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他没有机会的

李承轩其实只是随口说说而己。

再说,就算他真的知道这么回事,他觉得自己是个堂堂正正的爷们,犯不着用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伎俩。

但武媚不这样想,她一听立即不屑的说道:“要说称心也算是个可怜人,他爹犯了事,这不,他一家人都被发落在教坊呢,我去年还见过他。若不是别人亲自对我说,我还真不知道他是个小子。这还不算,你说他一堂堂的爷们,不把自己当男人,为啥要学女人那样娇滴滴的,不恶心啊。”

“可是有的人喜欢啊,比如说我那堂弟。”李承轩嘿嘿一笑。

“不会吧,我听说人家马上就要迎娶苏家姑娘了,听说,侯将军的女儿,也将给他当侧妃,要不然侯将军对你这个态度呢,”武媚吃惊地说道。

“不会的事情多着呢,这事你看着瞧就是,到时候你就只管看好戏就是,”李承轩说道。

他只是把自己知道的史实说出来了而己,真的没有别的心思,他的到来,已经变了历史进程了。他更没有想到,武媚听了他的话,已经起了歪心思。

有人会想,武媚跟了李承轩之后,到底变了没有?

可是他们不知道,虽然江山易改,然而本性还是难移的。

武媚现在生活在一群有爱的人当中,他当然变了,变得不那么阴险狡诈了,但那只是针对自己身边的亲人而言,但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他们来自骨子里头的习性,又怎么那么容易改变得了?

一夜春风,突然就吹绿了凉州的旷野。

那些前年种下,又经过去年补种的树苗,开始冒出了嫩黄的细芽,远远望去,虽然什么都看不到,但若就近去看,就能看到凉州的官道旁、河道边,两行或三行高矮不一的小树苗,正攒着劲儿使劲的长。

尤其是那些扦插的桑树,虽然只有一半多一点的成活了,但是,去年它们已经扎稳了根,今年再攒着劲儿再长一年,来年说不定就可以引进蚕种了,到时候,凉州的妇人们,又要多一个营生了,这里会不会成为又一个桑蚕基地呢?虽然有点困难,毕竟这里的雨水并不是很足,桑树能不能象其它养蚕地一样长得那么茂藏,那很难说。

倒是桐子树的长势很好,虽然还只是一颗颗幼苗,但这种植物,只要成活了,人类不用去管,过不了多少年,它自己就能长得满地都是,到时候凉州成为全国的桐油基地的话,也不是不可能的。

李承轩可以期待,几十年之后,凉州真的会和江南一样绿树成荫,成为这西北的江南,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如果后代子孙出现一两个败家子,把河西继续丢给北方的民族,那么,那些不会创造的民族,把这些树林全部砍了当作柴火,也不是不可能的。那么,凉州仍然会回到他初看到的那般荒凉的景象,那时候,自己在九泉之下,只怕也是不安的。

这让他想到未来的继承人的选拔人制度。

虽然说,支撑他还在坚持的,仍是世人所公认的嫡长制度,可是,这个制度并不见得有多好。

可是,如果不立嫡长,又能如何呢?整个大唐,不管是不是嫡长的,似乎每一任皇帝的上任,都意味着血雨腥风。

可是,事关整个大唐,全天下百姓的福祉,又岂能指望一个好皇帝的作为呢?

有人对北宋的文官制度有过各种垢病,在军事方面,也确实是弱,但就是这样一个孱弱的朝代,在世界的地位,却是少有的盛世,比唐朝的影响还大。

倒不是说非要认为说,只能把别人的标准算数,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四大发明有三个是在北宋时期产生的,可见得,北宋的文官制度,对老百姓的日子,对科技的发展,还是极有用的。

只是,李承轩也不知道,以自己一己之力,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就算自己能,也还得李世民愿意‘让贤’给自己才行。

麦苗也早拱出了土,露出几寸长的嫩芽来,瞧这架势,只要今年不再出现前年那样的大旱灾,这一年的丰收也已经在望了。

就算再遇到前年那样的大旱灾,大家也不怕了。

因为,在大家看来,堪比一斤铁料的水泥,如今都用在了水利工程上,凉州方圆几百里的范围内,如今分布着几千个水窖,上千口深井,还有几十个大小水库以及几百口山塘,还有纵横交错的水渠。

虽然并不是全部的都铺了水泥,但如今的这些水库或是水池,都能将雨季降下来的雨水,大部分的都留下来。就算遇上半年不雨的大旱,他们也不担心了。

谁能想到呢,仅仅两年多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凉州就已经露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虽然大家现在都不缺穿了的,但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在这春寒料峭的寒风中,仍是将他们的新衣服收了起来,只穿着单薄的旧衣干活,可就算这样,汗珠还是不住的从人们的脸上背上淌下。

整个凉州,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唯独不开心的,可能就是学院里的那些先生了。

度过了一个热闹的、人员齐整的冬天之后,他们又不得不面对近半学生翘课的情形了。

如今,就算是家境不错的有钱人家,在这农忙的时节里,都拖家带口的下地了,那些学生家长们就算不让他们的孩子回家来帮忙,他们自己在学堂里都会觉得不安。

这一点,要为这个时代的孩子们点个赞,他们大多数是朴素的,他们认为,父母能干的活,他们也应该能干。就算他们以后当了大官了,父母还能种地干农活,他们照样可以干,连当今天子都可以下地干活种地,他们这帮还没有卷起裤脚的小孩子,去干农活没有什么丢人的,更不会有损于他们高贵的身份。

所以,如今还留在学院里求学的,就只剩下那些家境本来就不错,还想着多读点书改变家里人命运的子弟们。

武媚又打听到李承乾的消息了,告诉李承轩后问道:“老爷,那谁让他12岁就监国了,而且众大臣对他评价都很高,这么看来,那之后,这位公子接位,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那倒未必?”李承轩脱口答道。

“那又是为什么?因为你么?”武媚奇道。

“不,因为他蠢,就算没有我,他也没有机会的。”李承轩不假思索地回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