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才子的书信

“龙哥,这是哪里啊,我们还有多远才能到蜀郡城?”“黑长直”从马车中探出头来,朝商队领头的喊道。

“回禀七小姐,商队昨日才过边境,现在到了锦国临江城境内。如果照此马不停蹄,日出而行、日落而息的话,估摸着再有个六七日我们就能到蜀郡城了。”络腮胡子名为杜龙,作为“黑长直”的侍卫头子,闻声放慢了速度来到马车边。

“好,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呢!”“黑长直”边说边看了一眼手边的《百国杂集》与《南天记》。

《百国杂集》是一本类似于日记的书,里面囊括了作者游历天下十三州数十个国家的所见、所思、所想,以诗、词、曲等多种形式记录。

而《南天记》是一篇游记。

《百国杂集》内容丰富,将各地风俗、日月山河、官制政令、民间故事等记录其中,如同一本地方志集。

《南天记》则记录的是锦国一位大才子在交州的独特经历,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多姿多彩、怪异奇特,与其他诸州的情况迥然不同、令人大开眼界,故受众多文人追捧。

其他商人将《百国杂集》编纂成书发行之时,将《南天记》扣了出来单独编纂,因为这篇游记还在续作。

正是这篇未完成的游记将“黑长直”吸引了过来,这感觉就像是现代的各种粉丝追星,只求能见一见自己的偶像,得知故事后事。

这两本书的作者,是锦国近几年声名鹊起的一位文武双全的年轻才俊,名叫艾未书,其才情被不少天下闻名的大师称赞过,国主卫云也接见过他,甚至欲收其为弟子,不过最后被拒就此作罢。

艾未书在科举之前就表现出了自己的锋芒,却在夺得当年科举的状元之后收敛了,却更得锦国众多高官赏识,送钱、送宅子、送田地,竭力讨好。艾未书辞而不受,反而向一些友人借了一大笔钱准备游历各国,开始撰写《百国杂集》。

靠着这《百国杂集》闻名各国,又是收获了一批粉丝,获赠大批金银、宝物,这次却没有辞而不受,而是来者不拒。

而将其名声推至顶峰的正是这一篇《南天记》,《南天记》是以交州南部之故事成书的。交州对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于天下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虽说有一州之实,却无一州之名。

交州没有一个完整的朝廷,是个土匪巢穴、海盗营盘、山贼山寨联合起来的州,所以其他各州各国都不屑与其为伍。虽说是盗贼联盟,平时内斗严重,遇到外敌入侵却异常团结。交州盗贼实力强悍,是天下南部三州(荆益扬)数国最头疼的问题。曾经益州牂牁国,荆州潇、湘两国,扬州乐国,组成联军意图一举扫清盗贼、瓜分交州,却在联军的内忧外患中无功而返。

交州民风亦彪悍异常,没有律法约束,火并已是家常便饭,再加上极度排外,犹如虎狼窝一般凶险。

艾未书一介书生却进出如无人之境,还写出了一篇奇文《南山记》,自此名动天下。如此文武全才,且在锦国尚未履一官半职,天下各国自当争相招揽。

庸国国都襄城大将军府,议事堂。

“...大将军忠勇无双,足智多谋,吾素有耳闻。”

一个长相略显秀气,穿着长衫的书生模样的人,在议事堂中抑扬顿挫的念着一封书信,却被一个蓄着山羊胡,一身短打扮的黑汉子打断。

这黑汉子自然就是信中所说的大将军,也是庸国大将军杜锋,杜锋行伍出身,斗大的字不认识一个,所以总是让别人代念。

“停停停,挑有用的念。”黑汉子不喜欢听这些没有用的马屁。

“庸国本七战之地,周边七国无不虎视眈眈。”书生扫了一眼书信,挑了一段自觉有用的又念了起来。

这次杜锋没有打断,他喜欢听不同人关于庸国局势的看法,也许哪天就能从中找到解决庸国困局的突破口。

“借大将军之手,今庸国二十万大军,威压荆南,逼得潇、湘二国弃交州将得之地而归。造房陵隘,阻武国不得寸进。陈兵三十五万,北御司州央朝、豫州汝国。三千虎贲吓得曹老太监不敢出临秭道。东联丹阳、乐国,避其锋芒。快哉!快哉!”说道这里,书生的情绪也不得不激动起来。

“哼!又是拍马屁,没有一点用处,跳了跳了。”大将军朝书生摆了摆手。

“可是父亲,这些都挺好的啊,而且这信上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书生疑惑地问道。

书生就是杜锋的大儿子,如今年近三十,自幼不喜欢习武,无奈武艺、兵法是杜家的家传,不学不行,奈何怎么学都不会。

杜锋也是无奈,便不再逼迫他学这些,转教其他东西,可惜结果也是差不多。

“剑晨啊,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我告诉过你多少遍了,看东西要往深了看。”大儿子一这么说,杜锋气就不打一出来,怎么教都教不会。

“第一,荆南两国一直是我们庸国攻略的目标,花大力气攻伐,趁虚而入是应该的,这不值得吹。

第二,房陵隘所在本就是易守难攻之要地,乃兵家必争,在此建关隘可以阻挡武国,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况且武国头疼的又不是我们,而是央朝和锦国,谁让武国吃了锦国汉中和央朝扶风、冯翊二郡。

第三,央朝和咱们一样六战之地,哪有时间找咱们麻烦,而且央朝与武国有仇要找也找不到我们。汝国和徐州彭国、兖州陈国有过节,丹阳国也不待见他,要不是把汝国吃了会有好多麻烦,我都想去把汝国拿过来。

第四,咱们和锦国最好走的就一条江、一条官道,从其他哪个地方走不是山路崎岖?打进去又不好打,他们想出来也出不来,何必花费那么大精力在这上面,所以我就和曹太监商量好了,临姊道不设防,两国各留三千兵马守关了事。再说他曹太监意图统一益州,再挥师北上去打武国,但是就这两线都打不赢只能自保,还敢来招惹咱们?为什么我敢让你妹妹去锦国,原因就在这,曹太监他不敢乱来。

第五,丹阳和乐国两国实力可不容小觑,钱多干啥都好办,但是他们不愧是双胞胎,用的是监军制,大将军都整死了好几个了,幸亏咱不是在他们家。”杜锋虽然有些不悦,却也只好重新分析一遍。

“那为什么丹阳和乐国不来打我们呢?”杜剑晨不解。

“你...因为咱们放在东边的是二十万水军,扬州水网纵横,顺江而下不出半月,就能打到他们国都。明白了没有?”杜锋拍着桌子无奈的解释道。

“明...明白了。”慑于杜锋之威,杜剑晨说话都有些结巴。

“继续念。”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