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章小英雄寻回了包袱

九十三章小英雄寻回了包袱

公文档案失而复得

却说道姑陈月娥听了陈天龙所讲便道:“哥哥还有什么难言之隐?你能不能讲出来让我们大家都听听,也省得你一个人把事情,总闷在心里憋屈坏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一个朋友三个桩,有了危难众人帮,说不上我们大家还真能为你排忧解难呢!”他堂妹陈月娥的话,也正点中了陈天龙的伤心处。

陈天龙闻听便长叹了一口气说:“唉!……若要说起来为兄心里的难言之隐,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然而可真让我一言难尽呀!”

那道姑陈月娥说:“哥哥须要放宽心朝前看呀!我认为你也不必唉声叹气的,就是天塌下来也要挺身顶住才是!再说我们这些人还都可以帮助你嘛!”……

陈天龙道:“要讲这些道理我都懂,可就是有口气使我难咽!”

众匪徒一口同声地说:“大哥你有什么气请讲当面!”

那陈天龙道:“相当初我付出了很多心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太湖西洞庭岛上招兵买马,建立了根据地总共有好几千人,也正准备成就一番事业的时候,也怪我招贤纳士心切就太粗心大意了。结果,却被官府钻了空子就派去了,那姓袁的小子和另外一人,混进岛上充当内应,而我千不该万不该昏了头脑,还与他们烧香结拜为异姓兄弟,让那姓袁的小子和另一个家伙在山寨卧了底,才使我上了圈套落入窠臼。最后他们联络官军,里应外合攻上岛去,一举端掉了我们的老窝——西洞庭岛!使我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现在回想起来,我还心头滴血。因为这对我来讲,是此仇没报此恨难消,而且让我也难易为人,那姓袁的同伙虽然在当时被杀死,但是也不解我的心头之恨。现在,还剩下姓袁的小子没有死,我看他就是我的克星,有他存在就后患无穷!他终究将是我的心复大患,如果能要能抓住他,我非得亲手零刀刮他,并要喝他的血,吃他的肉,把他刮骨熬油点天灯不可!”然而这正是:

匪首气得咬牙恨,非要寻仇把冤伸;

为人都是这样想,谁都有个报复心。

可说,谁又能知道陈天龙心里,现在还有这样的疙瘩没有解开,还发出这样的怨天由人的恨!也真让人不可思义。这时候,他身边的匪徒们都劝道:“大哥你要保重身体,千万不要太多愁善感了,光想一些伤心事,常言说:“借酒浇愁则更愁!”这句话就连古人赋诗都说过,你要放开眼量朝前看,百折不挠别回头!应该是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再者说,先有越王勾践卧心偿胆,后有唐僧取经百折不挠,大丈夫需要广结天下朋友,只要意志坚定才能够东山再起!到时候,我们可以一鼓作气推倒朱家王朝,使江山让大伙轮流坐”。

道姑陈月娥接着说:“我原以为咱们这次计划得如此周密,安排的那么天衣无缝,我给他来个冷不防,能一锤子定音一举成功,并有十足地把握一脚踢死他。结果却没有料到,那小子的武功实在是太高了,他能躲开我的鸳鸯连环脚,也让姑奶奶我一生中第一次失了手,当时真让我感到心中错愕。然而他不光躲过了我的致命一击,反而还差一点没有要了我的命,不是我轻功好比他跑得快,这回非得把小命搭上不可,现在说来不光让俺恍然惶恐!同时也觉得惭愧,这口气十分难咽。怪不得原先哥哥总说他利害,当时我还不相信,这回确实领教了而且也服气了!真是没有想到官府衙门中,也会有如此干练的好手。”

匪首陈天龙道:“小妹你这回能顺利脱身也实属不易,因为这小子在西洞庭岛上住了两三个月,虽然我和他一起生活,还与他结为异姓兄弟。但我始终都没有把他看透,你别看他年轻但城府却很深,由于他深藏不露,所以我也对他知道得不太多。

阴阳脸褚金彪说:“大哥!我们今天也算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没费功夫!把他的命根子包袱弄来了,也让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蓄谋已久的计划得以实现,不光是天大的喜事,而且也教训了那姓袁小子。”

