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回夫妻叙说别后事小哥俩私自进京

五十九回夫妻叙说别后事

小哥俩私自进京

书接上回,她的丈夫沈英杰惊奇地问:“儿子都已经长这么大了,他叫什么名子?”

夫人说:“他叫世魁!”

“世魁!又姓沈,叫沈世魁这名字好!”

夫人说:“你忘啦!这名字当初还是你给他起的”。

丈夫沈英杰略有所思地道:“噢!对对对!我想起来了,都怪我离开了你们,这些年来咱们不在一起,我也照顾不到你们母子,让您娘俩受苦啦!我对不着你们!”

他妻子汤玉婵闻听不由得一阵心酸!止不住的眼中泪噗噜噜乱往下掉!俗话说枯木逢春犹可发,人无两度再少年,玉婵夫人和丈夫都快二十年没见面了,现在,看他可比当初显得老多了,夫人也不知道是生气还是悲伤,也或许是可怜丈夫吧!就说道:“事情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你还说这些个有什么用。”

而公子世魁在一旁心说,可能他不是冒牌的,俺娘都认了我也认吧!遂走上前去双膝跪下,一连叩了几个头道:“爹爹在上!方才是孩儿误会你了,多有冒犯请您治罪。”

人们常说世上有四中听和四不中听,四中听就是:撕绸缎、打茶盅、百灵叫、画眉鸣,小孩子喊爹头一声。四不中听即:锉大锯、打磨锅、驴叫唤、鬼吆喝。儿子世魁跪下叫了一声爹,一切全都烟消云散了,做父亲的还哪能往心里去,他也不知是高兴还是内疚,便扶起儿子道:“乖儿子快起来!让爹好好地看看你!”说着父子俩就拉住手,双方对瞧着便开心地笑了!……

夫人汤玉婵和儿子世魁母子二人千里寻亲,就在中途路上遇见了丈夫沈英杰,一家相遇团聚!白虎将军便问儿子,“你的武艺这么好是跟谁学的?”

世魁说:“我跟师傅学的!”

父亲又问“你师傅是谁?”

世魁回答:“俺师父是万花山老祖!”于是,夫人接着就把丈夫走后,她如何生养了儿子,孩子一周时又被大风刮走,一十七年杳无音信,直到不久前,儿子才下山回来母子团圆,一起来找他沈英杰,要认祖归宗,以及十八年来,自己所受的苦楚,从头至尾诉说了一遍。

她的丈夫沈英杰听完了妻子的诉说后是无限感慨,心里就如同打番了五味瓶,也不知道是个啥滋味了,遂说道:“贤妻呀!要说这都是为夫的错,我对不住你们母子。这些年来,让你们受了许多的痛苦磨难,还请你们原谅我!同时,更让我高兴的是咱们的儿子,又有这么大的能耐和出息,也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胜过一代强!为夫我很知足”。

他的妻子汤玉婵说:“这十八九年的心酸苦水,只用一两句对不起的话,是根本说不清楚的!”她说着,便勾起了一些心酸地往事,就呜呜地哭了起来。而此刻她有多少,知心的话要对丈夫讲,又有多少苦水想朝外倒,她心中就似一团乱麻,是怎么也梳理不清楚了,但是又不知应从何说起!有诗为证:

夫妻见面泪水流,千言万语涌心头;

过去往事说不尽,一家团圆报冤仇。

要说事情的变化就是这么快,小世魁和父亲刚才还是水火不容,枪刀相见,敌对厮杀动干戈,可是事情急转之下,父子相认成为一家。要说他们娘俩离开家乡,千里迢迢来寻亲人,就是为了一家人团圆,然后再去为居家报仇,现在终于见到了要找的人。特别是白虎将军沈英杰,当年他与妻子分手时,夫人才怀孕几个月,如今儿子已经十八岁了,体格又这么壮实,武艺又高强,真让他高兴得不以乐乎。方才,他与儿子厮杀,若不是妻子赶来得及时,给他们父子解了围,倘若是两在继续战下去,可能自己当老子的就很难招架了。心说我儿有那么大的能耐,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正所谓英雄辈出,老沈家后继有人,要报仇也就有指望!这时候,他们一家三口就在路边上,找了个地方坐下来一边歇息,一边又拉起了家常。

俗话说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此刻,妻子汤玉婵问丈夫道:“我说相公呀!这些年来,你一个人都是在哪里安身?又是怎样过的?为什么一去不回,连封书信都不捎?关于为全家报仇的事你准备得如何了?如今你又要到哪里去?”玉婵夫人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她的丈夫沈英杰闻听后则叹了一口气道:“唉!夫人要问起此事可真叫我一言难尽呀!”于是,他便向妻子很难为情地,诉说了夫妻分手后的一切情况。

