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026

居然连夜赶到了?

还真是快啊。

越裳微微一愣,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扫到了文崝的方向——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她才发现这位文少傅眼下有些隐约的乌青,想来是一夜未曾休息好,为的恐怕也就是这件事吧。

没想到这位文少傅比想象中还要能干啊,那么看来,以后可以再“器重”他一点儿了。

越裳对此很是满意,毕竟现在军情如此紧急,她不过是昨夜才下了一个手谕,这李家父子居然就能够这么快地赶到这里来,那么可见在这件事儿上,不管是传手谕的人还是接手谕的人,都算是很难得了。

为着这份儿难得,她也得给点儿面子,至少,也要见见这传奇的李家三父子吧?

故此她当即微微一笑,抬了手:“准了。”

于是站在下头的那个机灵的小黄门便就立刻扯开嗓子喊道:“宣,李家父子觐见。”

虽然说那场令人惊惧的宫乱不过才只过去月余,宫中诸人经过太子少傅文崝的一番整治,却早已经焕然一新。

不消片刻,越裳这口谕就已经飞快地传到了宫门之外。

又过了没多一会儿,大殿的门轰然中开,李家父子三人从殿外鱼贯而入,对着越裳俯身跪拜,行了大礼。

越裳有心考验一番这父子三人的心性,故此便就故意等他们行礼毕,才慢慢说了声“平身”。daqu.org 西瓜小说网

按说,这是十分的“怠慢”了,但这父子三人,不论是最为年长的李老爷,还是年纪最小的那位小李探花,俱都表现得十分平静,似乎根本不觉得自己受到了怠慢一样。

至于年龄居中的那位,表现得更是可圈可点——这位从年纪看,想必就是小李的兄长大李探花。虽然说看着最为低调、但显然是其中最为沉得住气的一个,全程不卑不亢,十分引人注意。

越裳将这父子三人都细细打量了一番,这才缓缓开口,捡着些常见的、冠冕堂堂的问题问了几句,这三人果然也都应对如流。

跟她此前预料的一样,这李家的父子三人,都是坚定的“太傅党”——之前李家老爷跟大李公子都在翰林院有官职,一为侍讲,一为修编,虽然官位不算很高,却也是能正经上朝奏报的朝臣,对于朝堂的政见也有自己的见解。

对于先帝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不看国力、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非得去打高丽和西域的事儿,听说这位看着挺温和的李老爷跟那位看起来挺沉稳的大李公子也曾以死直谏来着……

当然到了最后这两位并没有死成——听说他们俩倒是还是很想要“慷慨就义”的,毕竟“武死战、文死谏”,要是真的因为忠言进谏而惹恼了皇帝,被“推出午门斩首”,这可以说是非常光荣的死法了。甚至没准儿一不小心还能够名垂千史、万古流芳什么的。

不过当时的太傅诸葛神侯却根本无法坐视这样的事情发生。他本就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居然以一己之力拼命周旋,将包括他们李家两父子在内的许多冒死直谏的大臣们都给保了下来。

不过虽然命是保下来了,但是他们从此也就被罢官回家,可以说以后的仕途也都是无望了。

老李和大李这事儿甚至因此牵连了新晋的小李探花的前途,“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曾经是何等的荣耀,当时就是何等的颜面扫地、黯然神伤。

文人最重风骨,书香门第也最讲究脸面。想必当年的事儿,给这个李氏家族带来了不小的风波。尽管如此,他们却仍然是此志不渝,一被新皇重新召见,就又立刻应召入京,问以军国大事,也毫无迟疑地慷慨陈词——“北境之地,乃是大樾门户,必得坚守,寸土不让。犬子能得陛下青眼,实在是家门之大幸,安有不愿之理?”

李老爷这么一番慷慨陈词之后,小李探花也上前表了一番决心:“微臣虽愚钝,但陛下有召,必当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这话说的,就很有些武将之风了。没想到,这小李一介文人,居然有此风骨。再看那李老爷年纪那么大了,也是这样的性子,倒也真是“虎父无犬子”、“家风蔚然”了。

越裳对这父子三个十分满意——虽然说大李探花表现相对低调了一些,但是她觉得,这反而也是他的优点——父子三人要是都一上来就说个不停,那可真的有点儿要命了。至少留一个话少点儿的,总算能让人暂时喘口气儿吧?

