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父子相逢寻祖籍

甘安字则宁,虽为名将纵横之子,却生平并不籍父之名,但凭自己刻苦修身格物,终就学识渊博,成就一代名士,受人敬重,在朝为博士,深受皇帝宠爱,朝野赞美,美声传扬。

纵横在幽州闻知,心中大悦。

纵横与赵如霜所生二子一女,皆在幽州。二子因为纵横与赵如霜战功而被封为亭侯,都有爵位。其女尚未成年。

纵横对前妻甘兰感情深厚,三十余年未曾忘却,每逢甘兰忌日,纵横纵使军务再忙,都要抽出时间为甘兰设祭凭吊。

赵如霜则有助于纵横。纵横对赵如霜感情,感激为多。赵如霜倾心于纵横,两人结为夫妻二十余年,感情倒也不为不深厚,二人性情互为弥补,倒也琴瑟调和,夫妻恩爱。

甘兰早亡,岳父母也过世,纵横对于甘兰的感情,就全部寄托在甘安身上了。

纵横得知其子甘安游学凉州,娶颜芝之女为妻,后来颜芝领凉州刺史,亦是封疆大吏,倒也门当户对。在华武帝还在位时,纵横就上书朝廷,请求将甘安调至幽州。

华武帝甚喜甘安,用其辅佐太子,见纵横上书请调,心中有些不愿,便问甘安道:“卿父在幽州,领大汉军马,威名赫赫,富贵显耀。卿心中可以此为傲否?”

甘安却奏道:“臣曾闻: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吾父虽然权势显赫,名满天下,却是仰仗陛下恩德,大汉天威所赐。圣人又云:富贵于我如浮云。安岂能以此为自傲而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呢?”

华武帝大悦,于是便回书纵横,言甘安有颜回之德操,管宁之高洁,当为社稷之器,不宜出任边疆。仍留甘兰于太子身边。

华武帝崩,太子刘政立,是为孝正皇帝,孝正皇帝即位,改元靖治,又加纵横为太师,恩宠极隆。

纵横追思前妻甘兰,便思念甘安,然自己镇守幽州,不可擅离,甘安又在朝随侍皇帝,不得见面。纵横寻思自己年已五十余,自己亲生之子,只是在婴儿时期跟随身边两三年,除开十二岁时候见过一次,长成之后,还从未见过,连长相模样都不知如何,一直都以为憾事。

靖治二年春,纵横又上表长安,请求朝廷准许其子甘安假期一月,前来幽州与自己相见。

孝正帝便道:“父子团聚,此人伦也。”于是便召甘安道:“卿与太师有父子血亲,然鲜有见面,今太师甚为思念你,上书为你求得假期,前往幽州相聚。卿便可前去,人伦不可废也。”于是准许甘安两月假期,并给马车一乘,命宫中护卫二人相护送。

华武帝时,潜龙丞相见甘安与纵横为亲生父子,而甘安自长成之后,尚未与纵横相见,也曾

劝甘安道:“君子以仁孝为本,你辅佐太子,忠心为国,此诚可嘉也。但骠骑大将军为你生父,需得相见团聚,以行孝道也。”

甘安领受潜龙之言,本欲决定起行,只是一时未得其便。今番即得其便,甘安便遵从其父与皇帝旨意,从长安去幽州见其父。

纵横在幽州闻知其子甘安将来蓟城,大喜,便空出府内书房,令人装饰成学府泮宫样式,以供其子甘安居住。

甘安便携带妻子颜氏一道上路,出关中,入洛阳,又取道冀州,经邺城而进入幽州,沿途观察风俗人情,记在随身携带册子之上。甘安夫妻行了大半月,才至幽州境上。

纵横闻知,便遣左右军士数人迎甘安于境上,甘安见幽州军士来迎,便下车答礼,却并不接受其迎。所赠与车驾用物等,一并谢绝。只与妻子坐自己马车前来。

数日,甘安到达蓟城,纵横大为欢喜,便亲自与赵如霜领着自己三个孩子,带数名幽州文官学者,出蓟城来迎甘安,在蓟城南门外等候。

纵横对赵如霜道:“吾儿乃道德学问之士,不喜兵甲,今番出城相迎,你我都着儒服,以示尊重。”便召集蓟城数位名士,以及幽州数名文官,随自己出迎甘安。

甘安马车行至蓟城南门之前,见城门下一队仪仗十余人,仪仗之前,六七名身着儒服名士装扮的官员护卫着一员身材极为魁伟的官员,这名官员已经须发斑白,峨冠博带,宽袍大袖。左边立着一名中年贵妇,以及三名年轻少年,皆着汉朝礼服。

