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9 章 改编大西

“此时,说这个有点遥远,这个理想或许要等到咱们的孙子辈甚至重孙子辈去实现了,咱们要做的就是给后人制定出一条发展和建设的道路来,并监视监督着不能让这条道路被他们走岔了、走歪了?

“这条道路,说得简单些就是资本制度,以资本经营为主的全新社会制定和国家制度。

“资本制度的前提必须是平等、公平、自由、民主、法制。

“说了这么多,都说得口干舌燥了,还没有说到正题上。

“什么是正题,我想诸位都非常清楚,那就是如何整编大西余部,孙大哥、刘大哥、李大哥,我说的对不对?”

李定国是个爽快人,听了姬国卿之言后,率先表态道:“我们就盼着听司令究竟要如何整编我们呢!”

“哈哈……”

姬国卿先笑了一阵,道:“在整编之前,我先强调一下。

“我二哥来到贵州跟各位交往了多日,可以说跟各位的情谊相较日深,我也相信各位跟我们兄弟二人日后会情同手足,我更愿意诸位都将资产投入到我们姬家的公司,让咱们的情谊更加牢固,这一点诸位可有什么异议?”

“没有,哪里还有什么异议呢?”

“我们都跟姬二公子说好了,就等着司令这句话呢!”

“能够成为姬家兄弟的兄弟,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

“哈哈……”

姬国卿笑道:“今日在座的都不是外人,我可以当着大伙的面表个态,我姬国卿日后会把诸位都当作最亲密的兄弟,把诸位都当作姬家人一样对待。为此,我的设想是,大西余部的人我尽量不打散……”

“好!”孙可望激奋异常道:“只要不打散我们兄弟,我们兄弟日后就当二位是亲兄弟!”

姬国卿笑道:“在这里除了我们姬家兄弟二人,杨展杨大哥已经在四川创办了姬家的分公司,这情谊就不用说了。

“孙大哥等人日后都成了姬家公司的投资者,咱们就算是绑在同一条战船上的人了,日后一荣具荣、一损具损。

“诸位在贵州统领的将士虽然多达十一万,按人数来说可以编制四个军。

“但是,诸位都清楚你们统领的这些人当中,很多人已经不适合继续在革命军队伍中效力。

“咱们的革命军队伍需要的是强而有力、作风强悍的人,整编之前必须经过一定的筛选,因此我打算将贵州地区的将士整编为三个军,也就是第六军、第七军和第八军。”

……

姬国卿将大西余部整编为三个军的消息,让大西余部欣喜万分的同时,也让顺营众人倍感鼓舞。

毕竟,顺营人众和大西余部都作为反贼,曾经被这个世界主流意识所痛恨和唾弃,成为革命军后,纷纷得到革命军重用,这绝对是难能可贵的。

相比于大明官僚阵营,顺营和大西余部在革命军之中受重用的程度更高,这说明革命军的主流意识还是跟大明的主流意识不兼容的。

后起之秀的革命军,也曾一度被视为匪贼,至今在大明和满清的眼里还是反贼。

同样作为反贼的大顺和大西,自然跟革命军是“臭味相投”了。

将顺营将领和大西将领都摆到重要位置,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姬国卿有意弱化大明官僚阵营,逐渐将之边缘化。

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还跟谢椿的崖城里阵营有关。

以贺珍为首的大明官僚阵营,投身革命后并没有受到姬国卿重用,他们未免感到失落。

崖城里由于具备极高的凝聚力,抱团思想及其严重,是姬国卿首先要考虑弱化的对象。

这两个阵营在革命军这里都属于不被姬国卿“待见”的,属于“失意者”,他们自然而然地“勾结”在了一起。

谢椿借助自己在革命司令部的特殊地位和权力,不断诱使或胁迫以贺珍为首的大明官僚阵营投资到谢家公司的手段,迫使这些人“归顺”到崖城里集团。

在这个时代,掌握话语权和财富的人主要集中在大明官僚阵营中,他们如果全部跟崖城里阵营进行“联姻”,那么未来这个集团将成为华夏革命军中最强大的集团。

由于革命施行推选制度,届时崖城里集团一旦成为最强大的集团,他们很可能掌控推选和议会,继而逐步掌控革命。

姬国卿作为新时代人,知道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在崖城里集团还没有成型之前,必须将之扼杀于萌芽状态。m

重用顺营将领和重视大西余部,就是姬国卿有意利用这两个阵营共同抗衡或者压制崖城里集团的手段。

经过八天的连续会议,比较出乎意料的是新编的三个军,并没有让孙可望、刘文秀和李定国三人全部任军长。

刚开始姬国卿提出对大西余部编制成为三个军时,孙可望、刘文秀和李定国三人认为这三个军刚好由他们三人执掌。

谁料想,新整编的三个军,杨展任第六军军长,刘文秀任第七军军长,李定国任第八军军长,大西余部的老大孙可望竟然没有了位置。

历史上,真正的孙可望是极不可靠的一个人,为了一己私利,投机钻营,最后竟然投降给了满清。

不像刘文秀和李定国二人,至死都在抗清。

因此,姬国卿并不想给孙可望一定的兵权,而是让刘文秀和李定国二人执掌了一定的军权。

在众人都有些迷惘时,姬国卿宣布孙可望任革命司令部军务府参谋,等于是直接将孙可望提拔到了“朝廷”任“中枢大臣”,这让孙可望喜笑颜开。

把孙可望提拔到革命司令部,除了借助大西余部抗衡崖城里集团之外,还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大西余部。

毕竟,作为大西余部的老大孙可望都进了革命司令部,这会让大西余部的将士倍感荣光,从此义无反顾地跟随姬国卿革命。

经过十几天的整编,第六军中有两个师都是大西余部,属于一个混编军,第七军和第八军几乎全部是大西余部的人,姬国卿只是派遣了军指挥部参谋和六个师长。

革命三年十二月初一,姬国卿在遵义临时革命司令部对革命军队伍重新作出人员任命和调整。

第一军:军长李来亨,下辖第五师、第七师、第八师。第五师师长罗岱,第七师师长苏慎,第八师师长张能(顺营将领),军指挥部调整为安康,待关中全部解放后,军指挥部调整到西安。

第二军:军长刘水生,下辖第二师、第十师、第十六师(新编)。第二师师长崔大孬,第十师师长李进(顺营将领),第十六师师长朱节,军指挥部由眉山调整为成都。

第三军:军长谢杉,下辖第一师、第四师、第十二师。第一师师长刘木青,第四师师长王威盛,第十二师师长何小麦,军指挥部调整到西宁。

第四军:军长刘大强,下辖第三师、第六师、第十三师。第三师师长高来驹,第六师师长杨度,第十三师师长韩光轩,军指挥部调整到天水。

第五军:军长马虎臣,下辖第九师、第十四师、第十五师。第九师师长邝世雄,第十四师师长岳关山,第十五师师长杨礼凤,军指挥部暂时在汉中。

第六军:军长杨展,下辖第十一师、第十七师、第十八师。第十一师师长朱化龙,第十七师师长牛光宗,第十八师师长李迪(顺营将领),军指挥部定为遵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