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汲黯的反对 太子背后的波澜

【“此乃陛下立嗣的大喜事,也是我大汉朝的大喜事,谁这么不懂事,竟然反对?”几个平时见风使舵的官员听到反对之声,立刻开口讽刺,可看到那人后,急忙悻悻的闭上嘴巴,退到一旁】

【就在众人疑惑,是谁有如此威风之时,群臣中,那个反对之人站了出来】

【正是那什么都敢说,谁都不给面子的汲黯】

【“陛下不可!有史以来,天子尚在壮年,何必如此急于册立太子?”】

【“陛下不妨设想,陛下本就春秋鼎盛,未来必将还再诞有皇子,如果又有贤能之子,更甚如今太子,又该如何处置?我大汉正处于蒸蒸日上之势,陛下何必如此匆忙?”】

【汲黯言语冒犯,但态度恭敬如一,声音并没有因为武帝的脸色变化而停止】

【“陛下早先私下确立太子之实,臣并不反对,臣也有所耳闻,太子聪敏机警,古之罕有,但陛下如今要为太子正式立名,乃是要昭告天下,使百姓人人皆知的大事,不可不慎之又慎!”】

【“无论太子多得陛下宠爱,此时也并非合适的时机!等到太子壮年之时,如陛下心意未变,再行册立大典,仍为时不晚!”】

【“更何况太子如今只有四岁,年龄尚小,请恕臣直言,若太子一旦遭遇变故,则国本动荡,得不偿失!”】

【汲黯这番话,就差把太子一不小心就会薨掉直接说了出来,武帝震怒无比,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毫无私心的谏言】

【要知道这可还不是人人长命百岁的时代,先秦的平均寿命不过三四十岁,到了大汉随着国力提升,这个数字才有了些许改善】

【但是,在缺少疾病治疗手段和低水平的卫生意识下,许多疾病一旦染上,便是绝症,尤其对于免疫力弱小的孩子来说,无时无刻,都有许许多多的孩子无故夭折】

【正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这可不是多配备几名太医,就能解决的问题,从发病到严重,最后突然辞世,可能只不过在几天时间之内,有时甚至来不及发现,就已经一命呜呼】

【更何况小孩子身体虚弱,许多猛药更是会令其虚不受补,就算再高明的太医也要束手无措,实在是药石难医!】

【一个皇子,虽然是当今陛下的独子,但就算出了什么意外,也不过是皇家的私事,一场风光大葬,亲人垂泪,便可掩盖过去,一切如常,大汉帝国照样运转】

【可一旦被确立为太子,再出了情况的话,那可是国丧的大事!储君有恙,是要全天下人披麻戴孝的!】

【作为独子的太子夭折,汲黯觉的毫不过分,已经可以说是大汉亡国的征兆!是老天惩戒!】

【大汉疆土之上有二心之人,边界之外贼心不死的匈奴,一定会借着这个机会,兴风作浪,大汉因此必生大乱】

【汲黯决不允许,让这种情况发生!哪怕让武帝不喜,他也要说:“四岁立为太子,不稳!不当!非国之幸也!”】

【所以汲黯这一番话,绝不掺杂一点私心,而全都是为了大汉的未来考虑,他的缓立太子之策,问心无愧】

【至于太子的想法,他汲黯敢这样说,就没有担心过会被太子记恨!】

【太子登基要等到什么时候?对眼前的君主武帝尽忠,为大汉千秋万代考虑,这才是他汲黯要做的事情】

【武帝之所以没有发怒,也是因为,他知道汲黯不是那些心术不正的小人,想要说服他,只能用对君子的办法——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但汲黯虽然忠心无二,他却没考虑过,他这么一出面反对,同时也暗中顺了很多人的心意】

【武帝后宫嫔妃众多,之前武帝被陈皇后一人牢牢把控住,根本轮不到其他妃嫔侍奉。毕竟连陈皇后都没有为武帝诞下子嗣,哪里轮得到其他妃嫔争宠呢?】

【但现在形势不同了,卫子夫卫皇后入主后宫以来,这么快就诞下一子,一是证明了武帝的能力没有问题;二是卫皇后出身并不高,善解人意下,又不像陈皇后一样善妒,后宫中的百花纷纷也动起了歪心思】

【如果他们也能生下皇子,未尝就没有争一争太子,争一争太后之位的机会吗?】

【要知道大汉的朝堂,可并不禁止后宫干政,吕后开了个好头下,太后把持大权,朝堂听政的例子不在少数,只是武帝过于强势,强行遏止了本朝太后的干政心思,可要是未来,换个性格软弱的皇帝呢?】

【万人之上的权利感觉,多么令人陶醉?】

【在后宫这么多妃嫔都还在做着春秋大梦的时候,武帝一旦确立了太子,再让太子顺利长大,那她们可就没有盼头了啊!】

【所以她们心里,可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小刘据当上太子的】

【另一帮人,和这些嫔妃也扯不开关系,就是这些妃嫔的家眷们,他们的官场仕途,就是靠着后宫的枕边风一点一点吹起来的】

【要是卫皇后的皇子确立为太子,卫家的辉煌,就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他们这些靠着其他妃嫔崛起的家族官员,就等着人走茶凉,新帝登基后,一蹶不振吧!】

【因此,他们万般不愿,却都因为揣着太明显的小心思,生怕被武帝看穿,而不敢站出来反驳】

【汲黯此刻出头,正好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他们一个个表明惊讶,实则心中暗暗为汲黯加油打气】

【“汲大人加油!多说一点!”】

【“汲黯你努力啊!一定要说服陛下!”】

【“汲大人,我现在就把金条送到你家门口,全靠你了啊!”】

【但武帝何许人也,他早就猜到了一定会有人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而且也早已准备好了对策】

【武帝轻轻一拍手,身边的侍郎立刻凑上来听旨】

【“将朕和太子为诸位准备好的大礼,取上来吧!”武帝看向汲黯“汲卿莫急,朕这就让你看到,朕一定要立太子的理由!”】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