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入门传法

二人刚刚返回中阳峰,一进院内宁兴平便见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男孩在院内玩耍,只见其穿着乾云弟子的青衣短衫,眉目间与林宵云和林子寿颇为相似,只是脸蛋有些圆润,模样也有些稚嫩。

听到有人进院,那个小男孩回头看向林宝儿和宁兴平,笑嘻嘻地说:“宝儿,你又去甘师叔那里打秋风了?刚刚师叔派人送来几张有关法宝的使用法门,只说让转交给你。我看里面有几样好玩的,不如你分我几个如何?”

林宝儿把头一扭,说:“没有,那是甘师叔给兴平用来防身的,我替他先保管一下,你要法宝,自己去甘师叔那里要。”

然后又对宁兴平说:“这是我二哥林子孝,比我大了几个时辰,别看他白白净净的,其实一肚子歪主意,你莫要给他带坏了。”

林子孝听到此话,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这便是宁师弟吧,你别听这鬼丫头乱说,全乾云山都知道她是出了名的雁过拔毛,还好意思说我呢。”

宁兴平听得兄妹二人斗嘴,不禁笑出声来,此时林子寿从门口出来,招呼三人进屋吃饭。

进到偏厅,林宵云和梁书凝已经坐定,挨着林宵云空出一位,两边依序坐着五人,其中有一人宁兴平认得,正是前些时候林子寿一行人中的一个,名叫秦君昊,别的几个却未曾见面。

林子寿将宁兴平拉到下首坐下,然后一一介绍。“我们乾云山以入门先后来排辈分,所以有些师弟反而比师兄年龄大些,也不奇怪。诸位师弟,这便是老九宁兴平,他的情况,大家也应该略有耳闻,我就不说了,望各位对他多多提点。”

然后拉着宁兴平介绍起在座的众人来。

“这是二师兄周仁浩,现在随着李师伯做监察室的营生。”宁兴平上前见礼。这周仁浩起身回礼,只见此人年约二十,白面无须,面色冷峻,让人不寒而栗。

“这是三师兄秦君昊,你在上山前便见过。”宁兴平也上前见礼。秦君昊笑着说:“前些时日与你相处,觉得分外亲切,如今更是一家人,以后有什么事情,但来找我便是。”宁兴平点头谢过。

然后林子寿又将剩下众人一一介绍给宁兴平认识,分别是四师兄林学奇,乃一粗犷大汉,孔武有力。五师兄吴穆言,乃一俊俏书生,文质彬彬。六师兄王邵远,乃一灵动之人,精明强干。七师兄便是那林子孝,与林宝儿乃孪生兄妹,见宁兴平上前行礼,便悄悄对宁兴平说,“明日祭拜过祖师,你便跟着我,以后我带你玩儿。”宁兴平连忙点头。八师姐便是林宝儿,自不必多说。

林子寿将众人介绍完毕,便到上首林宵云旁坐下。林宵云举起茶盏,对宁兴平说道:“兴平,我乾云山立派八百余年,门下弟子众多,但大多是外门弟子,各派长老亲传弟子都不过二、三十人,你我有缘,将你收入门下亲传,望你不负众人对你的期望,勤勉用功,不可贪玩,他日学有所成,也不枉我一番用心良苦。”

又对众人说:“修行之路,苦难艰辛,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们几个大的,都得我真传,更当用心锻炼自身,扶危济困,休得污了我乾云山美名。”

众人连忙举起茶盏,点头称是。

林宵云与众人饮过茶,拿起筷子,在面前夹了一片竹笋,放在碗里,对众人说,“吃饭罢。”众人方才起筷。

修行之人,饮食清淡,宁兴平久为猎户人家,却是吃着不甚习惯,虽然如此,但这种一个大家庭般的氛围还是让他倍感温暖。

吃过晚饭,众弟子起身收拾碗筷,林宵云叫住宁兴平,让他一同出去走走。

宁兴平跟着林宵云来到院外的平地处,林宵云在崖边站定,对背后跟来的宁兴平说道:“兴平,你且看对面中间的黛罗顶如何?”

