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不住一法,一统思想

如今的大秦尊崇霸道,施行的治国理念是法制,以力服人、以利诱人、以法治人,使万民畏法而顺之。这种制度保证了大秦这架马车可以快速行驶。

但在秦王政一统天下后,战事减少,修养为主,那么霸道的弊端就会呈现出来。

作为法家代表的李斯,自然明白霸道的弊端,只是他没想到年纪轻轻的秦宁泽竟然能看的这么透彻。

这绝对是人才啊。

这个世上有少年早智,可以让他们少年成名,但如果是秦王的儿子早智,那代表的含义就不同了。

所以李斯对秦宁泽另眼相看,问道:“宁泽公子,既然你觉得大王统一之后以霸道治国会有弊端,那该如何办呢?”

“凭我父王的雄才大略,肯定会把弊端克服的。”秦宁泽却轻轻一笑,并没有直面这个问题。

李斯意识到秦宁泽的谨慎,便换个方式:“那公子最欣赏哪种治国方式?难不成是儒家的王道?”

秦宁泽摇了摇头,说道:“真正的王道要数五帝时期,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而历史也证明,真正的王道并不适合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所以王道并不是儒家的,而儒家的王道应该叫君王之道。如果让我来选最欣赏的治国方式,我觉得不管是王道,还是霸道,不管是法家,还是儒家,都属于天道范畴,既然皆系出同门,何来取舍之说?更何况行大事者,不必拘于小节,万法殊途同归,可以向天行天道,向民行王道,向敌行霸道,不住一法,才是完美的道。”

“万法殊途同归,不住一法,不住一法...”李斯喃喃念叨后,随后注视秦宁泽的眼神又有了变化。

随后,李斯感慨道:“宁泽公子,你若钻研不住一法有了成就,那必是开创了另一学派,将来可成圣也。”

秦宁泽笑道:“廷尉大人繆赞了,我知道我的能耐,绝对不是钻研学问的人。像孔孟老庄那些人,都是集天地造化的而出,不敢和他们相提并论。”

“公子不用妄自菲薄。今日听公子说不住一法,让我受益匪浅啊。”李斯感慨不已。

秦宁泽摆摆手:“我不懂规矩,在廷尉大人面前胡言乱语,廷尉大人莫要见怪。以后有机会,还得向廷尉大人请教法家学问。”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李斯欣然答应。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声咳嗽,只见秦王政龙行虎步走了进来。

秦宁泽和李斯连忙起身行礼。

秦王政进殿后,便对秦宁泽说道:“宁泽,以后有机会,多向李斯请教学问,他虽是法家人,对其他学说也知之甚想。”

秦宁泽一听这话,立即明白他和李斯的对话,全都被秦王政听到了。不过没关系,秦宁泽敢和李斯聊那些内容,就不怕秦王政知道。

因为秦王政和后世的其他皇帝都不同,他从不担心自己的子嗣和朝廷官员亲近。

“孩儿明白!”秦宁泽连忙迎道。

接下来,李斯向秦王政禀告了国事,两人谈了一刻多钟,李斯便起身告退。

这时候,秦王政瞅着秦宁泽,也不说话。

“父王,干嘛一直瞪着孩儿,没啥事,那孩儿告退了。”秦宁泽立即起身。

秦王政指着座位,让他好好跪坐,然后又对赵高说道:“你们先退下。”

赵高不敢怠慢,连忙躬身退下。

殿内只剩下两人,秦王政直接问道:“你刚刚说不住一法,向天行天道、向敌行霸道、向民行王道,年纪轻轻就有这般见解,非常好。”

“父王乃是大秦的王,竟然也偷听啊!”秦宁泽嘿嘿一笑,如此回应。

秦王政立即瞪他一眼,刚刚真是白夸了。

不过,秦王政没有训斥秦宁泽,开始习惯了这家伙的“胡闹”,而是说道:“今日寡人有时间,正好也考究一下你的学业。你刚刚和李斯聊得是治国之道。但治国之道包含很多内容,不管是王道还是霸道,都属于一种整体的想法和规则。但规则之下,具体如何实行、实施,才是关键。”

秦宁泽听此,立即正襟危坐。

他知道秦王政要问大事,而自己的回答,预示着自己能不能拿到模拟值。

只听,

秦王政继续说道:“如今剩下的几个诸侯国,大秦推崇法家,楚国推崇道家,魏国的纵横思想独树一帜,燕国盛行墨家思想等等,各个诸侯国各有各的治国理念,一统六国后,如何统一思想,便是重中之重。你有什么好想法?”

秦宁泽一怔,没料到秦王政会问自己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切入了一统天下后的命脉。

大秦为什么二世而亡?

史书上说是因为皇帝无道、任用奸佞、秦国暴政、焚书坑儒、苛捐杂税、徭役繁重等等。

秦王政无道残暴?真会开玩笑。

至于苛捐杂税、徭役繁重,懂得都懂,不懂得瞎诽谤。反正秦王政做皇帝时,没有这么做,不过秦二世的确这么做了。

至于焚书坑儒,更多的人是根据纸面意思来断章取义。

还有任用奸佞,赵高算是奸佞,但是秦王政在世期间,赵高敢胡作非为吗?

真正让大秦灭亡的根源原因,一是秦始皇崩的太早,二是大秦的治国政策没有改变。当然了,再加上没有除掉那些诸侯国旧贵族,以及胡亥登基后的暴行等小因素,这才造成了大秦这座大厦分崩离析。

而大秦治国政策中没有改变思想统一问题,便属于原因中的原因了。

其实后来的焚书,便是秦始皇试图统一思想的办法,可惜,此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如今的秦王政还年轻,只灭掉了韩赵两个国家,不过他已经开始构想统一后的情况了,但是站在这个时代的角度来看,秦王政就算文韬武略,也很难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

不仅是秦王政,也包括李斯。

而面对秦王政的这个问题,秦宁泽陷入了沉思。

他该怎么回答呢。

是简单说说,稍微表现。

还是站在后世的位置和角度,认真说一说,给秦王政打开新思路。

其实现在的秦宁泽很矛盾。

一方面,他想表现出色,这样的话,便能拿到更多的资源。

另一方面,怕表现的太出色,不懂得藏拙,被人加害。

愣了片刻后,秦宁泽有了决定。

去他妈的藏拙,老子重活一世,是秦皇之子,若揉揉捏捏、藏藏掖掖,对得起这个身份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