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美美的女神今天也没有被生活打倒

作者:何沅洪

不痴迷于影视,不贪恋于牌场,不钟情于歌舞,我喜欢抽出一本书,静静地欣赏一番,阅古今之事,品百味人生,其乐无穷,受益匪浅。

我对于书的爱好,源自于自小养成的习惯。记得第一次接触书是一本名叫《红牡丹》的连环画。那时,我还小,尚不识字。我们围坐在灶头,爸爸读给我们听。书中讲述了艺人红牡丹悲苦的童年,凄惨励志的人生。她自小被父亲抛弃,与病母相依为命,沦为乞丐。后来病母去世,自己被引入戏班,风餐露宿,卖艺为生……读着读着,父亲几度哽咽,而我们也都泣不成声,幼小的心灵第一次受到了震撼。

后来上小学,我学会了认字,课本中的图文给了我爱不释手的吸引力。每个学期一领到新书,总要用报纸细心地包起来,生怕弄脏了。但我包书的技术不好,母亲包得方方正正的。翻看、阅读时也很小心,怕撕烂了书页。唯独上课时,毫不吝啬,这儿打个圈,那儿划条线,正文的上下、两侧都密密地做上笔记,因为我知道,书是用来读的,爱护好它是为了更好地获得知识。有些同学,课文还没学完,书就早已烂了。guqi.org 流星小说网

我们的语文莫老师是很严厉的女老师,30多岁,对我们从不“心软”,几乎每篇课文都得背诵,而且还得滚瓜烂熟,稍有停顿都不能过关,虽说与现今的教育理念不完全相符,但真是呕心沥血的教育。也由此,我更不得含糊,总是卷不离手。放学后、周末、野外放牛都要带上课本哇啦哇啦地读。田埂上、山坡上、石坳里都是放声朗读的自由的空间。记得有一本语文书,书页的下沿甚至被我捏书的拇指磨成了光板。我感谢这样的时光,感恩这样的老师,给我打下了较好的文字基础。西红柿小说网首发 www..

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求知的欲望是无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知识的渴求也与日俱增。但那时买一本课外书好不容易,一年难得买一两本书,若发现村里的同伴有,准会事先向他打个招呼,待他看完后,借来一读,有时也拿陈年旧书与人交换着看。借书从不觉得不光彩,不好意思,或许大家形成了一种资源共享习惯吧。书借回来后,需抓紧时间,尽快看完,以免误了归期,否则失了信用,在小伙伴的圈子里名声不好,就再难借到书了。

幼稚、纯真的我看过《霍元甲》、《陈真》、《杨家将》、《林海雪原》…….他们剪恶除暴的侠骨柔情、挺身而出的民族担当深深印在我的心里。到后来,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小说已经很让我感兴趣了,《边城》便是其中之一。“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桐来…..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朴实、甚至仓促简单的笔调勾勒出了清幽、淡雅的边城风情,给人以无限遐思,似乎又透着淡淡的哀伤。有一本书,也讲述了一只忠诚的大黄狗与孤苦伶仃的老爷爷相依为命的故事。命运多舛,凄婉动人,即使现在想不起书的名字,但我依然记得主要的人物和故事梗概,也许是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吧。真正爱好读书,体会到的便是作品中跨越时空、深入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

书固然是珍贵的,在没有手机、网络,缺少玩具的时代里,书成了我们唯一的精神寄托,但又不可多得,特别是后来上初中了,父母开始控制我读课外书,认为这会耽误我的正常学习,把课外书称之为“野书”。所以,每次带书出去的时候,手上的书都要经过父亲的检查。有一次,偶得一本讲述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书,如获至宝。扣人心弦的情节,激烈悲壮的的战斗场面,令我兴奋不已,放牛时,把书小心地卷在衣袖里,但沉甸甸的,又只好拢着手,若无其事地躲过父亲的盘问。

学校的老师也极力阻止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发现一本,摧毁一本,发现多次,便要告“御状”了,特别是在课堂上或自习课上,决不允许。老师只需要我们考试的分数。这或许对应试是有利的,但对知识的拓展、延伸是不利的。渐渐地。课外书在我们的圈子里到了几近绝迹的地步,在学校,无藏身之地,在家里,无容身之处,悲悯得犹如过街老鼠。

好在参加工作后,终于可以自主了,尘封的欲念又激情燃烧起来,对书的理解也由表及里。

“……‘老男人’因保护幼小的女儿锒铛入狱,却不想招致女儿的不解和白眼……”

“…...‘老子’从小严加管束,让‘我’对他倍加生疏,总是相对无言,孩子的出生终于拉近了‘我’和‘老子’的距离…..”

“妻子难产去世,女儿艰辛成长,在初谙世事时,女儿总喜欢仰望春天的白云,迎接夏天的第一缕阳光,拾起秋风吹落的枫叶,捧起冬天的片片飞雪,原来那是女儿看了她妈妈生前留下的日记——妻子在日记里对尚未出生的女儿最深情的告白:春天里,我是你头上的白云,夏天里,我是……”

字字句句,寓亲情于无华,无不透漏出人性的善良、纯真与美,我往往情不自已,潸然泪下。书成了我重新认识人,思考人生,领悟世界的另一个窗口。

现在的我,看书看得很慢,一篇文章,一个章节,一字一句地读,有时看到精彩的地方,还要反复地读几遍,字字句句,细细琢磨。哪些最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哪些最能反映人物的矛盾心里,哪些是环境的渲染,为主题做铺垫等等,以取其精华,学以致用。

自古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朝诗人黄庭坚曰: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沉淀,一种升华,把心沉进去,一本好书,一篇佳作,能净化你的灵魂,提升你的认知,开拓你的视眼,引领你的人生。

2019-03-03

深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