既然有李老爷那样的父亲和小李这样的弟弟,想必这位大李探花也定然不会让人失望。

这都是后话。

眼下最重要的事儿,是看这位小李探花到底有没有点儿真本事,入不入的了护国公的眼了。

想到这里,越裳含笑看了护国公一眼,缓缓开口道:“护国公您看,人我可给您传召过来了,至于合不合用,就看您老人家的了。”

护国公捻须笑道:“老臣便就多谢陛下美意,此番便就要仰仗小李大人多多指教了。”

那小李公子虽然三年前已经中了探花,但年纪毕竟还轻,人倒是聪明,但是这种官场上的世面见得还少,故此被护国公这么一客套,整个人都窘迫得快要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他一张白净的小脸儿涨得通红,偏偏越着急越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赶紧躬身施礼道:“护国公您过奖了……学生惶恐,此番还要请护国公您不吝赐教……”

对他这么谦虚的言辞护国公显然感觉十分受用,他哈哈大笑着拍了拍那小李公子的肩膀,似乎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兵。

越裳对此也表示喜闻乐见,既然这个人看上去不错,护国公也挺中意,那这个事儿,就这么定了。

不过,具体如何,还是要等战场上见真章。

刚刚她虽然不过只问了几个问题,就已经大致摸透了这小李公子的底——这位李寻欢李公子,学问当然是没的说的,人也聪明,家学渊源,也有一身不错的武功,应该说各方面都十分优秀了,但是就有个小问题,人的性子不够杀伐果决……

这可能也是很多养尊处优的世家公子们的通病——特别是这位小李公子乃是幼子,虽然老李大人看着是个治家严谨的正经学问人,但想必家中的老祖母、母亲、姨母们,定然是对这位小李公子娇宠有加的……她自幼在江南花家长大,也算是世家大族,就算是花家姨母那样要强又能干的夫人,也难免对花七哥这个小儿子溺爱几分,当然她家花七哥是没有这么优柔寡断了,不过性子也的确柔和就是了。

花家这样厉害的世家尚且如此,其他世家就更不要说了。她小时候跟着花家姨母和七哥去别人家玩耍的时候,也没少见那种被骄纵过分的纨绔,可以说,能够长成小李公子这样,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若是国泰民丰的时候,这种性格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眼下可是风雨飘摇之时,他要去的地方可是战场,那么再这样,可能就有些危险了。

正所谓“慈不掌兵、情不立事”,这小李公子哪儿都好,就是这么点儿毛病让她有些在意……所以说,果然,还是有点儿不太放心啊。

那么……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就浮现出了昨日在《七略》中看到过的用兵金句,越裳忽然之间就福至心灵。

她立刻振作精神,把剩下要议的政事都加速议完,这才松了口气,在小黄门“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吆喝声中,欢送走了满朝的文武——当然,独独把护国公给留了下来。

她没有留李家父子。

就在刚刚,她已经借着议事的机会,让李老爷和大李公子官复原职了。甚至也给了小李公子一个随军校尉的散官官号,虽然说品阶低了些,但是好好表现,前途自然无可限量——这种大战时期,靠着军功是最容易升官发财的,既然如此,那么起点也自然不用太高。

这位小李公子是个聪明人,正缺乏机会和历练,就算他一时之间看不透,他爹跟大哥也必然能看透,既然如此,那正好就借着出发前的机会让他们父子家人多团聚一番——毕竟,若是护国公的计划没有更改,明日大军可就要开拔了。

事情都已经安排妥当,眨眼之间,文武百官和李家三父子俱都安静地退下了。

越裳将护国公给请到了书房,连寒暄两句都顾不上,就开门地道:“叔祖父可是已经做好了完全准备,明日便可开拔?”

护国公点了点头道:“正是。不知道陛下召老臣来此,可是还有事要同老臣商讨?”

越裳不免又暗自感叹了一声,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儿,然后便正色道:“实不相瞒,我近日得了一书,想请叔祖父参详一番。”

她说完,就将桌案上的《七略》递给了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