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鹤湖文会

七月十五中元节,松江府大祭之后,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型文会。

作为秀才娘子,自然也是要去参加的。

女眷们倒不像男子那样吟诗作对,只是在一旁观看,相互应酬,是一种很正式的社交。

为此,方秀才专门从乐坊请了一位女子,教给惠娘礼仪,防止她在众人面前失态。

惠娘也不失所望,样样都掌握得很好,连话语都学了好几句,也是有模有样。

可能方秀才多虑了,与他交往的人,家眷们顶多也就是个识文断字的本事,吟诗作对,那是做不到的,女眷们相互之间讨论的问题还是衣食住行和小孩,其它的话题,她们也不感兴趣。

文会照例在鹤湖这边,离府城十余里。

方秀才新婚,倒也大方得很,单独租了游船,那种半大的画舫,招上三五至朋好友,约上丈人一家子,也是其乐融融。

船自然是停在鹤湖的边上,下午时分,都上岸游玩,等到晚上,再看歌舞表演,欣赏书生意气。

方家画舫来得早,位置自然占得好,旁边几只大游船就是府衙一众官员和家眷们所在,其中最大的一艘,还是本次文会的主船,评委们都在上面。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胡秀才一家没有与方秀才同行,他们与王三公子一起,也是坐了王家的大船,王家在这里有自己的船坞,位置是绝佳的,画舫也是三层的,可以到长江里面走走的那种。

王家有自己的乐坊,养了许多的乐伎,平日里,这个画舫就在松江苏州到处转悠,也会到太湖那边。

胡秀才携家眷而来,也是显示了他的人品,糟糠之妻不下堂,敢于将妻子带到雅会上来,面对这一众的文人才子。

这样以来,方秀才的一层画舫就不怎么好看了。

不过,夜晚么,大家也就忽略了。

很快,歌舞声起,诗会就开始了。

这边各大乐坊精心排练的歌舞正在一支接着一支地上演,同时文士们的诗词,如同雪花般送入府衙官员所在的画舫,不时有好诗传出,引得人群阵阵欢呼。

话说回来,尽管松江府人才辈出,但是好诗好词,确实不多,这么多年的文会也没留下几首传唱广泛的作品。

大家就是图个热闹而已。

方秀才这边就有友人起哄,“方兄,新婚燕尔,何不赋诗一首,以留恋这岁月。”

方秀才也是蠢蠢欲动,提笔写道,“只见一树梧桐叶,人间又是秋声起,”再也无从落笔,然后哈哈大笑,多年未动笔了,只能写这两句。“还望各位兄台,补足这诗。”

惠娘不识字,不明白这诗的意思,也就不言语,就在那里看着众人的表情。

江南多文人,这种诗,就像对对子一样,接着就有一位年轻人,脱口而出,“莫道销魂岁月迟,暗香盈袖君自知。”

众人于是哈哈大笑,方秀才也是兴起,“销魂岁月不怕迟,武老弟,果然文采斐然。”

大致就是老牛吃嫩草的说法,惠娘不知文,不知道意思,只在那里微笑,一点害羞的表情也没有,倒是把这些文人看得好笑。

也明白了,方秀才娶的女子确实无才,有些憨傻的样子。

女子无才便是德,多数人都是这样想。

可是姓武的却不罢休,说道,“方兄新婚燕尔,此良辰美景,何不为嫂夫人赋诗一首,以示伉俪情深。”

大家都知道方秀才的文采一般,于是旁边便有老者言语道,“小武,过了,过了哈。”

没想到,柳屠听到伉俪情深之后,来了神助攻,他拿出两张纸,是同三写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与“更上层楼”。他曾经问过徐节,徐节自然说是好诗,其中有一首是讲伉俪情深的。

惠娘出嫁的时候,柳四还是要去上礼的,徐节也去过,这纸是阿娘从惠娘的屋子里收拾出来的,柳屠不识字,怕是惠娘的存货,就没敢丢。

柳屠不知道哪首是写伉俪情深的,就都拿了出来,鬼知道,他今天携带这两首诗,要做什么?