前面书中已经表过,沈英杰离开河间府去湖广搬兵,曾被朝廷官军一路追赶,路过彰德府时,大街上危难中跳进李家后花园,因此,才受到李家的保护招了凤英小姐。三四个月以后,他又离开彰德去湖广,在途经天崖山下时,又遭劫落草为寇,这些都不说了!下面就单讲,当初他自天崖山辞别了众弟兄,又去湖广襄阳搬兵的之事!换句话说,也就是后来之事。不用说那时候他也是,鞍马劳顿,十分辛苦!在途中也非止一日,经过长途跋涉,历经艰险,后来就到了湖广襄阳。

襄阳,是座历史名城,古为襄阳郡,地处鄂西北,与南阳、邓州比邻,南跨汉沔,北接京洛、中州,东有武昌、信阳,西连武当、均州。长江中游的一个较大支流——汉水,就如一条长龙似的,从其旁边穿过!则把襄阳和樊城,两座城镇分隔相峙,这里既是南北旱路通衢的枢纽,又是东西水路交通的大动脉码头。而春秋时为楚之北津戍,东汉置襄阳郡,后为荆州牧,唐宋称襄州,元代为襄阳路,明初改襄阳府,历史上曾为兵家必争之地。最有名的是三国时,蜀国大将关云长曾镇守此地多年,东防吴国,北拒曹兵!由于骄傲自大,松懈麻痹,后来,就败在了吴人手下,便夜走麦城丢失襄阳,至今还广为流传。

到了南宋末年,忽必烈派兵南下,这里又是抵抗蒙古人的屏障,及最大战略要冲!从古至今,几经沧桑。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从这里,到武当山起事,后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政权。这里周围土地肥沃,黎民富庶,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城郭就建在汉江南岸,其城垣坚固,四周环水,周围六门,如登高远眺,城郭街道尽收眼底。

它的北面是滔滔汉水,碧波萦带;南有岘山,岗峦连绵栉比;西南楚山如屏,群峰列峙,一揽天然胜景。其西北角有子城,名:“夫人城”。相传,为晋代朱序之母韩夫人所筑,汉丞相诸葛亮出山前的隐居处--古隆中,也离此不远,所以,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常来观光游览和大加,鼓吹赞赏的胜地名城。

当初,沈英杰的岳父白宪臣,起先为襄阳知府,后又晋升为湖广总督,也算是一方诸侯了!然而,也就在沈英杰去那之前,老白家也正发愁。因为他家姑娘和沈家的小少爷,俩人是同岁一般大,女儿已经二十岁了还没有嫁出去,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要按当地的风俗,女儿家一般在十六七岁都要出嫁,早的有十五六岁,最晚也只是到十八九岁,若是再晚了就会招致人们的风言风语砢碜,还要怀凝你有什么毛病等等!这正是:

女儿一大不可留,留来留去准发愁;

成家立业是根本,人生自古有来由。

老白家也早就听说了沈王爷受诬陷,株连全家被抄斩的事,就只剩下他的小儿子沈英杰,一人幸存逃命,且又被朝廷官军追杀!后来追到河南彰德就把人给追丢了。如今,朝廷又画了形影图像在全国张贴,到处捉拿!他们老白家就很同情怜悯,老沈家的不幸遭遇,可也只能偷偷地在背地里难过,而且却是不敢公开。因为大明朝是朱家的天下,这湖广襄阳也是朝廷的疆土,就连他们老白家也拿的是朝廷奉禄,端的是朱家饭碗,要归朝廷所管。而女婿是朝廷钦犯,现在也不知道在哪里?可说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就是想帮助和庇护也是鞭长莫及。再说,老沈家的人遇害快两年了,白老爷一家也很着急,就在暗中派人四处打探,寻找公子沈英杰的下落,可是回来的人都说沈家公子,从直隶河间府逃到河南彰德就失踪了。朝廷大军还在彰德围困了一段时间,后来不知为何就辙了军,如今,沈家的少爷是生死不明,所以,他们老白家也都乱猜测了!说穿了就是很担心他,且又怕他出了什么事情。

尤其是白老爷也是快六十岁的人了,膝下有四个儿子一个闺女,女儿还是最小的名叫素云,老两口把她视为掌上明珠!由于未来的女婿,沈家公子下落不明,他们白家人心里就没谱,也可说是心神不定。老爷和夫人想给女儿另择婿嫁人,可与女儿商量女儿宁死不从!并且还说她活着是沈家的人,死要做沈家的鬼,也就让两位老人没有一点办法了。若要是强逼还怕女儿寻了短见,这就叫拉屎拉个弹棉花槌~~难办了!所以,就只好由着女儿的性子,也不敢强制她,于是就只好听天由命吧!也就是干等待了。

