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

文会是读书人交流的一种形式,不仅限于诗词歌赋的交流,也有更加严肃的一些论述经典的辩驳。

到达一定地位,或者自认对四书五经等有相当深刻见解之人还会自己出一本注解。

如果说四书五经是科举的教科书,那么这些注解就是课外辅导书。

自己单背教科书是绝对考不上的,没有课外的刷题,怎么能成就功名,进而实现阶级的提升呢?

传统的科举制确实是相对公平的一种选制,远远胜过世家推荐。

但是如果没有家底支撑,那么仅仅是科举的书费和路费就足以拖垮一家人,但是仍有人靠着仅剩的一点希望拼尽全家去供养。

李蟠四十多岁考上状元殊为不易,他父亲仅是举人,但是在李蟠考上秀才后便毅然意识到自家儿子的天赋,于是他放弃科举,钱财都用在儿子的身上了。

李蟠也不负众望,一举成为状元,进入翰林院,初定就是从六品。

六品啊!多少人一辈子都迈不过的门槛。

李家虽然也是书香世家,但是并不算多富裕,他到京城后很长时间都是赁了院子住着。

还是开始被康熙指给胤祈读书之后,康熙心里对自家小孩的破坏力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于是私下掏了自己银子给李蟠买了一个二进的院子。

因为没有口谕传出,外面人是不大知道的,主要是康熙没给别的师傅什么好处,不好显出厚此薄彼。

其实还真是多虑了,胤祈在上书房声名远扬,众先生一致认为,这份银子,就该李蟠拿!

你知道李蟠能把十五阿哥教到这程度,每次御前还不丢人,有多难吗!

李蟠顶着同僚们同情的眼光,他十分牙疼,但是无奈,他也不好说自己其实教的挺开心。

虽然胤祈念书不好,但是实在是个好孩子啊,这可比那些眼睛长在天上的宗室子弟好太多了。

李蟠有位友人就是给宗室一位贝勒启蒙的,据友人所说,每次看到那孩子一进门,他都想捂住胸口当场死给他看!

李蟠看向自己圆脸圆眼睛的皇子学生,他心里已经很满足了,有对比才知道其中的珍贵。

胤祈正为去参加文会兴奋不已,他来江南以后还没认识多少新的人,不过是跟着皇阿玛一起。

有些大臣胡子一大把,说话也文邹邹的,看着也没什么意思。

最重要的是,这是和师傅一起去啊!

还有陈随风!

对胤祈来说就像是出去玩的一项活动一样,很是叫人激动。

师傅特意派人过来说,穿的不好太华贵,最好适合读书人的样子。

卢保一听这建议,简直是犯难了,要说简朴一些还容易,带着读书人的气质那可不好弄了。

穿搭也得看脸啊!

像是陈随风那样长的清瘦,整个人看着就是斯文,加上他喜欢带着扇子,更一幅风流才子的样子,虽然这才子年纪小了些。

不过胤祈就不同了,他脸上还带着婴儿肥,骨架粗壮。

小孩嘛,一看就是权贵家养大的小少爷。

要说小将军还能打扮出来,读书人?实在是为难卢保了。

还好有索嬷嬷出马,她从箱子里掏出件银灰色的衣裳,又配上翠蓝滚银边的帽子,加上各色香囊玉佩一搭配,着实素雅不少。

索嬷嬷伸手给玉佩调成一下位置,她满意道:“瞧瞧,这不就成了,谁说读书人非要是瘦瘦的样子,咱们小阿哥这样看着健康的也很不错啊。”

卢保艰难的扯起嘴角,瞧了瞧自家小阿哥,“也...挺好。”

好看是好看,只不过就是没有读书人那种沉静气质。

胤祈转个圈,他仔细看看镜子里的自己,一笑陷出两个酒窝来,美滋滋道:“很好看啊!”

