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北非战役(二)

就在李峰调兵遣将的时候,英美两国也没有闲着。

为了避免李峰利用强大的海军封锁英伦半岛,或者攻占英伦半岛,造成英国抵抗运动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在中华帝国的联合舰队到达地中海之后,丘吉尔就开始了将英国政府移往美洲的迁移计划。与政府同时迁移的还有大量的重工业工厂,军工企业。

就目前来说,中华帝国所在的一方拥有战略上的主动权,虽然八个战区的抵抗力量都非常的强大,但是,相对与整个战争的态势来说,中华帝国所在的一方都处在进攻阶段。

而英美则处在防御阶段。

当然,这种防御不是被动的防御,而是主动的防御,在某些战区,他们还有一定的反击能力,可是,原本被包围的中华帝国,德国,意大利,现在却处在包围对方的战略态势之中。

苏联被困,北非被封锁,阿拉斯加被占领,而英伦半岛则指日可下。

虽然,李峰主动进攻中立国会为他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是,李峰认为,这是一次性的解决整个地球的最好方法。

而英国与美国,则全面的防御。

首先,为了稳定后方,美国早在战争开始前就占领了整个南美,而且,为了防御中华帝国由阿拉斯加方向上的进攻,更是修建了一条比马奇诺防线还要坚固的美加防线。

这条美加防线,使得中华帝国在北美的进攻,只能推进到美加边境,再也无力再推进一步。

为了稳定太平洋上的‘不沉堡垒’澳大利亚,美军第101集团军以及印英美三国联军,加上澳大利亚的军队,一共二百五十个师开始布防。

同时为了不让中华帝国控制完全的制海权,英美澳以及新西兰四国海军组成了拥有七艘航母,六艘战列舰以及大量巡洋舰,护卫舰的太平洋舰队。

而在埃及,以及中东各国,英美组织起了超过四百个师的部队开始了全面的防御。其中,英国第八集团军一百个师,美国远征集团军四十个师,印度志愿军一百二十个师,新西兰,澳大利亚志愿军八十个师,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合起来八十个师。

其中的精锐是英国第八集团军以及美国远征集团军。

面对如此庞大的军队,北非军团虽然拥有一百个师的庞大军队,可是,要想短时间内将这些军队打败,也是不太可能的。

而在英国,英国首相丘吉尔已经下令全民武装,任何超过八岁的英国公民,都可以到帝需库领取包括反坦克枪在内的武器。

有组织的英国公民,甚至可以领取坦克大炮之类的重武器。

任何有过飞行经验的英国公民,不论男女老幼全部向皇家空军报道。在短时间内,英国皇家空军再次扩充,拥有战机六万七千余架,战机飞行员超过十八万人。还有很多的年青人正在训练之中。

尤其是英国广阔的殖民地,拥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他们为英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兵员。再加上这几年,英国扩军尤其是加大殖民地内的军火工厂的建设,使得殖民地内的抵抗力量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这也使得中华帝国统一全球的作战目标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而苏联,自从远东战役之后,苏联丢掉了西伯利亚的大半领土,而面对着德国越来越迫切的压力,苏联将所有的重工业都转移到了莫斯科附近。虽然中华帝国的战争,让苏联失去了大片的领土,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到了莫斯科,基辅,斯大林格勒等城市,加上苏联在战争之前大力扩军,虽然经过了两年多的战争,使得苏联红军从八百多个师降至五百多个师,可是,却依然拥有着强大的力量。

当然,这种力量,在随着中华帝队的全力进攻而减弱。可是,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苏联的失败虽然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却依然牵制着五百多个师的中华帝国以及德国的军队。

