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2 章 凤县大桥

今晚第二章更新来了——

等到几个月后菜籽成熟,收购了大量菜籽挤压成油,华夏制品公司就能扩大产能了。

正月十七,各师按革命指挥部安排,分别到相应县市创建师部指挥部。

由于兵工厂生产的火.枪、手榴弹和虎威炮数量有限,当前还只能配置四个营。

革命指挥部答应各师,半年之内,为各师陪着一个火.枪营、一个炮兵连。

手榴弹和定装纸壳弹的数量,跟火.枪的比例是一比五比五十。也就是一个营□□兵有三百人的话,手榴弹的配制是一千五百颗,定装纸壳弹是一万五千发。

虎威炮跟炮弹的比例是一比十,一个连十门虎威炮,就配制一百发炮弹。

鉴于年前西征时,虎威炮在山地小道上极难行走的现状,姬国卿命兵工厂此后生产的虎威炮不再焊接为一体,而改为螺栓组装。

一门虎威炮,大致分为六个部分:挡板、炮管、车架、车轮、沙箱、工具箱。

其中,沙箱最轻,除去细沙的话,不过一十四斤,炮管最重,为三百零六斤。

三百零几斤的炮管,拆卸下来后只需要四名战士就能搬着走,或者用绳子捆了穿上木杠抬着走。

将所有部件抬到相应位置后,只需要五到八分钟,便可以组装完毕。

能够拆卸组装的虎威炮,即便是在没有道路的崇山峻岭都能够随军到处往来。

已经造好的包括已经配置到各师的虎威炮二十门暂时由三师和六师使用。

三师因为此时有十五门焊接一体的虎威炮,三师也就可以组建十五个班的炮兵。

未来,革命区防御和战争的重点可能就在兰州以西的河西走廊,以及一师、六师驻扎的天水、德隆等地。

此后兵工厂生产的火.枪、手榴弹、虎威炮等会优先考虑配置到一师、六师。

从第二十一门虎威炮开始,兵工厂制造的虎威炮便成了可以任意拆卸组装的火炮。

这样的火炮,姬国卿将之命名为虎威炮二号。

当前七个师,还缺口五十五门虎威炮二号,月产量十到十二门的兵工厂,可以在半年之后就能制造出五十多门虎威二号火炮。

此时的西汉县,以革命指挥部为中心,周边辐射五里之内几乎没有耕地了。

居民区占地不过十分之一,剩下的十分之九全部都是办公楼、行政楼、兵营、学堂、医院、工厂、集市等。

本来,西汉县的房屋建筑都集中在西汉水河北岸,南岸全部是耕地。

此时,北岸这边再没有任何耕地了,南岸那边耕地面积不到一半。

西汉县城由两年多前的一个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占地面积约十五平方公里(东西长五公里、南北宽约三公里)的大城市。

听萧凌大致说了兰州城的规模,姬国卿估计出当前的兰州城约十二平方公里,还不及西汉县城。

西汉县城无法跟阶州、天水、兰州相比的是人口。

西汉县城占地面积岁大,但主要是兵营和工厂占用的面积太大,居民区占地面积很小,此时加上革命军的话,人口刚刚突破两万。

西汉县城的两万人口当中,完全务农的人口几乎没有,这两万人除了两个团的革命军战士两千余人及数十个治安队员、行政楼各公职人员数十人外,剩下的有教师一百零三人,医生护士二百一十人外,其他人基本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劳工(包括工程师、技师)。

正月二十五,姬国卿骑马到凤县,为凤县东北口跨嘉陵江大桥落成典礼剪裁。

凤县大桥,是革命区第一座跨越嘉陵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桥。

大桥采用了八个桥墩,江边两侧河滩地上四个,江水中心偏岸边的位置各两个,每个桥墩距离十五米,整个大桥长度达到一百一十七米。

河滩地上面的桥梁,早在江水冰封之前就已经架设完毕,江面上的桥梁,只能等江水冰冻之后,下支架、铺设木质桥板,绑定钢筋,木板合拢为框架,然后填充混凝土。

为赶工期,这座跨江钢筋混凝土大桥昼夜赶工,即便是春节期间,也只停工了三天(除夕、初一、初二)。

经过历时近半年的架设,终于在革命元年正月二十五这天拆除框架木板和木质支架,大桥可以通车。

为架设凤县跨江大桥,水泥厂和农具公司专门在凤县创建了分厂,这几个月来主要生产钢筋水泥供给大桥架设。

凤县大桥跟后世的大桥相比,小巧玲珑得很多。

桥面仅有四米宽,可以并排通过两辆马车。

大桥的桥墩地下深度约十一米,地面高度五米,即便是夏秋两季连续半个月大雨导致江水暴涨十倍,也不会漫过桥面。

在革命区比较偏远的凤县架设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桥,主要是为革命军开展工作考虑。

在凤县、徽县、成县盆地以东的秦岭山中,分散着革命军侦察部队近两千人,加上他们以班排为单位创建的根据地和训练的辅兵青壮,大约有两万准革命军战士和近十万百姓。

开春后嘉陵江逐步解冻,东秦岭山的革命队伍想要回到凤县、徽县、成县,需要绕道青石崖,往来非常不方便。

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合适的位置架设一座大桥。

凤县大桥,就因此诞生。

凤县大桥的落成,不但让嘉陵江两岸的凤县百姓可以自由往来,而且还可以让五师随时穿过大桥到东秦岭山去。

因为,此时贺珍已经布置完毕,调集三万人马,准备通过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三路开赴关中。

为减轻革命军西征军的压力,革命军五师必须配合贺珍,牵制关中清兵。

任命李过为五师师长,并让李过将师部设立在凤县,就是因为李过和贺珍都曾经在同一条战线上,他们彼此之间容易沟通。

另外,革命军侦察部队在东秦岭山中创建的最大根据地留坝县,驻扎着两个营零一个连的在编革命军侦察部队。

留坝县约三分之一的村镇都在革命军侦察部队主持下完成了土改工作,未来五师最少要派遣一个旅的主战部队到留坝县去,开辟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也逐步东进,与河南、湖广的原顺营各部进行联络形成统一战线。

早期跟巴颜作战时,革命指挥部已经给凤县革命军配置了五百多支火.枪。这些火.枪此时全部留在新成立的五师,随后,指挥部会优先为五师运送去十门虎威二号。

协助贺珍攻打关中并最终赶走关中清兵,那是贺珍的意思,不是革命指挥部的意思。

革命指挥部的意思是让五师跟贺珍合作后,逐步同化贺珍,让贺珍所部成为革命军的一部分。

如果贺珍不愿意跟革命军合作,时机成熟时,不排除革命军突然跟贺珍翻脸,除掉贺珍,占领汉中。

这是革命指挥部交待给李过的总体战略思想,具体怎么操作,那是李过师部几个人研讨考虑的事。

不赶走关中清兵势力,并战领关中,是革命指挥部暂时的战略部署。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