俗话说有福不在忙,没福跑断肠!正当一家人望眼欲穿,觉得没有指望的时候,沈家小公子突然来投亲了,可真是喜从天而降!则就如天旱下雨,行船遇顺风,全家人都高兴坏了。说实话,他们给女儿办婚事也不敢公开,就只有不让人知道,悄悄地使小俩口成了亲!接下来为了掩人耳目,隐蔽女婿的身份,就让女婿沈英杰更名为陈友元,对外说是白家的一个远房亲戚,是白老爷的表侄。

其实,他改叫这个名也是经过认真推敲的,女婿沈英杰的姓氏沈字,谐音为沉,但作为姓氏,就读写成耳东“陈!”其后边的字也是雷同,友与“有”是同音异写;元和冤也是谐音。也就是说沈家“有冤!”反正嘴是两张皮,咋说咋有理,话有几说几解,这些都是各人嘴里变巧能罢了!所以,就连一些测字和算命先生,还不大都是胡诌的多。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老白家的乘龙快婿那是智勇双全,文武全才,就深得岳父老泰山的信任和器重。前边说过,白家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就连白老爷在内,人人杀法骁勇,被称为“五虎一凤”。如今,又添上门婿武艺高强,又是一员勇猛虎将,真说是如虎添翼了,他的岳父老泰山身为总督,也有的是办法,就把女婿先推荐给了,襄阳守备冯大人。那位冯大人的名字,叫冯忠贤,他是勇武耿直,治军有方,年轻时,就是军中一位有名的将军,曾为朝廷立下过显赫战功。他和白老爷共事多年,两人是至交好友,有了这层关系,那沈英杰在他手下你想能吃亏吗?一开始,冯大人先让他当了一段时间的跟随,没有多久就叫他到下面去当个把总。其实这都是给别人看的,要从另一方面讲,也是意在对他磨练和考验,使他从下边起步,从头做起,要不然,如何能带兵打仗?这样就好服众,也好让别人看到,就连总督老爷的乘龙快婿,都不特殊你别人还能怎么样。

反过来讲如果在当时,就给他个重要职务让他高高在上,一是使他体验不了下面情况;二是会助长他的骄傲情绪;三是还可能有人不服气!人们会说看怎么样还是他有后台,这都是裙带的关系使的劲。而这样做也就不遭非议了,要说这些个上边的人,都是为了掩人耳目,在挖空心思想办法,为自己的子女和亲朋好友,开后门、行方便、为他们在外表上镀层金,方故意走这些过场罢了。

现说那沈英杰他本人又争气,吃过苦中苦,历经过艰难险境,曾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他又是犯官之子,被大明王朝通辑的要犯,他无论到哪里都能够挟住尾巴做人!所以,把他放到哪里都能是拿得起放得下,使人放心。如让他当基层小官他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克尽职守,练兵打仗不怕吃苦,遇到困难和危险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大智大勇,也深得人心。不光下面的人叫好,还受到了上下级的好评,顶头上司又很喜欢他,时隔不久就提为了千总,一年后又晋升了参军,后来又提升为副将。他本来就是块好料具有将帅之才,自幼熟读兵书,精通韬略,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大智大勇!加之能带兵打仗,若兴兵布阵和施展才智计谋,用兵可讲不亚于韩信、周郎,要上阵擒敌博杀就犹如关、张、赵云,所以他的升迁就特别快。

身为湖广总督的白老爷就等于是一方诸侯,那守备冯大人也因年事已高,及体弱多病的原因要离开军旅,告老还乡了,他在卸任之前就和白老爷,联名上书朝廷,举荐副将陈友元接替守备之职,即得到了朝廷的应允,让陈友元当了守备。乃翁婿同谋联手,就合搞起了独立王国,他们就在暗中招兵买马,积聚粮草,扩充实力,积极备战,等待时机成熟,就决定起兵攻打北京,以杀狐妖除奸佞,要清除朝中害群之马,不光要为沈家报仇雪恨!同时还要为天下黎民百姓,伸张正义。

众所周知,在湖广荆襄一带幅员辽阔,由始以来都是非常富庶的,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和国家重要粮仓。他们翁婿通过长久的苦心经营,训练了大批的人马,招揽了天下的能人,以及大批的英雄豪杰,其人马强壮,兵精粮足,是一点也没有夸张。沈家少爷与白家素云小姐,二人成婚后夫妻感情至深,恩恩爱爱,夫唱妇随,一年后,妻子就生了一对双胞胎,本是两个儿子,一个起名叫世元,一个叫世琳。他们孪生兄弟长得像貌一样,身体个头都差不多,外人经常会把他们混淆认错,哥俩自幼聪明伶俐,全家人都很喜欢他们,特别是外公外婆更是溺爱有加。因为白老爷和夫人堂前有四个儿子,其孙子孙女也多,是儿孙满堂乱哄哄的,都爱不过来了,就这一个闺女生了一对双胞胎,自然就有些偏爱。

