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1 章 羌人和回人

马塬听了这些谣言,知道城内混入了大量的革命军奸细,严加防范和搜捕后,约有七百人偷偷溜出了城。

这时候,马塬才惊异地发现混入的革命军奸细竟然达到了七八百人。

跟革命军交手之后,其实马塬自己都有了归顺革命军的意思,奈何自己的家眷全部在兰州。

如果马塬这时候投降了革命军,他的家眷必然被林邦隆杀掉。

于是,马塬找了一个长相跟自己兄弟马塘差不多的人冒充自己兄弟,自己带着精锐偷偷溜出了陇西县城,回兰州去了。

这个冒充马塘的人,叫何彪奎,他的家眷同样被林邦隆掌控着,他自己也不敢投降革命军,只有硬着头皮带着剩下的四万老弱继续跟革命军耗着。

这时候何彪奎选择投降,是迫不得已。

家人性命跟自己相比,还是自己性命重要些。

拼着家人被杀,何彪奎也要留下自己性命来。再说,到了这个时候,何彪奎不投降的话,即便是自己力战而死,他的家人能保住吗?

与其全家被杀,不如暂时保全了自己性命!

打探到安定县那里还有革命军,马塬没有选择从安定县那里撤回到兰州,而是选择了南侧更为艰险的道路,经过渭源县、康乐县,然后翻越崇山峻岭向北回到兰州。

在陇西县休整了五天后,苏横将西征军兵分两路,自己带着一个旅的主战部队,从南侧马塬逃亡的道路追击到兰州。

萧凌和张长有带领另外一个旅的主战部队到安定县跟会宁县的革命军会师后,西进榆中县开赴到兰州。

考虑到南侧道路艰险,苏横带领的南路西征军只携带了三门虎威炮。

至于火.枪兵,苏横带了六成。

北路西征军,将剩下的十二门虎威炮带上,同时带上另外的四成火.枪兵。

北路西征军,跟会宁县的五千侦察兵回合后,没费一枪一弹拿下了安定县,原因是安定县驻防的两千甘凉军只有三百精锐,其他的都是新募青壮,他们根本不敢跟革命军对抗。

革命军到达安定县后,驻守安定县的“肃王军”千户方国丞早早地大开四门,归顺了革命军。

在安定县稍作休整,北路西征军同样兵不血刃拿下了安定县和兰州之间的榆中县。

不足半个月,北路军到达了预定地——卧龙川。

南路军所选西征道路相对艰险,行军速度非常缓慢。

很多时候,南路军需要数十人抬着盾车和虎威炮前行,一直行进了十四日,才抵达渭源县。

师长给出的战略计划是来年开春前拿下兰州,苏横也就没必要急速行军。

说不定,已经闻风丧胆的甘凉军,回到兰州后就会迫于压力逃亡到武威或者投降。

在渭源县休整了三日,等革命军三旅的两个主战营拿下岷县、漳县,消除被敌对势力切断后路的危机后,让三旅的两个营驻守在渭源县,苏横带着大军继续向康乐县方向进发。

在康乐县那一带,聚集着临洮、和政、广河、临夏等好几个人口密集区。

想要进兵兰州,必须先把这几个地方控制在革命军之手。

不然的话,革命军这边进兵兰州,那边就会被这几个地方的敌对势力抄了后路。

如果革命军被甘凉军各方势力堵在临洮和兰州之间大山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革命军只能等死了。

康乐县这一带,是一个相对富饶的地方,被一个叫邝世雄的羌人头领(土司)掌控着。

同时,这一带还聚集着大量的回回,回回的头领是马虎臣。

两个头领都掌控一方势力,大明朝实力强劲时,他们在朝廷□□和压制下,能够相安无事。

自从顺军西征甘肃,明廷势力在甘肃若存若亡,没人压制羌人和回人,羌人和回人积压多年的矛盾全部爆发出来,近几年来不断争斗、互不相让。

林马二人“拥立”朱宰渊为肃王后,以肃王名义派林贞元率兵一万到康乐县,由于无法调解邝世雄和马虎臣两家矛盾,又考虑到甘凉一带尤其是东北部的宁夏地区回人更多,林贞元便暗中串联马虎臣,不断打压邝世雄。

此时,邝世雄的羌人已被驱赶至西边的临夏一带,林贞元和马虎臣掌控着临洮、康乐、广河、和政等地。

如果革命军不解决这一带问题,率兵直进兰州,临洮这一带的甘凉兵和马虎臣的回军就会切断革命军后路补给,将革命军堵在洮河和兰州之间的大山中,革命军只能喝西北风了。

苏横西征前,姬国卿就跟苏横说过,打败林马二人的甘凉军并拿下兰州是革命军的主要问题不错,但不是革命军的唯一问题。

兰州距离革命区太远,革命军沿着马塬进攻路线一直向西攻打到兰州,战线拉得太长,容易被甘凉军切断归路,让西征军跟革命区断绝联系。

因此,西征军西征林马二人的甘凉军同时,其他各旅团要积极配合西征军,扫清西征军西征路线上的两侧障碍。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革命军以一个强大的面,去压迫兰州,而不是集中一个点或一条线孤军深入兰州。

临洮、康乐这一带,是兰州南侧一个重要屏障,这里是个人口相对稠密的区域,原因就是这一带比较富庶,土地相对肥沃,灌溉面积较大,就跟当前革命区的西和、礼县小盆地一样。

这里与兰州之间隔着大山,一旦兰州这个河西走廊上的重镇遭受到攻击时,完全可以暂避于康乐这一带。

掌控了康乐这一带,等于是为革命军开辟了第三个易守难攻的根据地(第一个是西和礼县盆地,第二个是成县、徽县盆地),同时,掌控了这个盆地后,也为日后革命军进军青藏提供了前沿阵地,康乐这一带小盆地,革命军志在必得。

三旅留下一个团驻守阶州后,另外一个团跟随苏横西征,还剩下的一个团,抽调了两个营先后在侦察部队配合下,西出宕昌县和平解决了岷县、漳县后,与苏横南路西征军会师。

会师之后,只要西征军南路军拿下康乐盆地,三旅三团的这两个营(一营和二营)就留守在康乐盆地,开发康乐盆地的同时,为西征军提供后援保障。

革命军兵工厂扩大规模后,每月的产能提高了一倍,此时平均每天都能生产出近千支火.枪来。

三旅的三团一营和二营会师西征军后,他们带来了一个连的火.枪兵,这也是他们经过岷县、漳县时,两个县“和平”解放的原因。

之前,什么“传檄而定”的话,在姬国卿这里就只是传闻。

如今随着革命军实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全歼满清正蓝旗都统巴颜的上万兵马后,陇右一带革命军的大名端的是如雷贯耳。

西征进行的同时,左右两翼配合西征军将周边各县镇掌控于自己手中,基本上就是靠的“传檄而定”。

其实,苏横在陇西县东二十里左右的地方跟马塬血战一场后,曾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传檄”劝降马塬,苏横也希望在自己这里实现“传檄而定”,可惜马塬这家伙宁逃而不降。

刚跟着姬国卿时,苏横是个嗜战分子。

原因是当时的苏横从五品守备落魄到了普通士兵,心中憋了老大一股怨气,只想找个机会证明一下自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