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水河兴修水利 淤泥中惊现一尸

第一章 清水河兴修水利 淤泥中惊现一尸

李云帆接手的最后一个历史遗案是“苍南镇70——12。19”案。这个案子是四个案子中难度最大的案子。此案曾经成为地区挂牌案,省厅也有备案。

在后来的刑侦工作中,郑峰和刘局长经常提到这个案子,可以这么讲:“苍南镇70——12。19”案成了郑峰的一块心病,因为,这个案子是他主持刑侦队工作以后负责的第二个案子。

五年前,李云帆也参加了此案的侦破工作。所以,他对此案也是难于释怀。

之所以说这个案子难度最大,是因为这个案子没有任何头绪和线索,除了一份验尸报告和一份现场勘察记录之外,还有一份调查记录。就再也没有任何资料了。确认受害人的身份就是一大难题,在苍南镇和附近所有村寨,都没有人口失踪的信息,大家还记得《马家集惊魂》中的马明斋吗?此案中的死者和马明斋的死亡有诸多相近的地方。案件的性质和作案的动机更是无从谈起。死者的尸首只剩下一副残骸。现场没有任何遗留物。

我们先把“苍南镇70——12。19”案的大致情形介绍一下:

一九七零年十二月十九日下午五时,在苍南镇清水河的水利工地上,几个民工在淤泥下面挖到了一块石头,掀起石头,下面是一具尸体。

郑队长接到报案以后,带着李云帆、陈皓和李子荣驱车赶往苍南镇清水河的案发现场。

下面是三份资料。

一,验尸报告:

死者性别,男;年龄,六十至六十三岁之间;身长,一米六八至一米七零之间;脸型为板栗脸,额骨突出并宽大,颧骨一般——颧骨的宽度和两个太阳穴的间距相等,下巴很短——几乎没有朝贡。骨骼和骨架粗大,胸部骨骼被石头压成若干节,颅骨和其它骨骼完好无损,没有外力作用的痕迹;牙龈稀疏,但完整无缺;死亡时间,十二个月至十四个月﹙一九六九年十月十九日至十二月十九日﹚。最后还有三个备注:1,死者的指骨和脚趾骨超长,手比一般人要大;鞋码应该在四十二——至四十三码之间。2,死者的上肢和下肢的比例和正常人不一样,死者的下肢偏短。上肢97——98公分,下肢为71——72公分。3,死者上排右侧中切牙有一个一毫米深的沟槽。下排左侧尖牙向内倾斜。这三条备注的内容恐怕是唯一能反映死者身体和生理特征的信息了。

所谓上排右侧中切牙就是右门牙,下排左侧尖牙就是靠近板牙的那颗尖利的牙齿。

记录人是郑峰,李云帆。

从这份验尸报告就能看出,郑峰和李云帆的验尸工作是非常细致的。

2,现场勘察记录:

尸体头朝东,脸朝南,身体呈侧卧蜷曲状。身上压着三块石头,河岸边和树林里面有很多这样的石块;现场没有找到任何衣物的痕迹,在石头下和死者的尸骸下面的淤泥里有已经完全腐烂的麻绳。死者被藏到水下的时候是被麻绳捆绑着的,这说明清水河并不是第一现场,对尸体周围的淤泥进行仔细过筛,没有发现任何遗留物——连一颗纽扣都没有。尸体所在的位置:清水河北岸,这里是一个弯道,岸上有一片以檀树为主的杂树林,杂树林东边四五百米处有一座五拱石桥。按正常水位算,河面宽约四五十米。案发现场的南岸也有一片树林。

记录人是陈皓和李子荣。

调查记录:

一九六九年,苍南镇派出所没有接到任何人口失踪的报案,经过调查走访,在苍南镇和附近十几个村庄,也没有发现人口失踪的情况。刑侦队会同派出所对五十八岁至六十五岁之间,身高在一米六八至一米七零之间的男性老人进行了重点排查,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苍南镇70——12。19”案成为地区挂牌要案之后,地区公安局派人会同县公安局刑侦队的同志对案子进行了一次认真的梳理和深入的调查,结果如前。这个案子一度成为轰动全地区的案子。

这里面有一个背景资料有必要介绍一下,清水河流经三个县,除了山城以外,还有风阳县和楼古县,风阳县在山城的北边,楼古县在山城的东边,清水河是通天河的一个支流。清水河的水利工程涉及到三个县,所以,在清水河的水里工地上有三个县的民工,一传十,十传百,不但三个县的人都知道了,连其它县的人也知道了。

据老人们回忆,清水河已经有一百多年没有疏浚了,一是因为历代统治者不重视,二是因为清水河宽而深。**还是有善可陈的,兴修水利就是一大功劳,今年挖这条河,明年挖那条河。一九七零年,一年只下了几滴雨,淮中地区旱情严重,到冬天的时候,清水河干得不能行船了——在历史上,清水河从来没有干过。地委决定,开挖清水河。于是,几万民工开赴清水河,这也算是天意,一桩大案奇案终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苍南镇在县城的北边,距离县城三十公里左右,我们说一个名字,大家就会知道一个大概。龙王山,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在《翡翠村疑云》中提到过龙王山的龙头崖和龙鼻崖,既然是龙头和龙鼻,这就说明龙王山在这里就到头了,龙头崖的东边是一个缓冲地带,通天河从这里掉头向北,它在向北奔流的同时,又向东分出一条支流,这条支流就是我们的故事里面所提到的清水河,苍南镇就坐落在通天河的东岸和清水河的南岸,清水河的北岸属于风阳县管辖,但清水河北岸的十几个村寨仍属于山城县,因为这十几个村寨的北边是一大片丘陵。三个县的交通,除了渡船以外,就是苍南镇北边的这座石桥了。在苍南镇的西边有一个渡口,从这个渡口过河,可以到龙王山,在苍南镇,有不少人是靠龙王山和通天河吃饭的:打渔,狩猎,砍柴,伐木,采石,淘金,采药草。

“苍南镇70——12。19案”之所以难度大,多少和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有点关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