道姑陈月娥一撇嘴道:“你还说哩!我今天若不是跑得快,准会被那小子追上,那样我的小命也就丧在他的手里了,现在回想起来我都有点后怕”。

阴阳脸褚金彪又接过话茬去,先向道姑陈月娥叫了一声:“陈师傅我们的大英雄!今天如果没有你我们大家也难得手!所以这头功应是你的,我等谁也敢与你争。你虽然没有杀了那小子,可是以已经尽力了,由于你的调虎离山之计,也让我们夺来包袱得了手,则就给了那姓袁的一个大大的惩治,使咱们的人出了一口恶气,解了心头之恨。这事情只得可喜、可贺!更可让大家开心!”这时候在场的人一听,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匪首陈天龙又问陈月娥道:“小妹!你把我们夺来的包袱放在了哪里?快去把它拿来,我们现在就把那东西用火焚烧处理掉,以断了那姓袁的后路,叫他永远也找不到他的那些救命稻草了。”

道姑陈月娥回答:“那两个包袱都在前院里放着,要不我现在就让徒儿去取!”她刚说了这话,那一直忙上忙下的小道童,又端着炒好的一盘菜走了进来。

原来,这位小道童名叫云子,她本是陈月娥的徒弟,今年才十五、六岁,虽然年龄不大,但长得也有几分姿色,不光乖巧灵活有眼色,且又有一套很好的烹饪技术,其厨下手艺也确实不错。所以,今天晚上这帮子匪徒们,聚会吃喝全都是靠她忙上忙下,从下午一开始直到现在,她就手脚没闲着,可说也把她累得不轻。

据说,她还是个苦命孩子,只因为家里穷,上边兄弟姊妹又多,母亲刚把她生下来时间不长,由于养活不起,父母亲就把她遗弃了。但很可巧的是那天,道姑陈月娥外出化缘回来,就在野外路边发现了一个,用麻袋片裹住的襁褓中婴儿,结果也就是这一苦命的孩子。常言说穷帮穷、富帮富,陈月娥也是穷出身,又为出家人,她具有慈善之心,更不忍看着这幼小的生命死去,便把她报回来收養了,她叫“云子”的名,也是后来陈月娥给起的。要说一个道姑在庙里收养个孩子,也是不容易的,因为世俗的偏见,也会招致来一些风言风语,人们会胡乱杂磕。现在,小女孩已长大成人了,又是陈月娥把她亲手把她带大,她就一直跟在陈月娥的身边,俩人就如同母女情深!有诗为证:

云子小时真可怜,父母生下就不管;

出家之人心底善,救了婴儿结情缘。

书中说过,犹其是明中后期,朝廷黑暗,奸臣当道,宦官篡权,加之连年灾害,黎民百姓苦不堪言。那时候,穷人家生孩子皆因生活所迫,家庭養活不起,而被遗弃和卖掉的就很多,而像姑娘云子这样家中背景的,可以说到处可见。所以有的人一生下来,就不得不被丢掉!真要说来,也不是他们的爹娘心狠,而是家中确实养活不了,心想让别人捡去抚養,或许就可以逃个活命。故尔在那种情况下,爹娘丢弃孩子的心态,也就不能说没有道理,再说道姑陈月娥把云子捡回去,待如亲生,抚养长大成人,也就使云子成了个,自幼出家的道姑。

小道姑云子刚放下手里的菜肴,就听师傅陈月娥吩咐道:“云子!你快到前院西厢房休息室里,把我白天放那的两个包袱取来!”

云子问:“在什么位置?”

陈道姑回答:“老地点!”

“是!师父!”小道姑云子答应一声就欢快地跑了!

陈天龙却是吃惊道:“我说小妹你,怎么把这重要东西放在那里?它可是咱们今天的成果和心血呀!也是你冒死用生命换来的,千万可别让人顺手牵羊了。”

道姑陈月娥莞尔一笑说:“你别疑神疑鬼的好不好,我不把包袱放在那里又放在哪?还请哥哥放心,我敢保证没有人会知道的!”

陈天龙道:“你为何这样有把握?难道说是暗道机关?”

陈月娥点点头说:“那可不!我告诉你吧严实得很!”接着,她还非常神秘地在陈天龙的耳旁,小声嘀咕了几句,之后,陈天龙才面带喜色和微笑点头。

这种场面和匪徒们的谈话,却一下子提醒了梦中人!小英雄袁尚武在窗外听了欢喜不尽!因为自从公文案倦丢了以后,他和王义良两人就像是没了魂,又似没头的苍蝇乱飞乱撞!是到处寻也找不到。谁知天无绝人之路,匪徒们不打自招,方才全都说出来了!这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所以,他心想还是老天有眼,也不该灭俺,如今俺不光寻到了贼人,同时也知道了包袱的存放处,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了,则把他高兴得屁颠屁颠地。然而,他一见小道姑云子受命去拿包袱,也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立刻折身上房,沿瓦蹬脊,则从房上也去了前院。

