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一路向北

就在李浩憧憬未来的时候,在辽东,卢象升带领二十万辽东军已经赶到了草原边界的开原一带,并且已经可多尔衮带领的建虏开始了交战。

草原上,秦良玉带领的川军,也不再隐藏行迹,也快速向着战场逼近,现在已经到达了辽河西岸,和建虏隔河对峙。

在遥远的极北地带,李过也开始向南进发,除了他手里的一万农民军之外,还有两万多人是他收集的各部野女真部落。这些野女真,都是整个部族男女老幼全体出动,跟随大军行动。

曹变蛟和红娘子带领的辽东骑兵,已经绕过战场,向北进发。他们已经得知,皇太极早已经死了,新皇帝是只有六岁的福临,多尔衮是摄政王。洪承畴带着小皇帝已经脱离大部队,秘密的向着西北方向逃走了。

“洪老贼,你就是跑到天边,老子也要把你抓回来!”曹变蛟咬牙切齿道。

“小曹你别大意,洪承畴是个老油条,不要中了他的奸计,要知道,他的手上可是有五千的正白旗,那是真正的建虏八旗主力。”红娘子提醒道。

对于红娘子喊自己小曹,曹变蛟现在无力吐槽了。

自己小曹将军的名号,还是跟自己的叔叔有关系的,自己的叔叔曹文昭被人称作大曹将军,于是自己就顺带被人称作小曹将军。xuqi.org 海豹小说网

可红娘子叫自己小曹就有点别扭了,自己还比她大好几岁呢!

想反对,反对无效。

想揍她,又打不过这娘们儿。

于是只好听之任之了。

不过这娘们儿也确实有两下子,正是在她的提醒下,自己才躲过好几次伏击。这些伏击有的是洪承畴留下来的八旗所为,有的是那些草原上臣服建虏的蒙古部落所为。小皇帝的母亲布木布泰(就是孝庄,大玉儿)就是蒙古人,属于科尔沁部落的。

洪承畴之所以敢带着小皇帝从草原上逃走,就是因为大玉儿是蒙古人,可以借着她在草原上的影响力,迅速的穿过草原,到达北海一带。

红娘子和曹变蛟带着五万辽东铁骑,在草原上走了十几天,已经深入草原一千多里。

他们可能还不知道,他们已经创造了历史,这是自从唐朝以来,汉人军队在草原上走的最远的一次。那怕是大明的开国名将徐达,打到元上都,也只不过深入了草原五百里左右。

汉人进入草原,最大的敌人不是当面的敌军,往往是恶略的自然气候。严寒、风沙、暴风雪等等,而且在茫茫的草原之上,根本无处躲避。

红娘子经常听李浩的讲课,对草原沙漠戈壁环境有所了解。所以在进入草原之前,红娘子一再要求曹变蛟做足了准备才能进入。

可是事情紧急,五万多人的装备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凑齐的,哪怕是马上生产,也需要不短的时间。这让急着捉拿洪承畴的曹变蛟如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

最后还是李岩给出了一个主意,先从辽东军里面给他们调拨。五万人的大军,每人一条毛衣毛裤、棉衣棉裤,还有两件军大衣,手套若干,头盔一顶,甚至就连马匹,都有保暖御寒的头套和棉被等物资。

一千多亮四轮马车装的满满的,随着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草原。由于物资众多,所以行军不是很快,一天能走一二百里就不错了。

这一天,老天爷终于看他们不顺眼了,决定给他们来个下马威,一场罕见的白毛风刮了起来,大风夹杂着雪花,打在人脸上都生疼生疼的,迷的眼睛都睁不开。

曹变蛟把头盔上的玻璃面罩拉下来,瞬间就把风雪挡在了外面,终于可以舒舒服服的睁开眼睛了。稠密的雪花阻挡了不少视线,根本望不出多远。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曹变蛟感觉这里的雪要比辽东厉害多了。在辽东,自己也见过大雪,可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风雪。这里也比辽东要冷的多,也幸好装备充足,连马匹都裹上了厚厚的棉被来御寒。战马的头上也都戴着头套,两只眼睛处有玻璃,可以让马匹看到外面。

大军在茫茫的风雪之中缓慢的行进,热气球也不能升空,曹变蛟不担心在这样的风雪天气里,会遭遇什么变故。

“红姐,这么大的风雪你见过吗?”曹变蛟朝着身边的红娘子大声喊道。不大声喊不行啊,外面的风呼呼的,不大声喊,人家根本就听不见。

曹变蛟称呼红娘子为红姐,自己都觉得亏心,自己明明比她大,可这丫头非得让自己喊红姐,不喊还不行,谁让自己打不过人家呢?

