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迈上心灵强大的旅程(1)

躁动的心,让它慢慢平息

现代生活太乱、太闹心,你会发现总有许多事情让人躁动与烦恼。在家中、在单位,甚至走在大街上,也会遇到许多心烦的事:单位领导莫名其妙地冲自己发火;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挨了领导的批评;一名行人嫌自己挡了他的道,骂骂咧咧没个完……面对外界的这些干扰,如果你总是一触即发,不能控制情绪,怎么能够承受得了·

还是让躁动的心,慢慢平息吧!只要保持宁静从容的心态,不论周围环境多么恶劣,都能做到镇定自若,临危不乱。让烦躁的心情宁静下来,眼前的一切就会完全不同。

布鲁斯又一次失业后,妻子也离开了他。他心情糟透了,对任何事情都丧失了兴趣,看到什么都厌烦。他决定到镇上的教堂去找牧师,他要跟牧师诉说自己的烦躁。牧师听完了布鲁斯的诉说并没有说一句劝解的话,而是把他带进了一个古旧的小屋里,屋子看起来很陈旧,屋内的设施也极其简陋,只有一张桌子和桌子上放着的一杯水。

布鲁斯非常疑惑,不知道牧师的用意如何,牧师微笑着对他说:“你看这只杯子,它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很普通的玻璃杯,它里面所装的水也是普通的自来水。它非常干净澄清,对吗·但是它在这张桌子上已经放了很久了,几乎每一天都有灰尘落下,可是它依旧能保持很干净的状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布鲁斯认真地思索了一会儿后,说:“不是杯中没灰尘,是灰尘都沉淀到杯子底下了。”

牧师点点头,表示赞许,然后接着对布鲁斯说:“年轻人,你能想通这个道理就好啊!生活中烦心的事有很多,而且似乎每天都能遇到,这些烦恼就像掉在水中的灰尘一样,但是我们可以让它沉淀到水底,以保持杯中水的清澈透明,使自己的心境平和淡定。如果你整天纠结于这些烦恼,就好比不断地振荡杯子,结果自然可以想象,那些灰尘很快就会使整杯水浑浊不堪,也就是你的生活会是一团糟。觉得到处都是烦心的事,影响你的判断能力和思想情绪。”

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事事都在变化。只要你参透了这一点,你就会懂得耐心地等待,什么变化都有可能发生。所以,作为人,我们没有必要让烦恼长久地停留在我们的内心。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在一次演讲中送给学生这样一句话:“心有浮躁,犹如草置风中,欲定不定。”他以此告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浮躁,要自定心神,集中精力专注于功课,才能有所进步,也才能取得成就。

其实不光是学习,任何时候,心浮气躁都是我们应该摒弃的。它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最大敌人,它潜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是一种强大的负面能量,经常让我们莫名地感到茫然不安,心灵无法平静。它展现的形式繁多,仿佛无形的毒药,悄悄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也就是说,与浮躁相抗衡,是我们每时每刻都要进行的战斗。

而战斗的最佳策略,不是硬碰硬地去拼,而是以静制动,也就是前面牧师所提到的,经常沉淀心灵。沉淀自己心灵上的污垢,那些污垢就是环绕在心头的烦恼和忧愁。如果烦恼过不去,那一定是自己在搅动,而并非烦恼本身不走。不需要别人的帮忙,别人也帮不上忙,沉淀贵在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需要怎么做。去除身心的疲惫只有不断地沉淀自己,看清楚自己,那样就会使心情变得晴朗了。

心浮气躁,永远难以享受到生活的美好。世界就是这样,每天都会有很多坏消息,坏事发生了,被报道出来,说明人们已经有了警觉,如果自己无力改变,相信会有人去改变,自己以后当心一点儿就是了。孩子让自己操心,但最终要靠他自己努力,自己尽到责任就可以了,不必为此闹心。领导可能是有烦心事,不过是拿自己当出气筒,不要太在意,顶多受点儿委屈,两眼一闭也就过去了。

