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一城一国

第二日,御医照例来请平安脉。

周嬷嬷候在外间,静静等着。

半夏出来,想要假装没看到,却避无可避,只能路过时微微颔首,算作打招呼。

“徐御医。”

周嬷嬷叫住他,低声道:“我想和你谈谈,有时间吗?”

半夏吓得退后一步,惊疑不定地看着绷着脸,神情极为严肃的周嬷嬷。

这些日子,他吃不好睡不好,生怕周嬷嬷真对自己有好感,他不好拒绝。

“徐御医不愿意吗?”

半夏又退后一步,直到后背撞到珠帘,发出叮咚响声,这才正了正神,点头肃然道:“出去说。”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伸头一刀,缩头还是一刀。

半夏努力做好心理建设,来到院中凉亭里,他决定先发制人。

率先发问道:“周嬷嬷找我,有何事?”

“徐御医说实话,小殿下的病,究竟如何?”

回想昨日麦芽儿的态度,周嬷嬷心中没个着落,总觉得她与霍炀越来越像。想到麦芽儿以后可能与陛下一样,有时不时发疯的毛病,周嬷嬷就觉得心悸。

“她的病?”半夏困惑。

吃嘛嘛香,卖惨卖蠢卖萌啥都能干,她有什么病?不过是想多了容易头疼罢了,其余的都是装出来的。

半夏心中吐槽,考虑到所处的环境,不敢这样说。

只能挑挑拣拣,说些模棱两可,让人细思极恐的话。最近他和太医局里的人学坏,学会了吓唬人。

周嬷嬷不懂医理,被吓到了。

半夏连忙溜走,不敢和这个管事嬷嬷多交流。同僚都说周嬷嬷对他有意思,半夏不敢深想,也不敢妄想。

这周嬷嬷和他见过的很多刺客杀手很像,他才不敢和这种人处对象。

直接拒绝也不敢,怕她拿麦芽儿撒气,又怕对方因爱生恨,半夜摘他脑袋。

愁啊愁。

周嬷嬷也愁,怕以后麦芽儿和陛下一样。

麦芽儿完全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癸水的第三日,身体比第一日好多了,她带着麦团团在牡丹苑周围遛弯。

牡丹苑旁边的太医局人来人往,她干脆让麦团团搬了椅子,坐在角落里一边晒太阳,一边看那些人来人往。

“邙城。”

“您说什么?”麦团团问。

“没什么,就是有点想家。”麦芽儿想起了清河县。

麦团团笑道:“这里就是您的家啊。”

“你说的也对。”

麦芽儿揉揉手腕,对她道,“把书房那一叠本子拿来,笔墨也要。”

四季商行那边,还有东西要写。每月一本的务农期刊,是绝对不能落下的。

麦团团小跑着去拿东西,麦芽儿靠在椅子上,低低地笑了。

“师祖说,账目要理清楚,一草一木,一人一命,都作数。可惜,在这里有些东西算不清楚……”阳光下,小姑娘作托腮思索状。

她声音不大,语气称得上是平缓。

“你毁我一城,我便毁你一国。有来有往才好。”

若是此刻周围有其他人,定会因她的平淡态度而震惊。

明明是今日晴光好,早上多吃了根茴香小油条的语调,偏偏说出这种话,显得格格不入。让人怀疑,她是否能做到,是不是认真的。

有种人就是如此,越是平静,这平静之下越是暗流汹涌。

“小殿下,桌子也搬过来了。”

麦团团一阵风似地小跑过来,身后是两个抬着实木小桌的小太监。这桌子不大,却很敦实,两个人抬着有些吃力,行动缓慢。

小木桌放下,桌上笔墨纸砚齐备,都是宫中私库里精挑细选出来的东西。徽县的墨,泾县的纸,端砚湖笔,汝瓷的砚滴水……麦团团将这些东西重新摆放整齐,笑问:

“小殿下要写什么?”

麦芽儿拿起笔,看着麦团团磨墨,另一只手翻阅之前写过的内容。

她缓缓道:“写一些,有用的东西。”

农业富足,百姓有口吃的,才能考虑其他。

广积粮。

民以食为天,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保证食物充足。威武雄壮铁师需要后勤保障,而这个保障,最基础的就是粮食,其次才是武器盔甲,再其次才是军马。

“我挨饿过,想让他们也吃饱。”

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为别人撑伞。

麦团团眼中满是小星星,兴奋道:“小殿下好厉害。”

虽然她不懂种地,看不懂这些内容的好坏,但还是觉得好厉害。

厉害吗?麦芽儿继续往下书写。

不过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真正将事情落实下去的,是四季商行那些伙计。

“还不够啊,不能总让他们牵头,不长久的。”

“什么不长久?”

霍元下朝后便匆匆过来,他头戴远游冠,身上的绛纱朝服还未换下,整个人比平日多了几分威仪。

听小姑娘自顾自嘀咕,便觉得有趣,上前几步,站在她身后打量纸张上的内容。

这一看,他顿时乐了。

“孤听闻,陆先生经常让你临帖,怎么还写成这个样子。”

麦芽儿的字,算不上差,乍一看蚕头雁尾,颇有几分隶书的味道,只是圆润稍逊,更多锐利,有些金石的意味。

霍元玩笑道:“不如找块铜板,在上面刻字。”

麦芽儿认真回道:“只需要旁人看得懂就行。”

前世她握剑的时间,比拿笔的时间多出千万倍,不知不觉中,早就将剑招融入到了笔锋中,习惯早就在灵魂里,要改谈何容易。

那些字帖无论如何临摹,这股子金石锐利之气,终究是藏不住。

霍元被她的话逗笑,仔细看她写的内容,越看越是心惊,拿起来仔细翻阅,脸色越来越凝重。

“这些,都是你写的?怎么如此多?”

这本册子,厚约一寸,时下纸张宣软,用毛笔书写字体也稍大一些,册子约莫有百张,单面书写,一张约莫百字。

一本册子,写完便是一万余字。

此时,已经写了一半。

五千字算不上多,道德经五千言,黄帝内经十五万余字,四书共计十七万余字。霍元心中略一计算,极为震惊。

四季商行印刷的册子,一经问世传播,便有专门的稗官收集整理。东西呈到宫中,他身为太子,总会有一份。

几乎是每月一本,只是以往字数没有如此多,除了第一本字数极多,概览全局算作目录大纲外,其余的字数都在两三千字上下。

如此粗略一算,不到两年时间,已经有近十万字。

“这些,真是你写的?”尽管已经查到内情,霍元仍旧有些不敢相信。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