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鸡人

“这是你家孩子?”江畔问。

男人忙不迭应道:“是是是,是我家孩子,这要是别人家的我也不会管啊。”

杨嬷嬷走到江畔身侧,低声道:“江老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江畔点头,“走吧。”

男人大喜,连道了两声“谢谢”之后,立刻拽着那孩子离开了。

秀秀小声嘀咕,“就算穷也不能偷人钱啊。”

杨嬷嬷瞥了眼秀秀,淡淡说:“人都要死了,哪还讲什么礼义廉耻,小姐是不知道饿肚子的滋味。”

秀秀不满道:“谁说我不知道了,我家以前也穷过,吃树皮啃糠饼的日子多了去了。”

杨嬷嬷闻言诧异,她见这李家人个个吃好穿好,还能识文断字,又与宝珺小姐相识,想着定是个清贵人家,没成想还真是泥腿子出身。

倒是奇了!

江畔笑着解释说:“珺珺怕是还没来得及跟嬷嬷说,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到了我们这儿才开始做些小生意,如今家里事情多了,人手不够,这才想着买奴仆,不然哪能劳烦嬷嬷过来呢。?

杨嬷嬷面露尴尬,“原来如此。”

几人说话间,迎面走来一个身着灰色棉衣,头戴毡帽的男人,“几位是李管家介绍来的吧?”来人过来便问。

杨嬷嬷点头,“正是,您是田老板吧?”

田老七笑呵呵摆手,“在您几位面前,我算什么老板啊。”

说话间江畔才知道这田老七就是这人市里最大的人牙子,镇上谁家想买下人都是从他手里过。

“江老板大名我可是早有耳闻啊,没想到今日竟然还真见着您了,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您比人家口里传的要年轻多了。”田老七回头看了眼江畔,笑呵呵说道。

江畔客套的应承了一句,忽的旁边的人群里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几人的目光不由被吸引了过去。

“那是什么,好热闹。”秀秀好奇说。

田老七脸上浮现出古怪的笑意,“小姐还是别过去看,免得吓到了。”

秀秀询问的朝江畔看了过去,眼中满是好奇。

江畔还未开口,就听人群里传来狗叫,可是那声音有些古怪,听着像是有人模仿,紧接着又传来鸡叫声,猴叫。

“难不成是马戏团吗?”江畔嘀咕。

杨嬷嬷好似想到了什么,脸色一白,急忙说:“江老板,走吧。”

江畔想着时间也不早了,加上她好奇心也不重,便拉着秀秀准备离开,可就在这时候,人群突然骚动起来。m

江畔循声望去,顿时瞪大了眼睛,只见一只猴子撑着竹竿朝这边倒了过来,同时一条长相古怪的黄狗拖着锁链趁乱也冲了过来。

围观众人吓得大声尖叫,纷纷避让,这一狗一猴慌不择路的逃进了错综复杂的巷道,三个中年男人手持拿着棍棒,面露凶相的急急追了出去。

秀秀声音颤抖,指着前面道:“娘,娘,那是什么?”

江畔顺着秀秀手指的方向看去,顿时浑身僵住,犹如一盆冷水迎头浇下,霎时遍体生寒。

“那是鸡人。”田老七意味深长的说道。

只见靠墙的笼子里关着一个蜷缩的人影,如果他还能称作是“人”的话。

浑身长满了鸡毛,双手已经没了,两只脚瘦的像是鸡爪,她目光呆滞的看着前面,看着那狗和猴逃走的方向。

“鸡人?是鸡和人生的孩子吗?”朱缘单纯的问道。

田老七咧嘴,笑的阴恻恻的,“是啊,就是鸡和人生的,不仅有鸡人,还有狗人,猴人,喏,方才逃走的那两个就是。”

朱缘惊叹,稀奇说:“果然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

江畔只觉得胃里一阵犯呕,明明不想看那鸡人,但是目光却怎么也无法挪开。

“娘。”李有成走到江畔前面,阻断了江畔的目光。

江畔抬眸看他,见他面露担忧,只好强装镇定,“没事。”

杨嬷嬷催促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赶紧过去吧。”

“可是那人——”秀秀指着前面。

“走吧。”江畔打断说,过去拉住了秀秀的手腕。

秀秀又回头看了眼那鸡人,她似乎是累了,闭上了眼睛。

江畔在法制社会长大,虽然也听过不少耸人听闻的新闻,但远不如今日亲眼所见来的震撼,在这样落后愚昧,食不果腹的世界,想要有尊严的活下去实在是太难了。

那鸡人的模样像是烙在了江畔脑海中,怎么也忘不了。

田老七带着江畔一行去了一个两进的院子,刚进去就有人过来了。

“七哥,又来了一批,这批货色不错,你要不要去看看?”说话的是个身材矮小的男人,留着山羊胡,一双滴溜溜的泛着精明。

田老七问:“大的小的?”

“小的,有两个姿色不错,但人春风楼嫌弃太小了,不肯要。”

“先搁后面让人看着,我这儿还有事情,待会儿再过去处理。”田老七打发说。

男人应了声,麻溜的跑了。

江畔暗叹一声,心里就像是堵着石头,有些压抑。

田老七让人在后院的空地上站了一排,高矮胖瘦,男女老幼都有,这些人跟货物一样,只要看上了,交钱就可以直接带走。

“江老板您看看,可有挑中的?”田老七问道。

江畔扫了一眼,这些人显然是提前收拾过的,虽然都瘦骨嶙峋,但看着却干干净净。

杨嬷嬷皱眉,问:“就这些?”

田老七笑说:“你这话是小瞧我了,这院子小,呆不了那么多人,等你看完这一批,不满意咱们再换下一批,不着急。?

杨嬷嬷这才满意,转头与江畔讨论了起来。

江畔是打算挑两个粗使婆子,一个丫鬟,一个干粗活的仆役以及一个传话的小厮。

杨嬷嬷心里有了底,挑人的时候先让人伸出手,然后又是张嘴,好生检查过之后又询问了一些问题,年龄,籍贯,是否识字之类的。

最终杨嬷嬷与江畔商议之后,选中了五个人。

其中三个都是从大户人家出来的,原因各有不同。

剩下两个一个是那小厮,因为家里穷,兄弟又多,所以被爹娘卖给了田老七。

另一个是个婆子,因为灾荒,家里人都饿死了,为了活口只能把自己卖了。

杨嬷嬷小声道:“这几个人身世清白,也没拖累,看着也利索,江老板您看怎么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