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把火

这边,很明显,县衙都被认真打扫过,道路也洒水净街了,中堂与后宅打扫的更为认真,家具看起来也像新的一样,看来为迎接新县令,衙里还是做了些准备的。

随行的仪仗队伍自然有人安排,就在六房里住下。卢氏县衙没有行辕,来客人就在六房临时借住,六房也是六个独立的四合院,住着也方便。

今天晚上县里请他们吃一顿,按照规矩,明天一早就撵走了。

沈海自然不愿意树敌,饭后,拿出几片金叶子递给领头的将领(其实也是个临时工),说了几句软话,大致是,兄弟别嫌少,我这一路上快断粮了,不合规矩的地方多担待,等以后有机会到府城去,再给兄弟补偿则个,一顿酒还是有的。

把领头的感动得直掉眼泪,他感觉到了尊重,而且,这金叶子也不轻快呀,连连答道,谢谢县尊看得起,等到了府城他一定请客,话说,沈海到府城去了以后,这位百户大人还真的请客了。

上任伊始,三把火必烧,这是立威的必要手段,也是历来的规矩,否则会让人看不起,必须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第二日,户房主事的书吏陈立功就就带领衙内所有人等来到中堂汇报工作,不多也就三个人。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先是详细汇报了县内的情况,人丁、地亩、税粮等,他搬了很多账本,一五一十地将近五年来县里的钱粮说明白。

沈海不关心这些,让陈立功拿来了县内的舆图,就一直在看,也不听他的汇报。

按照之前讲好的,自有周师爷装模作样一点点地问他,沈海能感觉到陈立功此时的不满与忍耐,暗道这是一个有修养的人。

沈海最后看不下去了,打断周师爷,“周先生想了解县情,不急于一时,过后可以到户房去找陈书吏询问。”

然后看向陈立功,让他说说县衙的建筑和用处。

县衙内部的建筑很明了,有两个附属建筑,也是位置颠倒。牢房,本应在西,现在位于县衙围墙外大堂东边方向,现在空置,里面没有犯人,看样子是个临时改成的建筑。沈海昨天去看过,一处四合院,房屋也是高大,没有点牢房的气息,里面空荡荡的。

县衙西侧的县学,倒是好几处宅子,也是连着的三进,里面也是空置,其中很多屋子成了仓库,竟然还有刀枪剑盾之类的武器,保养得倒是很好,还有好几把弓箭,都是软弓,沈海挂上弦,轻轻就能拉开。

陈立功解释道,县学已经十多年未开启了,他是最后一届学子,现在乡间孩子们进学都在各村的私塾里,多是乡间大户也是乡绅们联合筹建的。说到县学,陈立功也是一脸的凝重,“县尊大人若能重启县学,也是功德无量。”

沈海回道,“本官代天子牧民,教化那是首要事务,县学必须重启,不过还待陈书吏大力襄助。”

陈立功立马说道,“小人自然责无旁贷。”

沈海看了看他,“陈书吏,以后别小人小人地自称,你也是有秀才功名的人,到了衙里也是有张椅子的,这吏总归不好听,你就做个典史吧,反正也没有品级,你先写个呈文,功劳有的话,多写点,没有也编造一些,我给报上府衙。然后呢,萧规曹随,以后县内的事情,你与周先生商量着来就行了,原来怎么办以后还怎么办。”

说完,就走出了中堂,只留下陈立功在屋里凌乱,待走到门口的时候,转身对陈立功说道,陈兄有空的话,麻烦找人把主簿的宅子收拾一下,“陈兄现在是典史了,愿意的话,你就住在里面,不愿意住,也先打扫干净。”

陈立功还想着,这县令的第一把火,会是什么来着,也是有些担心,如何应对,结果给自己升了官,就完了,貌似还没有烧起来。

而沈海觉得,这就是第一把火呀,三昧真火,来烧你的,至于典史的职务,这是在府城里就讲好的,不出意外,下个月,你就是了。

####

沈海回到屋子,将衣物整理一下,拿到中堂后院,后院的物件也是齐全,轱辘井与水桶,井上还加了个小亭子,很是雅致,从井里打出水来,开始洗刷。后院也是方方正正,面积极大,有一个菜园、两个花圃,花圃里各自栽了几支梅树,看样子有些年头了,梅树都有两米多高了,不过枝丫没有修建,沈海闲暇又多了一个修剪梅树的雅好,当然,最喜欢的还是种菜。后院很大的原因,是将中堂的山墙直接砌到后宅的院墙上,中堂后院加上了后宅的院墙外的面积。