换好衣裳便去找师傅李蟠和陈随风一起出发去文会。

恰逢夏季,江宁人觉得是初夏,并不如何热,但是对于胤祈这个土生土长的京城人来说就有点湿乎乎的热了。

来了江宁以后,他早晨还特意提前了半个时辰练武,不然赶上太阳出来就觉得热的流汗。

他本就不耐热,自然有些受不住温度,好在他院子里有人打着扇子,屋子里还算好一些。

但是江宁的热是一种湿的热,不是仅仅有风就能缓解的。

就连出门去找师傅,胤祈都是特意骑马去,好歹身侧有风跟着,不至于难受。

一到李蟠住的院子,胤祈一溜烟跑进屋子里,果然里面的李蟠和陈随风还在打着扇子呢。

李蟠离开京城多年,冷不丁一回来也不大适应这种热。

胤祈一扭头,“卢保,把我那个盒子打开。”

李蟠正摇着扇子,嘴巴前突然递来一个勺子,未反应过来,一块冰就进到嘴巴里。

他凉的浑身一激灵,嘴巴里便被这种温度讨好,“唔!”

抬眼一看,胤祈笑嘻嘻的拿着勺子,特意拿来一盆冰沙果子过来,刚才趁着李蟠不注意一下子塞进他嘴巴里了。

“我就知道师傅也热,特意拿过来的好东西。”

胤祈话音一落,他又是一勺子喂进去,“嘿嘿,好吃吧。”

李蟠笑的眯眼,嘴巴里还是鼓鼓囊囊的,咽下去,才连声的说着:“好徒弟,好孩子。”

江宁夏日热,冬日温度也不似京城那么低,存冰不易。

这些冰还是曹家去年得到皇上南巡的消息后,紧赶慢赶趁着冬日在更北的地方存的,冬日运回江宁,又保留到夏日。

在冰窖中又经了不少损耗,最后剩下的冰块就更少,纳凉是不可能了,那太奢侈。

仅仅是供应皇上一个人都不大够,只能是制作些吃食。

胤祈作为被重点关注的对象,自然是得到了不少份额,更何况皇阿玛一天到晚出去,根本不在曹家待多久。

所以皇阿玛那份也是给他了,就连四哥和八哥也是

如此,都分给了他和十四哥。

胤祈既然有这东西便想到了师傅,特意带了一盆过来,给师傅尝尝。

陈随风在一旁坐着心里有点酸,虽然师父自己一幅教导十五阿哥很辛苦的样子,但是心里面是最喜欢十五阿哥的。

李蟠从前在江南的时候,也教导过几个学生,虽然江宁并不是家乡,但是他作为状元郎很有知名度,从南巡出发开始,那几个学生已经得到消息到江宁来了。

至于他们几个仅仅是举人和秀才的读书人为何能得到消息,这就得感谢宋荦会做人了,提早传了过去。

陈随风跟着见了几位师兄,一对比态度就知道师父还是偏爱十五阿哥。

他正在出神思考着呢,嘴巴突然一凉,胤祈一勺子冰沙怼他前面。

哇,陈随风心里惊呼一声,入口是凉凉的甜甜的,还有果子的香气,“真好吃啊!”

别说师父了,他也喜欢十五阿哥!

他美滋滋的自己拿了勺子,也不客气的大吃特吃。

胤祈,李蟠,陈随风和卢保四人分了一大盆冰沙,个个吃的眉开眼笑。

胤祈含着勺子说道:“我还特意换了一件衣裳,很低调随和,不用给我行礼什么的。”

住持文会的文坛大佬宋荦得知十五阿哥也会前来,特意和李蟠商量了一下。

意思是能不能叫十五阿哥低调些,与会者还有几位前明遗老,能够出来已经是不易,可别因为需要给皇子下跪而起了什么心思。

而且宋荦还考虑到安全问题,要是有什么反清复明的盯上了,即使不成功,闹了那么一趟,影响也是太大了。

李蟠自然理解这位大佬的心思,他作为晚辈,自然要承诺好。

胤祈是他的学生,从三岁上由他启蒙哄着抱着念书的。

他知道胤祈是个好孩子,心思纯净,待人和善,知道一定会同意。

胤祈一听果然就答应了,他虽然念书上不愿意听师傅的,但是除此之外都很听师傅的。

对待李蟠也是当成叔伯一般,别的叔伯相处时间还没有他们师徒多呢。

胤祈扯扯身上的衣裳,他兴冲冲的转个圈给师傅瞧瞧,“是不是很低调!”

