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让子弹飞1会

居民当面指责没用,有关部门也解决不了问题,大家只好求助于网络和媒体的力量。

小区居民把事情发到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都对老大爷的行径表示愤慨,特别是他当众不听劝还叫嚣要闹事到底的视频发到网上后,网上更是骂声一片,纷纷指责是他。

“为老不尊!”

“坏人变老了!”

“不能因为年纪大就可以乱来,必须严惩!”

“终于明白什么叫老而不死是为贼!”

“应该取消他喝便宜早茶的资格!”

……

很多省市级的媒体知道了情况,纷纷过来采访和调节,甚至动员他的儿女亲友过来劝阻,还是不管用。

哪怕老大爷的儿女经不住外人的冷言风语,当众要给他下跪,哀求他别再闹事了,他还是不管不顾,依旧风雨无阻地来摇门。

迫于无奈,在社区的帮助下,小区居民专门找了一个人,在凌晨五点的时候给老大爷开门进来,等他喝完早茶回来的时候,再一次开门让他出去。

本来这事就这么解决了,可前些天,老大爷因为嫌弃开门的人动作太慢,没用按规定的时间来开门,跟开门的人发生了口角,开门的人一气之下不单从此不来开门,另外找了一把大锁把门锁上了。

此后老大爷再也进不来了,因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摇门大叫,小区居民安生的日子再次被打破,只能再四处求助。

不过这一次,再也没有什么部门和媒体能够帮得上忙了,现在沈森跑去接这么棘手的事情,难度可想而知。

沈森现在毫无退路,只能顶着压力往前冲,他立即对那个老大爷进行了人脉搜索。

【人脉搜索成功】

【郭高年,三度人脉】

郭高年今年快八十八了,年纪很大了,身体还算硬朗,而且脾气非常火爆非常倔。他年轻的时候,在一间国企工作,非常要强,工作业绩还挺不错的,拿过市劳模,是单位里的中层骨干。

可惜在郭高年快退休的时候,那间企业倒闭了,他成了一名下岗职工,收入从以前的几千块变成了只有社保发的几百块钱。

看着原本跟自己同层次但在政府部门工作的那些人,退休后还能拿几千块钱的退休金,郭高年心里非常不平衡,虽然自己的家境不算差,但依旧经常发动原单位老工友们去有关部门进行所谓的“上访”和“抗争”,成为了著名的“老***”。

随着郭高年逐渐衰老,而且政府也对他们这类人进行了适当的帮扶,他这些年已经很少再去“麻烦”政府部门,却没想到因为这件事,再次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中。

有趣的是,郭高年的孙子郭小元,和方志东是很要好的朋友,因此沈森可以通过这层关系,只要花130个人脉值,就能把郭高年的人脉强化为中级。

‘这可是非常划算的一笔买卖!’

沈森刚要把郭高年的人脉进行强化,但转念一想,连忙他的儿女下跪都劝不动他,哪怕他是自己中级的人脉,应该也派不上用场。

一动不如一静。

沈森决定暂时先不强化郭高年的人脉,转而继续搜索起能够帮助解决这件事的人,幸好找到了一位。

【人脉搜索成功】

【刘立慧,四度人脉】

刘立慧今年八十五岁,跟郭高年以前在同一间国企一起共事将近三十年。她在五十岁的时候退休了,而且退休后的关系挂在了劳动局里,所以没有经历郭高年下岗的痛苦,一直生活的比较安逸。

让沈森感到意外的是,刘立慧居然是梁鑫老婆文爱红的一个同学的婶婶,因为是四度人脉,所以无法提供太多的有用信息。

沈森明白,系统推荐刘立慧,应该是可以利用她来规劝郭高年,这肯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可惜他现在的等级不够,无法对四度人脉进行直接强化。

为今之计,沈森只能等到了事发地走访以后,再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脉来解决这件事。

到了地铁口后,沈森立即搭上地铁赶往事发地。

与此同时,在报社的工作群里,沈森去办郭高年扰民这件事的消息已经被黄小辉传来了。

大家听见沈森要去办这么一件棘手的事情,都感到非常意外,也都觉得他很难成功。

群里除了像沈森这样刚入职的部分同事没入群外,上至报社社长,下到门卫和保洁阿姨都在,总共有两百多人,纷纷议论起来:

“真是后生可畏啊,换成我们这些老家伙想都不敢想。”

“我看他不单无畏,还有点无知。”

“胆子是大了点,年轻人嘛,多吃点苦头也未必不是好事。”

“我就怕他不撞南墙不回头,到时候丢人的还是我们报社。”

……

“他就是上次办了姚嘉雄那件事,现在膨胀了,以为自己真的可以上天了。”黄小辉抓住机会开始在全报社面前诋毁沈森,一下引得不少人都开始对沈森不满。

陈义达刚好有空看了看群,知道沈森的事后,也觉得沈森有点胡闹,立即在群里做出了指示:

“我们把沈森拍到读者服务部,还是对他抱很大期望的,但也不能由着他胡来,必须多给他点指导和约束。梁鑫”

“各部门对新人要多培养,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急着给他定任务催成绩,免得他们不小心出错。所有人”谭志明也跟着发出指示。

陈义达和谭志明的话,无疑是对沈森莽撞的一种批评,大家对沈森的印象就更差了。

黄小辉抓住机会,明里暗里继续对沈森各种贬损,倒是梁鑫对此不以为然,说了句:

“年轻人,总能给人办些意想不到的事,大家先别着急,先让子弹飞一会吧。”

沈森当然不知道黄小辉在报社群里给自己上眼药,急急忙忙到达事发地后,立即就开始了走访。

意外的是,听说了沈森是来帮忙解决问题的媒体记者,附近的居民都没有什么好脸色给他看,甚至有人直接就把心里的怨恨发泄到他身上,对着他不停地指责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