武姓男子一看,就抢了过去,欣赏了一番,也是惊叹,“好诗,好诗,好字,好字。”

字体自然是灵飞经,与延月居门联一样的。

“如此好诗,不去博个赏格,真的浪费。”武书生直接来到案边,抄录一番,就托小厮送了上去,落款自然是方秀才。

方秀才过来看了这两首诗,自然也是惊讶,柳屠从哪里弄来这么好的诗。

当他看到惠娘的神色时,已经了然于心。

惠娘此时,面色暗淡,眼睛已经失去了神采,父母真的是瞎折腾。对同三仅存的念想,丢了又不舍得,她故意将其留在家中,算是了断,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焚毁了事。

同三,她差不多忘记了,今天却被翻了出来,心里面踢踢蹬蹬的,不是挂念同三,是怕秀才夫君不乐意,于是勉强遮住了脸色。

方秀才犯了男人都犯的错误,不准别的男人沾惹自己的女人,尤其在这个女子相当于男子私产的年代里,他的脑海中,有了不下十几个设想,都是惠娘对自己不忠的念头,于是,一点游玩的兴致也没有了。

其实,他也早知道惠娘有个养婿,这也是他自找的。

###

谁知,此诗一出,迅速地被咏唱出来,将此次松江文会的格调顿时提升,那些应景之作,急就章,就不了了之,文人们,不得不重新甚是自己的作品。

尤其那首诗,在这个糜烂暧昧的季节里,更显得突兀。

曾经沧海难为水呀,这是经历了多么刻骨铭心的爱恋,最后一句半缘修道半缘君,也是直白,也是大胆,识文的男女无不被它挠的心里面痒痒的。

这种好词,必须要灵光闪现才能得到。好诗好词是不需要宣传的,它会自己流传。

于是,方秀才的大名迅速在画舫间被提及,男男女女开始互相打听,方秀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竟然作了这么高雅的诗。

一时间,来方家画舫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武书生一点也不迟疑,逢人便说,这是方秀才写给新婚娘子的诗。

方秀才一开始不是很情愿,强作欢颜,出于礼貌,也是往来应酬,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尊贵,越来越合他的胃口,不仅有府衙县衙的一众佐官,还有青楼的头牌们,都来一观方秀才,赞美之词,不绝于口。

一时间,方秀才情不自禁,特别享受这个被赞美的过程,竟然将此诗当作是自己的了。此时的柳屠感觉自己帮了女婿大忙了,也是骄傲得很。

一会儿,知府派人来邀请方秀才到画舫一叙,众人围观之下的方秀才,频繁作揖,抖了抖长袍,随来人去了。

###

文会这种场合,更加促进了好诗的流传速度。

现场就有乐师,给谱了曲子,乐队在诵唱。

林师爷与蒋大父母在岸上,一处凉棚处,也是从人群的惊呼中,得知了这首诗,他们本就是风雅的人,蒋家虽然落魄过,自从观云斋的启动,重新走向了富裕,蒋大侍候父母极其孝顺,也是由着父母的风雅情趣。

很快,就有下人将方秀才的诗词抄录过来。

林师爷看完后,摇摇头,将诗文递给妻子,蒋大父母也看过了,几人都是历经风雨的,也没大惊小怪,只是笑着摇摇头。

蒋大父亲说道,“林兄,当初,真的走错了棋。”

“大兄啊,我也是悔恨不已,千算万算,谁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林妻在一旁,“是呀,同三这孩子,受了太多苦,早知道,我出钱把他保下来。”

此时,林杉,师爷的儿子过来了,大呼小叫,“阿父,你写给姨娘的诗,让人偷了去了。”

林妻赶忙说道,“阿杉,别大惊小怪,这诗不是你阿父写的,是同三兄弟所作。”

“我说呢,阿父,外面流传是方秀才写给他新婚妻子的,这死老头,竟然偷了同三兄弟的诗。”

林师爷赶忙阻止,“阿杉,此事到此为止吧,别到处宣扬了。”

蒋母在一旁插言,“同三兄弟对惠娘是情深义重,此诗可鉴。”

说完这话,蒋母也是觉得失言,而一众人顿时觉得无聊,

就与孩子们一起回到家中,林师爷在鹤湖有宅子,他们离得不远。

###

方秀才回来的时候,拿了一包银子,约有五十两,是这次诗会的最高赏格。

倒不是他那首曾经沧海难为水,而是天凉好个秋,知府大人看完之后,深有感触,直接定为诗魁。

当然,知府大人对方秀才的才情不吝赞誉之词,登时就想聘请他到府学做个先生,教授诗词,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随后他与秀才几个话题下来,觉得方秀才的才学确实不配这等好诗,毕竟时下盗诗成风。

而这首词的作者,整个松江府也只有林师爷他们几人知道。

方秀才回来时候,一脸的兴奋状,将银子给了惠娘,天色已晚,一众人也就散了。

###

方秀才回家后,刚要对惠娘发火,忽然意识到,惠娘不识字呀。

他怕惠娘是装的,就借故考究惠娘,让惠娘去拿几本书,惠娘自然做不到,他也就放心了。

肯定不是情郎所写,能写出这种文字的人,怎么会看上惠娘?

