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卷 双雄对决之收复非洲_第三千二百四十五章 不论成败(2)

双方已经炮击展开了厮杀的大幕,欧美方面三支机械化部队全面突击,但中路却是一支假部队在突击,两翼才是真正有战斗力的攻击部队,并且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两翼的欧美坦克数量都超过了1000辆,这么大的手笔至少在哈克顿看来,对手是很难抵挡的,不过他也不是傻子,他也明白中路的突击部队不能让对手完全的看出破绽,所以在前面投入了接近300辆汽车当诱饵的情况之下,后面还有一支200辆的坦克突击部队,只不过这不是哈克顿自己的想法,而是佐佐木一郎完善了他的战术之后给他出的主意,因为佐佐木一郎也吃不准,尤其是被对手洞悉了战术之后,中路不能一点攻击能力都没有不是吗!

佐佐木一郎的确是谨小慎微,并且该想到的也都会想到,同时他也要面对赵洪生方面给其带来的压力,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邱清泉在大致的清理了战场之后,带着部队过来跟赵洪生会合,同时后续开出来的可以说是整条防线上的多国部队,给欧美防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一点前面说过了,虽然赵洪生也在打扫战场,毕竟战场不是那么容易就打扫完毕的,因为双方还进行了坦克大战对吧!

佐佐木一郎被迫采取防御措施,但同时后续的欧美部队开始给前线足够的援助,所以佐佐木一郎反而不急了,同时也没有更好的机会,至少表面上看他跟赵洪生之间的厮杀至少短时间内还不会产生,而刚刚我们提到的打扫战场的事情,这里面我们要说一个细节,一个考验单兵素质以及忍耐能力的细节,赵洪生跟佐佐木一郎进行了装甲部队的大战是不假,但是戴安澜不是也同样给哈克顿留下的断后的美军直接展开了厮杀吗!

而这些坦克的残骸很多还都遗留在当地没有人去收拾跟打扫呢!其实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对于战败一方欧美部队来说,他们无法到前线把这些坦克都给拖拽回来,哪怕是残骸也是无能为力的对吧!

但是对于战胜的一方多国部队来说呢!他们也同样的无法做到真正的打扫战场,因为要把这些家伙弄回去,就要过新格列夫所部这一关,显然此时不是好的时机也不可能轻易的过去对吧!

而面对战场上双方大量的坦克残骸,这一次是戴安澜想到了一个主意,他的防线构建的区域可以说是从开始的时候就想好了,本来双方交战了之后,戴安澜所部是再次绕道出去把新格列夫的部队给截杀住的对吧!

但是在面对戴安澜装甲跟骑兵部队的同时,或许也可以这样说,他们会选择后退一步的,原因就是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对手装甲部队的射程之内吗!

尤其是在粟裕他们放弃了追击之后,新格列夫聚拢部队之时,他选择的是撤退到一处安全的地方,并且双方之间尽量的有一定的距离,这是人之常情,难道双方能站在对面然后说我们休战吧!

这的确不太可能对吧!而当欧美部队把部队撤退回去之后,毕竟对于新格列夫来说,他可以无限的靠近对手的步兵,却永远不愿意跟对手的装甲部队还有骑兵为敌对吧!

这种情况之下他们撤退出去的位置呢!居然是撤退到双方坦克部队交战的后方了,而戴安澜把对手挡住并且开始压缩对手的同时,其实东北军的指挥官我们都明白,大家都会在胜利之后,把战场上两军伤亡的坦克给拖拽回去的,因为这些都是钢铁对吧!

回炉了之后可以生产出更多的武器装备,所以他看到新格列夫集结部队之后,也是有意无意的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其结果就是自己部队构建防线的时候,会把双方遗留在战场上的彼此废弃的装甲部队的残骸都暴露在了自己防线的外围了。

戴安澜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说是非常大胆的,既然自己知道哈克顿的装甲部队会来攻击自己,那么如果将对手的装甲部队大量的杀伤呢!

其他的战术也许都没有接下来的这个更加的精准同时更加的有效,是的他把精锐的东北军步兵抽调出来,然后在每一个战场上被摧毁的坦克遗骸上构建其生存的空间,哪怕就是对手的步兵还是机械化部队都杀了过来,也根本就不会去在意这些细节的对吧!

