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置之死地

何正臣见李定愁眉不展,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李定将袖中的纸团递给何正臣,道:“你自己看吧”

何正臣展开纸团,粗略读了下,道:“现在黄州的知州和通判是谁?”

李定道:“徐大受、马正卿。朝廷将苏子瞻派往黄州可不是让他安度余生的,这两人竟然对他如此纵容,放任不管其在黄州城中及所属各县四处游荡,结交朋友,小日子过得倒挺滋润啊。”

何正臣见李语气阴阳怪气,想必心中不爽到极点,安慰道:“苏子瞻没有俸禄,日子怎会过得滋润。朝廷不给他签书公事,他每日无事可做,除了游手好闲四处乱逛似乎也不能做什么,你就别心烦了。”

李定道:“我本想着他在黄州会过得生不如死,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快就自我调节过来了,想随遇而安,呵,想得美!不能这么便宜他,这次不把他送上西天我就不姓李。”

何正臣道:“诗案之前已经了结,你想让他死也于事无补啊。”

李定指了下脑袋,道:“这儿只要肯想,总能想到办法。”

何正臣道:“如果你想整苏子瞻,是不是要提前知会一下王相?”

李定道:“我先想到对策。再征求他的同意。”

何正臣道:“也好。”

数日后。

汴京城南一处偏宅。duwo.org 比奇小说网

王珪命人通知李定等人密会于此,苏轼一案尘埃落定,几人为了避嫌将聚会从之前深夜密会于王珪家中,改到城南的一处偏僻的宅邸。

几人先后抵达宅邸,在正堂落座。王珪等众人到齐后,道:“今天召你们前来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你们去做。”

众人端坐静候王珪发号施令。王珪道:“之前我觉得苏子瞻被贬黄州,可起到敲山震虎之效,现在看来是我错了,此人在文坛影响深远,留着后患无穷。”

舒亶道:“确实后患无穷,据我所知,受他牵连的人似乎都没有记恨于他。虽然我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佩服他的人格魅力。”

何正臣震惊道:“真的?那些人被他害到如此境地……就这么原谅他了?还有没有底线了!”

李定咬牙切齿道:“他弟弟苏子由被他害得贬为监筠州盐酒税,生活艰苦,数月前还死了个女儿,可苏子瞻家除了死了个年迈的乳母,竟然一切安好!”

蔡确道:“此人恶贯满盈,竟然没有恶报,实在可恶。”

王珪道:“所以我们要送他一程。昨天李资深给我说了一计,我觉得不错。”他看了眼李定,道,“资深,你给大家讲下你的计划。”

李定道:“我打算安排其他御史弹劾苏子瞻在徐州任时不觉察李铎、郭进谋反之事,姑息养奸,性质恶劣,其罪当诛。”

舒亶道:“这不是去年徐州没几个月就被平定的那场乱事吗?”

李定道:“正是,苏子瞻去年年初的时候还在徐州做知州,这是他在徐州任上参与的最后一件大事。后来调任湖州知州后,他还上书向宋神宗提议嘉奖程棐,最后程棐被官封右班殿直。”

何正臣对苏轼之事并不关心,所以也没打听过他的事,听李定这么一说,好奇道:“程棐是谁?”

李定道:“程棐是去年那场乱事的告密者,因为他的参与才让此事被迅速平定。”

何正臣追问道:“程棐为何告密?”

李定道:“没打听到,管他为何告密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人的兄长程岳与李逢交好,是李逢、赵世居谋反案的同党。苏子瞻为程棐求官职,说明他们俩交情匪浅。苏子瞻与程棐交情匪浅,那么与程棐的兄长说不定也是朋友呢,既然他们是朋友,那么李逢谋反之事他说不定也知晓。”

何正臣听完汗如雨下,暗自思忖着,李定这脑洞发散得也太大了,一来二去,苏子瞻和两起谋反都扯上了关系。他思索片刻,道:“程棐告密有功,苏子瞻为他求奖赏无可厚非。你这么一番联想无凭无据,说到官家那儿也不一定站得住脚啊。而且我们去年弄了半年之久的诗案余韵犹在,官家如此聪明,万一觉得我们是故意打击报复,反而对他心生怜悯,岂不弄巧成拙。”

蔡确道:“此言有理。”

李定道:“所以我们只以苏子瞻在徐州任上不觉察李铎、郭进谋反事为切入点,只说此案,绝口不提熙宁八年李逢、赵世居的那场谋反案,至于查案过程中顺藤摸瓜查到李逢、赵世居这桩陈年旧案与苏子瞻有关,就不关我们的事了。诗案尘埃落定没多久,为保万全,此次弹劾我们都不要出面,各位找自己的亲信上书弹劾,免得官家起疑。”

舒亶道:“此计甚妙,一来我们可以置身事外,二来苏子瞻与两起谋反案有关,官家震怒,他必死无疑。”

王珪道:“大家若是没有异议,回去准备下就付诸行动吧。”

众人纷纷表示李定思虑周全,就这么办。

数日后。

御史上书弹劾偶然得知苏轼之前不觉察李铎、郭进谋反事,姑息养奸,如果不对他严惩,便是纵容这种为官明哲保身而不作为的不良风气风气,后果不堪设想,希望宋神宗严惩他。宋神宗对苏轼怒气未消,听到御史如此一弹劾,顿时火冒三丈当即下令淮南转运使受命前往黄州彻查此事,如情况属实,严惩不贷。

淮南转运使一路快马加鞭前往黄州,抵达黄州衙门后,命手下带领衙役前去抓人。就这样,苏轼毫无防备地被带到黄州衙门的公堂。

苏轼对淮南转运使道:“此案案发之前,我已察觉到当地风气不好,存在诸多隐患,并向官家上书言明此事。朝廷素有存档奏章的习惯,所以我当时的奏章一定在京师,大人可去核实。”

淮南转运使道:“此事我自会去核实,但是你察觉的是当地的隐患,可不是李铎、郭进一事,你若要反驳御史的弹劾,还需提供证据证明你事先察觉他们谋反之事才行。”

苏轼道:“大人可知乱事能迅速平定是因为程棐告密?”

淮南转运使来此之前大概了解过那场乱事,回答道:“知道,他告密是他事先察觉,又不是你?你别扯有的没的,混淆视听。”

苏轼道:“是我怂恿他告密的。”

徐大受、马正卿大惊,异口同声道:“你怂恿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