文会过后,方秀才的诗词在坊间传唱,到了苏州府,也到了金陵城。

方秀才的名气大有盖过胡秀才的趋势,接下来,好多诗会文会都请他去撑场子,毕竟这是府尊钦点的诗魁。

也凭借这两首诗,方秀才游迹于花丛柳巷,收获自然颇丰。

为了得到他的诗作,不少青楼给他送银子,也有几位准花魁级别的女子,不惜委身于他,结果自然得知,慢慢地,大家心知肚明,方秀才的名声也就臭了。

直到秋末一天,他不自量力,调戏观澜阁的女子,被老鸨打出来,才名声大振。

惠娘领略同三这两首诗词的威力,也是在六天之后,眼见着要换季了,她去绸缎庄买点布料,打算给方秀才做几件衣服。等她的丫鬟说出布料送往方家之后,就有一位自称训导家眷的女子与惠娘攀谈,还一个劲地夸,惠娘真是个可人儿,夫君对她如此神情,若是自己夫君能写出那等文字给自己,这辈子就算是没白活了。

惠娘盘算了好久,才晓得是同三留下的那两首诗,给方秀才扬名了。

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同三临走时说过,自己的才学比胡姐夫还要好,看来是真的,就这样,她也无意攀谈,情绪低落地走回方家,一路提提塔塔,就像丢了最心爱之物的小孩子。

不停地对自己讲,“我怎么了,我怎么了。”同三的模样又回到了她的心中。

姐姐来的时候,也会讲起此事,说要珍惜方秀才,对她痴情一片,当然,是董小蝶的话。

###

卢氏这边,或许是心灵感应,沈海这些日子,莫名地烦躁。

一日,从董家河返回的路上,走神间,沈海从骡子上摔了下来,摔得爬都爬不起来,也恰好离李家的作坊近些,众人拉来了大车,将他拉到李家作坊。

胡修过来看了看,没伤到骨头,但是,怕伤着脏器,不让他回衙,在作坊这里卧床修养,也就四五天工夫,沈海又活蹦乱跳了。

借这个机会,他也将李家的大车轴,从木制改成了钢制滚轴,车底承重梁也改成三角铁,车子一下子就轻快了许多,拉的货也多了两倍。

李家又多了门生意。

李二姐听说了沈海摔伤之后,急急火火地从陕府赶了回来,看沈海活蹦乱跳的样子,也就放心了,还亲自去城南的土地庙上了香。

之后,也没有理沈海,亲自带着大车队,从卢氏出发去了渡口货栈,她家的纸笔、铁器都是畅销货,甚至大车,也有商户问询,这无疑也是一笔好买卖。

李二姐鬼精鬼精,让贺家打造车轴和三角铁,运到渡口组装,渡口这边多的是木材,加工也方便,大车一出现,就引起了商队的注意,为啥?陈家商队的大车装的多。

平路上,空车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推动,尤其那些运盐运粮的,从解州到云州,运七石粮食,到的时候,人吃马嚼,只剩下不到两石,所以,云州粮价高,大部分只能靠朝廷输送,单凭当地的财力,根本买不起。

商队的执行力是一流的,看好了马上下单,折腾着李二姐风风火火在卢氏和州府两边来回跑,沈海每见一次,这姑娘黑上一分。

时下的大车,都会配上一套车轴,因为木质车轴容易断,李家产的大车,来回云州几趟,也没啥事,不过出于谨慎,在定做时,商队还是会配上一套,这样以来,有心眼的商队,就用这副车轴来做一辆,总之,李家大车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一直持续了三年,直到车床的出现,加工效率提高了以后,才供应上了市场。

李家商铺卖的东西都很冷门,与其它商户之间也没啥冲突,没人来挑事,所以一开始的生意很是安稳,朱阳关李家的人也正式出关了。

自此,李二姐也彻底改变了对沈海的看法,觉得这县令大人就是个宝藏男孩。

她不是死板的人,沈海碍于身份不会去撩拨她,她就主动搭理沈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