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077

史上鲜少有天子亲自北巡,但上次查出多位武官渎职,几位重臣都明白天子的高瞻远瞩,防患于未然,故而全力配合。

姜太后得知后自然担心儿子,诸多叮嘱。

有时早上来叮嘱过,晚上又来一次。

陆景灼只能尽力安抚,同时抽时间教长子骑了一次马。

御马监准备的坐骑小小的,只有半人高,全身绯红,跟她的“赤霞”有些像,楚音本来这阵子想在跑马场练习下骑术,结果因为之前的那句话,男人每晚都不放过她。

所幸的是只被折腾三日就来月事了,这种情况她也不好骑马,只坐在旁边看着。

陆景灼教得极为细致,又有耐心,使得儿子更喜欢这个父亲,眼睛里满是敬爱的光,故而后来听说父亲要去北巡,难过得哭了起来。

楚音安慰他,只有一个月,时间很短。

陆珝已经有些明白“日月年”的区别,闷闷地点点头。

宝成公主得知大侄儿要去边境,这日也来宫中探望,并且与陆景灼说,请他允许自己这段时间时常入宫,好安慰,照看姜太后跟楚音。

想到母亲惴惴不安的样子,陆景灼答应了。

回到家中已是傍晚,宝成公主命丫环摆饭。

每晚都是一桌的山珍海味加一壶美酒,喝到微醺正好睡觉。

今儿中途却有门房小厮来禀告,说有位施公子想献画。

姓施,那一定是施遇。

宝成公主脸上闪过丝复杂的表情,饮一口酒道:“拿来看看。”

丫环很快将画呈上,并说施公子没有离开,想等公主的回复。

将画展开后一瞧,上面竟是她撑着伞在雪中摘梅花。

青色裙衫,粉面朱唇,眉眼勾勒得极为清楚,神情有些淡淡的落寞。

一定是当时仔细观察过的。

宝成公主定定地看了会,忽而一笑。

真是费尽心思呢。

不得不说,她确实有些动心,只是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男人,真的会爱慕她吗?不掺杂任何利益?她手指轻轻抚过自己的脸,终究是大了十二岁。

如果此时能问一问兄长,他会说什么?

宝成公主靠在椅背上,闭起眼睛。

大概会说,“这有什么,只要你喜欢,就跟他成亲,如果他对不起你,朕自会替你出气!”

兄长定会这么支持她的,不然也不会让她在琼林宴上择夫,那些出色的进士多是年轻人,年长的始终有些逊色,兄长并没有怕闲言闲语。

而她真的也很挑剔。

能入眼的需得相貌好,身材好,光这两点就筛掉许多男人。

宝成公主沉思片刻,让丫环请施遇进来。

不多时,他出现在视线里,月色春袍,白色玉冠,宛如芝兰玉树。

“坐吧。”宝成公主指指对面的椅子。

施遇感觉有七八分的胜算了,行一礼,姿

态优雅地坐下。

“为何会画这样的画?”她问。

微臣也不知,许是那日公主的身影在微臣脑中挥之不去吧。4”

真会说话,宝成公主打量一眼他俊俏的脸:“在杏花林,你抚琴时,我见一女子站在身侧,她是你何人?”

施遇露出伤怀之色,叹口气道:“那姑娘钟情于微臣,奈何家中长辈不同意,故而微臣劝她听从长辈,放弃微臣……是微臣伤了她的心。”

“原是如此,我此前只当是施大人的意中人。”

“微臣若有意中人的话,哪儿会将公主记得如此清楚。”

宝成公主轻声一笑:“当初你要求娶我那侄女儿,她也非你意中人?”

施遇脸不红心不跳:“当时微臣被双亲催促,着急成亲,是想过要迎娶江姑娘,但微臣后来发现江姑娘对微臣无意,便也打消了主意,不过那次微臣便发现公主很是平易近人,想必公主也记得我们相谈甚欢。”

每个回答都天衣无缝,但却让宝成公主突然间意兴阑珊了。

这要不是提早准备好的,怎能如此?

所以这样诱人的陷阱,她要往里面跳吗?就因为他那一张好脸,他那会哄人的手段?

