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他回来了!

啪——

黄铜印章和石桌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在这夜间空旷的花园里,显得格外的刺耳。

沈海川有些不可置信的抬起头,看着面前的沈桑榆,“你……”

“多谢侯爷厚爱,可是这印章,我受不起。”沈桑榆缓缓站起来,面若冰霜,“即便沈逸坤无后,也该让他过把瘾才对,我对伯侯府的东西没什么兴趣。”

“可你是我的女儿,我的东西给你,不应该吗?”沈海川质问道。

沈桑榆已经往前走了几步。

听闻这话又顿住脚,转头看向沈海川,细碎刘海之下,那双杏眸中的神色看不真切,却又只觉得悲哀和可怜。

“侯爷,说实话,你有几分待我像女儿?我小时候你将我扔在海庄不闻不问,你口口声声说是因为大家讲我是个灾星,我克死了我娘亲,可你扪心自问,我娘费劲千辛万苦把我生下来,是为了让你把我扔去海庄的吗?”

这一切,只是沈海川的借口而已。

“你曾经喜欢过我娘亲,我相信,但这份爱早就没有了,你谁都不爱,你只爱你自己。”沈桑榆缓缓道。

她盯着沈海川,忽然觉得说出这些话格外的轻松,“老实说,我这次回来只是为了调查清楚我娘的死因,再顺便将我娘的东西给拿走而已。”

现在两件事情办成了一件。xuqi.org 海豹小说网

剩下的那件,在不在伯侯府待着都能继续往下查。

她又何必在这地方继续待着呢?

“侯爷的东西还是留着给三弟吧,我受不起!”

扔下这句话,沈桑榆终于扬长而去。

留下沈海川I楞在原地,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

……

翌日,沈逸坤大婚。

说是大婚,伯侯府里却没有半点要办喜事的热闹样子。

只是草草的在沈逸坤的屋子里挂了两个红灯笼,贴了几个喜字,便算是齐活儿了。

宁心穿着火红嫁衣,自己走进了沈逸坤的院子里,待到晚上,又回了沈知雨的院子伺候。

沈桑榆全程没参与,窝在映月阁呆了一天。

关于府里的事情,全是秀儿在她面前学舌的。

“小姐,”秀儿说到一半住了嘴,眼神中带着几分担忧,“您没事吧?”

沈桑榆缓缓摇头,琥珀杏眸空洞无神,“没事啊。”

可这番样子分明是有事才对!

秀儿想了想,又试探着询问,“是不是昨晚和侯爷出去之后,侯爷和小姐您说了什么重话啊?”

“他能说什么重话,再者说,我怕什么重话?”沈桑榆平静回答。

前世她什么话没听到过,早就习惯了。

就沈海川说的那只言片语,连她的皮毛都伤不到,她压根不在乎。

只是她不解。

为什么沈海川会把伯侯位置的印章给她?

若真要说亏欠,直接将伯侯府的家产分给她一半,岂不是更好。

她这位亲爹想要做点什么,沈桑榆当真摸不透。

最后实在是想得心烦,沈桑榆只得放弃,起身爬起来,“去买一腿牛肉,去找老顽童喝酒烤肉。”

“这么晚还去啊?”秀儿看了一眼已然黄昏的天空,“等到喝完酒吃完肉,就该子时了。”

虽说如今沈桑榆不回伯侯府也没什么关系,可到底子时还在外头溜达,不是很安全。

若是自家小姐是清醒的倒也算了,喝醉了酒,谁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事情?

如果真的被什么……她怎么和高大人交代啊?

秀儿想到这点,吓得狠狠的打了个哆嗦,“小姐,要不然咱们就自己在院子里吃算了,奴婢陪您。”

“你能陪我喝酒吗?”沈桑榆问道。

秀儿愣住,缓缓摇头,“奴婢不会喝酒。”

“她不会我会啊,好徒儿,快让她去买牛肉吧,不要牛腿肉,要牛排上的肉,烤起来才叫做滋味呢。”院门外,传来了老顽童的声音。

沈桑榆双眼骤然亮闪闪,“师傅,您怎么过来了?”

“受人所托,过来看看你祖母。”老顽童轻咳一声道。

对上沈桑榆的眼神,又连忙安抚,“放心,已然病入膏肓,我也无力回天呀。”

沈桑榆轻笑,“师傅也有棘手的病症啊。”

“我是个大夫,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次次都药到病除呢,总要有些治不好的病的。”老顽童说道。

他顺势坐在了沈桑榆旁边,“丫头,你这伯侯府尽早搬出去吧。”

声音很轻,仅够沈桑榆听见。

沈桑榆沉默了半晌,猜到了老顽童说这话的原因,“是硕亲王请您来的。”

“要不然怎么说是我一眼就相中的丫头呢,就是得我喜欢,脑瓜子转得真快。”老顽童又嘻嘻哈哈笑了起来。

旁人见了,只觉得老顽童是在说闲话而已。

唯有老顽童和沈桑榆两人清楚,眼下的话题已然变得严肃起来。

硕亲王请老顽童来给沈罗氏看病,只有一种可能性,硕亲王在蓄意的和沈海川套近乎。

而套近乎唯一的原因,只能是朝廷上,分歧已然十分严重了。

沈桑榆脑海中仔细的回想了半天,都没有想起前世这个时候,朝廷上出现了什么动荡。

最后想得实在是头疼,便将目光投向了老顽童,“是有谁加入了吗?”

这些年里头,朝廷早已分裂成两派,虽然一直明争暗斗,却也没有明面上撕破脸过。

而现在硕亲王都开始按耐不住,恐怕是有人加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摄政王,他从极寒之地回来了。”老顽童轻声道。

沈桑榆周身一震。

那位摄政王,回来了?

前世她也是听说过这位摄政王的。

相传他是圣上的亲侄儿,天资聪慧,三个月便会说话,一岁识字,十岁便文武双全,比起圣上,这位亲侄儿显然更有能力担任北齐的皇帝。

可按照辈分和种种规矩来算,圣上成为了皇帝,而这位亲侄儿则成为了摄政王。

当年圣上和摄政王联手,铲平了朝廷中不少中饱私囊的狗官,更是为百姓造福无数。

等到国泰民安,这位摄政王便只身前往了极寒之地,说是去那个地方思考人生的真谛。

可大家都说,是圣上觉得摄政王的价值已经到头了,所以便将他发落到那个地方去自生自灭。

众说纷纭,谁也不知道哪个说法是真相。

渐渐地,这件事情便销声匿迹了。

沈桑榆也是偶然听硕亲王提起过这个人,才隐约有点印象。

前世还遗憾,没有办法见到这位摄政王的真面目。

没想到这辈子便有了机会。

摄政王回京,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郡主,却也有资格参加皇家的晚宴,亲自为摄政王接风洗尘。

只不过,这都不是重点。

沈桑榆抿了抿绯薄的红唇,轻声询问,“师傅,这位摄政王回来,是打算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吗?”

老顽童目光悠然看向远方,长长的叹气,“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北齐的天,要入冬了。”

话音落地,一片枯黄卷曲的落叶,轻飘飘的落在了老顽童的掌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