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黄巾动乱举国哗然,荀氏避战潜龙在渊

却说二弟子张角孤身来到邺城后,散尽家财。平日里差遣二弟张宝及三弟张梁开设粥厂,接济百姓,自己则外出游历,治病救人,广结豪杰。

时有南阳人张曼成,身长九尺余,乃是玄冥山独狼转世,渤海郡人波才,身长尺,天生巨力,乃是玄冥山豪猪转世,此二人皆与张角命理相连,张角寻得二人,歃血为盟,共图大事。

时值汉帝刘宏光和七年初春,天下大旱,田地颗粒不收但朝廷赋税不减。

这一日,邺城郡守外出巡视,行至大道,遇一老农拦路乞讨,被随行官兵架起扔到路旁。一头缚黄巾之人伸手探其鼻息,竟已气绝,随即招呼路人前来作证,并朝那郡守大喝道:“官者,民之父母也。当今朝廷,不顾百姓死活,虎狼当政,禽兽坐堂,有违天理,岂能不亡。今日若是天意要亡了这朝廷,你便死于非命”。

话毕,忽见一白鹤浮空而出,竟朝着坐在马上的郡守啄去。那郡守躲避不及,坠下马来。这时,只见那头缚黄巾之人脸色一个模糊,竟幻化成一张黑豹面孔,那马本就受白鹤惊吓慌乱异常,见到这般野兽面孔,又是一阵狂乱奋蹄,一顿踩踏下,这郡守竟真的死于非命。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黄巾汉子见此情形,身形一个闪动,不见其有何动作,竟然全部缴了那十余名随行官兵的武器,朝着大道之上的围观人群大声疾呼:“天意如此,不可违背啊。”

随即,人群中又有几名头缚黄巾之人随着高声附和:“天意如此,朝廷必亡,天意如此,朝廷必亡啊。”

忽然,从大道另一端又闪出几十人,头缚黄巾,朝着越围越多的人群疾呼:“原本施舍百姓的粥厂,而今却听说被朝廷以有碍公务为名关闭了,这是不让我们活了啊,天道不存,我们便毁了这天道。”言罢,数十人手持武器,攻向了郡守府方向。

一路上,不明就里随着暴乱的人群竟有数千之多,邺城守备将军听闻大惊,正欲调集军队,忽然一阵黑风冲入府内,周围官兵竟不能拦其分毫。黑风在守备将军身上一卷而过,随后,一具无头尸体倒下。邺城守备军大乱。

郡守府前广场之上,头缚黄巾的数十人站在一片黑压压的队伍前面,一人高呼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此人正是张角,口号喊出,面部黑豹虚影时隐时现,广场之上的数千人似乎都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蛊惑,随之起舞,遍地尽黄巾。

一时间,邺城遍地狼烟,不愿追随黄巾之人多被屠戮,不愿追随官军之人多被饿死。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左慈生前之言一语成谶。

随后的数个月内,邺城的动乱场景遍布全国,大汉王朝慌乱之中匆忙集结出数十万军队讨伐叛乱。北方以冀州为中心,中部以颍川为中心,南方以南阳为中心,三处战场层层铺开,大汉面临王莽篡政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黄巾之乱战场中心之一的颍川,一片终年被雾气笼罩的幽静山峦中,几声鸟鸣打破了一处洞府处的宁静,一袭白衣面若冠玉的年轻男子轻摇纸扇,仿佛如天上走下的仙人般,踏碎了这片雾气,轻轻飘入洞府内。

