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5 章 初战告捷

另外三面没有壕沟作为保护,苏慎就只能暂时停止其他三面的挖掘工作,依托仅有的、东面的壕沟跟舒哈奇作战了。

在这个时候,就算舒哈奇绕过东面的壕沟阵,从另外三面攻击苏慎,苏慎也不害怕。

苏慎带来了五个连的火.枪手和五个排的火炮,不管舒哈奇从哪方面攻击,苏慎都能利用枪炮将舒哈奇给解决掉。

见到舒哈奇并不选择绕道攻击苏慎时,苏慎便不打算全部用枪炮来对付舒哈奇了。

在战场上,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方略。

当枪炮解决掉舒哈奇三分之二的兵力时,苏慎果断地下令停止用枪炮攻击清军。

一方面是苏慎不想浪费太多的弹药,另一方面就是苏慎要通过实战来锻炼队伍,尤其是那些新兵队伍。

以后跟清军的交锋多的是,单靠眼下统帅的四个团,能顶个屁用。

苏慎必须在今后的四川训练并发掘出一支强悍的精锐部队来,以后带领着这些人驰骋沙场。

在苏慎看来,枪炮作为保命的宝贝,当自己没有性命威胁时,就完全可以不用枪炮。

或许,李来亨可以硬等革命指挥部配发的弹药,没有弹药时,可以“消极怠工”。苏慎是不能因为没有弹药而“消极怠工”的,苏慎太需要通过战斗来证明自己了。

之前,叔父苏横没有家室时,苏横一直把苏慎当作亲生儿子看待,整天将姬国卿说过的话转述给苏慎,让苏慎快速成长。

苏慎离开苏横后,苏横隔三差五都把一些要紧的话用书信的方式告知苏慎,生怕苏慎年少无知而误事。

自从苏横有了家室后,苏横叮嘱苏慎的话和书信逐渐少了,苏慎感觉到苏横已经不再把自己当做亲侄子了。

因此,苏慎必须学会独立,必须靠自己的本事活着,不能再依靠叔父苏横了。

打扫了战场后,获得的银两、兵器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苏慎眼下不缺银子和刀枪冷兵器。

从清军那里俘获的战马,是苏慎得到的最大财富。

一百八十八匹可以继续上战场的战马虽然数量不多,但那些马匹都是百里挑一的骏马,比起苏慎这边的上千匹战马来,这一百八十八匹战马可以当做“种马”来“繁衍生息”,这一百八十八匹战马也可以称得上是“天马”。

这些时日,苏慎听说一师、六师等在武威、宁夏等地得到了不少良马,可以用来作为“种马”来“改良”革命军所骑战马的品质。

苏慎一直没有见到他们所说的甘凉马和宁夏马到底怎样,在苏慎看来,他今日俘获的一百八十八匹战马就堪比甘凉马和宁夏马。

当然,俘获的战马中,不单单是这一百八十八匹,活着的战马,最少还有一百匹,只不过那些战马都被子弹或者是弹片打伤,能不能最终活命很难说,苏慎没有将那些马匹列入俘获的好马行列。

对于那些奄奄一息的或者是“缺胳膊少腿儿”的战马,为了不想让那些战马受苦,苏慎只能是将之杀掉吃肉了。

本来革命军的肉食就非常少,随着新兵的增多,连粮食都很难有保障,就更不用说肉食了。

这一场战斗有二百多匹的战马可以用来吃肉,七师的所有人都可以打打牙祭了。

七师不但有了肉食,二百多匹马,就是二百多张马皮。

虽然用银钱可以购买到皮靴以及最新款的制服式皮衣,但是如果用皮革进行交换的话,会被优先接纳。

革命区皮革厂的皮料太过紧缺,只要有原料,他们很快就能制作出皮鞋、皮靴和皮衣出来。

只要皮鞋、皮靴、皮衣被生产出来,会很快被抢购一空。

革命指挥部的库银紧张,但是革命区的百姓手中都比较宽裕。

尤其是在西汉县,如果说谁家没有上百两银子,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保证胜利的前提下,苏慎想要的其次目标就是锻炼队伍。

在苏慎心里,兵在精而不在多,自己到前线后是可以领导一万多的新兵。但在苏慎看来,那些人都是“造粪机器”。

他们除了很能吃,很费粮食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作用。

在保证能够胜利的前提下,必须让这些人到战场上去历练一番,淘汰掉一些不适合当革命军战士的“造粪机器”。

如今的革命军跟两年前的不同。

那时候,革命军对付的主要是地方武装,战斗力跟如今的新兵差不多,哪边能保证战士们吃饱饭,那边的战斗力就强一些。

此时,跟革命军作战的是当今世界上最精锐的部队,革命军必须同样强悍。

革命区生产的枪炮是厉害,但是生产的速度实在有限得厉害,远远不能满足革命军的发展需要。

难道说,革命军的部队没有枪炮时,革命军就蜷伏在巢穴中不敢出面了?

苏慎必须证明自己率领下的革命军战士不是如此,自己麾下将士,在没有枪炮的情况下,一样可以打胜仗。

参战的一团各营补齐了编制后,苏慎将所有参加过战斗的新兵整合之后,编制为巴山新一团。

未来,巴山新一团的主要任务就是率领所有的新兵协助革命军主战部队行军、作战、打扫战场、运送物资和伤员。

由于革命军的新式服装并不多,从战场上缴获的清军铠甲以后将作为巴山新一团的装备,让巴山新一团根据表现,将铠甲分配到相应的人手中。

首场遭遇战取得胜利,让苏慎带领的四个团和一万多青壮组成的新兵士气高昂。

得知广元城大约有清军上万人,仅仅第一战就杀死了清兵三千后,七师的前线战士感觉到了胜利就在不远的将来。

跟革命军相比,舒哈奇这边就显得非常惨了。

广元城是有近万士卒,但六成的士卒都是被逼无奈的,他们的战斗力还不如革命军统领的那些衣衫褴褛的青壮。

舒哈奇此战率领的三千人,都是广元城的精锐,经过这一战,舒哈奇麾下的精锐尽失。

剩下的一千士兵,不但都是战斗力不怎么强的汉军绿营兵,而且他们思想不大牢固。

他们当初因为打不过而投降大清,此时他们会不会还因为打不过而投降给革命军?

至于那四五千被逼迫剃发留辫拿起刀枪参与守城的广元人,他们说不定还没等革命军来到城下,就鼓噪着打开城门迎接革命军入城呢!

舒哈奇能够想象得出,自己回到广元城之后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结局。

要想让广元城的那些汉人都听自己的,从此死守广元城,必须做出些事情来。

首先,回到广元城后要改变一些策略,善待那些汉人,再不能像以前那样奴役他们了。

其次,趁革命军初胜而放松戒备之际,对革命军来一个突然袭击,让革命军也尝尝失败的滋味。

当然,要对革命军进行突然袭击的,不是自己麾下的部队,自己麾下此时只剩不到五十名八旗子弟,再让这些人都葬送革命军之手的话,身边的那些汉军彻底不受控制了。

就算对革命军进行突袭,也不能自己亲自出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