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把孩子的智力开发出来

搂抱、对视、哼唱,这是开启孩子智力的三宝。

为什么称这三招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法宝呢?美国科学家在经过研究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孩子出生后,随着视觉、听觉、触觉等的信号刺激,脑细胞之间迅速建立起广泛的联系。通过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神经细胞逐渐被髓鞘包裹起来,从而确保了电流信号快速而准确地进行传输。

在感觉器官中,视觉可以说是大脑发育的起点,孩子在他刚出生几分钟内,在妈妈关爱的注视中,孩子的眼睛就会突然停止转动,把他最初的注意力集中在妈妈的脸上,这时孩子视网膜上的一个神经细胞就与其大脑皮层的另一个神经细胞联系起来,此时妈妈面部的影像便在他的大脑中留下持久的记忆。3个月左右,孩子视觉皮层的细胞联系达到高峰。等到孩子3岁的时候,大脑的每个神经细胞都与大约一万个其他细胞相连,每秒钟能向相邻的细胞发送一百个以上的信息。其他感觉器官也是这样慢慢发育的。

美国有位叫乔治?曼斯尔的海员,在儿子刚出生不久便出海远航。3年后,他回到家里时吃惊地看到儿子举止古怪,性格孤僻,自卑感很强,看不到一点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一个3岁的孩子会是这样?

后来,经过细心的观察,他发现,孩子的母亲由于忙于各种事务,几乎没时间跟孩子接触,更没有时间去搂抱孩子或者是给孩子唱一些童谣,而自己又常年不在家,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心才变成这样的。

到了3岁的时候,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发育逐渐完善,这时候家长要对孩子多做一些看起来挺普通简单的动作,如搂抱或轻拍、对视与对话或者向孩子哼唱,让孩子在3岁的时候就拥有丰富的生活,这样可以起到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良好效果。对孩子进行早期的智力开启的精髓并不是灌输各种知识,而是聆听、指导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包括多看、多听,学习与妈妈说再见,与别人友好相处,勇敢地探索周围环境等。所有这些支持性关爱与护理,都能使孩子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得到健康发展,长大之后智商自然高出一筹。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家长都在学习或者已经开始对孩子进行早期的智力开发了,但懂得如何科学地实施早期智力开发方法的家长同样不多,很多父母多是仿效他人的方法生搬硬套,或者只知道参考一些科普报刊提供的方法,家长有这种意识是非常好的,但是往往收不到家长理想中的效果,道理很简单,早期智力开发最讲究的便是适龄性。换句话说,首先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让小宝宝去干大孩子才能做的事,那样做就不是早期开发而叫做提前教育了,提前教育超越了孩子的年龄,显然难以成功,大多会以失败告终。

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助于孩子智力开发,有利于活泼、开朗、信任、自信等良好个性特征的形成,同时,孩子的智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这种愉快的心情并很好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呢?

第一,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

不要以为孩子贪玩就不好,如果说在孩子1岁的时候,家长逗孩子玩,引导孩子做一些小动作的游戏是为了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那么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孩子游戏、玩耍,不仅有助于孩子身体发育,更重要的是孩子在游戏中可以增加大脑的活动量,从而更好地开发孩子的智力。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也是儿时最主要的心理需要之一。游戏对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是他理解世界、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同时,游戏也是一种孩子最初的学习方式。孩子在游戏中,大脑和全身各个器官都处于活动状态,这是一个在大脑统一指挥下的身体协调活动,有利于孩子动作的协调发展。而各种各样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挤占孩子的游戏时间,对孩子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

第二,家长要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来感染孩子。

孩子在3岁的时候已经懂事了,家长的一些情绪变化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比如说,孩子的父母不停地在吵架,孩子就会受到影响,在一边哭个不停。而且有时候,家长会把生活中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这些都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很大的影响,孩子的脑子里整天都是这些,那么孩子的智力怎么提高?因此,家长要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心,温馨、快乐的家庭氛围。

第三,多让孩子跟同龄的孩子交往。

经常带孩子的父母很容易发现,孩子见到他的同龄人后,会表现出非常高的热情,就算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如果他见到另一个也在学走路的孩子,他也会有种靠近的,何况是3岁的孩子。孩子到了3岁的时候,他的语言、表情、动作都会大大增长,当见到同龄的孩子后,他们会出现超出成人之间的默契,他们在一起会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这样就会更大地促进孩子智力的开发。

第四,父母都要积极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

我国的传统养育习惯是0~3岁孩子的养育常常是由妈妈来完成的,爸爸很少带孩子,即便是爸爸带孩子,由于我国传统养育模式的影响,爸爸也不能更好地来带孩子。但是,在开发孩子智力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爸爸这个重要角色,那孩子的智力开发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亲子教育学家通过研究表明,婴幼儿与父亲的交往,对其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父亲参与养育的婴儿更加聪明、机灵。

爸爸这个重要角色的参与是婴幼儿积极情感满足的重要源泉。对父亲与婴幼儿交往的观察及研究发现,父亲更多地与婴幼儿玩兴奋、刺激、变化多样的游戏,常常逗得孩子“咯咯”大笑,会使婴幼儿感到更大的快乐和满足,更加活泼、开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