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

这话是多昧着良心,江十一默不作声。

林怡又道:“也总听夫人说,您是少爷的贵人,秀外慧中,机敏聪慧,日后定是少爷的贤内助。”

江十一不动声色:“所以呢?”

“咱们如今就遇到了困难,若是不查出来,少爷这一晚上肯定都睡不着。”林怡竟然曲折迂回起来:“江小姐,要不然,您也帮帮忙。”

说着,林怡对宋朝眨了眨眼。

不是老太爷一口一个聪明有见识,贵人贤内助么,倒是要看看她如何能帮上宋朝。

江十一心里微微一动,未婚妻自然只是个意外,不过她如今住在宋府,最好还是和宋朝搞好关系,要不然明面上以礼相待,暗地里若是总给她使什么绊子,也是麻烦。

这么一想,江十一顿时将到嘴边的话改了口。

“若是能帮上忙,那我自然愿意?”江十一道:“是什么事情?”

林怡递过来一卷册子:“昨日凌晨,城中知名画师夏侯死在家中,胸口插着一把匕首。当时深夜,无人看见谁在他家中进出。他临死的时候,怀里抱着这些扇子。”

江十一仔细看,果然这扇面题诗题词的落款,是夏侯二个字。

说起正事,宋朝也正经起来,从桌上拿起一把扇子:“这一批山水扇面,是夏侯打算这几日交货的一批订单。订单数量价格都已经找到,而这些扇子,和数量略有差别。”

江十一第一个反应自然是:“少了几把?被人拿走了?”

“不,多了一把。”

“哪一把?”

林怡伸手在桌面上一比画:“就在这里面,但是不知道。”

“不知道?”

“是的。”宋朝道:“初步怀疑,凶手是正是仿冒夏侯的高手,他慌乱中留下了一把仿冒的画扇,但因为仿冒的水平很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林怡不由得感慨:“若是假的和真的一模一样的了,那还是假的么?”

“假的就是假的。”江十一拿起一把扇子细看:“我以前……”

江十一差一点说出她以前也见过类似的案子,幸亏话到了嘴边反应过来。

“我以前听人说起过。”江十一似乎随意道:“越是高明的仿冒者,越是会在仿制品上留下一个只有自己能看得出的印记。一来,这也算是他的作品总要留名。二来,也怕日后买真变成买假坑了自己。”

宋朝突然觉得江十一离家出走一回,回来虽然更气人了,但这几句话说得还算明白。

“论理是这样的,但是这印记也太过隐蔽了。无论怎么看,这些扇面都是一样的。”林怡皱了眉。

林怡的手放在桌上,江十一看了一眼,看样子是个惯于舞刀弄剑的,画画找不同这种细致的活儿,确实不合适。

“若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仿冒者应该早就被打死了吧。”江十一随口答了一句,放下手中的扇子,换了一把。

宋朝抬了抬手,制止了林怡让她别再说,先看看江十一到底是真有本事,还是只会耍嘴皮。

宽大的书桌上,二十三把折扇排得整整齐齐,江十一看的方式和普通人的赏鉴不同,她拿过一把折扇,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看过一遍,便换一把。

宋朝从小习武,对丹青没兴趣也没研究过,但他看江十一那模样就知她也是外行,只是装得像是真的一样。

让人意外的是,江十一看了一遍之后,竟然真的从中挑出一把。

“这个。”江十一摩挲着扇子中的某一处:“这一把扇子,并非出自这个画师之手。”

这下宋朝来了兴趣:“你如何知道?”

林怡也意外了,凑过去看。可无论怎么看,也不觉得这一把和其他的二十几把有什么区别。都是一样的山川松柏,湖面波光盈盈。

“哪里不一样?”林怡凑过去贴在扇面上,觉得自己的眼睛都要瞎了。

“看这水波纹。”江十一指了某一处:“水波纹不一样。”

夏侯的丹青技艺高超,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但将粼粼波光勾画得淋漓尽致,十分传神。

这张上面的水波纹和其他的相比,自然不可能完全一样,但要说太多不同,似乎也没有。

宋朝颇为不信:“你会丹青?”

“不会啊。”江十一实在人:“我哪儿学过这个。”

她会画,但是不会毛笔画,素描水粉都是可以的,特别是素描人像,但凡是给她看上一眼,就能给画出个十之八九,以前在局里若是有什么疑难杂症,也会找她去做推理侧写,还曾以此破获大案。

“你没学过丹青,能看出这里着笔不同?”