却说小英雄袁尚武尾随着,小道姑云子从后面来到前院,他见云子进了西厢房门也敞开着没有关,他也跟了进去便隐身在门后。随后就看那小道童用火连子、火石,先打着引燃了纸煤儿,接着,又点燃了一支蜡烛,小英雄袁尚武便借着烛光的照明,就见在西厢房的一端墙角处,放着一个两开门的大立柜。原来,在柜门上也没有上锁,小道童把门打开后,手拿蜡烛就进去了。小英雄袁尚武一见十分稀罕,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便蹑手蹑脚走到近前,那小道童进去后门还在敞开着没有关!袁尚武一看见那立柜后面的档板,因为是活的也已经被打开没有关。

然而,紧靠屋山又为夹壁墙,正好有个门洞对着立柜,人可以从门洞里进去,并能放入很多东西,也可能是为了隐藏物品使用!那大立柜纯为虚设,还是专门用来堵洞口的。可谁又能想到这大立柜,会有如此的妙用呢?小英雄袁尚武就隐身躲在了柜子的一旁!不一会儿,小道童云子就从里面出来了。但见她手里提着两个小包袱,袁尚武细心一瞧,也正是他与王义良的行李包裹,那内中包的可是有,苏州府向上面呈报的公文案倦,又属于是秘密文件。也可以说,是他袁尚武和王义良两人的命根子,则正是关系到两个人的命运前程和身家性命!若是被匪徒们毁了,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常言说蛇出洞后才好打,草要长出方能锄!小英雄袁尚武一见小道童云子,手里拿的正是他和王义良的包袱,就不由得喜悦心头,便要立刻扑上去结果了小道童的性命。可是又一想觉得不妥,因为他临下山时师父一再嘱咐他,让他匡扶正义,为民除害,为国出力!一般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能伤及别人性命的。再者说,小道姑和自己并没有深仇大恨,他就心忖我何必要伤她性命?因为,小英雄袁尚武的本质很好,而且也比较善良纯厚,平时都具有仁爱之心。常常路见不平,都能拔刀相助,他这个人从来都是,遇强不畏,对弱者不欺!此刻师父的话又好像,响在了他的耳边。

但是,他也不敢粗心大意,便闪身跨步跟上去,没等小道姑云子有所反应,小英雄袁尚武就功运右手食指和中指,紧接着,便以闪电般地速度已在,小道姑云子身上点了几处要穴!其动作极快,说来也就在眨眼之间。然而,却是没有要了小道姑云子的命,随后,他就从小道姑手里抓过了蜡烛熄灭,夺过了自己和王义良的小包袱,把云子拖到门后放下,则匆忙来到外边,立即飞身上墙,翻过了院去。小英雄袁尚武到了墙外,马上就寻找到了同伴王义良,二人便匆忙离开了道观,随即,就消失在了茫茫地夜幕之中!有诗为证:

寻找包袱来道观,目的达到赶快蹿;

不管发生什么事,只顾自己得安然。

却说小英雄袁尚武和王义良,他们找回了自己的包袱后,两个人都怀着喜悦的心情,就趁着夜色离开了道观,这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先按下慢表。下面就再说说,这红花后院的匪徒们,此刻,那伙人还在吵吵闹闹,继续进行大吃二喝!可是,过了许久他们都不见,小道姑云子回转,匪首陈天龙就起了疑心。他问妹妹陈月娥道:“你的徒儿怎么还不回来?是不是出了事?你快去看看!”

道姑陈月娥闻听心中一惊!如今,在我这一亩三分地里,还能够出啥事!再说谁有恁大胆呀?之后她马上又平静下来,便是回答道:“不会吧!要不我这就去看看”。

陈天龙就点头同意了,而坐在他身边的余福,心里就觉得不对劲,于是便提出要跟着陈月娥一起去,匪首陈天龙也没加思考地说:“那好!你也和她一块去吧!你们两人都需要小心点才是!”

