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月书屋

《换亲后,夫人只想种田》全本免费阅读

玄翊看了一眼徐秋月递过来的诗稿。

他一看,就发现不是眼熟。

而是和秋屏所做的诗词一模一样。

这不就是秋屏写的吗?

怎么变成了叶翰林写的。

陆远也看了一眼,也发现这和黑市上贩卖的代笔诗文一模一样。

他见过的。

“温太师,这诗作是叶翰林何时所做?”陆远对着温太师问道。

玄翊这个时候,也没有再阻扰陆远了。

玄翊虽然讨厌陆远,但是孰轻孰重还是分得清楚的。

可以说,没有任何事比查明案情更为重要。

玄翊这个时候并没有说这诗文有点熟悉,因为徐秋月已经说的很清楚,在代笔那里看到过这首诗,他要是说他看到过,岂不是说他在找代笔。

不过他看到陆远的表情,就知道陆远也看到过这些诗。

玄翊在心中感慨,原来陆远也是一个草包,这个状元之名,如果不是圣上看在他有一丝皇家血脉的份上,未必会落在他头上。

“八月一日,他在秋水宴上写

下此诗,说是他突然灵光一闪,时兴大发写下了此诗。

那日,他连写了十首诗,因此名气大涨。”温太师对着陆远答道。

八月一日。

玄翊算了一下时间,这个时间点,比秋屏写的要晚的很多,秋屏说六月就写了。

玄翊又对着徐秋月问道:“陆夫人,你在代笔那看到这诗文的时候是多久?”

“五月时分左右。”

这诗文就是徐秋月自己传播出来的,是徐秋月故意放在黑市的,让人传播到盛朝各处的。

这是刘屏上辈子所写,这辈子徐秋月提前写出来了。

这样的诗文,其中蕴含的深刻,不像是一个小姑娘能够写的出来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徐秋月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诗句,就被深深的打动了。

她为刘屏的才华而动容,全然忽视了其他的诸多疑问。

徐秋月这辈子就想看看,她提前把这些诗句给印刷出来,刘屏还能不能写出这样的诗。

不过很可惜,黑市的人都是刀尖上舔血的人。

不懂的欣赏,这些诗文代笔并没有流传的太广。

而刘屏并不知道这些诗文已经流传出去了,她这辈子的经历和上辈子截然不同,但是却依旧写出了一模一样的诗文。

这位叶翰林上辈子平平无奇了一辈子,并没有写出这样的诗文。

陆远在黑市看到诗文的时候,是在五月底。

他还挺喜欢那些诗文的。

所以他花钱买下来了。

陆远只是自己收藏罢了,并没有把这诗当成自己的诗文传播出去。

因为他的人生和诗文完全不一样,而且他也写不出这样的诗文,和他的文风也不一样。

陆远只是有些好奇,叶翰林居然会把这样的诗文当成自己写的,而且居然整个翰林院没有一个人发现。

温太师居然也没有发现。

主要是因为这诗文太好了。

没有人会觉得能够写出这样诗文的人会给人当代笔。

这样的诗文是绝对可以流芳千古的,这样的人,怎么会给人当代笔。

温太师也有些懵,他没有想到,叶翰林居然会学问造假。

此时的徐秋月已经明白,叶家或许并不无辜。

只是刘屏的诗,为何会流入叶家的手中。

叶翰林的这本诗集前面几首诗,徐秋月上辈子没见过,所以她没有默写出来,还有些徐秋月记不清了,也没默写。

所以陆远一开始并未发现诗集的异常。

“太孙殿下,此时叶家的人应该已经抓捕入狱,您看是否要提审叶家的人,查问这诗作从何而来,说不定能够顺藤摸瓜,查问到幕后之人的一些根脚,妾身所看到的代笔之作是在古月书屋,您看看要不要派人查封。

或者是让陆大人去审问,您慧眼如炬,在这里盘问剩下的大臣家眷,说不定能够有所发现。

毕竟您一来到这里,立即就发现了线索,案件就瞬间有了思路。”

徐秋月趁着玄翊沉思的时候,立即对着玄翊进言道。

本来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