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30评比

既然是所长的项目,业主关系自然搞的比较好,相对来说比设计总监所管的项目要容易说得上话。

项目信息大概是二层商业裙房加上四栋办公塔楼加一栋酒店,酒店部分暂时后做,主要出一个概念方案的文本,飙哥一来就和底下的主创人员讨论草图,传达所长的意见。

那边童工看着小波,群里一有问题她便抢着和业主联系,但是因为不知道前因后果又不知道怎么回答。小波没理她,这个项目发出去后管都不管了。

又是一年国际建筑节,设计总监报上了自己的售楼处作品,助理在群里发布了投票通道,号召大家加油投票。同时新一届金龙奖也开始了评比,飙哥的售楼处和设计总监的售楼处同时入围,外加上一个住宅总监的住宅项目。

欣然想着可以学习学习,就抽空听了直播,直播每段评比十分钟,然后由境外评委提出两个问题,现场回答。

欣然开始寻找A公司相关内容的回放,第一个是一部的总监,他对英文不是十分熟练,比较吃亏。老外问:“这个介绍怎么没有剖面?看不到里面功能。”一部总监一下子十分慌张,“啊。。啊。。”他一下子无法用英文表达出来,老外问了第二个问题:“你的屋顶设计是不是太简单了?”他额头直冒冷汗。。欣然想这个看样子评不上了,看下一个。

下一个是十一所的副所长,欣然发现他好像以前是J集团创作中心的主任,没想到从国企跳到这里来了。只见他一口流利的英文介绍起了自己的概念方案,他的设想是将建筑作为整个城市的投影,整个形式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钢结构设计,每一个模块里面是城市的一个微景观盆栽,由通过植物的生长完成建筑的进化。由于这个概念非常新颖,而且英文流利,得到了老外的一致好评,在问答环节并没有太多刁难。

接下来是七所参与评比的老城区改造项目,面积很大,胜在技术性比较强,老外觉得很有实用价值,但是对周边的住宅觉得太过碍眼,似乎与这么细心设计的老城区不是特别匹配。

欣然发现一些一线公司民企在这些评比中并不像国内地产奖项那样占优势,反而被国外评委指出了许多不足。

总算轮到本所的设计总监演讲了,他毕竟是美国回来,口语不差,一来就和两个评委热烈的套近乎。他的售楼处是一个简单的玻璃体量,里面基本是透明的大空间。老外提了两点,一个是觉得太像大师密斯凡德罗的设计,不是特别有创新点,说的比较委婉,另一个提了结构和室内的问题,主要觉得过于透明了,室内效果把握不佳。

欣然听下来觉得希望不是很大,说实话她对这个设计并不是很在意,也没有打算投票的欲望,她倒是喜欢十一所的方案。

评比很快出炉了,最终获奖的名单里有七所的改造项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