宁兴平恭敬地答道:“壁立千仞,雄伟无比。”

“你可知此处在洪荒年间,也不过是大地上一处略高点的小山丘罢了。”林宵云又说道。

“师父,那为何今日会有如此壮阔奇景呢?”宁兴平好奇地问。

“这便是我今日要说与你听的,黛罗顶峰内有磁石,可吸纳五行之气,经年累月,方成此巍峨山峰,而周围的侧峰,当年也不过是受其吸引,落在此处大一些的山石罢了,而今却也与黛罗顶一起组成了乾云山脉。修行之路,可比山峰成形,一如门派精神,吸引众人,众人借门派之力修行有成,拱卫门派。二如个人修行之路,起于微末,但苦修不辍,方可成巍峨巨峰,而且虽说修行路上孤独,但自身可如磁石,吸引与你志同道合之人携手并进,众人相互印证,也不失为成长契机。昨日为师见你资质普通,心中甚是可惜,但你师兄所言也确实为真,修行之路,资质并非唯一,若你求道之心坚定,也未尝不能出人头地。你切勿因众人所言而妄自菲薄,失了道心,生了心魔,这才是断你修行路的大忌。”

宁兴平听得林宵云一番话,再看向远处群山,心胸也开阔起来,躬身说道:“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好了,回房早些歇息吧,明日一早随我去见掌教师兄,祭拜过祖师,你便正式成为我门下亲传弟子了。”林宵云说罢,转身向院内走去。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用过早饭,林宵云便带着宁兴平前往黛罗顶见掌教邱璟云。

昨日林宝儿带着宁兴平去了六峰,因为今日他便要去黛罗顶上,所以并未去往此处。

行过索道,宁兴平便见一处占地二十多亩的平台,上面伫立着几处宏大的建筑,一过索道,便是一幢巨大的白玉牌楼,牌楼两旁立柱处刻着一副楹联,上联是“胜地拟蓬莱,毓秀钟灵,千里江山堪入画;”下联是“仙人居阆苑,涂丹饰碧,数重楼阁宛凌云。”中间上书四个大字“乾云福地”。

牌楼背面又是一副楹联,上联是“松柏旷怀心神共远;”下联是“智仁雅乐山水同深。”中间又有四个大字“清静淡泊”。

林宵云带着宁兴平穿过一片空旷的广场,走入旁边一处偏殿,进门便见一中年修士正在里面打坐,听见来人,此人起身笑着说,“知你今日要来,我便在此侯你多时了。”林宵云连忙拉着宁兴平行礼,“有劳师兄相侯。”又转头对宁兴平说,“此乃我派掌教邱璟云,是为师的师兄,你入我乾云,当尊掌教之命,不可违逆。”

宁兴平连忙答应,抬头看向邱璟云,见此人书生打扮,面容俊朗,眼中带笑,观之如沐春风,与林宵云的清冷之意又不相同。

邱璟云笑道:“不必拘礼,我等修行之人,没有那么多礼数,入我门派,只需为人正气,尊师重教便可。你当牢记自己是乾云山弟子,行事不可妄为。”宁兴平点头称是。

说罢,邱璟云带着林宵云师徒二人出门向正殿走去。一入正殿,便见一尊高约丈许的白玉雕像,正是那日在林宵云正房内所挂画像中的持剑道人,只是更显气势逼人。邱璟云点燃三柱线香,跪倒在雕像前,林宵云和宁兴平也跪于其后。

邱璟云双手拈香,对着雕像说道:“清虚祖师,今日我乾云山再添香火,望祖师庇佑门下弟子。”叩拜祖师雕像后,邱璟云将香插入香炉,便招呼宁兴平上前。

“兴平,盘坐于祖师前的蒲团上,双目凝视祖师双眼,屏息静心,看你造化如何。”邱璟云指着雕像前的一个蒲团说。

宁兴平依言坐好,抬头看向雕像双眼,只见那双眼睛越看越深邃,渐渐地意识便深陷其中,越来越模糊起来。

渐渐地,宁兴平仿佛进入了一片黑暗之中,也不知在何处,突然在黑暗中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乾云弟子可向前十步。”

宁兴平依言上前,眼前豁然开朗,自己已经置身于一片竹林的空地之中,眼前有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正在饶有兴趣地端详着自己,正是雕像中的清虚真人。

宁兴平见到清虚真人,立刻跪下叩头行礼,“弟子宁兴平,乃是长老林宵云门下,见过祖师。”

清虚真人笑着说,“起来吧,原来是宵云那小娃的徒弟,当年见他之时,他比你还要小上几岁。你可知这里是什么所在?”

宁兴平恭敬地回答:“弟子不知,但祖师已经仙去,莫非弟子是在梦中相见吗?”

清虚真人哈哈一笑,“此处乃是我开辟的一处小空间,只得一缕精魂长存于此,至于我本身恐怕早已身死道消了。但凡我乾云亲传弟子,皆有机会以神魂出窍来此一次,由我面授一份机缘,且让我看看,你的机缘是什么。”

说罢清虚真人双目如电,将宁兴平神魂上下仔细扫了一遍,皱起眉头,说道:“奇怪,为何你神魂深处烙印有一道佛门法印,莫非你是哪位佛门高僧的转世灵童?但我观你神魂不稳,修为全无,根骨想来也属普通,又不似灵童天资。你可知是何缘故?”

