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 章 婚期定下

酒楼开张后,王秋月和王秋英隔三差五去教给那些厨子一些新菜,生意倒是越来越好,连迎宾楼都有些眼红了。

铺子李嫂子也管的特别好,王秋月买了些小人书,也记着哑嫂子想识字的事,便隔个几天就去教给她一些字。

王秋月倒是没有想到,哑嫂子学起来特别认真。

“王雪。”

歪七扭八的两个字,是哑嫂子的名字。

“哑嫂子,原来你姓王啊,你是哪里人啊,说不定我们是本家呢?”王秋月看着哑嫂子笑道。

哑嫂子摇摇头,在纸上写了个“京”字顿了顿,都字还不会写。

王秋月有些诧异道:“哑嫂子是京都人,那你怎么来这里了,是被主家发卖来的吗?”

哑嫂子一时也不知道怎么说,她也才会写几个字,想了半天也只能点点头,她确实也算是被发卖来的。

王秋月“哦”了一声,便问道:“那哑嫂子,你还有家人吗?”

哑嫂子放下笔,眼眶微红,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她有,可是现在不知道有没有了。

定是身世凄惨,所以想起来伤心,王秋月便不问了,握了握哑嫂子的手,安慰道:“哑嫂子,你要是想去京都寻家人,随时告诉我,我不会拦着的,不过你一个人,又不会说话,去京都可不容易,你要是不急,便等三年后我们一起去,你觉得可好?”duwo.org 比奇小说网

哑嫂子感激的连忙点头,又准备下跪,王秋月赶紧说道:“哑嫂子不用总想着下跪,我又不是那些大户,不需要人跪地磕头的。”

转眼就九月了,刘天宇当爹了,马飞飞生了个女孩,张氏和杨氏也十分高兴。

杨氏要回去伺候月子,王秋英便日日往酒楼跑,杨子毅的铺子请了几个人,他不忙的时候也去帮一帮,两个人两头跑倒是忙得不亦乐乎。

张氏有了曾孙女,也不经常去庄子了,刘氏也耳根清净了些,不是嫌弃自个娘,是张氏总想撮合她和刀疤刘,日日伙着刘小丫闹腾。

孩子满月宴那天,马飞飞的后娘来了,话里话外数落着马飞飞不争气,没生个儿子,张氏忍了半天,最后早早的就结束了宴席,把人都散了。

杨氏安慰道:“你莫要往心里去,我和娃他阿爷阿太都不嫌弃女孩,这才第一个,日后再生就是,不要理你那个后娘,生儿子生女儿都与她没有关系。”

马飞飞边哭边说道:“娘,是我不争气。”

“什么争气不争气,你看你姑姑,她生三个女儿,哪一个差了,个个比别人家的儿子强,日后我这孙女也不会差,定把她培养好。”杨氏抱着她的小孙女眉开眼笑的,真真没有一丝嫌弃的神色。

张氏坐在旁边也点头道:“孙媳妇,你婆婆说的对,我那几个外孙女没一个差的,这曾孙女差不了,定是有出息的。”

刘天宇也在一旁哄着,马飞飞才止住了哭声,看着孩子,也是可爱的紧,再不想那后娘说的话。

生了孩子后,马飞飞也不需要人照顾了,刘天秀便又可以跟着杨氏了,和王秋英学了点记账的本事后,也去酒楼当起了账房。

王秋英也乐得轻松,不用总往酒楼跑。

绿豆也该收了,也不用请什么人,刀疤刘带着武大他们十个,几天也收完了。

刘天宇不用照顾媳妇了,便跟着刘大刚送货,周边有几个镇子刘大刚也去了几次,也有好几家要的,现在每日都要出门送货,有刘天宇一起,刘大刚也轻松些。

十月收玉米红薯,收成也是不错的,之前水稻的收成也好,王大龙种田地的确用心,刘氏和王秋月便也能放心把王家村的田地交给他了。

今年依旧种下了冬土芋,王秋月也提前让人收来了很多稻草,等天冷了就铺上。

今年年气好,一直到腊八了也不见下雪,估计今年不会下了。

一大早杨子毅穿戴整齐,就带着人一箱一箱的聘礼往王家村去。

今日是杨子毅下聘的日子,王秋英紧张的在门口张望,刘氏也有些紧张,第一次嫁女儿,好些事她也不清楚。

好在杨子毅来之前,张氏一家来了,有了亲娘在,刘氏也不慌了。

聘礼还未到,看热闹的倒来得多,都围在院子外,那王屠户的媳妇黄氏带着刚娶进门的儿媳妇也来凑热闹。

锣鼓喧天,杨子毅倒是学起了镇子那一套,一进村子就敲打开了,十六箱聘礼抬进门,大家都眼睛发热,这在王家村十二箱最多了,刘氏面子好看,王秋英也更觉得杨子毅好了。

刘氏高兴,来看热闹的便都让留下吃了晌午饭,王大龙和林氏带着王秋康王秋水也来了,刘氏也请进了门,让杨子毅见了人。

林氏还有些没脸,一直低着头,她也后悔她做的那些事了,现在嘴巴也不毒了,看到王秋画,还眼睛发红,只说让她好生在庄子干,再没提什么嫁人的事。

王秋英和杨子毅的婚期定在二月十五,王二柱的忌日之后最近的一个吉日。

杨子毅高兴地不知道说什么了,只一个劲的喊刘氏娘,王秋英看得也时时发笑。

这个年过得比以往更热闹了,杨子毅三天两头往王家村跑,落日了还舍不得回去,就差开口留宿了,不过刘氏可不会答应,还没成亲呢。

姐妹三人又长了一岁,大姐都快要嫁人了,王秋香看起来还挺羡慕的样子,再过两年她也可以说亲了,定要白马王子。

王秋英和王秋月都笑话她,刘氏听见笑声问道:“什么白马王子?”

三姐妹倒是像商量好一般都缄口不言,刘氏便也懒得问了。

刘天秀也说了亲,是镇上的人家,家里祖上是当官的,后来破落了,不过条件还是不错的,家有兄弟三个,说的是老幺,这老幺不但没有娇生惯养,还做了县城的捕快,杨氏很满意,认为只要和县衙沾上边的都是官老爷了。

年后听说王秋水也和隔壁村的定了亲,女方条件不是很好,家里姐妹五个,兄弟三个,王秋水是有手艺的,也算是人家高攀了,不过王秋水乐意,王大龙也就没说什么,林氏更是不会反对,人家没有因为她的事不乐意她就该庆幸了。

十五的时候镇子上来了戏班子,刘氏也从没去看过,便带着所有人去看戏,四五十人,那班主高兴地合不拢嘴,往年去镇上演,都没多少人看,所以也没什么戏班愿意来,今年人倒是多,其他人也都感慨这个夫人很是大方,刘氏也乐呵呵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