这些军队,都是两国的精锐,不只是装备,而且从兵源上,都有超过三年以上的兵龄,参加过多次的战争。

可以说,如果能够尽快的解决苏联,就可以腾出这几百个精锐师,投入别的方向。

现在,李峰是多线开战,其实,李峰并不想如此,可是,中华帝国庞大的军团,根本不可能拥挤的朝一个方向发动进攻。

中华帝国的扩军依旧在执行着,参军的年龄下降到了十六岁到四十岁。可见,这几年的战争,的确使中华帝国失去了超过四百个师的军队。

这几百万人,对中华帝国这个拥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的大国来说,并不能真正的伤其筋骨。可是,毕竟,这几百万人都是二十到三十五的青壮,这些青壮男人的牺牲,虽然为中华帝国扩大了版图,可同时,也为中华帝国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这几百万人的父母子女都需要帝国政府来处理。

而占领的领土,那里的抵抗运作虽然比较弱小,可是,很明显,想要在短时间内,让那些地方的百姓成为忠诚于中华帝国的军人,是不可能的。

李峰根本就不敢用他们,换句话说,李峰担心这些人可能出现的背叛。

因此,虽然中华帝国国内的反正呼声开始响起,可是,李峰依然坚持让中华帝国的年青人为他一统全球的理想而牺牲。

可以说,这次战争的正义的一方,不属于李峰。它属于英美等国家。也因此,这些国家的动员都非常的彻底和充分。

如果中华帝国没有高出时代的农作物以及可以种植的矿产,如果没有李峰对世界各国的重工业等产业进行的掠夺,如果没有轩辕圣人时代就留下的民族烙印,可以说,中华帝国早就无法支撑整个战争下去了。

北非战场。

隆美尔自从得到了大量的装甲部队以及补充之后,快速的推进。英国重兵防守的托卜鲁克要塞三天之内便失陷。

蒙哥马利不得不将防线全面的收缩。以重兵防守亚历山大港。

在托卜鲁克防线上,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装甲军团的决战。

处在攻击一方的是隆美尔的第77、78、79三个装备着德国虎式以及中华帝国金龙式主战坦克的装甲师。

而防守一方的英国第八集团军的三个轻型装甲师。

就以装甲力量来说,隆美尔一方要占绝对的优势。可是,因为隆美尔快速推进,使得后面的步兵师很难跟进,以致于在人数方面上,拥有步兵师支持的英军第八集团军占有优势。

所以,英军第八集团军总司令蒙哥马利认为,可以利用优势兵力,将隆美尔的三个装甲精良的装甲师给吃掉。以此来稳定英军防线。同时稳定英军在北非的被动局面。

而隆美尔虽然知道自己的装甲部队与步兵严重的脱节,可是,却认为,现在英军第八集团军因为调走一部分支援中东方向,所以,英军的防线一定会在这段时间内变得薄弱。但是,一旦英军调整部署,那英军的整个防线又会再一次巩固起来。

到那时,想要再突破防线,定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亚历山大港,可以说是英美联军在北非的重要支撑点。

在中华帝国的舰队还无法完全封锁大西洋航运的时候,为了给北非英美联军以更强的支撑能力,大量的船只给北非英美军团输送了大量的物资。

在大西洋航运线被中华帝国封锁了之后,英美两国最高统帅部做出决定,命令英国第八集团军群,以及美国远征集团军还有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沙特阿拉伯的军队向东挺进,包围吃掉中华帝国的第12集团军,打通与苏联的出上交通。以将中东战区与苏联战区连成一片,构筑起新的防御圈。以利于持久作战。

而与此同时,中华帝国第12集团军在占领了德黑兰之后,开始构筑纵深防御阵地。而中华帝国第42集团军群已控制了整个了哈萨克,并向乌兹别克境内推进。

中华帝国的狂风集团军群一部三十五个师,迅速向黑海沿岸推进,失算完全性的将苏联与中东的联系切断。

形势已经让英美苏三国最高统帅部不得不做出暂时性的退却,同时命令苏联第52装甲集团军群在解了莫斯科的困境之后,迅速黑海沿岸挺进。

目的是阻止中华帝国的狂风军团三十五个师的军队切断苏联与英美数百个师军队的联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