李蟠龙一仔细打量,还挺高兴,夸赞道:“果然是很低调,银灰色的衣裳还很衬人。”

陈随风欲言又止,不是啊!你腰带上的东珠真的低调吗?

那帮读书人除了在诗词上,根本没见过东珠吧!

大清将东珠当作顶级的珠宝,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太子的冬朝服上能使用,冠顶珍珠十三颗。

它的珍贵在于难得,只产自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流域。

胤祈还没有到能把东珠用在朝服上的程度,但是有很多超大的够不上东珠规格的珍珠都给他做腰带、帽饰了。

等师徒三人美滋滋的享用完冰沙,悠哉去往乐园。

这是一处小型园林,建于前明时期,风景秀丽,

加上恰当的流水布置,远比外面凉快些。

宋荦亲自过来迎接,他一个照面,就被银灰色埋着银线的衣裳给晃了眼睛,再一瞧腰间的东珠。

他看向李蟠:不是说低调吗?

李蟠回以眼神:已经很低调了。

不过宋荦心思灵敏,已然猜到了这位十五阿哥是个好性子。

瞧瞧吧,李蟠的手还松松的搭在他肩膀上呢,十五阿哥也是一歪脑袋就能凑到师傅怀里。

虽然没见过十五阿哥,但是他知道李蟠,若只是侍奉皇子读书,李蟠也不会做出如此亲近的举动。

能如此,肯定是感情好的师徒。

“臣见过十五爷。”宋荦拱手。

胤亮晶晶的眼睛盯着他瞧,原来文人气质是这样啊。

宋荦身着青色长袍,一身斯文气质,长长的胡子是花白的,他年纪不小,看着眼眸十分和蔼。

胤祈仔细思考,这位宋大人好像是皇阿玛收藏的画里面的人物,站在水边、山脚眺望。

他摆摆手,“宋大人不必多礼。”

“宋大人长的好像画里的人。”他道。

宋荦微微一愣,有些意外,“画里?”

胤祈再次点头肯定,“像我皇……”他一顿,想到要低调,便改口,“像我爹收藏的那些画,里面有个小人儿穿着长袍大袖出现。”

宋荦明白过来,舒朗一笑,他对着李蟠道:“令徒有纯稚之心啊,多难得,你可得好好珍惜。”

天性如此珍贵,若是后面性情变化,肯定是李蟠这个师傅引导不对了。

李蟠绝想不到,一个照面,他宝贝学生就把文坛大佬拿下了。

胤祈卖相绝好,人都是视觉动物,小孩眼眸清澈,说话条理分明,还带着几分自己的道理,听起来很是有趣。

宋荦一路带人进去,同胤祈和陈随风都说了几句,心中对李蟠的好运很是羡慕。

被皇上指给皇子当师傅,居然还能捡到这么好的两个学生!

听说十五阿哥还有三位伴读,想必也十分出色。

宋荦摸着胡子道:“听闻还有另外几位学生,想必也是出色的学生,老夫可真是羡慕你啊!”

胤祈仰头一看师傅。

李蟠脸上一瞬间尴尬,随即含糊道:“好,都是尊师重道的好孩子。”

胤祈想想佟丰庆、王用宾和阿隆,以如今这个时间判断,王用宾和阿隆应该已经成为了武秀才了吧。

他一点不心虚,笑着对宋荦道:“另外两个也是秀才了呢。”

“虽然不知道成绩,但是他两个肯定名列前茅。”

在紫禁城接受将军们的私人小课教导,考不上武秀才才怪!

宋荦惊讶一瞬,“真是如此?”

