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背信弃义为苍生

翌日。

苏轼来到郭遘药铺,并命阿宗前去通知古耕道同来郭家药铺。等古耕道赶来后,苏轼对郭遘道:“城中爆发瘟疫,我有秘方可以医治。我打算在你这儿熬药,免费发放百姓。”

郭遘震惊道:“你有秘方?什么样的,让我看看。”

苏轼道:“向巣元修要的。”

古耕道问道:“巣元修可是前段时间住在你家教二子读书的那位?”

苏轼道:“正是。”

郭遘道:“他从哪儿弄来的药方?”

苏轼道:“此方他偶然获得,最初的来源并不知晓。他离开时我曾以江水为盟,不将此方外泄。如今黄州城疫情太过凶猛,百姓们的性命危在旦夕,我岂可独守此方而不济世,所以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就是来你这儿,由我亲自抓药,你安排人熬制,然后免费发放给百姓。”

郭遘道:“原来如此。”他说完顿了下,震惊道,“等下,你说什么!你要免费发放?”

苏轼点点头,道:“既是救人,岂可收人钱财。”

郭遘道:“你若是想救个百八十人,我这一铺子的药自然可以让你随意取用,但是你现在要救的是全城百姓,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患病吗,我就算倾家荡产也买不起这么多药啊!”

苏轼道:“就是因为药易熬,钱难得,所以我才找你们商议对策。”duwo.org 比奇小说网

古耕道一向热心,拍着胸脯,道:“这有何难!我一会儿去号召城中大户捐钱积德,你们只管负责弄药,钱的事交给我了。”

苏轼站起身来,躬身行了一礼,道:“那就有劳古兄了!”

古耕道笑道:“都是自家兄弟,和我客气啥!”

三日后,郭家药铺支起数口大锅开始熬药,不少百姓听闻此店免费施药,纷纷拿着碗过来排队。之前育儿会,大家早已对苏轼、古耕道等人心怀感激,如今又在众人病危之时救百姓于水火,大家更是对这位落魄的苏大人和热心的古耕道等人感恩戴德,有甚者竟然扬言要为他们立生祠。

就这样,苏轼等人日复一日的施药,来取药的人也越来越少,说明城中患病之人已所剩无几。就在苏轼庆幸黄州城的病情终于得以控制之时,一人前来报信说周边不少地区也感染了瘟疫,无法控制。

苏轼对郭遘道:“不如我们明天多熬下,通知染病的各县前来取药。”

郭遘道:“你这是要救天下苍生吗?此病蔓延极广,你救得过来吗!”

苏轼道:“总不能看着大家去死吧,能救一个算一个。”

郭遘道:“那你看着办吧,反正只要你想做的事,我都陪你。”

苏轼感激道:“多谢兴宗。”

苏轼回到家,见庞安时突然造访,惊喜道:“庞公,您什么时候来的?”

庞安时道:“一个时辰前,知道你在忙,就没去打扰。”

苏轼道:“庞公突然造访所谓何事?”

庞安时道:“我们那儿也爆发了瘟疫,老夫从医数十载竟然遇到了治不了的病,惭愧啊!昨日听说你和几人在药铺施药,特来相求。”

苏轼道:“您要多少药,我让人去兴宗那儿拿。”

庞安时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你把药方给我,我回去好救人。”

苏轼道:“实不相瞒,此方是从巣元修处所得,我答应了他绝不外泄,所以才想了个在兴宗药铺门前熬药发放的法子。”

庞安时道:“我那儿数百人患此疾,并每日呈激增之势。从你这儿拿熬好的药去救人,可谓杯水车薪啊!”

苏轼烦恼道:“这可如何是好?”随即陷入了沉思,许久,猛然起身,眼中闪烁着光,语气坚定地说道:“为了天下苍生,背信弃义又如何!”当即拿笔写下药方交给庞安时,道,“您医术高明,声名远播,不如您将此方著于医书中,散布于民间,这样天下苍生皆可得救。”

庞安时心怀感激,将药方收了起来,转念一想,道:“那你的誓言……”

苏轼道:“无妨,我已沦落至此,就算违背誓言受到惩罚,又能惨到哪儿去呢,大不了贱命一条!”

就这样,抗疫工作仍在持续进行着,忽然有一天,苏轼病倒了……

数月后。

汴京。

樊楼。

几人围桌而坐正在吃饭闲聊着。其中一人道:“你们听说了吗,苏子瞻殁了。”

另一人道:“是那个很有文采的苏子瞻吗?”

“是啊,就是他,听说他在黄州殁了。”

“不会吧,什么时候的事?”

“四月。好像和曾子固离世差不了几天。”(曾巩,字子固)

“竟有这么巧的事。曾子固和他都是欧阳公的学生吧,如今两位学生同去九泉陪欧阳公……哎……真是世事难料啊!”

“可不是嘛!可惜了!”

旁边的一桌听后也议论起来。一人道:“原来不止我听说苏子瞻殁了,我还以为是假的呢。”

“我也听说了。他穷困潦倒活到现在也是命大。”

数日后。

宋神宗正在用膳,夹起菜看了眼又放了下去。

皇后见状道:“官家,可是饭菜不合胃口?”

宋神宗长叹一声,放下筷子,伤感道:“你听说了吗?苏子瞻殁了。”

皇后道:“听说了,如今满城传得沸沸扬扬,岂能不知。不过,苏子瞻才四十来岁,怎么可能突然离世,也就是些市井传言,不足为信。”

宋神宗道:“他四十八了,即将年过半百,不年轻了。”

皇后微微一笑,道:“官家就是嘴硬心软,寻常人只能记个大概,官人竟连他多大都记得一清二楚,还说不喜欢他。”

宋神宗哑然失笑。当年他确实在气头上,这些年全国新法推行的一塌糊涂,加上前年五路伐夏失败,去年与西夏的永乐城之战又失败,连连受挫使得宋神宗对新法的推行早已没有从前坚定,对苏轼当年写的那些反对新法的诗文也就不在意了。如今恨意已消,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其才华的欣赏和想念。期间宋神宗曾多次想调苏轼回京,都被王珪等人阻止,只得作罢。

皇后道:“官家这么记挂苏子瞻,不如召蒲传正进宫,一问便知。”(蒲宗孟,字传正)

蒲宗孟是苏轼的同乡,他的姐姐又嫁给了苏轼的堂兄,两家是姻亲。宋神宗想着自家人肯定对消息更灵通些,于是对身边的宦官道:“去传蒲传正进宫!”

蒲宗孟闻讯急忙进宫面圣,行礼后,宋神宗问道:“朕听闻苏子瞻殁了,是真的吗?”

蒲宗孟道:“启禀官家,臣近日也听闻此事,但不知真假。”

宋神宗语气失落道:“原来你也不知道啊!算了,你下去吧。”

蒲宗孟道:“要不臣派人去黄州看一下,再来禀告官家。”

宋神宗道:“也好。”

蒲宗孟离开后,宋神宗也起身准备走,皇后看着满桌子的菜,道:“官家不吃饭了吗?”

宋神宗道:“吃不下!”说完甩袖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