孩子刚三四岁就给他们请了文的先生和武术教师,同时教他们学文习武。常言说将门出虎子,强将手下无弱兵!爹娘都是武艺高强,儿子的本领能差得了吗?由于两个孩子天资聪慧,无论是学文习武只要点拨到就会。所以,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武艺全学成了,无论是拳脚器械,马上步下,枪刀剑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且能飞檐走壁,会打各类暗器,其身手都不凡!这正是:

龙出龙种凤产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船家孩子善凫水,樵夫后代能登峰。

光阴似箭,如今两上孩子都已经是十五、六岁了,也就在前不久,白虎将军与妻子白素云夫妇,夜里悄悄商量准备秋后起兵,为居家报仇之事,却不料,被兄弟俩在暗中偷听到了,于是小哥俩就秘密商量,要背着爹娘家人去为爷爷奶奶报仇。二人做好了准备,商定了动身的时间后,其弟弟世琳问哥哥:“咱们在走之前是否要跟家里人说一声?”

哥哥道:“那可不行!如果让他们知道这事,就算泡汤我们去不成了!”

弟弟说:“就算是不让父母知道,我们也得给外公、外婆他们打个招乎说一声再走呀!”

哥哥世元道:“这也不成!你没想想如果我们说出去,还能保住秘密吗!他们要是再告诉了咱们的父母,我们又哪能走得掉!”

弟弟说:“可也不一定!”

哥哥道:“兄弟!你别傻了要听我的,你没有想想你我都姓沈,老一辈人都被满门抄斩,就剩下咱父亲一人逃出来,还是朝廷要捉拿的要犯,还被通揖全国,结果他把姓都改了。而咱们老沈家有这么大的血海深仇,他们都一直在瞒着我俩,还不是怕我等知道了要去寻仇,给他们捅出漏子和惹了大的麻烦?那么咱们干脆就先斩后奏,给他们来个不辞而别!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溜走,让他们想拦也拦不住”。

弟弟世琳说:“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就咱们俩小孩子能成事吗?再说离京城千里遥远,咱哥俩长这么大也没有出过远门,可别摸迷路回不来了。”

“我说弟弟!你自小都是怕这怕哪,缩手缩脚,你要坚定信心,路是人走出来的你怕什么?再者说,我们的鼻子下边还有嘴呢!”

弟弟说:“北京是大明皇城,我是想,天子脚下官军又那么多,高手如云,只怕是光咱们哥俩,势单力薄,杯水车薪,弄不好,偷鸡不成再反折一把米,要是被抓住就不上算了!相当年,咱父亲都被张番带兵追得,没处躲、没处藏的。”

小世元说:“弟弟!你也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我们怎么啦!难道说就不行?再者讲,我们哥俩去了也不一定非要硬拼,可以见机行事灵活点么。比方说先打听消息,弄清楚害死咱爷爷奶奶的奸贼是谁,他们住在哪里?之后,能出手时就出手,若能够轻轻松松地不费事,就能够把仇人宰了不是更好吗。如若顺便的话,我们还可以到爷爷奶奶坟前,给他们烧个纸以慰亡魂,尽你我弟兄的孝道!另外,还可以在京城里玩玩,看看热闹其不是更美吗!”要说这就是小孩子的特点,也为弱点和毛病。所以,人们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就爱小孩子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看问题、想事情、简单幼稚欠思考,粗枝大叶不妥当。

然而,他们就倚仗着艺高人胆大,鞋厚不扎脚,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小鸡娃不惧饿老鹰,盲撞和乱闯不计后果。而弟弟经过哥哥劝说,也把小世琳的心给说动了。于是,小哥俩只留下了一张纸条,就带足了盘缠和应用之物,不辞而别离开了家,然而,就惹出了这个大麻烦。由于家里人不见了两个孩子,那总都府可就热闹了!不说他的爹娘着急,而孩子的外公外婆,连同他几个舅舅妗子,为此事都坐不着忙乎开了。特别是沈英杰和妻子白素云夫妇,就如塌了天掉了魂似的,与其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不如讲如坐针毡!因为处寻找不见孩子,做父母心里又怎能够放得下。后来,就在孩子住的房间里,发现了他们留下的字条,两孩子只在纸上简单的写了一句话:“父亲母亲和外公外婆,我们要给爷爷奶奶报仇,现在就去北京了,请你们不要为俺们担心!”而下面连落款也没有,这还了得!则就惹下了大麻烦!所以把全家人都急坏了,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