她不是没栽倒过。

她耳根子软,她自己也清楚,如果这次真的被施遇所诱惑,大抵很快也会因为他虚情假意,与江羡一样,最后还是和离收场。

宝成公主拿起那幅画递给施遇:“我还不至于饥不择食。”

施遇的脸不由红了,露出一丝慌乱:“公主……”

“退下吧。”宝成公主打断他。

丫环们立时请他出去。

知道彻底失败了,施遇躬身道:“是微臣冒犯公主,请公主见谅。”随后便离开了公主府。

那道背影仍旧是吸引人的,修长风流,引得她多看了一眼。

不可否认,施遇身上有她所需要的慰藉,有她所需要的男女之间的那些情趣。

说到底,还是因为寂寞。

可是,女人寂寞就非得嫁人吗?就非得要个男人才能填补这种寂寞?

宝成公主扶住额头,好一会,忽然起身去了书房。

曾经的她也很喜欢念书,因为想得到父亲青睐,想跟皇子们一样受父亲重视,可她是女子,哪怕熟读四书五经,父亲都没有多看她一眼。

她从没有被父亲期待过。

后来她便破罐子破摔,不再看书了,只讲究吃喝玩乐。

被赐婚给江羡,也是凑活着过日子。

直到兄长登极,她享受到了被重视的感觉,但这日子没持续多久,兄长又驾崩了。

她的一生,回首想想也挺没意思的。

年少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等凭借兄长可以得到时,年纪已大了。

宝成公主轻叹口气,翻开一本书。

或许,她该好好想想,她接下来的人生该如何度过。

……

…………

很快陆景灼就要出发了,楚音命忍冬找人替她去白马寺求平安符,再趁这几日做了一个香囊,将平安符放在里面。

临别前一晚,一家子在姜太后所住的慈宁宫用膳。

楚音将小儿子也抱来了。

三个多月大的孩子比此前活泼了些,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吸引大人的注意。

陆景灼低头用指腹轻触孩子的脸,他会伸手来抓父亲的手指。

小小的手,竟也有些力气。

陆景灼被逗笑:看来以后也会喜欢骑射。℡_[(”

陆珝见缝插针:“父皇教会孩儿了,孩儿就教弟弟。”

巴望着以后父亲能抽更多时间来跟他相处。

对上长子期盼的目光,陆景灼伸手揉一揉他的小脑袋:“好,等为父回来会继续教你。”

陆珝又高兴地差点蹦起来。

陆珍则拉着父亲的衣袍道:“父皇一定要平平安安。”

“好。”他也答应。

姜太后自然也少不了叮咛。

殿内气氛是依依不舍的,充满了离别的担忧。

楚音反倒没说什么话。

从兔儿山回来后,她就没再问过北巡的事了,陆景灼坐在床边,忽然想到她那次去文殊寺,半夜不睡,非要他抱的情形。

而今更不舍的应该是他。

手指从脸颊顺着滑到腰间,他微微俯下身问:“月事可好了?”

楚音感觉到男人蓄势待发的压迫感,下意识道:“没有。”

好像也有五日了吧?

他将吻落在她修长的脖颈上,同时手指探入衣襟,缓缓抚动:“没有骗我?阿音,我明日就要走了。”

声音低沉,像委屈,又像是诱惑。

憋了五日,又要离别,扪心自问,楚音真怕他像饿狼一般,可又不忍心不给,想了下道:“圣上要是能收着点,那妾身的月事便是好了。”

他听了,无声地笑了下:“阿音,你就没有舒服过吗?”

明明她也会娇吟不止。

楚音的脸红了,不回答他这个问题。

能商量就是好了,陆景灼哪里听不出,下一刻便将她压在身下。

四目相对,彼此的心都重重一跳。

“我会收着点,阿音。”他的吻从额头开始。

既然要离别,便用她喜欢的方式。

那一晚,极其温柔,偶尔也有些强硬,一切都恰到好处,没让她累着,也没让她不满足。

醒来时,她手脚仍缠着男人,像藤蔓似的。

这样的姿势她怎么睡着的?楚音自己都无法理解。

红着脸要松开手,却被已经醒了的陆景灼按住又狠狠亲了一通。

“帮朕更衣。”他道。

楚音便披了件外衣起身。

再拿来他的衣服一件件帮他穿戴好。

扣上玉带的时候,她抬头看着他的

脸,好一会没有挪开目光。

不知是不是要离别的关系,觉得今日的男人尤其的俊美,不止五官出色的难以描述,穿上这龙纹的骑射服,身材也极英挺,宛如画中之人。

他扬眉:“怎么?”

