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五福临门 (1更)钱嘛,等年后再赚!……

一年的时间晃地很快, 转眼又到腊月。

也到了成家一年到头最忙的时候。

成老汉的养猪场虽说年初的时候几乎砍了一半出去,但耐不住下半年谢安发力,几乎将周围村子自己养的猪都收了。一下子又让养猪场的收益翻了一番。

所谓收猪, 一般就是村里的屠户去做的事。

普通人家养猪之后不会杀, 即便杀了也很难卖个好价格, 所以大部分人家为了省事, 就直接把猪卖给有门道的屠户。屠户上门看猪定品相,谈价格, 谈好之后就直接杀了, 给那户人家留够肉给够钱, 剩下的就归屠户所有, 他卖多少,都和原主人没啥关系。

其实除了有点累, 倒是个一本万利的生意,成老汉当初白手起家,也是这么过来的。

但是收猪又累又赚不到几个钱, 最后成老汉有了资本就自己开了养猪场, 很多年都没跑过了。

原本他对女婿的期望也就是照看好养猪场,今年就这样了, 明年再收批猪崽慢慢扩大,谁知道谢安本事大,下半年不仅将养猪场照顾地风生水起的, 还跑遍了周围几个村子,收了几十头猪回来,惊呆了成老汉。

也让养猪场的伙计们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所以谢安这个腊月忙,几乎脚不沾地。

吉祥饭馆就不必说了,年底洒金桥上几乎是人头挤着人头, 脚后跟挨着脚后跟,临安县城汇集了周围所有村民,年关跟前,买卖交易就这指着这个腊月呢。

吉祥饭馆的盒饭系列简直要卖爆!

味道好!价格又实惠!平时在洒金桥周围务工的村民们都喜欢在这儿吃,现在一到过年,小兰掌柜还推出了年底回馈活动,每日免费送一样小菜,先到先得。

有时候是鸡翅、有时候是腊肠、有时候又是一个卤蛋,但不管是什么,这总是白得的啊!那些人别提多热情了,吉祥饭馆门口每日的队都看不见尽头,那个火爆劲儿,就算你不想吃饭,说不定看见之后也饿了。

再来就是成正业和林巧儿,牛场自不必说,自从大木村的牛场开业之后,订单量也翻了一倍,蜜味观的生意和吉祥饭馆差不多,当属洒金桥上最好的两家,林巧儿的年味礼盒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最难买的礼盒是一方大红的漆木礼盒,木盒外形像一个五角木楼,每一面都用不同的字体写着大大的“福”字,这寓意一目了然,名曰“五福临门”。

里面的点心寓意也是极好,平时常见的一些酥饼上头都或用红曲写了“福”字,或用模具直接压制出来,一共十来种点心,每种都是取双数个,又沾了成双成对的好意头。

其中过年的红豆蛋黄酥是重头戏,也是林巧儿在新年推出的新品,这蛋黄酥瞧着圆圆滚滚的,外表是一层金黄的蛋液,上面点缀了几粒黑芝麻,表皮尝一口是牛乳酥饼的味道,再里面是一层红豆熬成的豆沙馅,那吃到最里面才发现,居然又包了一颗咸蛋黄。

馅料多样,口感丰富,比起那些个造型好看的花糕,朴实无华的蛋黄酥却是最实在的。像极了老百姓一年到底,因为勤劳鼓起来的钱袋子。

甭管外面多么光鲜亮丽,内里要是实实在在才是真的好。

当然,这礼盒适合送人,自家吃,林巧儿也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就直接称斤装袋,每个人走进蜜味观,都能买到自己满意的东西,也都能收获到一味甜蜜和满意。

林巧儿和阿圆也有点忙不过来。

好在刘莹月提早又支了一波手脚麻利的小丫鬟或者婆子帮忙,蜜味观后面的窑炉一天到晚就没有熄灭的时候,一波点心刚出炉,另一波就立马给送进去了。

这种情况下,家里只有金嫂一个人帮忙了。

但马上过年了,人家金嫂家里也有事情要忙。

成正旺于是每日都回来照顾老娘。

可他一个大男人,做事情哪有女人细心,许多事成婆子也不可能让他来做,于是有一天早上,伍氏忽然出现在成家小院里了。

成正旺出去给老娘买包子,回来见到她之后瞪大了双眼。

伍氏正在院子里洗衣裳,看见成正旺,她抿了抿唇:“你放心,我就是过来照顾婆母,替我娘赎罪的,干完活我就走。”

成正旺看着她心中复杂,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自从上次十一月在大木村牛场那件事之后,两个人其实也有大半个月没有见面了,这期间成正旺也没去打听伍氏,更不知道她在娘家怎么样。

但看着面前人,成正旺大概猜到了。

伍氏明显瘦了不少,整个人都显得憔悴极了。只是干活的动作依然还是很麻利的,只见她把成婆子的贴身衣物全都利利索索地洗好了,挂在院子里晾晒,然后继续去清理鸡圈。

不得不说,家里现在的确缺个人支把手,成正旺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他沉默着回了房,成婆子显然也知道伍氏来了。

她现在已经能起床了,坐在炕上,看眼院子里,叹气,对这个儿媳妇,她也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又看眼二儿子,成婆子道:“我是懒得管这些,你们之间的事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这就是她的态度,成正旺当下也没说其他,只是把包子递给老娘。

“娘,先吃东西吧。”

这日之后,伍氏每天都来成家小院干活。

久而久之的,其余几兄弟也都知道了这事。

不过谁也没说什么,因为伍氏会在他们回来之前就悄无声息地离开。

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了腊月二十八。

这一天,离家三个月的成正礼终于回来了。

当成正礼回来的这天,在床上躺了快两个月的成婆子终于可以拄着拐杖下地,在院门口和三儿子对视一眼,成正礼眼眶蓦然就红了。

“娘!”