别让外界的干扰打乱我们的心境,还是慢慢平息你躁动的心吧。

浮躁中,寻得一片心灵的静土

疲累,现代人感受最深的一个词汇。

刺耳的闹钟响起的那一刻,一天的生活即要铺开,真不想起来,你喟叹什么时候才能美美地睡到自然醒,一边希望着,一边带着疲倦的面容去挤公车,去面对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偶尔还会赶几个匆忙的饭局。于是,一天天就这样过去。

真累啊,身体的,心灵的,为世俗所累,为物欲所累,为所累……此时此刻,真的什么也不愿做,什么也不愿想。只愿时光停止,只愿记忆停止,只愿生命终止!然而……你听到心在呼唤:回到从前去吧,那个无忧无虑的日子!它真的那么无情无义不再复回了么?

面对世态的冷漠,人情的淡薄,你总是躲得远远的,好像生怕世俗沾染了你所谓的纯洁一般。你出落得越来越静,出奇的静,变得冷漠清高。似乎在用你那所谓冷静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人群,你恍惚看到,一棵美丽的大树下,有人狡猾地不择手段地拼命地往上爬——你感慨着:这棵树确实很美!不过,也掺和了一些卑劣。

你看你多么的狭隘,狭隘得近乎于愚昧。白天,你勤勉工作、学习、做人;夜晚,你安然入睡,这也真的使你很快进入了梦乡。

不过,你的梦并不美。在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中,你紧紧抓住一根细细的树枝条,你拼命呼救……在呼叫声中,你惊醒了。原来这是一个孤寂的梦。你好害怕,暗暗担心自己的灵魂在孤寂中萎缩,徒留一副空空的躯壳。这时,你好无奈,好沮丧。表面上你超脱旷达,也未虚度年华。似乎是心静如水,那世事纷争,那功名利禄,能震撼你半点?自认为与世无争的处世哲学是你所谓的人生中的最高境界,真的如此么?

人生的苦短,生活内涵的缤纷斑斓,亲朋好友间的聚欢离散……所有所有的酸甜苦辣,难道你从未用你的情感去体验感受么?未必吧!你以为找寻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却想不到失去了自我。

人的超脱只是一种表象,是一种为世俗、为物欲、为、为社会理性的责任所压抑歪曲了的超然的姿态。

谁没有七情六欲呢?谁没有伤痛失落呢?谁没有理性上的错位离谱呢?在一点点所谓伤痛面前,你竟变得不堪一击,不难看出这是你的平庸!难道你对人生意义的认识不需要重新调整么?

身处凡世,谁能超脱于凡世之外呢?心儿在飘荡、在飞翔,企图寻找个超脱于凡世之外的典范……是庄子?是陶渊明?是苏轼?

庄子听其自然,无为而为,悠游自在,超脱于凡世之外。这超脱,是愤世嫉俗造成的结果——以幻想来求得心灵的解脱。陶渊明憎恶仕途、对现实无限的绝望,弃官归田,洁身守志;而他在精神上意识上仍负有天下兴亡之责,在诗篇《述酒》等均有所体现。苏轼的生命之路,几多无奈几多愁——仕途失意、生活艰辛、爱妻早逝,他都坦然地度过。“月到中秋分外明”,他饮酒赏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心扉豁然开朗,心情也就舒畅了,你也比从前多了一分灿烂——该笑时,痛痛快快地笑!该哭时,淋淋漓漓地哭!真诚而旷达、坦率而纯真、充实而酣畅……

人生原本如月季花一般灿烂,如流星一般闪烁;该追求时追求,该参与时参与,该苦恼时苦恼,该放弃时放弃……即便是没有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即便在瞬间化成尘埃,今生今世,也决无悔憾!累又从何而来呢?