“没什么,”楚音回过神,将自己一早做好的香囊系在他腰间,“里面有平安符,圣上切莫弄掉了。”

他一怔,手指摸了摸香囊:“你做的?”

“嗯,妾身女红不太好,请圣上莫嫌弃。”

怎么会呢?他想,这不可能。

“我会小心的。”他又摸了摸香囊,此时忽然生出一个荒唐的念头,想不如将楚音也带去,她不是会生事的人,甚至还会替他分忧。

只是,那念头很快又湮灭了。

虽然他觉得此行必定安全,可世上哪里有万无一失的事?如果他……

那有楚音留在宫里,有她抚养大越的储君,他不会有后顾之忧。

楚音是他喜爱的女人,但也是可靠的妻子。

二人手牵手行到殿门口。

两个孩子此时也来送父亲。

他转身抱了抱儿子,女儿,最后将楚音拥在怀里。

“朕走了。”他在她耳边道。

“嗯,”楚音回应,“我会等圣上平安回来……我会想圣上的。”

他手臂用了下力,再松开手,转身大步去了。

楚音目送着他坐上龙辇,心里忽然空了一块。

两个孩子也一样。

陆珝又红了眼睛,低声问:“爹爹真的一个月就能回来吗?”

“如果到时天气不好,也许要拖几日……珝儿,你父皇答应过你,一定不会食言的。”

“好,”陆珝点点头,“等爹爹回来前,我如果把骑术学得熟练了,爹爹一定高兴,”拉拉母亲的衣袖,“娘教我吧,娘不是学了很久很久的吗?”

“……娘可以试试,但你还要听课呢。”

“可以多加一门骑术课,娘出面,一定行。”

小家伙还挺机灵,楚音扑哧一笑:“好吧。”

陆珍道:“那我也要加一门踢毽子课,娘也可以教我。”

楚音:“……”

看来这段时间,她一点不得清闲呢。

不过也是求之不得,就怕儿子嫌她教的不够好,至于踢毽子,她还是很有自信的。

母子三人正说着话时,宝成公主从慈宁宫过来了。

她今日也来送别陆景灼,等这大侄儿向母亲拜别后,宝成公主与姜太后说了声,便来探望楚音跟陆珝,陆珍。

“嫂嫂又哭了一回,唉,阿音,你可不要像嫂嫂那样担心,这宫里的事还得你操持呢,跟嫂嫂这样六神无主可不行。”她提醒楚音。

“我明白,姑姑。”楚音笑了笑,“圣上行事缜密,何处都安排妥当的,我相信他不会有事。”

这才像个皇后嘛,宝成公主打量她一眼,忽然道:“阿音,

我给你把个脉吧?你之前不是身子很是虚弱吗,我瞧瞧如今怎么样。”

什么?”楚音怔了怔,“姑姑你何时会把脉的?”

两世都没有听说过她会把脉!

宝成公主轻咳一声:“我最近对医术颇有兴趣,自己看书学了点皮毛……”

楚音越发疑惑了:“姑姑怎么会去学医术呢?”但也配合地在院中石凳坐下,伸出皓腕。

“闲来无事,学着玩玩,”宝成公主伸出两根手指搭在她手腕上,“要不我拜马院正为师吧?”

“……他恐怕不会收您为徒吧?马家是杏林世家,规矩甚严,医术不可外传的。”即便是公主也不能强行让马院正教她。

宝成公主有点头疼了:“可找赤脚大夫也不行啊。”

说实话,楚音不太了解这姑姑为何会突然想学医术,但却因此想到了一个人。

记忆里,明年渭州会爆发瘟疫,到时城中百姓有三分之二染病而亡,更为可怕的是,瘟疫还会向附近城池扩散,陆景灼当时派遣太医前往,可后来竟是一位民间的神医挽救了百姓,结束了这场瘟疫。

楚音灵光一闪:“要不我向姑姑举荐一个人?”

宝成公主惊喜道:“哎呀,该不会是像易大人这等能人吧?”

她这侄媳挺有意思的,随便举荐一个人便防治好了蝗灾,宝成公主当然是很期待。

“这我不能保证,但听说此人收徒不讲规矩,只看眼缘,也许姑姑能得他青睐呢?何妨试一试?”

宝成公主现在就是很闲:“他在何处?”

“津州庆丰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