶嫁到陈家,他们对陈立功的摊派不敢有怨言。

贺老大就不同了,埋怨新上任的县令乱来,不懂事。不过陈立功一个眼神,他也是连忙改口,这就是陈立功的官威。

沈海到任的时候,柯家两兄弟来帮过忙,他俩也是添油加醋,讲道,“大兄,县令咋看就是个毛孩子,可能是贪玩,我们即便去了,也就是走个过场。”

“耽误活计,”贺老大言道。

“不能耽误了县尊的活计。”陈立功定下调子,“惹出事来,你们也是与我不方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