坚持自我,以自己的方式生活

享受生活,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有着不同的解释。懒惰者认为不劳而获就是享受生活,勤奋的人则认为勤奋工作是享受生活。其实,享受生活是人的一种自由的感受。当一个人拥有最好的感受时,便可称为享受生活。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学习或休闲,就是最佳的快乐人生,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生命对每个人而言只有一次,而且人的一生时光短暂,因此,活着的时候就应该活得快乐,有个性,有意义。这样一来,即便到了晚年,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也能够自豪地说:“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不再有缺憾了。”那么,这样的人生就是最快乐的人生。

惠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刚起步不久的展览公司,该公司在一所著名的办公楼里,依照目前的说法,惠也算是一个白领了。在这家公司里,惠做得很辛苦,经常不计报酬地加班,她终于脱颖而出,工作刚刚一年,荣升为项目主管。

惠远在日本的男友决定回国发展并且和惠结婚,惠等了5年终于修成正果,众人都为惠高兴:婚姻美满,事业顺利。婚后惠怀孕了,还是双胞胎,医生嘱咐她静养保胎,然而这在工作超繁、压力超强的展览公司里是不能做到的。

惠的丈夫犹豫了:“你还很年轻,事业刚刚起步,孩子我们以后还是可以有的。”

惠说:“不,这是最好的礼物,我能拥有孩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惠辞去了工作,获得了两个可爱的儿子。后来,惠在一家公司里做协调员的工作,因为停职两年,惠还要从头做起。

她以前供职的展览公司一跃成为著名跨国展览公司,举办了国际广告展会,从前的同事也全部升为项目经理,职位、薪金要比惠高许多,而惠依旧快乐地工作着、生活着。

不久,在新的公司里,她终于以工作业绩博得了上司青睐,家庭也依然和睦。

惠是一个有个性、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她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勤恳、认真。她没有被世俗的观念以及急功近利的浮躁所俘获,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坚持自我,她的内心一定充满快乐,因为她在按自己的方式享受生活。

摆脱浮躁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件事

从前,有个年轻人想学武术。于是,他就找到一位当时武术界最有名的拳师拜师学艺。师父把一套拳法传授于他,并叮嘱他要刻苦练习。一天,年轻人问师父:“我照这样学习,需要多久才能够成功?”师父说:“一年。”年轻人又问:“我晚上晚些睡觉来练习,需要多久才能够成功?”师父回答:“10年。”年轻人吃了一惊,继续问道:“如果我白天黑夜都用来练拳,吃饭走路也想着练拳,又需要多久才能成功呢?”师父微微一笑,说:“那你今生与武术无缘了。”

年轻人练拳急于求成,反而延缓了成功的步伐,这就是浮躁的后果。清人王永杉在《围炉夜话》里说:无论做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气。意思就是说,不管做什么样的人,穷人或富人,官员或平头百姓,都不可有势利气,不折屈自己的人品去趋炎附势。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唱戏还是经商,务农还是做工,都不可有粗浮心,就是不可有急于求成、马马虎虎、浮躁不踏实的心态。

王强是一个公司的小职员,他曾这样诉说自己的苦闷:“我这一两年一直心神不定,老想出去闯荡一番,总觉得在我们那个破单位待着憋闷得慌。看着别人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心里慌啊!以前也做过几笔买卖,都是赔多赚少,我去摸奖,一心想摸成个暴发户,可结果花了几千元连个声响都没听着就没有影了。后来又跳了几家单位,不是这个单位离家太远,就是那个单位专业不对口,再就是待遇不好,反正找个合适的工作太难啊!天天如无头苍蝇一般。不管怎么说,我心里就是不踏实,闷得慌。”

王强的例子并不是个别现象,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人做事缺少恒心,总想投机取巧,对自己的前途毫无信心,心神不宁,焦躁不安,做事之前缺乏必要的思考和认真。

《书摘》杂志曾刊登过一篇文章,题为《风格与耐性》。文章说,这种浮躁的风气表明“我们越来越缺乏耐性了”。而“一个人没有耐性就是一个不健康的人,一个民族缺乏了耐性就是一个不健康的民族。我们与其天天呼唤着产品质量,莫不如好好呼唤一下耐性。金钱正在大口大口地吞噬着我们的耐性,把我们搞得无比浮躁。这的确很危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