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传奇

二十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其记述范围,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明末崇祯帝为止,记述四千多年的历史,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风俗、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

这二十四部史书以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线索,反映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自乾隆皇帝钦定命名后,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

虽然崇高,但现在的人真的读过二十四史的真就是少之又少了。

经过书店工作人员的查询,最后确定店里还真有,还不止一套,都是书店刚刚开业的时候进的货,但是经过了十来年,才卖出去三套。

工作人员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们从仓库里找到,然后搬了一套出来。

一套就是一整箱,整套232本,都是十来年前的老书了,莫名的还有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

用机器一扫,这一箱书标价才300块,平均每本不到2块钱。

“这么便宜啊,那我要了!”陈松当然知道不可能是这个价格,只是在开玩笑。

陈松说了这话,周围三五个工作人员没人搭茬,十来年的老书,就算不能像古董一样,总不能按照当年的标价卖吧。

陈松扫了一圈周围几个工作人员,然后笑了:“哈哈,开玩笑的,这价格你们也定不了,你们打电话问问老板吧。”

然后好像反应过来什么似的,继续说道:“我正好下午有事,晚上五六点钟吧,我再来,咱们再说价格。”

别说之后的定价了,就算是300块,陈松现在也掏不出来,军训带什么钱啊,陈松也是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说完这话之后,陈松就走出了书店,准备找个地方联系父亲陈克名。

其实书店里自然是有电话的,但是自己直接让人家费了那么多功夫搬出来的书,然后再借人家电话要钱,太没面子了。

绕到书店后面,这里是一个串店,就是因为离学校近,生意才做的红红火火。

陈松走进串店,正好快到中午了,早餐在军训驻地吃过了,午餐刚好可以在这里解决。

“吃点什么,随便看啊。”店里的人指着墙上的菜单说道。

“来三个鸡翅,一碗馄饨就好了。”这里的串也就还好,但是馄饨倒是不错,陈松上辈子来过,还能记得。

“对了,你们这里能打电话吗?”陈松问道。

“自然可以,店里有固定电话,您可以用。”

然后陈松便随着他来到了吧台处,让陈松使用固定电话。

陈松拨通了父亲陈克名的电话,就听到对面的声音,“喂,你好,哪位?”

“爸,是我。”

“怎么了?你不是去军训了吗?这是哪里的电话啊?”

“爸,军训结束了,我们回来了,我在学校对面给你打的电话,我在书店看上一套书,买不起,你晚上下班后过来一趟呗。”

“行,你说书名,我晚上回去带回去。”因为陈松的优秀表现,陈克名问都没问便同意了。

“你下班之后来实验高中正门接我就行,我打算在学校跑跑步啥的,到时候一起去买。”

“那行,我这边还有事,那我就下班了去接你。”

“没手机真不方便。”挂断电话之后陈松嘟囔了一句。

陈松本来前两天想让家里给买手机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等父母主动买吧。

父母没给他买手机是怕影响学习,陈松相信自己在学习上的态度可以改变父母的想法。

吃过了馄饨和鸡翅之后,陈松回到了实验高中的操场上,这个下午他就准备在这里测一测自己的实力了。

这里的跑道是有固定长度的,一圈400米,算圈数就能大概知道自己能跑多远了。

不到十二点,陈松踏上了操场的塑胶跑道。

跑步这种运动,跑到最后真的很难清晰的用脑袋计数,就算陈松能记得数字,每一圈也不一定能反应的过来。

这一点也早有了准备,陈松向门卫借了一个课桌摆在跑道上,桌上摆了一个本子,手中拿了一支笔,每次经过,在上面画一笔。

随着一圈圈的跑过,陈松慢慢进入状态,这次跟之前军训时不一样,不是为了提升体力。

而是想测出自己的极限,虽然明天有课,但是相信今天就算跑虚脱了也不会影响到明天的。

陈松慢慢的控制自己的速度,调节自己的呼吸,一圈又一圈,陈松之前的准备确实是必要的。

当整个人进入状态之后,陈松的大脑很难保持完全的注意力,根本无法计数,或许强化一下认知能力之后,专注力提升了,能有改善吧。

时间慢慢的流逝,一下午很快就过去了。

五点半陈克名准时下班了,接上了张敏之后,两个人就开着车来到了实验高中门口。

“人在哪啊?打电话的时候你们没约定一个具体时间吗?”张敏坐在副驾驶问道。

“说得就是实验高中正门口啊,他说要跑步,那应该在校园里吧。”