宁兴平深思片刻,想到真性禅师临终之前叮嘱自己不可将传功之事说与旁人,但又一想清虚真人只得一缕精魂,当不算是人,兼之自己此刻已是乾云门人,断不能对祖师有所欺瞒。便一五一十地将受真性禅师传功之事说与清虚真人。

清虚真人听罢,思忖良久,说道,“这等事,我修行多年,也未曾遇到,我乾云山修行的乃是道教一脉,与佛门修行大相径庭,但这道烙印与你神魂合二为一,强行去除反而对你神魂有损。罢了,且让我传你一法,看看金光教的这老和尚是何用意。”

说罢双目再次看向宁兴平,一道毫光电射向宁兴平双目,宁兴平只觉得神魂一颤,脑中便多了一道心法。宁兴平未及细看,只听清虚真人说道:“这心法乃我晚年观世间沧海桑田之变迁,苍穹星辰运行之轨迹,一朝顿悟所得,名唤寰宇千秋诀,此法诀乃是模仿天地运行,时空变幻的法门,修之甚难,但我观你神魂纯净,并无杂念,反是修行此法的良材。你可用心修习,以此诀或可将你神魂中那道烙印打开,并与我派功法相互印证,当有益处,因为佛修心,道修身,其实修的都是自身小天地的运行,修至深处,便是万法归宗,以自身补足天地间那遁去的一,以成大衍之数。”

宁兴平立时跪下拜谢祖师赐功之恩。清虚真人将他扶起又道:“我乾云山立派收徒,讲究因材施教,除了本门基础功法与门派中的藏书众弟子均可学习外,自我处所得乃是个人机缘,故法不传六耳,外人修之,非但无益,反受其害,切记切记。”

宁兴平点头称是,又问道:“请教祖师,弟子心中有一问不明,想请祖师指点。”

“哦,说来听听。”清虚真人笑道。

“弟子一心修行问道,但奈何天资有限,众人皆说我资质平平,弟子时有惶恐,怕修行难成,却是负了父母与师尊,望祖师为弟子解惑。”宁兴平恭恭敬敬地说。

清虚真人哈哈大笑,“痴儿,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资质一说乃后人在修行一途中急功近利之魔障,我等修行修的是天道,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众人修行,或为清净避世,或为斩妖除魔,或为益寿延年,或为一己贪欲。却不知修行之根本乃是顺应天道,以有余以奉天下。只要道心坚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一切顺天应人,方得始终。所谓得道者,非得己之小道,而是得天地运转之大道。天道无情却有衡,先天不足,后天可补,反而那些资质甚高之人,前期修行一路坦途,后期却再难寸进,便是此理。”

宁兴平又问道:“那为何天下人分为三六九等,人之命有生死贵贱之说。”

清虚真人笑着答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天地间一草一木,牛羊猪狗,帝王将相,升斗小民,皆有其所用,或生老病死,或贫富贵贱,都是天道循环的结果。我等机缘所致,得以修行,也是如此。唯有守中,方可成道。修行之路最终无非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自身成天地,反哺苍穹众生,当为圣也。”

清虚真人反问宁兴平,“你上山修行可有所向往?”

宁兴平抬头看着清虚真人说:“初始,弟子见真性禅师与魑尊斗法,引得风云色变,心甚羡之。后家中剧变,弟子又想,天下间像魑尊一类恶人数不胜数,弟子若能修行有成,当除魔卫道,让芸芸众生不再经历我之哀痛,这便是弟子修行所向往之事。”

清虚真人大笑道:“好好好,我欲乘风去,除魔天地间,我辈修行者当守仁心,行正气之事。牢记你今日之言,遇事当思之。”

说完便道:“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你该回去了。”说罢,大袖一挥,宁兴平便向后飞退而去。

宁兴平一惊,连忙问道,“弟子想问如何求道,修行是否可以真的成仙?”

只听远处传来清虚真人苍老的声音,“莫言红尘爱为癫,问道宛若登九天。他朝乘风看日月,除魔卫道在人间。”

宁兴平听得不明所以,又觉得眼前一黑,再睁眼时自己依然坐在清虚真人雕像前,邱璟云和林宵云正在一旁微笑看着自己。

邱璟云捻着自己的胡须对林宵云说道:“去了三柱香的时间,看来此子与我乾云大有机缘。当年为兄入门时候,也不过去了两柱香时间。”

林宵云笑着说:“小弟当年只得此子一半时间,想来祖师也对他颇有垂青。”

宁兴平听得二人答话,很是奇怪,便怔怔地看着二人。邱璟云看宁兴平一脸茫然之相,微笑着说:“起来罢,亲自给祖师奉香之后,便去领取你的铭牌和功法。”

宁兴平听得此话,起身取了三柱香点燃,拜倒在清虚真人雕像前,叩首之后,轻轻将香插入面前香炉,对这位创派祖师又深深一礼后便随林宵云退出殿外。

刚出殿门,便见林子孝笑嘻嘻地凑了上来,说:“兴平师弟应该已经拜过祖师了吧?爹,你先回去吧,我带兴平去办其余琐事便可。”

林宵云知他因与宁兴平年纪相仿,故上来亲近,便说:“那你便带师弟前去,领完东西便回来,不要到处闲逛生事。”说罢转身往中阳峰方向而去。

林子孝看着父亲远去,便上来搂住宁兴平肩膀,神秘兮兮地问:“你见祖师用了多长时间啊?”