后宅就是后堂,也是内宅,安青延她们住在里面,内宅的大门方位在东,中堂东侧有过道直通内宅大门。

中堂后院的西边,有一个月牙门通向内宅,加了山墙,在院子中看不到,这种设计兼顾了实用与隐私。知县可以直接从内宅步行到中堂,这应该是标配。

所以说,县衙的设计很是精妙。

中堂是县令办公的地方,是个四四方方的大殿,正中用厚木板做了隔断,分为前厅后室,前厅是县令日常办公的处所,一应办公物品齐全。隔断后面是起居室,供县令休息。起居室连着独立的后院,外人是不可以进入到起居室和后院的。

这以后就是沈海居住生活的地方,沈海自然不可能与安青延她们住在一起,又不是夫妻,没那么亲热,况且,他对安青延等人的印象并不好,总是应该保持些距离。

沈海的行李简单,一个包裹就是全部,床上用品都是陈立功预备好的,都是新做的。自己的那几件衣服,挂在衣架上,安青延让沈云将她亡夫的书籍都搬来了,占据了整个书架,这令沈海很是反感。

中堂有两个耳房,房门就开在前厅里面,用作师爷和县令书办的办公室,办公室统称押房。周师爷一来就占据了右边的这个押房,左边的暂时空着。

县衙北面是三座宅子,正中的自然是知县的,知县宅子的西边按例是县丞的宅子。

东边的宅子是主簿的,前后两进,前院做办公用,后院是家眷的住处。

不过规格比县令必须低一级,县令后宅是四间正房,其中正中的两间应该有六间大,而主簿只有三间,堂屋略大。卢氏县城应该是本朝修建,建制都是先修堂屋,然后再搭着堂屋的山墙建了两侧的从屋,堂屋高大宽敞,从屋相对矮小。

四合院自然都标配厢房。主簿宅子的一进房也是办公的地方,紧挨着户房。整个县衙就方方正正,用围墙围起,在东西也各自设置了一个便门,一般来说,大家都是从东门进出,这里更方便,县衙后面就是县城的东西向大街,东边就是那条南北向的主街,结构相当清晰。

县衙只能由官员居住,其他人住在这里只是办公或值班,六房里面都有值房。

南边大堂的两侧都是给衙役办公的役房,县衙大门两侧也分别建有衙役的值房。六房就是六座四合院,很小的那种。沈海去看过,除了户房,六房与役房都是很久没人住过了,尤其役房,隐约能看到灰尘。

县衙西边的围墙外,就是县学,面积大得很,除了教室,也有县学的学子住所,当然老师都有单独的宅子,也只是一进的四合院,不过县学教授的宅子在县衙里面,在县丞宅子的南边,隔着围墙,紧挨着县学。东边围墙外,牢狱的大门向东,门口是个大广场。

大堂的前方就是县衙大门,两侧各有一个小门,大门白天都是关着的,还用栅栏围起了,如果没有大事,没人会走正门,这是朝廷制定的礼仪。都是走两侧的小门,小门也不小,至少比普通的宅门要高大宽敞许多,还能进马车。门口两侧,各有一个贴告示用的亭子,日常政务公示,就在这里。

第二天,安青延就把后宅收拾好了,还带着沈云把县衙里的每处地方都转了一遍,也是十分满意。

至于周师爷住哪里,爱住哪住哪,沈海才懒得理。来之前知府的意思很明显了,卢氏的情况如此清晰,穷县一个,根本不需要官,皇权不下乡,知县就是个吉祥物,周师爷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吧,读书人的政治理想一大堆。

再者,来之前也与安青延她们说好了,沈海与她们之间互不干涉,周师爷替代沈海行使衙内的职责,也就是说,他与陈立功两人来维持县衙的运作。

还好,他比较认真,沈海倒也省心。

住进县衙,感觉就是空荡荡,偌大的衙门,暂时都属于自己了,沈海不禁有些豪狂。头三天,别说三班衙役,衙内不种树,连个鸟都没有,沈海觉得无聊。

白天,也只有陈立功一个人在户房处理事务,当然也会早早地来找沈海请个安,就是报到一下,履行点名手续。

沈海让陈立功将县衙应该有的职务列下来,也包括年俸,然后自己一一地琢磨。陈主事知道他要烧火了。

沈海对陈立功此人的看法,是相当满意,认真、懂礼数、守规矩,至少这两三天是这样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