两人把车停到了路对面,走进了学校院子,那时候的学校还是很好进的。

刚进大门,就看到了自己儿子在操场上跑步,塑胶跑道上的桌子旁边站了好几个人,都在交头接耳的。

“这真是个牲口啊,我看看他就感觉腿软了。”张敏两人刚刚靠近,便听到了这么一句。

张敏倒是饶有兴趣的问道:“这是怎么了啊?”

乐于回答的人还是有的:“嘿嘿,你是不知道啊,就这个牲口,在楼下跑了一下午了。”

“是啊,午休的时候他就在跑了,我在楼上看了一下午,都没停啊。”

“你们看,这桌子上的纸,每一道印就是一圈,我们怕耽误了他跑步,也没细看多少圈,但是也得八九十了吧。”

听着这你一言我一语的解释,张敏和陈克名惊呆了啊,八九十圈,那不就三四十公里了吗?

张敏两人站的位置很突出的,在围观的学生中很突出,但是现在的陈松唯一的注意力只在自己的脚上,完全没注意到。

但毕竟也跑了一下午了,又继续了三圈之后,陈松还是停下了。

他感觉到自己已经快到极限了,今天就是个临时决定,状态什么的都不在最佳,但自己也已经逼近了全马的路程了。

回头休息两天,然后准备写巧克力和功能饮料,在最好的状态下再次挑战,完成自己的任务应当是不成问题。

陈松决定放弃之后,便从跑步转变为了走步,这时候不能直接停下,不利于肌肉的恢复。

眼看着陈松停下了跑步,守在桌子旁边的人都迫不及待的开始数圈数。

陈松走了一圈回来的时候,才发现了自己的父母已经到了。

“爸妈,等很久了吗?”

“还好,十多分钟吧。”张敏答道,“你这是干什么呢啊?把你这些学长们都给惊着了!”

“突发奇想,想试试马拉松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按照现在看来,跑得下来,但时间可是要七八个小时了。”

“不够你得瑟的了!还马拉松,你也不怕跑坏了你。”张敏还是很担心儿子身体的。

“没事的,妈,心里有数,坚持不住就停了。”

这时身边的人群已经查清了数字,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八十七圈,那可得三十五公里了。”

从这天往后,陈松再也没在校园里跑过步,但是他却成为了一个传奇。

不只是现在的高二高三,后来高一也知道了这件事。

不仅如此,这个传奇故事还被传了下去。

之后的好几届,都知道实验高中曾经有个猛人。

穿着迷彩服运动鞋,在校园里跑步跑了一下午,刷了三十五公里的行程,最后跟没事人似的。

这些都是后话了。

从校园里出来之后,张敏坚决不让陈松再去书店搬书去。

最好可怜的老爸只能自己去了,花了两千二百块钱,从书店里搬出了一大箱的《二十四史》。

而且到了最后,还得是陈克名自己把书从楼下搬回了家中。

他累的满头大汗,进了屋之后就看到张敏伺候着自己的儿子吃西瓜。

气得陈克名碎碎念了一晚上,那眼神看的陈松背后直冒凉气。

没办法啊,陈松也没想到自己买了书,还坑了自己老爸一回。

反正书也到家了,陈松就拿了一本,赶快闪身回屋,然后便在历史的海洋中畅游了。

至于自己老爸的怨念,那就交给自己老妈来处理了。

反正这一夜陈松再也没从自己卧室中出来,而第二天早上也没再感觉到自己老爸的怨念了。

正式上课第一天,高一学生还是要穿军训时的迷彩服上学,学校今天才会发教科书,所以陈松就带了两本史书便上学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