宁兴平也正对此有疑问,便回答:“刚刚听掌教师伯说是三柱香,只是不知道这时间有何关系呢,还望师兄赐教。”

“啊?三柱香?”林子孝一把扳过宁兴平,惊讶之情溢于言表,半晌才酸溜溜地说,“我才一柱香多一点点,也不知祖师传了你什么了不得的功法。”

“这传法时间大有学问,乃是祖师对后辈的点化,时间越长,说明你越得祖师喜爱,所受道法也越为玄妙,与门派越加契合。你可知历代弟子中,传法时间超过你的不足一手之数,而那几个弟子无一不是门派历史中的擎天玉柱,师弟,我都开始妒忌你了。”林子孝详细解释道。

宁兴平没想到祖师传法还有这么多门道,也有些吃惊,“师兄见笑了,我只是和祖师聊了会天,传法时间其实很短。”宁兴平有点惭愧地说。

“那也不得了,能和祖师聊天,你也是颇有造化了。算了,这是各人的缘法,没什么好强求的。我们去领东西吧。”林子孝拉着宁兴平向东南角的一处偏殿跑去。

不多时,宁兴平领了自己的铭牌,又领了两册书籍出来,铭牌和当日与林子寿一同采购矿石时候见过的一样,是一块印有“乾”字的金牌。经林子孝解释,宁兴平明白,这块金牌乃是亲传弟子的信物,而外门弟子则是银牌。其中一册书是薄薄一本,封皮上写着《乾阳真诀》,另一册书则是极厚,宁兴平翻看一下,见里面有人体筋脉穴位,各色丹药仙草,四海珍禽异兽等的详细说明,内容十分繁多,书名是《乾云杂记》。

领罢东西,二人相携向中阳峰走去,一路上,林子孝给宁兴平解释两册书的作用。乾阳真诀乃是乾云山基础修行功法,详细讲述了凡境五品的修炼方法,而进入炼气期后的修行功法则由自己的师长亲传。而那本乾云杂记则是亲传和外门弟子都有的一本书,于修行闲暇时读之增长见识所用。

二人回转中阳峰,吃过午饭,林宵云将宁兴平留下,带他进入院后一处平地,两人相对而坐。

林宵云开口道:“兴平,从今日起,你便正式成为乾云弟子,在这里为师有几句话要告诉你。其一是修行一途,艰难如登山,如你前日走那叩天梯便知,初期快,中期慢,后期疲,修行也是如此。在凡境期间,只是打熬身体,苦修肉身。而进入仙境,自炼气开始,便需体悟天地,纳天地元力为我所用,这时便有了门槛,过了一关还有一关,关关难过,需要有无上的毅力方可持续向前。跨过每一个小境界都如同翻越一座山峰,但一峰更比一峰高,所以你要时刻自省,如那日你登叩天梯一般,一路向前。”

“其二乃是修身,我乾云代代为正派之首,我派弟子更应珍惜这份荣誉,遇事当三思而后行,切莫做出有侮门派之事,否则到时非但为师不能容你,这天下虽大,恐你也难有去处。”

“其三便是除魔,这天下虽然表面太平,但仍有邪魔外道扰乱世间,我等修仙之人,修的便是这匡扶天下正义之道,但有邪魔作祟,我辈便当替天行道,为天下人除魔卫道。为师告诫你的是,做任何事情当以天下为先,但更要量力而行,否则徒劳无功,更甚者坏了自己性命,牢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林宵云说罢一番话,又将乾阳真诀中的要点,修炼方法详细教点于宁兴平,而后起身离去。

宁兴平独自一人坐在崖边,仔细回味了一番林宵云方才所说的话后,便翻开书册,开始了自己第一步修行之路。他却不知,也自此日开始,自己便真正进入了修行江湖,在未来这片风雨飘摇中,自己的路要去往何方。这正是:

苍茫乾云觅仙踪,挥刀世间情,人间韶光几度,莫负好花好景。前世约,今生盟,颠覆三界,试问仙灵,舍却平生事,再补青天,又塑苍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