“文若来了”,一年老声音自洞府深处传来。

“祖父今日可安?”年轻男子躬身问安,立于洞府入口处,未得老人同意并未径直向前。

“安,安。呵呵,今日你我祖孙二人,无需行那繁文缛节。”老人开怀大笑,嘴上虽然不介意那繁文缛节,但是看到年轻男子如此重礼数,自是大感欣慰。

“文若前来,是有事想请教祖父”,年轻男子施礼道。

“我已猜到你此来的目的,可是想问荀氏一族被困于战乱之地,为何我不下令出手拨乱反正,再清寰宇?”老人悠然道。

“祖父观人而知心,文若所想果然瞒不过您老人家。”年轻男子再施一礼。

“我且问你,那芒砀山大天师左慈修为如何?”老人反问道。

“大天师护佑我朝四百年,坐镇芒砀山天师府而震慑天下宵小之辈,自是修为通天。”年轻男子略一思索后回道。

“这就对了,那你可知这左慈原本还有五十年阳寿,因何突然撒手归去?”老人又问道。

“文若不知”,年轻男子如实回答。

“嗯,这左慈推算到了这场劫数的到来,以他的修为和五十年阳寿的时间,仍是毫无把握能挽此狂澜,镇守汉家天下的使命感驱使他妄图偷窥天道,结果遭到反噬,耗尽了阳寿。以他的才能都毫无把握,你我之辈就只能静观其变,随遇而安了。”说到最后,老人仿佛想到自己身为当今儒家扛鼎之人,竟然用“随遇而安”这四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处境,大感好笑,竟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年轻男子听到祖父没来由的笑声,联想到因自家的不作为而使得更多百姓惨遭屠戮,心里似乎有了些许恼怒之意,但在老者面前,仍是压抑住了怒气,说道:“随遇而安不等于一点也不作为,我荀家身为圣人门徒,祖父又是如今儒道之首,怎能视百姓生死于不顾。”

听到寄予自己最大希望的孙子有了嗔怪之意,老人仍是笑意盈盈的说道:“你父亲一辈人被称为荀氏龙,而在我看来,我荀氏只有一龙,那便是你。潜龙在渊,蓄势待发,顺势而为。如今时节,龙若出头则折龙首,凤若展翅则断凤翎。正所谓鹰隼出人声而行禽举,熊虎披人皮而做兽事,天道大乱,圣人不出,乃是天理。”

年轻男子似乎被说动了,又似乎没有被说服,不置可否的朝老人躬身道:“文若受教了,祖父静养调息,文若告辞”,言罢,转身离去。片刻后,雾气又笼罩住了这方天地,似乎没有人来过。

洞府内,又一个声音传出:“荀季和啊荀季和,还亏得你自称圣人门徒,现今执儒家牛耳,这悲悯之心还不如你孙子。”

“哼,水镜你这老小子是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光棍蛋一个,自然把心都放在你所谓的天下百姓身上。可是我荀氏一族,千百号人,难道都要为了这个天下去死?天道无常,就算是圣人也要因势利导,不能一根筋硬上,这道理你会不明白?”原本斯文至极的老人此时如乡野村夫般鄙俗之语尽出。

被称作水镜之人自然就是大天师左慈的三徒弟,此时正游历到颍川郡,便想着来看看自己的老友,也是这荀氏一族的族长-荀淑荀季和。动乱之事虽如火燎平原,但对修为通天的他来说躲避着行走自然不是难事。

“跟你讲道理我就没赢过,算了,我也该遵师命去往荆襄之地了,此时一别,更不知何时再见啊。”水镜叹息一声,身形已然闪至洞府出口处。

“哼哼,慢走不送,快死的时候记得给我传信,你孤家寡人一个,到时候恐怕还要我替你收尸。”荀淑调侃一句,就当是送别语了。

“哈哈哈,荀淑老儿,不要食言啊,水镜告辞。”

水镜离去后,一个满头白发的耄耋老者手拄一根龙头拐杖,缓缓踱出洞府,站在洞门处,小声呢喃道:“有时我也羡慕你,以天下为家,自能驰骋于天下,以百姓为骨肉,自能悲悯于世人。谁道我儒家避战乱,且看我荀氏出真龙!”

又一月,黄巾军败大汉右中郎将朱儁于长社,举国震动,朝廷派遣一曹姓骑都尉将兵五千前往救援。

风雨飘摇处,但见灯火明。

<!--

(月日到月日)

&bp;

&bp;&bp;

清明看书天天乐,充赠点卷

(4月日到4月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