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室秘闻

北魏孝武帝讨伐高欢失败后逃奔关中。宇文泰收容了他。不久孝武帝被宇文泰所杀,宇文泰拥立西魏文帝,建立西魏。而东方的高欢在孝武帝逃入关中后拥立东魏孝静帝,把朝廷迁到河北邺城,建立东魏。

西魏之初,宇文泰成为大丞相,而且局势尚不稳定,而宇文泰却果断的下手毒死了魏孝武帝元修,遂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新皇帝受制于他,独掌朝政。

宇文泰在三次战役中大败东魏大军,奠定宇文氏在关中的基础。宇文泰的知人善任,用人不拘一格,使得这些名将人尽其才,作用得到了最大发挥。使西魏进一步强盛。他大力提拔王罴,杨忠,隋朝杨氏也由此发迹,而此举也奠定了杨氏屠杀北周皇族的结局。

从宇文觉建立北周起,宇文家族开始内斗,杨家却在悄然崛起,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

不久后杨坚废宇文阐自立为帝,国号改为“隋”称隋朝,自此北周灭亡。

杨坚上位后大肆屠杀宇文氏族,宇文一族族人几乎被荼杀殆尽,唐代时宇文族人还在民间短暂的出现,到了宋代以后宇文氏族彻底销声匿迹。

“先生放心,我这有个地方可保先生颐养天年,乃是世上少有的净土!”

老儒生闻言来了几分兴趣,“你此话可当真?”

“当真!”

几人正说间焦用忽然赶到,“师父,殿下来了……前辈?”

焦用一脸惊讶地看着老儒生,似是没有想到他会出现在这里。

“哈哈,小娃子又见面了?不用惊讶,老头子逃难来了!”

焦用收敛心神,暗道上当,忘了这老爷子能洞穿人心。

“师父,殿下来了!”

狄青点点头道:“正好把先生引荐给殿下,那么就请先生移步前厅吧!”

老儒生摆摆手道:“老头子年纪大了喜静,别给我整幺蛾子!”

“先生来江宁怎么说也要晚辈略进地主之谊,适逢殿下来访,两边差了哪边晚辈都说不过去!”

老儒生一想左右是这么个理,也就没再推辞,起身准备出门。

小丫头眼疾手快跑过来拽着老儒生道:“馨儿扶着爷爷,我家可大了,爷爷会迷路的!”

老儒生闻言开怀大笑,“好!小娃子扶着爷爷!”

前厅中管家罗贲一一为来客奉上新茶,虽说都是熟客但也不能失礼了不是,必须拿出最好的茶叶出来招待,只是这位姓石的老先生为何无端一直瞪着他?

“罗贲通知醉梦阁开一桌,按照最高规格来!”

人未到,声先至,狄青当前一步迈进厅中,罗贲连忙俯首快步离开。

赵奕放下茶盏打趣道:“我倒是谁在街上最好的位置开了家酒楼,原来是你家的产业,这下好了,以后可以白吃白喝了!”

狄青笑道:“殿下现在也没花钱啊!”

赵奕指着狄青道:“你还跟我计较这些?我破落王爷一个,哪能和你比?”

魏仁黼疑惑道:“今日是有什么贵客吗?”

狄青开设醉梦阁他是知道的,里面的厨子来自大江南北,手艺更是一绝,都是花重金请来的,今天这么高调一定是有贵客。

“今日的确是有贵客!”

言毕小丫头扶着老儒生缓缓走进众人的视线,魏仁黼见状眉头紧紧皱起,怎么能让他家的小宝扶着别的老爷子呢?

石破天看着来人愈发觉得眼熟但是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赵奕起身问道:“这位老先生是……”

狄青笑道:“这位恐怕殿下你还真就不认识。”

“三个老头子!这就是宇文默啊!”

此话一出三老个个脸色震惊,石破天更是从椅子上弹射起来,四处寻找着趁手的兵器。

“宇文老贼可叫我逮着你了!今日再让你走脱了我石破天三个字倒过来写!”

赵奕看向文天祥不解道:“师父,这位前辈是何许人也?为何石老将军反应竟如此激烈?”

文天祥叹了口气道:“宇文家乃是北周的遗孤,数百年来一直寻找着重建北周的机会,几乎每次出现都会引起战乱,所到之处皆是战火纷飞,有传言北周皇族手里有承载龙脉的至宝,宇文皇族历代都为君主所不容。”

似乎是怕赵奕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文天祥补充道:“据传唐时的黄巢就是他们鼓动起兵的,后来起义失败宇文皇族也受到牵连,曾一度消失在民间,没想到如今北周皇族的后人重现于世。”

听到这里赵奕的脸色也逐渐凝固,听起来这个宇文家族可不像什么好人啊!

“咳咳咳~都是一些陈年往事了,老先生这次来是躲避战乱的。”狄青眼见事情逐渐偏离了他的预想,连忙出言缓和气氛。

魏仁黼眉头一挑道:“战乱不就是他所喜闻乐见的吗?”

“呵呵呵~看来老夫果然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啊!”

“不是这样的!”

狄青连忙解释道:“宇文前辈和其他人不一样,宇文皇族内部分为两个派系,一边主张激进复国,所到之处哀鸿遍野的是他们,而老先生则是另外一派的代表,他们是不一样的!”

满堂众人听罢一片寂静,整个大厅都陷入了沉默。

小丫头却不合时宜的喊道:“宝宝饿了!要吃饭饭!”

魏仁黼当即起身道:“走走走!不是说吃饭吗?赶紧去,别饿坏了我家乖乖!”

很快众人各怀心思来到了刚开业不久的醉梦阁,奢华高贵的环境众人都无心欣赏,他们现在满脑子都是狄青刚才的话,这些秘闻是他们无从知晓的。

菜已经上齐,但此时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在众人眼里索然无味,

石破天耐不住性子率先开口道:“方才你的话是什么意思?”

狄青看了一眼老儒生,后者轻叹一声道:“还是由我自己来说吧!”

“杨坚谋反,当时的宇文皇九人被悉数屠杀,仅有两人活了下来,宇文沂和宇文恺兄弟二人。”

“宇文沂年少力强,骁勇善战,但为了给宇文皇室留下血脉,叛军攻城的时候选择了假意投降,这才使得这一脉得以留存。”

“但是宇文沂复国的决心并没有随时间消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