甘安抬眼望之,便知道这官员便是当今太师、幽州刺史,自己的父亲了,而那贵妇则必然是自己后母赵如霜了,甘安虽然没见过赵如霜,但一见便能猜测得出,那三名少年男女,多半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妹了。

纵横与赵如霜见甘安车马来到,车马行至南门之前停下,车中下来两人,观那车中男子,年纪约在三十左右,身高八尺,长相斯文,举止从容,身着粗布麻衣,足登芒鞋,虽然着装简朴,儒雅风范却犹然显露,身边一女子,约二十余岁年纪,仪态端庄,着装也甚为朴素。纵横心中道:“这定然是吾儿媳了。”

赵如霜初次见甘安,便也一下就猜出来了。甘安气质风范虽然与纵横截然相反,然而毕竟是父子血亲关系,还是有四五分相像。

甘安见其父在城楼下相迎,便下车来,与妻子颜氏一道,趋步走向城门楼下,至纵横前,甘安便拉着妻子颜氏跪地拜道:“孩儿甘安,携儿媳拜见父亲大人!”

纵横见之,呵呵大笑,左右护卫以及官员不知原因者闻知,大为诧异,面面相觑,纵横知道众官员为何惊怪,对身后左右解释道:“此正是吾前妻甘氏所生之

子,随母姓,故名甘安,诸君不必见怪。”

于是上前扶起甘安夫妻,甘安却伏地流泪道:“孩儿不孝,久没有伺奉父亲左右,今番见父亲须发已经斑白,令孩儿心中无限酸楚!请受孩儿三拜,以恕孩儿不孝之罪。”言罢,跪地三拜,颜氏亦随夫跪地向纵横三拜。

纵横闻言不禁也潸然泪下,受了其子儿媳三拜,便以手抚甘安之首道:“为父为国征战,军务繁忙,未曾照顾得你。今吾儿靠自己勤奋成才,受朝廷宠爱尊崇,为父心中无限欣慰之至!是为父亏欠了你。”

言罢,便为甘安试泪,然而纵横自己也不禁流下泪来。

甘安再拜,请父亲宽赦不孝之罪。纵横呵呵笑道;“吾儿知书达理,道德君子,并无不孝。今番能来幽州蓟城看望为父,正是孝道也!”

纵横又见过儿媳颜氏,颜氏急忙来施礼拜见公公。纵横便对甘安与颜氏介绍赵如霜与其三子道:“此位便是你母亲,这三少年,都是你弟弟妹妹。”

甘安与颜氏于是又拜见赵如霜,虽非生母,但也以母为礼相拜之,赵如霜也笑而抚慰二人,将二人扶起,甘安又与自己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妹相见,彼此认了同胞兄弟兄妹。

纵横再与甘安引见蓟城诸位名士学者,甘安一一拜见施礼,蓟城名士学者年龄皆长于甘安,见甘安年纪虽轻,却举止言行沉稳老练合乎礼教,又儒雅斯文,彬彬有礼,既有君子之范,又有名士之风,不禁都暗暗称奇道:“果然是有志不在年高,诚所谓也。”

纵横见其子携儿媳来幽州,执礼甚恭,心下大喜。便将甘安与儿媳请入蓟城刺史府中,对甘安道:“为父知晓你乃读书明理之人,特此为你设下此间书房,供你居住。”

甘安见府内书房设置成学府泮宫样式,心里也知道其父苦心,于是谢过纵横,自己居住于书房,颜氏便随后娘赵如霜同住去了。

纵横这几日便推了公务,自己与赵如霜和子女在家相陪其子甘安,夫妻二人亲自下厨烹饪食物,一家人团聚,欢欢乐乐,尽享天伦。

数日之后,甘安请于纵横道:“儿还未有来过幽州,知道祖籍幽州渔阳丰乐县,今清明将至,儿今愿去寻根问祖,为仙人扫墓祭奠,以尽孝道。”

