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果脯买卖

余乐阳和苏芮彻底撕破脸,这事儿在学校里传得沸沸扬扬。

也不知苏芮是内心强大,还是脸皮够厚,道歉事件没有给她带来任何困扰,她照常每天上学。

逢人就笑着打招呼,仿佛是一个很有修养的女学生。

并且她出手很大方。

每天都能从背包里拿出很多零食,分给周围的同学。

一开始大家是拒绝的,她毁人容貌的事让人心有余悸。

不过时间一长,那份恐惧渐渐消散,不断有人汇聚在她身边,她渐渐有了一群拥趸。

都觉得余乐阳得理不饶人,太嚣张霸道了。

余乐阳忙到飞起,根本没空搭理那些无聊的流言蜚语。

在她补课的同时,严青桃那边传来好消息。

她奶奶寄的果脯到了。

余乐阳订了五十斤,她把交换物资,换成了现金:“五十斤大米寄回你老家也太麻烦了,不如我把东西折算成钱,劳烦你奶奶跑一趟,自己去供销社里抱成物资。”至于是买大米,还是买别的生活物资,还是花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那就是严奶奶自己的事了。

严青桃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就明白她的用意。

对于严奶奶来说,有钱就能抓药治病,比大米更有用。

她心里感动,应承下来。

余乐阳看她没有拒绝,知道她不是一个死板的人,就能进行下一步动作。

余乐阳拍了一封电报给李胜利,通知他下次送货,记得让人到学校来找她。

“你怎么亲自来了!”一周之后,李胜利亲自来了。

李胜利进入首大后,既局促紧张,又满是好奇的东张西望。

这可是全国最厉害的大学,一百年前就存在了!

余乐阳带他参观完学校,就说起正事。

李胜利担心的问她:“你这边是不是碰上什么麻烦了?”

“你看这个。”余乐阳把装了各色果脯饭盒拿了出来,“你尝尝这些东西怎么样。”

李胜利试吃之后,赞不绝口:“好吃!这些果脯比椰枣好吃多了,特别是这个柿饼,软糯香甜,中间还有溏心!椰枣齁甜,还是这个适合我的口味。”

椰枣外形跟干红枣差不多,甜到发腻,它是困难时期全国人民甜份获取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时候非常流行。

不过自从改革开放,国内生活物资丰富起来,这种齁甜的椰枣就逐渐退出了国人的餐桌。

毕竟,咱们对于点心的需求是:不太甜!

余乐阳说:“厂里的节日大礼包搞了好几年,翻来覆去就那几样东西,我就在想,这个可不可以加入套餐。”

李胜利立刻道:“这个好,这味道大人小孩都爱吃。不过这玩意儿你哪儿来的?货源好找吗?”

余乐阳说:“我一个室友是d省的,他们那边气候好,水果特别丰富,这些果干是他们农闲时,去深山采野果回家自己腌的。”

随后,余乐阳就安排严青桃和李胜利见面。

严青桃在听说李胜利要大量采购果脯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

她不可置信的看向余乐阳。

“他是我们大队食品厂的厂长。”余乐阳笑着解释。

李胜利也说:“小严你放心,我们厂是正规的,生产的东西在首都有卖。要是不信你可以跟我一起去供销社,我亲自证明给你看。”

“不是的,我不是怀疑你的真实性,而是我不知道你们需要多少果脯,我家已经没有货了。而且,公对私好像也不太符合流程。”严青桃连忙摆手解释道,同时她也很谨慎。

钱虽然香,但不能冒险。

她现在是大学生了,只要坚持到毕业,她的前途一片光明。

不能因为这一点小事,把整个前程搭进去。

李胜利把提前算好的数量说了出来:“八千至一万五千斤都行,最好六月之前,货能发到我们手上。”

虽然现在也有别的厂做节日礼包,但金桂食品厂的口碑立在那儿,其他厂根本竞争不过。

去年的春节礼包都不够发货,好几家企业的采购来晚了,送上门的订单都拒绝了。

“噗……多少?你说多少?”严青桃刚喝进嘴里的水直接喷了出来。

几百斤的话,大队还能凑凑,几千上万斤,把他们大队的果树全砍了,也凑不出这么多啊!

而且现在这个季节,水果青黄不接,就算他们有制作技术,也没有原材料啊!

她吓得连忙摆手:“没有的,我们大队拿不出那么多,你要三五百斤我们还能凑凑。”

“三五百斤啊,还不够我们大队分的。”李胜利面露为难,看着余乐阳,眼神似在问,‘这可怎么办?’

余乐阳摊了摊手‘这个需要你自己想办法!’

她以后越来越忙,腾不出精力帮食品厂出谋划策,到时候什么就得靠他们自己。

李胜利摸着冒出胡茬的下巴,皱着眉想了半天。

“有了!”他突然一拍巴掌,急切的问严青桃,“你们那边的人都会做果脯吧!你们大队凑不出,你们公社还凑不出吗?”

严青桃:“还能这样?”

“这有什么不行的!果脯这玩意儿在你们那边肯定不值钱,到时候我直接跟你们公社的收购站合作,一个公社,难道连万把斤果脯还收不到吗?”李胜利越说越兴奋,整个人都喜笑颜开。

严青桃是既高兴,又有点遗憾,虽然能帮大队赚到钱,但是她家一点果脯都没有了。

不过她还是好心提醒道:“你们收果脯的时候得注意,做果脯的手艺就跟炒菜一样,有好有坏。”

余乐阳说:“我看严奶奶的技术就不错的,到时候厂里就请严奶奶做顾问,帮忙把关呗!”

严青桃这次出了不少力,总不能让她白忙活一场。

请她奶奶做一个月顾问,二三十块钱津贴,足够补尝她家的了。

谈到买卖上,余乐阳喜欢算得清清楚楚。

李胜利对果脯啥的不懂,想也没想就同意了这个提议。

随后,严青桃就给李胜利写了他们公社的联系方式,还特意写了一封信给她奶奶,到时候合作起来更方便。

严青桃走后,余乐阳问李胜利:“礼盒的买卖,有没有想过做到首都来?”

李胜利瞪圆了眼睛:“做到首都来?能行吗?我们这边又没工厂,恐怕要遭排挤。”

余乐阳说:“找人合作呗,少赚一点钱,把口碑打出去。”

李胜利瞬间就明白了余乐阳的意思。请下载ap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