“好吧!”余福答应着就和陈月娥一起,离开了酒摊来到了前院,这时候,但见西厢房的门敞开着,屋内黑洞洞也没有亮光,更不知徒弟云子在那里。况且,这西厢房一直还是陈月娥自己住的地方,房子里边有她的卧屋,在这里她又是轻车熟路,就听道姑陈月娥一边喊叫小云,一边进到了屋里。然后她点燃了油灯一照,见徒弟正躺卧在门后一动不动,不由大吃一惊!立即就觉得好像是魂飞天外!就知道情况不妙。此刻,紧跟在她身后的余福便冲上前来一瞧,见小道姑云子倒在了门后,心说大事不好!这回可能云子没命了。

道姑陈月娥和余福两人都赶忙走上前去,先摸了摸云子的手和脸,一看她并没有死,因为她手还是热的,似乎心脏还在跳!但是却昏迷不醒,好像是掉了魂一样。于是便知被人点了她的睡穴,二人都是不寒而栗!就知有人光顾来过,便慌忙走到藏东西的地方一看,原来两个包袱都不翼而飞!全都不见了。俩人便同时喊道:“不好了!快来人呀!有贼行窍!偷走了我们重要的东西!”然而,这也正是贼喊捉贼,偷人者反被人偷,打雁者反被雁鹐瞎了眼,这即是莫大的讽刺,又是天大的笑话!后人有诗曰:

胡吹乱侃随便讲,隔墙有耳泄秘密。

本来阴谋已得逞,喝酒吃肉庆胜利。

不料对手更狡猾,顺手牵羊又窃去。

道姑陈月娥和余福两人简直就相疯了一样,便歇斯底里地连声喊叫!结果心里一着急声音都沙哑了!消息一传到后院里,简直是就如石破天惊。那正在后面喝酒的匪徒们,人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们酒意也都全无了,就像是炸了窝的蚂蜂,各拉兵器,鱼贯而出!一下子都冲了出来。这时候,道姑陈月娥已为徒弟云子解开了穴道,接着,她又连声呼喊:“云子!云子!我的小乖乖,你快醒来呀!”……

匪首陈天龙一赶过来就马上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道姑陈月娥带着哭腔说:“我和余福兄弟来到这里,就见云子被人点了穴道,我想这肯定是贼人干的!”其实她说的完全都是费话。因为,这才是他们做贼反被贼算计,打了一辈子猎,最后又被兔子给咬伤,你说可气不可气吧!这就叫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水中捞月白费神。要说匪徒们的结果,其事情的这样发展演变,也全在情理之中,而匪寇们心里这会儿,都像是在胸口上放冰块——凉透了心!这就叫:

常走水边湿鞋底,狗咬尿脬空欢喜;

吃一盘子还一碗,猴子捞月事不济。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乐极生悲,这个事情的发生,简直就像是晴天霹雳!匪首陈天龙听了以后,就真如:

冷水浇头怀抱冰,沸汤泼脸火燎心;

鸡飞蛋打真倒霉,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时间,匪首陈天龙也是不知所措,也就愣在了当场,使他哭笑不得!其实这能怪谁呢?要怪只能怪上天不助他,这正是人若倒了霉,就是喝口凉水也塞牙。如果从另一方面看,他陈天龙又在心想,这贼人到底会是谁呢?他就好像略有所思了,便在那里一边咦嘘!一边自言自语地道:“罢了!罢了!”他好象真的要神经了。

道姑陈月娥说:“要我看没有别人,肯定还是姓袁的那小子跟来了,他便趁我们喝酒之机,则来个顺手牵羊,把包袱又掠夺回去。”

其实,这时候都数陈天龙最恼怒得很了!他是气急败坏地,心忖这一回我又在,小阴沟里翻了船!便歇斯底里地怒吼道:“弟兄们赶快追!肯定现在敌人还没有跑远,如果把他追上了,一定要碎尸万段!”他说着首先飞身上房,第一个带头跳到了院外。

众匪徒见他一马当先谁还敢犹豫呀!也没啥说的,便呼啦!一下子,嗖!嗖!嗖!有的上房,有的爬墙,即刻都蹿出了院子。众人追出了红花观到了外边,原本是有月亮的,可偏偏这会儿云遮雾罩,天空昏暗,到处是一片漆黑。但见周围,茫茫苍山,阴森可怕!又是深夜,格外肃静,就连距离几尺以外,都看不真切,也只能听到林中的鸟叫虫鸣。然而,还不时从远处传来猫头鹰的鸣叫,其声音是非常悲切苍凉,让人听到后是不寒而栗!大家心里都比较恐惧和犹豫,但还不得不追,因为大家都怕陈天龙怪罪不依!这正是:

自古作恶没个好,也许上天都知道;

常年打雁被鵮眼,一生行窃让人盗。

贼喊捉贼也白搭,正是一报还一报;

若要想知后面事,且看下回说分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