江十一早想好了理由:“没看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么,我虽然不会丹青水墨,但小时候烧灶,就喜欢用柴火棍子在地上画画,画多了就自学成材了。”

这理由完美无缺,宋朝一时无法反驳。

不想众人将注意力集中在她为什么会,江十一转移话题解释道:“这里的一片水波和旁处看起来虽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下笔不同,你们看,这几笔的笔触是从左上到右下的。”

林怡依然不解,抬手自己比画了一下:“左上到右下,说明什么?”

江十一随手拿起一只毛笔,随手比了个姿势:“我们平时画画,是这样的,是不是。”

林怡点头。

“但这几笔相反,是这样的。”江十一模仿着扇面上的落笔又笔画几下:“是不是觉得特别别扭?”

林怡沉吟着道:“好像有种拧着的感觉。”

江十一赞许道:“是的,为什么呢?”

“为什么?”

江十一伸出左手啪的一声按在桌上:“这说明这个凶手,是个左撇子。他用左手画了这几笔,对常人而言,就是拧着的。”

一瞬间的沉默后,啪啪啪,宋朝真的忍不住给江十一鼓了鼓掌。

“是不是真的?”林怡抢过扇子,左看看,右看看:“你不是瞎说的吧。”

“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我能瞎说吗?”江十一道:“去调查所有京城里的画师,找出其中的左撇子。不,从死者周边开始,看一看他的朋友熟人里,有没有左撇子,如果有,十有八九就是凶手。”

江十一心里呵呵一声,一群无知的落后的古代人,要是在她的年代,别说画面里的不同,就是每把扇子上有几个人的指纹都清清楚楚,何至于要如此费她的脑细胞。

这是突发案件,宋朝本打算今日先研究一下,明日去请几个行家来协助调查,却怎么也没料到被江十一这么轻轻松松就说了出来。

宋朝短暂沉吟一下:“去查夏侯身边有没有左撇子。”

也不管这么晚了,手下立刻领命去了。

宋朝晃了晃手里的扇子,挑起眉梢对江十一道:“如果查证属实,我一定好好赏你。”

江十一不太期待:“赏什么?”

还是不打断她的腿么?

这次宋朝却什么都没说,起身推开了书房的门。

此时已经是深秋初冬,一阵冰冷刺骨的风吹了进来,江十一缩了缩脖子,不用人赶,自觉地拢着袖子往外走。

走到院子里的时候,小厮已经将院子门推开了。

她正要出去,突然身后传来宋朝的声音。

“等一下。”宋朝喊了她一声。

又要找什么麻烦,江十一疑惑地转身回头,却见宋朝抱着一件衣服出来。

正奇怪着,宋朝抖开衣服,那是一件毛绒绒的白色斗篷。

“起风了,晚上冷。”宋朝柔声道:“我还有案子要看,不送你了,你早些回去休息。”

宋朝将斗篷披在江十一肩上,还将领口拢了拢,一副温情脉脉的模样。

江十一冷的一个哆嗦,用一副难以言喻的表情看宋朝。

突然精分为哪般?

莫非大半夜被鬼上身了?

“行了,去吧。”宋朝仿佛什么也不知道,自然而然地伸手搭上江十一的肩,轻轻转了一下。

江十一转过身,视线里,一个裙角迅速消失在不远处的树林中,她这才恍然。

这估计是宋夫人的人,怕他们面和心不和,因此派小丫头过来偷偷看看,宋朝这是做戏糊弄母亲呢。看来在她离家出走的这几日里,他确实差一点去睡大街,如今才会如此小心翼翼。

这是江十一在这年代的第一个夜,一夜未眠。

床很舒服,被子是新晒过的带着阳光的味道,屋子里打扫得很干净,还点着幽幽熏香,但这一切都是陌生的。

在白天一切光明喧闹过去后,江十一安静下来,这才无比真切地感觉到,再也回不去了。

第二天一早,江十一顶着一双大大的黑眼圈,吓了进来伺候的小丫头一跳。

“小姐。”苹儿惊道:“您这是怎么了,昨晚上没睡好么?”

江十一叹一口气,一个晚上虽然没睡,但人总算是冷静了下来。只是其中辛酸不足为外人道。

照了下镜子,江十一也被自己吓了一跳,忙招手叫过苹儿,吩咐了几句。

宋朝带着手下过来的时候,便看见江十一正躺在软椅上,眼睛上贴着两块……那是什么玩意儿?

“这是怎么了?”宋朝低头看,只见桌上有一个盘子,盘子里是切成薄片的苹果片,苹儿正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贴在她的眼睛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