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燕王薨逝!

新年伊始,第一场春雪降下。

京城冬雪刚化,春雪又来,满城尽覆苍茫。

就在开年不久,宫中大丧。

薨逝的是燕王殿下。

林默文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不免大感意外。

他和燕王一起进的京,这才几天,燕王竟然就薨了?

宫中传出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正在中书省和刘言轻为了望华书院的赏赐争得面红耳赤。

宫中内侍小声通传了这个消息后,中书省立刻安静得连头发丝掉地上都能听见。

关于望华书院赏赐之事便无疾而终。

当然不仅是望华书院,连带着其他书院也一并搁浅了下来。

除了战死者的抚恤和伤者的优待以外,其余的暂时都不提上中书省的议事日程。

因为燕王的薨逝,皇帝陛下宣布停朝六日。

正常来说,是三天的,但是离天人都知道,燕王是皇帝陛下最钟爱的儿子。

在十三子中,岁数最小,却如此早地去世,皇帝陛下伤心过度也是情理之中。

因此对停朝六日明显逾矩的决定,满朝大臣也没有人指出来。

像林默文这样的直人也只是在背地里和家人小心说了两句。

满朝大臣都在忙于操办燕王的殡仪,只有林默文觉得这中间有点蹊跷。

对于燕王的死因,官方说法是,燕王体弱,又经过了长途跋涉,入宫和皇帝陛下宴饮后大醉死去。

朝中大臣和燕王素无交情,自然是宫中说什么就是什么。

可偏偏林默文在来的路上与燕王走了上千里地,对燕王有所了解。

在林默文看来,燕王从任何角度来说都符合一个优秀皇子的定义。

待人接物方面且不提,单单就生活起居方面的自律就连林默文也自愧不如。

每日定点起,定点休,不差分毫。

虽然皇家人都不能修炼,燕王每日早起后都会去骑马射箭,跑步,打一套不知道什么名字的拳路,至少半个时辰。

每日的餐食也是定时定量。

少油腥,多素净,一日必须饮茶两壶。

至于酒色......

色林默文不清楚,酒他是从未见燕王喝过。

他曾也邀请过燕王饮酒作诗,可燕王却婉拒道:“作诗可以,饮酒就免了。”

如此自律的一人,林默文怎么都不会相信,他会因为宴饮而亡。

可这些想法,林默文只能烂在肚子里。

连枕边人都不敢透露。

如今的永安京,总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气息,让林默文感觉十分不舒服。

前朝在准备燕王的殡仪,宫中也传出了几道旨意。

其一是加封燕王为太子,以太子规制安葬燕王。

其二是令李休语承袭燕王的爵位。

这两个倒是没有什么意外的。

当今陛下登基以来,就没有立过太子,虽然一直传闻晋王的荣登太子之位的概率极大。

可近些年晋王和皇帝经常闹出一些不愉快的传闻拉,这个说法也只能是说法了。

而最后一个消息却是十分爆炸。

李休语袭爵的圣旨中提到,李休语承袭爵位暂缓就藩!

离天的惯例是,藩王一旦封王必须就藩,不能在京城中久留。

此后除非圣旨召见或者重大节日,藩王是不得出封地的。

而李休语袭爵后竟然不去就藩,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王者不就藩,两千年来只有一种情况,那便是被立为皇储!

一时间,朝中有流言传闻陛下要立皇太孙。

含旸殿中。

李央听着几位大臣的汇报。

刘言轻汇报完了工作,半晌没有听到李央的反应。

他抬眼一瞧,就见李央双目空洞,根本没有在看手中的奏本,而是望下了大殿以外,显然心思已经不在这里了。

刘言轻暗自叹了口气,提声奏道:“陛下,逝者如斯,节哀顺变,切不可伤了龙体。”

李央啊了声,收回了目光。

苦笑一声道:“刘爱卿也有两个儿子?”

刘言轻一愣,随后答道:“臣膝下却有二子。”

李央点点头,又道:“那相比爱卿能体会朕心中之痛了。”

刘言轻叹道:“为人父母,最痛不过白鬓送黑发。”

“有爱卿此言,朕心中悲痛倒觉得轻了些。”李央低头看向了手中的奏本,看到一半,他脸色发冷,合上奏本往案上用力一摔。

“可憎可恶!此子当真是如此说的?”

刘言轻重新低下了头:“此是九门巡妖司传来的晋王日报,断无错的可能。”

李央面上涨得通红,胸口剧烈起伏,呼呼做声,显然已经气急了。

“死的可是他亲弟弟!”

“他简直猪狗不如!”

“李治民!你当真不配为人!更不配为王!”

李央骂了几句,嘴唇都气得发青,不住颤抖。

“陛下息怒!”

殿下众臣同时俯身道。

“亲弟薨逝,李治民竟然在王府中大放厥词,其中还有攻击君父之言,朕即便是再胸怀宽大,也难以容忍了。”

李央颤着声道,“刘爱卿,当如何治罪?”

刘言轻赶紧恭声道:“陛下,此乃皇家事,当由宗正大人定夺,臣乃外臣,无权妄言。”

“那就传朕旨意,降李治民亲王为郡王,撤去王府一应亲军,并在王府之中禁足三年!”

李央冷声道,“令他在府中立燕王灵堂,跪拜七日七夜,不得起身。”

刘言轻没想到李央竟然如此决绝地下了中旨,可转念想到李治民的所作所为,心中也极为不齿。

这晋王竟然毫无人伦之德,朝中大臣着实是看错他了。

只是他很快又想到了另外一层。

晋王李治民若是被降爵,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

刘言轻眯起了双眼。

这...是在为皇太孙扫清障碍么?

亲王降为郡王,并被禁足三年,李治民相当于已经彻底退出了皇储之争了。

想到此,刘言轻偷眼看了眼暴怒的李央。

李治民在这当口出了事,多少是有点巧合吧......

难说九门巡妖司都......

他正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却见到李央站在大案后方晃了晃,直挺挺倒了下去。

“陛下!”

殿中大臣吓得不轻,赶紧上来查看李央的情况。

确定李央只是晕过去后,他们赶紧让魏进忠送李央回了后宫。

刘言轻被这么一吓,心中疑虑去了不少。

看来陛下确实对燕王舐犊情深啊!

李央在内侍的服侍下回到了寝宫。

一到宫中,魏进忠便喝退了其余人,关上了宫门。

宫门一关,李央猛然睁开了眼,坐起来道:“小魏子,传话出去,说朕躬欠安,需养病一段时日,所有朝政中书省一并处置,无需上禀。”

“遵旨。”

“还有,告诉太医院的方院正,等会开药的时候,要往重了开。”

等魏进忠离去,李央便从寝宫的暗道中直接到了冷宫。

经过几道关卡,他便出现在了蚁府中。

长生老道在李休语所在的密室已经等他多时。

李央赶到后急匆匆问道:“道长,情况如何了?”

长生老道眯眼笑道:“大事可成矣!”

话音刚落,一直闭着双眼的李休语猛然睁开了双眼!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