陈随风已经有秀才功名,刚才聊天中已然得知,没想到李蟠教书水平如此了得,竟然能出三个年纪小的秀才,甚至都不到十五岁。

他赞叹的看着李蟠,“没

想到李状元不仅自己念书了得,教书也如此厉害。”

即使是文坛大佬宋荦也有些心热,拉着李蟠手臂亲热道:等会儿还有几个年轻人也在,还请李状元多指点一二,也好叫他们有所进益。?_[(”

李蟠支支吾吾的应了,他心虚的无以复加,也不好意思坦白另外两个学生是考武举!

他手下拉着胤祈的袖子,眼神哀求,求你了徒弟!不要再继续吹为师了!承受不住啊!

胤祈懵蒙的,这看眼神读文字的本领,他还真没修炼出来啊!

一路进入文会,读书人三三两两坐在水边,水边特别摆了矮桌,每桌上除去水果糕点,还有笔墨纸砚等,方便随时书写。

文会嘛,形式众多,有激情辩论的论经会,也有更加潇洒的诗词会,有素的自然也有荤的,叫了美貌妓子来弹琴唱歌也是有的。

不过今日是江宁巡抚宋荦办的,更加正经一点,今日是诗会。

胤祈一进去就被引着跟师傅一起坐到宋荦左手边的空桌上。

矮桌并不以整齐排列,而是按照卦相排布,既有趣味,又方便交流。

不过胤祈的位置也能看出不同,在大佬们中间的位置,比这里更好的就是举办者宋荦的位置了。

宋荦先笑着站起来拱手道:“多谢各位今日来此,都知道老夫一向爱和文坛诸位交流,特意赶在初春生机勃勃之时,同各位一起以诗词相和。”

他抬手掌心向上,对着右边的位置,“有吾友徐居乐为此做序,集诸位诗句于一册,将来呈上。”

宋荦没有明说什么呈上,自然是呈递给皇上了。

十五阿哥在这呢,你给他儿子听了什么难道还能不汇报,干脆集册呈上。

有几人互相对视,面色犹豫,都是不想出仕之人,虽然认可宋荦,但是对朝廷……

宋荦年纪已长,眼皮厚重,他微抬眼,瞧了一下,随即笑道:“今日有李状元携徒弟来此,刚才跟老夫说了句很有趣的话,说我像画里的人,很有童趣。”

“在开始之前,老夫还想问问李状元的高徒,”他看向胤祈,眼中带笑,“小少爷觉得今日的文会众人像什么呢?”

胤祈还拿着葡萄塞进嘴里,一个晃神的功夫,竟然所有人都看向他了。

他自然的咽下去,然后看看周围,有些想笑,“好像修书。”

“修书?”有人疑惑问道。

胤祈看向疑惑的人,点点头道:“看着都像是很会读书的人,凑在一起修书,全是墨水的味道。”

小孩声音稚嫩,落落大方的陈述自己的看法,不得不说胤祈卖相极好。

“哈哈哈哈有趣”

“果然如宋公所言。”

“这小孩是哪家的?这么……”有趣,邻桌的人赶紧俯身过来捂住嘴,“傻蛋,你赶紧闭嘴吧。”

那么大的珍珠,状元李蟠的弟子,宋公叫他小少爷!

有几人面色犹豫起身后,听完胤祈的话,心中也是

复杂,这位皇子还挺友好的。

其实多数人根本没见过皇子,他们不愿意出仕,怀着警惕甚至怨恨,但是面对一个小孩的童趣之言,还真是很难生出厌恶之心。

于是有人默默坐下,有人转身要走,宋荦又道:“这开头,老夫就托大,先吟诗一首。”

“好!宋公吟吧,我来记着。”

“快给我让个位置我也听听。”

宋荦不紧不慢拢拢袖子,“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这是老夫几年前所作,今日与诸位共赏。”

转身将要离去者也顿住脚步,最后又坐回了原位置。

既有宋荦开头,其他读书人纷纷才思泉涌,将自己的诗一一吟出。

有字特别好的,还被不少人围着求他给写在纸上,气氛正好也都一一应了。

席间还有不少文人的小游戏,既文雅又有趣味,联句也都是随意就来。

宋荦对胤祈印象非常好,刚才听了陈随风对联句,颇觉其基础扎实,又好奇胤祈的水准。

“小少爷不妨也做诗一首,如何?”

