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再次治井

夜幕降临,苏轼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家中。当年他做通判时,这座宅子是知州陈襄住着,他经常来拜访,对此再熟悉不过。虽然过了十五年,但一切还是从前的模样。

苏轼顶着月色在院内徐步前行,王闰之等人正要前往饭厅去,见苏轼回来了,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饭快好了,走,去吃饭吧。”

苏轼以为大家在等他吃饭,道:“不是说了吗,以后我处理公务回来晚了,就不要等我吃饭,怎么今天又等我?”

王闰之笑道:“我要说我们没等你吃饭,你会不会很失望?”

苏轼一边和大家朝饭厅走去,一边笑道:“那有什么失望的,给我剩点就是了。那你们为何现在才吃?”

王闰之道:“家中没水,家仆出去买水买了一下午。”

苏轼震惊道:“买水?”

王闰之生气道:“是啊,第一次听说吃水还要买!而且七八钱才能买一斛!”

苏轼心存疑惑,道:“城里不是有七口井吗,当年我和陈大人还带人治理过……”说到此,他脑中闪过一个震惊的想法,难道七口井又堵了,历任官员一不挖掘新井,二不治理旧井。他试探性地问道,“不会七口井又堵了吧!”

王闰之道:“真的堵了!”duwo.org 比奇小说网

杭州城原有六口井,分别为相国井、西井、金牛池、方井、白龟池、小方井,六井全部堵塞后,陈襄的上一任知州沈遘又凿了一口南井来弥补六井供水不足的问题,为纪念沈遘,南井又名沈公井。全城那么多百姓,沈公井很难供给百姓用水,于是苏轼任通判的时候,和知州陈襄派人四处打听得知仲文、子珪二僧擅长治井,遂请来两人帮忙治理六井,子珪又带来了他的徒弟如正、思坦一同参与治理。

苏轼没想到自己离开十五年,历任知州、通判不知维护,竟然让七口井全部堵了而坐视不理,实在让人寒心。他叹息一声,对王闰之等人道:“大家再坚持一段时间吧,我明天就差人去寻找当年参与治井的四僧再来衙门一趟,共商治井之事。”

王朝云道:“已经过去十五年了,还能找到他们吗?”苏轼道:“尽力吧。”

数日后。

苏轼派衙役四处寻找仲文、子珪、如正、思坦四僧,一番打听下来,这些年参与治井的僧人们只剩七十岁高龄的子珪还活着,其他三人皆已圆寂。于是,苏轼命人将子珪请到衙门商议治理七井。

翌日。

年迈的子珪被请到衙门,令人震惊的是他虽然已七十岁,但精力不衰。苏轼请其就坐,两人寒暄片刻后,苏轼问道:“六井始建于唐朝,年代过久,经常堵塞也算正常。可沈公井从建成到现在也就十几年,为什么又堵了呢?”

子珪道:“熙宁年间虽然已经修好,然而当时以竹为管,易致损坏。”

苏轼想着等自己任期结束,此生恐怕再难调回杭州,万一将来堵了,知州通判不管,百姓又要为饮水发愁,这次治理需得一劳永逸才是,于是问道:“可有长久之法?”

子珪道:“如作长久计,可将瓦筒装入石槽,底盖坚固厚实,锢捍周密,水既足够用,还永远不会损坏。”

苏轼道:“如此甚好,那就有劳子珪禅师设计周密,我好安排人动工。”

子珪点点头,道:“我即可就绘制图纸。”

子珪设计好施工图,苏轼开始调派人手治理七井,百姓闻讯后奔走相告,感激不已……

随后的日子,苏轼相继收到其他六州关于灾情的汇报信函,他发现两浙西路七个州的旱灾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严重,于是抗灾又成了苏轼继修井后的另一大难题。

就这样,苏轼每天早出外归,不是在衙门处理本州的各项公事,就是在各地走访,实地考察百姓生活情况,及杭州及两浙西路存在的各种问题,亦或是查看七口井的治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找寻解决办法,需要朝廷帮忙的,则上书启奏,索要物资或者革除一些不良政策。

日子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已至已至八月……

一天。

苏轼正在视察七口井的治理情况,忽然一名衙役匆匆来报:“苏大人,大事不好了,鼓角楼塌了!”

苏轼震惊道:“可有伤亡?”

衙役道:“压死鼓角匠一家四口,内有孕妇一人。”

苏轼心痛不已,觉得再这样下去早晚还会出现伤亡,必须修缮一下了,于是他回到衙门差人统计城中到底有多少需要修缮的建筑。

九月。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统计,苏轼发现需要修缮的地方非常之多,数量惊人程度远超他的预期。于是他又挑选出一些损坏比较严重的建筑,实地走访了一下,最终选出官舍、城门楼、橹仓库等二十七处损坏非常严重的建筑,准备修缮。修缮必须给朝廷要钱,他估算了一下,只修这二十七处竟然需要四万余贯钱。

人命关天,苏轼再度向朝廷上书《乞赐度牒修庙宇状》乞求朝廷拨款修缮。

时光飞逝,秋去冬来,不知不觉已至十一月……

在子珪的帮助下,沈公井已彻底疏通,百姓再也不用花钱买水了。而六井之所以还在施工中,是因为苏轼发现城外军营的将士们也饮水困难,在子珪的建议下,苏轼决定引六井的水至仁和门外,在威果、雄节等指挥五营之间,再造两口井,以解决将士们的饮水问题。

一天。

天降大雪。苏轼处理完衙门的公务,听闻城外还在施工,准备出城看下工程情况,如果不太方便就准备命人停工,来年开春继续动工。

马车缓缓行进在街道上,苏轼掀开窗帘观察沿街商铺的情况,无意中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他轻唤了声:“老杜?”

厨子老杜闻声望去,见是苏轼坐在不远处的马车上,快不上前,问道:“官人,您这是又要去哪儿视察吗?”

苏轼道:“嗯,去城外看看。你要去哪儿?”

老杜道:“我去买点米。”

因为米很沉,老杜平时一般都是就近采买,很少见他走这么远。苏轼疑惑道:“为何舍近求远?”

老杜道:“我听说这附近有家米店卖的米便宜,我就过来看看。”

苏轼知道因为旱灾,城中物价上涨,老杜想省点钱也算正常,不过此地距离官舍太远,现在天降大雪,路面湿滑,着实不便。苏轼关心道:“反正也差不了多少钱,以后还是就近买吧。”

老杜道:“哪呀!差得多!城中大多数地方的米已经涨到九十钱一斗了!”

苏轼震惊道:“什么!九十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