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道潜经过连日的长途跋涉终于快要抵达筠州。途中一辆马车迎面而来,马车旁一人骑马而行,远远地望着苏轼,直到两人近在咫尺,那人惊呼:“伯父!”说完跃下马背。

苏轼定睛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学生王适,马车内一人闻声探出头来,此人正是侄女苏惜娘。王适自从苏轼因诗案锒铛入狱后,将王闰之等人送到苏辙处,便在那儿住了下来,后来与苏辙的二女儿苏惜娘情投意合,娶其为妻,所以此时王适由苏轼的学生变成了苏轼的侄女婿。

苏轼急忙下马,惊喜道:“子立、惜娘!你们怎么在这儿?”

王适扶苏惜娘走下马车,来到苏轼身边,道:“我们刚探望完爹,准备回徐州,没想到竟然在这儿遇到伯父。”

苏惜娘掩面哭泣道:“伯父,惜娘好想您啊!这些年,您受苦了!”

苏轼笑道:“伯父又何尝不挂念惜娘。怎奈身负罪责无法离开黄州,数年不得相见,如今途中你我伯侄相遇,实乃上天垂怜。”

三人闲聊许久,依依惜别。苏轼、道潜继续赶往筠州。

两人一路疾行路过筠州城外建山寺,只见远处几个熟悉的身影伫立于山门前。随着距离的拉近,苏辙、苏迟、苏适、苏远,以及两位僧人的身影映入苏轼眼帘。duwo.org 比奇小说网

此地是苏轼入城的必经之处,苏辙迫不及待想要见到兄长,于是带着儿子们来到建山寺等候,寺中云庵、有聪两位大师也一同出门相迎。

苏轼翻身下马,与狂奔而来的苏辙相拥而泣。兄弟二人数年未见,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许久,两人缓缓松开,以袖拭泪。苏辙向苏轼介绍了云庵、有聪两位大师后,众人一同入寺稍叙。

苏轼在筠州停留数日,考虑到王闰之等人还在江州等他,虽不舍,但不得不离别。苏辙一家含泪相送。

苏轼与道潜来到江州,王闰之等人竟然没到,于是二人又前往庐山与佛印相会。

金山寺住持佛印,俗家姓林,法名了元,“佛印”二字乃宋神宗所赐。生母仇氏先嫁入林家,生下佛印,而后又改嫁国子博士李问生了李定,所以佛印和多次谋害苏轼的李定是同母异父的兄弟。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结实佛印,两人关系交好,一见如故。这次佛印因去庐山归宗寺办事,得知苏轼前往汝州,特寄书信邀其庐州相会。

苏轼、道潜、佛印三人畅游庐山后,又游东林寺,翌日又游西林寺,玩的不亦乐乎。苏轼站在西林寺中遥望庐山峰峦叠嶂,高低起伏,不由感叹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于是拿笔将此诗题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

随后,苏轼与道潜、佛印二人道别,独自返回江州。沿途,苏迈接到朝廷的诏令,任命其为饶州德兴县的县尉。苏轼抵达江州后,一家人决定先坐船送苏迈去赴任,再去汝州。

六月。

一家人抵达湖口。苏轼对苏迈道:“《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既然人们对石钟山的名称由来起疑,不如我们去探究一下真相,如何?”

苏迈道:“好啊,反正都到这儿了。”

苏轼找了住处,将王闰之等人安顿好,带上苏迈前往石钟山。两人来到山中寺庙,寺中僧人让一小童手持利斧在乱石上随便找了两处敲打起来,斧石相撞发出硿硿之声。

苏轼笑道:“就这声音也没有声如洪钟啊。”

僧人道:“那我就不知道了,反正这儿的人都这么说,石钟山能得此名就是因为兵刃敲打石壁。”

苏轼笑而不语,目送僧人和小童走后,对苏迈道:“石钟山之所以称为石钟山,绝对有他命名的由来。”

苏迈道:“年代太过久远,只怕无人知晓啊。”

苏轼抬头见此时天色已晚,道:“不如我们去寺里用点斋饭,晚上再来一探究竟。”

苏迈震惊道:“晚上!”

苏轼道:“来都来了,总要去弄个明白呀。”

两人在寺中用了些斋饭,租了条船在江中划行。船夫将船划到一处巨石之下,苏轼抬头见身旁立着的大石竟有千尺之高,在漆黑的夜色中其形宛如猛兽奇鬼,张着血盆大口想要吞噬他们父子。鸟儿闻声惊起,直插云霄,鸣叫声乍一听仿佛老人连咳带笑,响彻山谷。

苏迈听着这诡异的声音,连忙环顾漆黑的四周,对苏轼道:“爹,我怕……”

苏轼不寒而栗,颤声道:“要不……咱们回去吧。”正说着,狂风肆起,惊涛拍岸,随即“轰隆”一声,水中传来一阵巨响,声如洪钟而不绝。船夫闻声,面色惊恐,双腿打颤,对苏轼道:“两位客官,咱们还是回去吧。”

苏轼道:“这声音从何而来?”

船夫道:“管他从哪儿来,听得人瘆得慌。”

苏轼好奇心起,仔细观察着,发现山下皆石穴、缝隙,不知其深浅。微波涌入缝隙,激荡澎湃,因此发出响声。他让船夫将船划到两山之间,将入港口时,见有块巨石静卧水流中间,可坐百人,巨石是空的,且面上有很多窟窿。狂风卷起水浪,送入巨石的窟窿中又涌出,随即发出击打、钟鼓之声,与最初听到的轰隆声相互应和,如同奏乐。

苏轼突然仰天大笑,道:“原来如此,石钟山就是因此而得名啊!”

苏迈道:“是因为水流击石吗?”

苏轼点点头,道:“是啊。你知道有个典故吗?我们最初听到的轰隆声是周景王的无射钟的声音,这会儿听到的击打、钟鼓之声是魏庄子的歌钟的声音。古人果然没有骗我啊!”然后对船夫道,“真相大白,我们回去吧。”

船夫听其总算要回去了,不由松了口气,划船返航。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