纵横道:“你生在邺城,长在常山,不曾来过祖籍,未曾见过祖父祖母,这也倒是应该要去一趟。”当即准许,便让幽州刺史部护卫将军令狐申,率数名军士护送,令自己与赵如霜所生三子女,同甘安一道,前往渔阳丰乐县塞上村祭祖扫墓。所行皆需得听从甘安安排。

清明前夕,甘安布衣麻鞋,来至渔阳丰乐县,甘安嘱咐令狐申,勿要大张旗鼓,惊动地方。但丰乐县令却认识令

狐申,见令狐申护送甘安前来,便询问是何人,令狐申无奈,只好以实相告,丰乐县令闻知甘安是朝廷太学博士,又是幽州刺史之子,大为震惊,于是亲自来迎甘安,准备上等酒宴,以县中最好馆舍相接待。

甘安便从车中出来,见丰乐县令施礼问候,委婉拒绝道:“我虽然是幽州刺史之子,然而不可因此而叨扰地方,承蒙贵县盛情,甘安实在不能领受。”

县令愕然道:“虽然如此,酒席却已经准备齐备,馆舍也打扫好了,博士若不接受,便也浪费了。此非为博士为幽州刺史子之子缘故,而是本县相敬博士人品道德也!”

甘安闻知,略作沉吟,便对丰乐县令道:“吾立志以古之圣贤为楷模,淡薄以明志,勤俭以修身,不敢享用奢华。今便领贵县盛情,可将酒席馈赠县中老者,馆舍也一并相馈赠那无钱露宿街头之人。用度资费便由吾付罢了。”于是便令随从左右,取自己身边所带俸银来,欲要交付县令,支付酒席馆舍费用。

县令不禁大为惶恐,只是万万不敢受,甘安道:“吾若不支付费用,必然因吾之故,便又让贵县百姓身上,多出一份赋税来。”

县令惭愧不已,只好求助于令狐申,让其帮忙说情,并说此番费用并不是百姓赋税,而是由自己官俸支付,甘安这才道:“既然如此,吾可不支付,然贵县俸禄也有数,不可因吾来此之故而破费。今便从权,吾与贵县,各处一半银两,以为支付,如何?”

丰乐县令无奈,只好依从了甘安,各自出了一半银两,让丰乐县十余名七十岁以上老者受用了酒席,又让县中无钱露宿街头四五人免费住了上等客舍一夜。甘安之道德行事如此,令丰乐县人民交口称赞,肃然起敬。

丰乐县塞上村,近五十年间倒是出了几个大人物,先有冀州牧王扶,后有太师王腾,以及将军王横等。王扶只是幼年在塞上村度过,村民并无印象,但却是看着纵横长大的,所以纵横声名最为隆重。

纵横领幽州刺史之后,也曾回渔阳塞上村故里一次,宴请乡亲父老,修葺祖坟,纵横父亲王定就葬在塞上村,纵横母亲在丰乐县殁后,伪燕厚葬在丰乐县,纵横回乡,便迁其母坟茔,与王定合葬在塞上村。村中族人,自愿为纵横父母看守坟墓,四时打扫祭奠。

甘安来到塞上村,寻根问祖,一一拜见村中父老乡亲,此时村中与王定一辈的人,在世者仅有二三人,与纵横一辈的人,也只剩下一半,见纵横之子、王定之孙甘安回乡祭祖,皆纷纷前来观看,感慨万千。

甘安从没有在塞上村来过,口音也是冀州常山口音,与渔阳丰乐县不同,村人都觉惊奇,甘安便对父老道:“孺子虽

然生在常山,但未尝一日忘记渔阳塞上村是孺子祖籍也。孺子虽然今日居于国都长安,但不敢忘本。”村人愈加敬重。

纵横父母在塞上村昔日旧居,已经废弃,但丰乐县令却将纵横旧居修葺完整保存。甘安在乡亲指引之下,来到祖父母故居之前看视。驻足许久,慨然长叹,不禁落泪,妻子颜氏问道:“夫君为何长叹流泪?”甘安道:“吾见此旧居,乃吾祖父母所居,只是恨我出生至今,未能目睹祖父母一眼,所以心下伤感。”颜氏也陪着丈夫伤感落泪。

