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疑城

黄初五年八月。

曹丕率领的大军抵达位于长江北岸的江都,然而徐盛与诸葛恪早在数日前便已抵达了建邺。

“徐将军,敌军势大,不知将军可有良策?”骆统本奉吴王令驻守濡须。但孙权在得知曹丕率大军前来之后,便传令建邺周围数郡守将在徐盛的制御下共同御敌,骆统自然也不例外。

“这是自然。”徐盛微微一笑:“盛料曹丕不过短短三年之间,两度兴大军犯我大吴疆土,国内定然疲敝。只要让他知道大吴并非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自然就会退军了。”

“然曹休引军与大都督对峙于荆州,建邺加上周围数郡,守军不过三万余人。其中还有一部分人马要防范我东吴境内的山越趁机作乱,这样一来,真正能够出动的人马能有两万人便是谢天谢地了。”早在徐盛抵达之前,骆统便已将诸郡的情况尽皆打探了一遍,现在给出的结论,自然是深思熟虑许久之后的结果。

“这却是简单,而且我等本也不需要和曹丕正面对敌。”徐盛胸有成竹的答道:“只需沿江修筑围墙、建藩篱,围墙上设置假城楼,江中停浮战船;复以草人伪作军士立于城楼之中,曹丕见状,定然退军。”

“徐将军,非是统多言,但魏主亦是雄才大略之主,明知建邺周围守军不过三万余人的情况下,强行渡江,又当如何?”骆统有些不放心的追问道,周围诸将闻言,也俱皆颔首。

骆统问出的问题,亦是他们心中所担忧的地方:从前方探子的回报来看,曹丕此战起水陆两军近十万人。其兵力三倍于己方,若是强攻,便是东吴能够勉强守住,想必也是惨胜。

“这点诸位却是不用担心,恪在离开武昌之前,已得到大王许可,假借大王名义给叔父写了一封书信,相信叔父收到书信之后,定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吧。若是曹魏得知雍凉二州有失,又岂会在这里与我等纠缠呢?”少年的声音响起,众人看去,乃是新就任的忠义校尉诸葛恪。

众将俱皆知晓他是诸葛瑾之子,虽然年少,但聪明异常,更深得大王喜爱。何况他刚刚所说之语,亦是颇有道理,众人也不由得叹服。

“还有其他问题么?”徐盛见众人俱皆颔首,朗声问道。

“谨遵镇东将军之命。”众人摇头,向着徐盛拱手道,随后便自带着本部军士离开。

“元逊,此番话语,为何我之前没听你说过?”待到众人走后,徐盛转头看向诸葛恪。饶是他,也是第一次得知诸葛恪竟在暗中进行了这般布置。

“恪本想第一时间告知将军的,但大王却命我待抵达建邺之后,方可说出。恪虽不知大王之意,也只得依命行事。”诸葛恪不敢隐瞒,向徐盛解释道。

既然是吴王的命令,那徐盛也不好再追究什么,只作吴王尚有自己的考虑罢了。

“元逊,今晚开始,你与我二人各领军士,前去筑假城,务必要在曹丕抵达之前筑就。”徐盛看了一眼面前案上的地图,然后才向着诸葛恪说道。

“遵命。”诸葛恪向徐盛拱手道。

三日后,曹丕率着麾下魏军抵达了江都,与建邺已然成了隔江相望的态势。

抵达之后,魏主即命军士择地扎营,自派一队军士前去江边打探虚实。

“陛下,东吴在建邺城周围沿江筑下百里城郭,复有无数舟船停于江中。城中军士,掩掩映映,实不知其数。”不多时,前去打探吴军虚实的军士便回到了尚未完全搭好的营中,向曹丕禀告道。

魏主闻言,眉头紧锁:“东吴之中除去陆逊,还有此等能人?竟能先一步预料朕要攻打建邺,提前便筑就了这般坚固的防守么?”

他沉思了片刻,问向身侧的刘晔、蒋济二人:“子扬,子通,现在朕可渡江否?”

刘晔谏道:“陛下,现在我军新至,不可操之过急,宜原地休整数日,观其变化,再做决断。”

蒋济亦谏道:“侍中所言甚是。且以臣料之,便是留侯再世,亦不能提前预料到陛下欲击建邺,遑论许久之前便筑下此等城郭。不若明日派一大将,亲领一军近前观察,自然知道这百里城郭是否是吴人虚张声势了。”

曹丕闻言,颔首道:“二位爱卿所言甚善,朕自当依言行事。”

常陆亦从军士口中得知了建邺沿江的百里城郭一事,他自然知道这是吴人的虚张声势,但他并没有揭穿这一事实的打算。

七万大军每在外逗留一日,消耗的军粮、军资便是一个不菲的数字。只要让曹丕率军继续在长江与东吴对峙,便可以间接的削弱魏国的国力,虽然收效甚微就是了。

次日,文聘受了曹丕命令,引着三千水军渡江。他心中自然明白,此次行动并非是正式攻击,不过是伪作攻击态势试探一下吴人反应罢了,若是能接近那百里城郭更是再好不过,毕竟隔着这般远的距离,是无法看清上面的军士的具体数目的。

吴人军士见得对岸曹军准备渡江的行动之后,立刻回报给徐盛。

徐盛听着汇报,亦是陷入了沉思:若是不出兵迎击,任由他们渡江,那么百里城郭之中并无多少真正军士的事实就会暴露;若是出兵迎击,对方明显是做做样子,恐怕在看到吴军战船的瞬间便会撤退的吧。

更何况己方的兵力完全是劣势,遑论还要分兵驻守江岸各处。曹丕若是用疲军之策,不断派人前来骚扰,时日一久,吴军定然疲惫不堪。待到那时,魏军一旦大举渡江,纵然东吴水军精锐,也恐非蓄锐已久的魏军对手。

“徐将军可是在忧心是否要出兵迎敌?”在徐盛眉头紧锁之际,骆统出言问道。

“正是,公绪可有良策?”徐盛闻言,抬头看向骆统:自己虽然提出了百里疑城之策,让曹丕不知吴军之数,不敢贸然进攻,但是如果曹丕这样不断派人前来试探,自己的百里疑城总有一天会暴露。

“统虽有一策,但不知合不合将军心意。”骆统会心一笑:“将军所忧之事,乃是不知是否出兵。不出兵怕百里疑城暴露;出兵又恐魏军势大,每日派人渡江,以疲我东吴将士,不知我说的对么?”

徐盛颔首。

“既如此,那便简单了。魏军以军试探,我军定然要出兵迎敌,否则百里疑城一旦暴露,曹丕定然会大举进攻。为防魏军采用疲军之策,我军可减少每只战船上的军士,只需要保证战船可以行动就可以了,这样一来,虽然我军出兵迎敌,但实际并没有派出多少军士,敌军既以军试探,我等亦以军佯作防守就是了。如此一来,对方便是每日出军,吴军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徐盛闻言,恍然大悟,“公绪果然高见,盛即刻引军拒敌。”

说罢,急忙点起军士,驾船向文聘迎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