“我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风雪,这里也看不见山脉,连个背风的地方都找不到。”红娘子也大声喊道。

“这么走下去不行啊,我们得找个地方扎营!”红娘子喊道。

“这么大的风,帐篷都扎不起来,怎么扎营?”曹变蛟疑惑的喊道。

“我们可以搭建一道雪墙出来,阻挡风雪,就可以扎营了!”红娘子解释说。

“好!全军下马扎营,搭建雪墙!”曹变蛟下令道。

命令被一个个的向后传递,大军很快就停止了下来。士兵们戴着棉手套,从车上抽出工兵铲,就开始搭建雪墙。

地上的雪已经很厚了,早已经没过了膝盖,数万人搭建雪墙,半天的时间都不到,几道厚厚的雪墙就搭建好了。

雪墙很厚,足足一丈多厚,高度不是很高,也就一人多高而已,能避风雪就行,再高了也没用。雪被工兵铲拍的平整严实,而且已经冻住了,再大的风都不怕。

曹变蛟和红娘子带着辽东铁骑在雪墙后面扎营休整,在他们西边三百多里的地方,洪承畴已经陷入了绝望。

这里的雪更大,风更冷,更家强劲。

“自己活了一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风雪。这都两天了,还没有停的意思,这得下到什么时候?

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投降呢?如果不投降,当初顶多也就是个死。现在好了,在这冰天雪地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简直生不如死。”

洪承畴看着漫天的风雪,心中哀叹。可是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说什么都晚了。

看着裹在棉袄和羊皮里面的小皇帝福临,还有他的母亲大玉儿,洪承畴更是悲从中来。

他们母子还算是好的,至少保暖还不错,不会冻死。

可是外面的士兵就不一样了,进入草原的时候,本来准备就不充分,说实话,这个时候大清也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准备的了。

士兵们也不知道怎么应对这样的风雪天气,现在已经有好几十人被冻成了冰雕,还有更多的人被动的手脚麻木,恐怕也是被冻伤了。

可惜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军大衣和棉手套,现在仅有的这几十套,还是在战场上缴获的明军的。这些只能分配给最重要的人,其他人只能穿着冰冷的铠甲,在风雪中哀嚎了。

根据向导的消息,这里离着北海,只有几天的路程了,可是这一场暴风雪,完全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在这里,白天的时间很短,黑夜的时间却非常的漫长、难熬。据向导说,要是一直往北走,那里将是无尽的黑暗,半年的白天,半年的黑夜。

洪承畴非常奇怪,做梦都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神奇的地方,一年只有一天一夜,半年白天,半年黑夜?太离奇了。

向导还说那里的天空还有漫天的绚丽多彩的光芒,飘忽不定。天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绚丽多彩的光芒,还飘忽不定?这是梦境里才有的吧。

洪承畴不相信向导的话,总觉得这个向导像是在做梦,说梦话。

曹变蛟不知道洪承畴就在他西边三百多里的地方,他要是知道的话,肯定会不顾一切的带人扑过去,活捉洪承畴这个老贼,为他的叔叔曹文昭报仇。

风雪一直持续了两天的时间,直到第三天,天才开始放晴,太阳照在茫茫的雪原上,到处都闪烁着刺眼的光芒。

不少人的眼睛已经开始红肿,红娘子这才想起来,这应该就是神祖爷所说的雪盲症,于是赶紧命令所有人都下马,生火把面罩熏黑,这样可以防止雪盲症的发生。

大军又停留了半天多的时间,所有人的面罩,包括马匹的,都被熏了一层淡淡的黑色。果然,眼睛感觉舒服多了,光线不再那么刺眼了。

大军继续往北进发,观察气球也升空了,曹变蛟没有携带飞艇,因为飞艇维护过于复杂,在远离后方的大漠戈壁,如果飞艇出了问题,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还不如观察气球来的实在,一个大布囊,点上火,就能飞起来。

虽然热气球飞的不是很高,在空空的荒漠戈壁上,方圆几十里的范围,也能一览无余。大军无需派出斥候,探查周边的动静,只需要根据热气球的指示行进就可以了。

这就是科技的好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