那么如果他们突然之间以这些遗骸为掩体,然后突然发动攻击呢!要知道每一个被摧毁的坦克遗骸上部署一名东北军,然后给他留下5枚反坦克筒,当然单兵自己的各种作战物资都是齐备的,双方前面的厮杀之中,各种车辆还有坦克的遗骸完全的超过了上千辆,而此时戴安澜的装甲部队总数量不如对手,所以他想到了这一招,只要对手在行军之中,被反坦克地雷还有自己半路上杀出的步兵击杀的话,那么对手的坦克优势估计就没有了,他部署在两翼的坦克是各500辆,并且中路他也部署了200辆坦克,这是其坦克部队的总数量了,而戴安澜还有大约120辆坦克分布在整个的防线沿线,是对付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或者是新格列夫反突击的时候,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就需要进行全面的支援了,而放在外边的那些步兵们,正常情况之下是九死一生的,因为对手突击的坦克部队身边,不会没有任何的步兵的,但是得到了命令之后这些家伙还是会去执行,就可以看出此时中国军人的作战意识了,即便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这个任务还是有很多人要去抢着完成。

戴安澜手里没有足够的坦克就只能以此来应对了,一边是坐好了一切准备,就等着对手发动全面攻击的多国部队,一边是已经坐好了全面准备,下达了全面攻击命令的欧美联军,从双方炮击开始,直到大约40分钟之后,哈克顿三路突击部队的中路军,是最先抵达战场的,不过在其突击汽车部队被地雷大量杀伤的同时,他们却并不知道给自己造成杀伤的对手到底是什么,因为在这个区域内呢!

刚刚我们说过了,戴安澜在中路也留下了一定数量的坦克,到不是他有多么的精明,而是粟裕跟佐佐木一郎一样,也在完善自己的作战计划,他也考虑到了,如果对手所有的战术都是虚的呢!

敌人真的就把所有的坦克都集中到中路了怎么办呢!其实这倒是简单了,反正就是利用少量的四五式坦克挡住对手,同时利用雷区跟重炮部队大量的攻击就可以了,另外陆续赶上来被部署到后面的单一的火箭炮部队也已经完成了待命准备,只要给出目标就可以进行反击,这种情况之下粟裕不怕对手装甲部队的密集打击战术,他怕的是对手的全线推进战术,所以在整条防线上,三处算是重兵集结了,而还有的那120辆坦克是分散开的,如果对手真的是全面推进,其实也不怕,因为雷区就可以把作用发挥到最大了对吧!

毕竟对手如果是点突破的战术,那么雷区的作用就会很小,这一点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结果对手来了一个三点攻势,同时正面先投入的居然是汽车部队,而关于这一点,在对手汽车部队杀过来的同时,戴安澜就得到消息反馈了……是的跟他预料的一样,其防线部署在了绞杀战场之后,残骸内隐藏着的东北军单兵,会清晰的看到过来敌人的真面目,虽然对手用烟雾做了掩护,但是汽车发动机跟坦克发动机的差距,那可不是一星半点儿的对吧!

并且有一些时候,汽车居然撞到了这些报废的坦克上了,或者是到了眼前才发现然后开始调头等等,没有办法如果对手过来的是坦克,可能就会对这些残骸进行碾压了,但是对手过来的是汽车,什么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许此时是最好的体现了,再彪悍的汽车也是无法顶的动这些几十吨重的坦克残骸的,消息反馈到了戴安澜手里之后,这家伙开始命令炮兵对该区域进行攻击,当然了攻击显然不是很猛烈,因为他也知道这样的攻击很可能把自己的伏兵都给干掉,但是他还是要打,因为他不能让对手看出自己部署了雷区,他希望对手以为是被炮弹击中,然后导致其汽车部队发生了重大的损失,而此时敌人也只能是这样认为了,因为有些时候对手居然还会打出几枚火箭弹来,战场上马上就变得血腥起来,而欧美方面的火箭炮部队呢!

都是跟在自己装甲部队身后前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经找到了可以扎营的地方了,就是距离对手防线前面大约10公里左右的区域,随后他们开始分散排列开来,对于步兵来说,即便双方没有投入轰炸机,这种火箭炮也是非常有杀伤力的,但问题是根据对手行军速度的判断,以及哈克顿的中路吸引部队已经出现的时间进行推算,戴安澜也是大手一挥,随后命令通讯兵给两翼的骑兵下达了命令,进入烟雾区域内搜索对手的火箭炮部队,是的这个不是什么难猜的选题对吧!

当然了如果搜索之后发现没有那是最好的了,如果有就尽量的干掉他们,也不耗费什么不是吗!

并且搜索部队兵力根本就不是很多,仅仅3000人而已,同时是从两翼开始往里面搜索的,这个命令下达了之后,戴安澜第二个命令又出现了,既然对手已经攻击到了自己的眼前了,那么自己就命令一支万人的骑兵部队突击其大营好了,前面他出去的4支500人的骑兵部队去攻击的是对手的重炮阵地,而此时两翼再次出击各5000人的骑兵,目标是非常明确的,突击哈克顿的大营,这样计算下来他两翼还有各一支2500人的骑兵部队,这些骑兵部队是给对手装甲部队准备的,如果他们选择撤退的话,这些骑兵会在半路截杀他们,是的只要投掷足够的烟雾弹,骑兵击败坦克的战例就要重演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