他冲进了院子里,扑通一声跪下。

“娘!孩儿不孝!”

显然,他在路上已经听说了家里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成正业的马车就跟在后面,应该是在路上遇见了。

李氏也跑进来一同跪下,夫妻两愧疚不已,满心自责。

成婆子摆手:“行了行了,大过年的,像什么话!都起来!”

成正礼不肯,平日一个温文尔雅情绪内敛的人,这还是他第一次当着众人的面失控。

最后还是成正业上前扶了人,成正礼才站了起来。

“你在外求学,也是为了以后的前途,从我和你爹决心让你走念书这条路的时候就知道,读书的儿子注定是要越走越远的,这个家不能成为你的拖累。再说了,我在家好好的,又没死又没病,这都是皮外伤,还有你哥哥弟弟们,哭啥呢?你走之前也没有料到。”

成正礼还是抑制不住地自责,李氏也哭着道:“都怪我,要是我在家也能照顾娘,我……”

成婆子摆手:“都说了,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多事,好了,现在说这些没啥用,回来了就好,进屋去吧,我正好还想问问三郎你这一路的经历。”

成正礼擦了擦泪,立马上前扶住老娘,一行人进了老屋。

晚饭是李氏做的,几房人知道三郎归家后也都早一些赶了回来,忙了一整个腊月了,也差不多是时候该休息休息了。

众人这才知道,成正礼这一路也是很不容易,跟随夫子跑了好几个地方讲学,一路吃住环境都差,路途中也染了好几次风寒,但他都硬生生坚持下来了,学到了不少东西。而在盐城时,李氏的外祖母也忽然去世,李氏回去的时候正好,送了老人家最后一路。

成婆子唏嘘:“原来你们也经历了这么多事,那不是正好吗,说明婉娘回去的是时候,这都是老天爷的安排。”

李氏心中还是愧疚,愧对公婆,更愧对自己的女儿。她看着成笑笑,小姑娘几个月过去已经会走路了,还会发出类似“奶”的声音,但是她却错过了女儿这么重要的几个月,她抱着女儿泪流不已。

成正礼的情绪也显然有些低落。

成老汉很快也回来了,全家人这就准备开饭。饭桌上,成正礼和李氏的情绪才稍稍好了一些,成正礼示意李氏,李氏连忙就拿出来了一个包袱。

“娘,这次三郎其实挺给您长脸的。我们走了好几个地方,三郎帮了夫子不少忙,白日讲学,晚上还回去继续读书,有好几个地方的官员都认识三郎了,离开的时候还送了些薄礼,三郎说要拿回来孝敬您和爹。”

李氏说完,成婆子和成老汉都笑了:“哎哟,那肯定是好东西吧。”

“就是一些当地的特产,不值啥钱,不过这对玉佩是三郎在寺庙里祈福给您和爹求回来的。”

李氏递上去一个盒子,成婆子打开一看是一对玉佛,老两口笑道:“三郎有心了。”

李氏继续往出拿:“这是给四弟妹的,侄儿侄女出生的时候我们也不在,当真是有些愧疚,弟妹千万收下。”

林巧儿大大方方的接过,笑道:“三嫂真是客气。”

“这是大姐和姐夫的。”

成小兰惊讶,没想到他们也有,成婆子和成老汉对视一眼欣慰地点了点头,看来三郎回来,是给家中的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

“好了好了,先吃饭吧,吃完饭再说。”

李氏最后看了眼成正旺,这几日成正旺也在家里,她笑道:“没想到二哥也在,正好,我就不跑了,二哥给。”

成正旺惊讶地抬头。

“谢谢弟妹……”

全家人都是成双成对的,就成正旺一个人带两孩子,免不了沉默着不说话。

不过他现在也越发觉得当初分家的时候,自己真的是喝了什么迷魂汤了。和老爹老娘还有弟弟们坐在一起吃饭过日子不好吗?

非要信了大哥的邪。

成正旺悔恨不已。

这顿饭吃得还算开心,结束后,成老汉道:“明年就是腊月二十九了,这个年咱们一定要过好!要我看,该提早关门的就关了吧,明个儿都在家里,该打扫的打扫,该准备饭菜的准备饭菜。咱们好好过个年,钱嘛,等年后再赚!”

全家人都笑了,齐声道:“好!听爹的!”

晚饭结束,成正旺带着大海和梅梅准备回去了。

晚上路黑,他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拉着儿子。

“爹……咱们今晚为啥不在奶家睡?”大海问道。

成正旺:“奶家地方不够了,咱们回家睡。”

小孩子心情明显有些低落。

成正旺:“你想在奶家睡?”

大海点了点头:“那边有妹妹,有姑姑,有爷爷,咱们家人少,啥也没有……”

成正旺沉默。

漆黑的夜路看起来好像没有一个人,周围也只能听见他们的脚步声,只不过成正旺在转过一个路口时忽然顿住了脚,朝路边的一棵树后喊了一声。

“出来吧。”

大海奇怪地朝过看去,下一瞬,大树后面忽然就走出来一个身影,虽然晚上看不大清,但是大海还是一瞬间就认出那是谁,惊喜地飞奔了过去:“娘!”

伍氏忽然蹲下,泪流满面的把儿子给接住了。

梅梅也朝伍氏伸手:“娘!娘!”

伍氏同样眼泪汪汪地望向了成正旺怀中的女儿。

成正旺复杂地看着她,夫妻两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寒冬腊月,也不知道她在这等了多久,成正旺这次,到底没狠下心来,想到明天,他叹了口气。

“回去吧,收拾一下,后天就要过年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