清明,甘安来到祖父母坟墓之前祭奠设祀,陈设俎豆、酒觞,仪式皆遵从礼仪制度,与弟妹三人行礼祭拜。甘安再拜而落泪,村民父老见陈设其仪式,大为震动,这才知道甘安果真是圣人弟子,才熟知这许多礼仪制度。

甘安祭祀完毕,便跟乡亲父老闲话,仪态温和、和蔼近人,毫无官宦气派,跟平常百姓无异。村民都惊叹道:“王纵横威名赫赫,盖世猛将,其子却是这般正好相反。今国家有这样的人,天下便能太平昌盛了。”

寻根祭祖完毕,甘安便与塞上村父老告别,携弟妹三人与令狐申回到幽州蓟城。将祭祀事项禀告其父。纵横便让甘安在再蓟城安歇暂住,陪伴父母,教导弟妹。

时幽州蓟城学者名士等,闻知甘安才德,于是纷纷前往拜见结交,并邀请甘安在蓟城学宫讲学,甘安推辞不过,于是只好为诸生讲学三日,讲解《诗经》、《尚书》与《左传春秋》,诸生听闻之后,皆称赞甘安学识渊博,道德深厚,由衷心服。即便幽州年长学者,也对甘安博学大为赞叹,以为后生可畏。

于是甘安之名,又扬于蓟城。纵横闻知心中甚喜,心下便有意将甘安留在蓟城,但又怕甘安不会答应,与夫人赵如霜说及此事,赵如霜便道:“夫君勿要忧虑,待妾身趁机劝说他留下。”

甘安在蓟城讲学三日之后,回到府中,见两月假期还剩下一月,便准备归期,纵横见此,心下着急,于是赵如霜便令人唤甘安来见,甘安不敢有违,便来见其后母,赵如霜道:“你自生下,与你父团聚时刻,至今有多少光阴?”

甘安答道:“若一共算起,当不超过三年。”

赵如霜便道:“自古以来,父子母女团聚,乃人伦也。你父已经年高,虽然官高位重,显赫天下,但内心所念,便是家人团聚,以娱晚景。今你既然为你父亲生之子,便有血脉之亲情,团聚时刻却还不到三年!且你长成之后,现在见到你父。今你父思念你母亲,欲要你常相伴左右,但是却顾忌到朝廷之命,所以不曾对你言明。为母见此,才来劝说你,能否留在蓟城,长伴父母左右,不知你意下如何呢

?”

甘安闻言,便知到其母所言乃其父的意思,寻思自己母亲早早去世,由外祖父母带大,又与生父常年不见,自己身世也形同孤儿,心中也愿在父母脚边身旁,晨昏问候,共享天伦。然自己读书明理,欲要效力国家,以学问报效天下,教化苍生万民,忠孝不能两全,只好先天下而后私人了,甘安受命朝廷,推行诗书教化之事业,便不能留在外镇,起码现在是不能。

甘安便跪地奏流泪道:“孩儿早年失去母亲,身世不能说不悲凉。随父母身旁,朝夕团聚,也是人之常情,孩儿自然心中渴望如此。但今番孩儿有职务在身,不可擅离天子左右。忠孝不能两全,孩儿只能选择先事君,再事父,望父母能够谅解,此后数年,孩儿还尚不能离开长安。只能等待数年之后,孩儿才能在父母身边伺奉。”

言罢,伏地不起。

赵如霜闻知,便知道不能留住甘安了,于是扶起甘安,劝慰其不要伤悲,父母都会理解。

纵横闻知甘安不能留在幽州蓟城,心中怅惘,但闻知甘安有教化天下之志,心中也不禁豁然,道:“吾有子如此,何言不引以为傲?今吾前妻甘兰,也当含笑九泉了。”于是便打消让甘安留在身边的想法。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