李蟠一个哆嗦,酒杯都撒了,他赶紧阻止,“呃,他长处不在写诗上,还是不了。”

胤祈叼着糕看过来,他非常兴奋,“不啊!师傅,我写诗很好的!”

宋荦没看到李蟠绝望的眼神,他笑呵呵道:“那不如吟来。”

胤祈一扔糕点,起身清清嗓子,他架子比人家文坛大佬还足。

心里对他身份有所猜测的文人们都静声听着。

胤祈咂咂嘴,看了一眼水流,草地,他感觉自己憋出了一首大作。

“春日景色美如画,”

“小河流水哗啦啦。”

“小草长出齐刷刷。”

“我来文会兴致好,”

“做诗一首给大家。”

“无需夸我才气棒,”

“都是师傅教的好。”

在场众人瞬间被冻结!一瞬间都怀疑人生,是我的耳朵出错了吗?

宋荦拿着酒杯停在半空中,他的笑容甚至还挂在脸上。

李蟠绝望的原地合衣躺下,闭上眼睛仿佛回到家乡。

胤祈他创造性的写出了一首七句的诗,这是一种伟大的创新,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

这个流派就叫,我想咋写就咋写!

宋荦张嘴,有些大脑空白,头一次觉得他是个老人家,反应慢了。

反应快的年轻人陈随风赶紧把师父扶起来,“师父师父,还有救!”

他立刻张嘴道:“少爷还没有诗词师父呢!”

李蟠垂死病中猛坐起,他冲出席位,奔向胤祈。

胤祈还笑着欣赏自己的诗句,就被师傅握住双手。

李蟠颤抖道:“今日都是文坛大家,你有好学之心,还不快拜师!”

胤祈眼睛一亮,他拱手对

着四周一拜,“见过诸位师父。”

在座平均年龄五十多,还是托了胤祈和陈随风拉低了年龄。

大佬们反应不过来,震惊的看着李蟠操作,头一次恨自己竟然没有给皇子磕头。

?&李蟠这狗东西阴老子!

立刻就有年纪稍轻的扑上来抓李蟠,李蟠涨红了脸,他一手挡住袭击者,快给师父们敬酒!?_[(”

胤祈有些犹豫,茫然的看着师傅和人扭在一起,“我看大家好像不是很……”愿意做我师父。

陈随风不愧是黑心鬼,他坐在座位上看师父和人扭在一起也不着急,对着胤祈微笑道:“读书人都害羞,他们都很乐意的。”

胤祈彻底放心下来,笑呵呵的随手从身边桌子拿了酒杯,里面只是甜甜的米酒,他敬向各位大佬。

“见过诸位师傅。”

砰!

有人跌坐在地上,立刻大骂李蟠,还有就近过去抓陈随风这个黑心小王八蛋的。

但是没办法,木已成舟!

其他人这样干,他们都能封人嘴,坚决不承认。

甚至还能写文章抨击这样的年轻人,即使是个小孩也照骂不误。

但是这是皇子啊!

封不住!真的封不住啊!

皇子都敬酒了!你敢说自己不是师父!

宋荦顿住后,反而勾起一抹微笑,倒比李蟠还更加乐意见到如此场景。

胤祈摸摸脑袋,有些疑惑。

等到康熙巡视织造处结束,晚上回到曹家,猛然便闻小儿子才名远播江宁!

“啊?”康熙大惊。

“都说十五阿哥是神童,才华堪比曹植,吟诗作对不在话下。”

“啊?”

“诸多大儒主动求十五阿哥拜他们为师。”

“啊?”

“争抢激烈,甚至嫉妒李蟠大人,扭打在一起。”

“啊?”

梁九功躬身,“听说如今江宁读书人皆称赞十五阿哥的才华,说他是满人里面读书第一人,有状元之才。”

康熙:“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