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大闹追悼会1

”我不要紧。你感觉怎么样?”贺顿关切地问。

”好多了。整整一个星期,我都没有机会这样放声痛哭,大家总劝我节哀顺变,可有谁知道我心里的苦啊……”李芝明红红的眼眶里又灌满了水。她用手背抹了一把眼睛,说:”我不哭了,我坐飞机到这里来,不是来哭的。把时间都用来哭,我就太傻了。”

”坐飞机来的呀?”贺顿不由自主地重复着。是什么事,让一个女人专程坐飞机来见心理师?单为了这惊天一哭?

李芝明误会了贺顿的意思,以为她不相信自己是专程赶来的,掏出了一叠机票,说:”你看,我刚下飞机,就打车到您这里来了,这是来的机票,这是出租车票。这张是回程的机票,都等着我呢。从您这里问完了,我马上就得去机场,搭飞机回家。”

”有什么特别紧急的事吗?”贺顿被这一叠机票搞得紧张起来。

”有。”李芝明沉重地点头。

”什么事?”贺顿问。想到飞机不等人,回话也变得短暂简练。

”明天就要开一个会。在会上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言,不知道怎么说。”李芝明面色张皇。

原来是开会!贺顿略松了一口气,不过,她对各式各样的会议并不在行,不知这女子万里迢迢坐了飞机来,向一个外行人请教什么会议事项?贺顿坦言:”我怕帮不了你。”

”不不,你一定要帮我。你要是帮不了我,普天之下,就没有人能帮我了。要是没有人能帮我,我就只有一条路了。”李芝明声嘶力竭地说。

贺顿越发摸不着头脑了,只好先从结果问起:”你准备的那条路是什么呢?”

”我的这条路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准备大闹这个会,让大家鸡犬不宁翻江倒海!”李芝明双目圆睁,黑色的服装随之抖动,好像一只母豹就要奔袭。

贺顿算是彻底地被搞糊涂了。她问:”这是一个什么会?”

李芝明说:”追悼会。”

贺顿来不及吃惊,继续问:”你要做什么发言?”

李芝明说:”致悼词。”

贺顿说:”给谁开的追悼会?”

李芝明说:”给我丈夫开的。”

贺顿失声说:”你丈夫他过世了?”话一出口,就觉得自己实在弱智,如果人还在,能开追悼会吗?!

好在李芝明处在非常状态中,并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突兀,回应道:”是的。他死了。”

贺顿说:”什么时间?”

李芝明说:”七天以前。”

贺顿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毒火攻心正处在极度哀伤体验中的寡妇,难怪失魂落魄。

”你非常悲痛。”贺顿说。对于新近丧偶的妇人,这样应对断不会有错。

”刚开始是,现在不是。”李芝明说。

”你们曾是很恩爱的夫妻?”贺顿问。

”原来是,现在不是。”李芝明说。

”你觉得自己非常孤独?”贺顿说。

”原来是,现在更是。”李芝明说。

”我需要知道详细的情况,你的话让我不大明白。”贺顿说。

”你不会明白的。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会明白。我坐着飞机到这里来,就是想让你帮我搞个明白,这样我回去之后才能比较明白。”李芝明说。

真是越听越不明白。好在李芝明的情绪渐渐平稳,事件真相如同嶙峋礁石,渐渐浮出海潮。

李芝明的丈夫叫乌海,是高中同学。高中是最容易发展出爱意并结出果实的阶段。李芝明和乌海彼此都在较劲,你优秀我比你还要优秀。这样,他们就双双以第一志愿考上了大学,李芝明读的是医学院,乌海读的是师大中文系。上大学之后,两人关系就公开化了,亲友们也都很赞成。

毕业以后事态的发展,乌海凭借出众的组织能力和口才,还有一笔好字和一表人才,被选拔到政府机关。几年以后,乌海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市委副书记的秘书,李芝明也在医院当上了主治医生,两人完婚,婚后两人如胶似漆。正当乌海在秘书的位置上如鱼得水之时,他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乡镇锻炼。待到他在下面完成了公务员最难提升的正处这个阶段,到了县委书记的位置,正好碰上了选拔市级年轻干部。条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有基层工作经验,乌海以压倒优势进入了市领导班子,成了最年轻的副市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