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密谋徐庶

曹丕复与二人探讨了一番天下大势,亲自送二人出宫。

“不想常将军竟如此精于军略,懿深感敬佩。”路上,司马懿向着常陆笑道。

“仲达兄谬赞了,陆乃戴罪之身,蒙陛下厚遇,安敢不为陛下尽心尽力?”常陆回道,“何况陆此身所学务必精纯,若是只能长吟空抱膝,实乃平生憾事啊。”

“陛下若是知道常将军夙愿,想必心中定然喜悦。”司马懿赞叹道。

随后,司马懿更是一路陪常陆走到了他的府邸,方才与他分别。

看着司马懿远去的背影,常陆不由得暗忖道:此人定是奉魏主曹丕之命前来试探我,人均言曹操多疑,从其子身上便是可见一斑了。

常陆反复思量了一番自己刚刚的话语,确认没有露出破绽之后,方才放心的走进了府中。

次日,从旁人的口中,常陆得知司马懿受了曹丕的命令,总理许昌一切事务,而曹丕本人则将于两月后出发,前往青、徐二州。

自己留在许昌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了么?只能希望徐庶在这两月间放下心中对自己的成见,前来府邸见自己一面了。

在许都的生活十分轻松,而且闲暇的时间很多。不管什么事务,基本都不会交到常陆手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谁会相信一个个刚刚投诚的人呢?

不过常陆也知道,这等事情乃是急也急不来的。现今之计,唯有在伐吴之战时建立功勋,方可进一步取得曹丕信任了。

半月后的一个清晨,下人将尚在睡梦之中的常陆唤醒:“将军,有客前来拜访。”

常陆闻言,登时从床上跃起,急忙穿好衣服,随下人一同出去见客。

来人不是徐庶又是何人?常陆急忙屏退下人,只留自己与徐庶二人在厅中。

见得常陆之后,徐庶冷冷地说道:“某今日前来拜会,只是为了孔明之信。若是让庶发现是你在欺骗于我,以后某定不会再次出现在这里。”

“陆岂敢欺瞒于先生?”常陆急忙解释道,随后,从怀中取出了从蜀中一路带来的书信。

徐庶将信将疑的接过,刚刚打开,诸葛亮那熟悉的字迹便映入眼帘。

良久,徐庶看罢,将书信放在案上:“吾与孔明相交多年,似你这种计谋如何骗得过我?另一封信在哪?”

常陆闻言,心中不由一惊。

在蜀中诸葛亮便已对他说过:“元直此人,心思过人。吾虽与他相交多年,又一同共事过一段时日,但人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若他仍念先帝旧情,你便将那封信给他;若他已不想参与这等事宜、只想安心做一富家翁,便推说只有这一封书信便是了。”

“丞相,若是他已然心向曹魏,却又如何?”常陆听过诸葛亮的话语,颇有些担心的问道。

诸葛亮闻言,不由笑道:“此事却是不用担心。元直走前,已说过终生不为曹操设一谋,就算他猜到了你的来意,也不会告发的。”

回忆着诸葛亮的话语,常陆再次打量了一下面前的中年男子。

诸葛亮写就的两封书信他都知道:第一封不过是叙旧情,第二封才是重中之重,所有的计划尽在那封书信之中。

徐庶看着常陆的举动,不由正色道:“庶昔日受昭烈帝大恩,却在他最需要我的时候离去,心中愧疚之情实在难以言表。若是庶此等残身还能为昭烈帝做出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的话,庶虽百死而不辞!”

常陆沉思了许久之后,还是拿出了真正的书信:徐庶在得知自己是从蜀中“叛逃”过来的之后,面上露出的那讥讽的笑容,却是无论如何也装不出来的。而且刚刚徐庶所说之语,亦是发自内心,全无做作的痕迹。

徐庶面带喜色的接过书信,细细阅读。

待到徐庶看完之后,常陆方才开口问道:“元直兄,不知你是如何猜到还有一封信的?”

徐庶闻言,颇有些奇怪的看了常陆一眼:“我本以为孔明既派你来行此事,想必也是个心思细腻之人,如何这等简单的事情也看不出来?”

看着常陆仍是不解的表情,徐庶叹了口气,缓缓解释道:“你既然是获罪被贬,私自逃亡前来魏国,孔明又如何能未卜先知,将书信交给你呢?庶将第一封书信反复看了数遍,确认没有任何隐藏信息之后,方才认为有第二封书信的。”

常陆闻言,登时恍然大悟:却是没想到自己居然在这等细微之处犯了错误,不过还好对方是仍忠于汉室的徐庶,便是犯了错误也无伤大雅。

“这下一来陆便没有任何隐瞒的事情了,不知元直兄意下如何?”常陆开口问道。

徐庶放下书信,面上似乎闪过一丝若隐若现的纠结:“庶自然不会推辞,只是现在实非良时,以庶之见,须得缓缓图之。”

常陆闻言,松了一口气:“这点丞相与陆二人自然反复探讨过,自然不会贸然行事。此外,看刚刚元直兄神情,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徐庶惊道:“如何得知?”

随后,他叹了口气:“罢了,既然你以诚待我,我也不能欺瞒于你。庶尚有家小在魏,若是……算了,为成大业,此等小事又何足挂齿!”

常陆眉头一皱:“元直兄此言差矣!陆虽不知详细,亦闻元直兄乃是因为老母之故方才弃昭烈帝而去,此等孝心,实乃感天动地!如今若是因为丞相之计,再次逼得元直兄妻离子散,我等又如何心安呢?陆以身为誓,定帮元直兄救出家小!”

“那便有劳足下了。”徐庶向常陆拱了拱手,后将书信郑重的交还给常陆,方才离去。

常陆接过那两封已然失去了作用的书信,登时付之一炬。若是因为这书信露出了破绽,那可真真是得不偿失了。

徐庶已然答应了参与进丞相与自己的计策之中,有了元直的帮助,想必计划会进展的更加顺利。

至于如何将徐庶家小带离魏国,确实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不过距离计划真正展开还有至少三年的时间,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常陆进行思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